用课堂教学引领学生阅读名著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将建构主义的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名著阅读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思路;运用网络教学,使此课成为一个契机,引导学生阅读原著,进而达到阅读鉴赏的程度。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 网络教学 建构
  
   读图时代中所谓“快餐文化”对传统阅读尤其是古典名著阅读产生了巨大冲击。而名著是人类历史长河千淘万滤后的思想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精神成长的积淀。《红楼梦》是高中教材规定的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
  一、课堂教学现状和困惑
  《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的第一课。《林》的教学对于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事实上,长期以来这一课的教学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大难题。
  首先,从教师层面看,《林》是寒假之后的第一课,教师上课面临的难题是大多数同学没读过《红楼梦》,没预习课文,而此课篇幅长,内容多,因而教学难以展开讲透,细节把握不到,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从学生层面讲,绝大多数学生对《红楼梦》没兴趣,读不懂,读不下去,预习课文都很难。
  如何使学生耐下心把《红楼梦》拿起来,读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而课堂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以为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林》的教学方案,使之成为解决这一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林》一课应该怎么教?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课程应该是生成、整合、实践的课程。所以教什么?怎么教?也应该是随着学生实际情况而动态变化。既然我们面对的学生实际体验就是“没兴趣”“读不懂”,我们就有必要想办法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改变这一现状。
  为此,我针对《林》的课堂教学思考了三个问题:1.如何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既符合教材要求,又不脱离学生阅读实际?2.教师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最合适?3.怎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怎样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最大限度地阅读原著。
  通过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构想,即《林》一课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具体分为课前、课上、课中、课下四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
  1.放寒假前,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或看相关视频。明确要求必读《红楼梦》前五回。
  2.利用网络环境,建立《红楼梦》阅读资料库及班级论坛,开展交流互动。
  3.设计《阅读情况调查表》为第一课时教学做准备。
  (二)课上引领
  第一课时
  1.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寒假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点评分析,对完成情况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2.开展“《红楼梦》知多少”课堂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3.学习必修三《名著导读》内容,初步感知作品。
  4.布置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朗读思考。
  第二课时
  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兴趣。
  1.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段落,引导学生形成讨论问题。
  2.将问题归纳梳理,列于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集中于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上,鼓励学生充分讨论,激发学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
  3.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分组,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究。
  注:我设计的研读问题:
  1.贾府的建筑及陈设。(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及全书中关于建筑的描写,并总结其特点)
  2.贾府的礼仪。(引导学生研读全书中贾府礼仪及当时社会的礼仪风尚)
  3.贾府人物的服饰及造型。(服装质地、款式、发型、佩饰)
  4.贾府里的人物关系图谱。(结合课后图标研究)
  5.林黛玉进贾府行踪。(到哪里?见了谁?如何称呼?和她是什么关系?)
  6.众人眼中的林黛玉,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宝玉眼中的林妹妹。
  8.王熙凤的处世方式。(从这一课延展到全书)
  9.研读《红楼梦》主要人物判词,从本课推测《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三)课中研读
  1.结成学习小组后,老师明示要求,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进行小组分工,限定时间,开始文本研读。
  2.要求学生们围绕本小组选择的问题查阅原著(允许读简缩本、白话本、或看电视剧、连环画);借助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教师及时观帖、评帖,掌握学习动态。
  3.形成小组汇报材料。安排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将研读成果写成小论文,制作演示文稿或网页为成果展示交流作准备。
  (此环节改变了灌输式教法,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一环节在课下完成,时间大约2周)
  第三课时
  展示读书成果,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研读情况的基础上,回归课文教学,依据重难点,精选几个小组来展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两周的问题研究,学生对原著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课文比较熟悉了,课堂教学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成了对话、交流、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
  (四)课后激励
  1.成立“《红楼梦》研究小组”,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对作品深入研读、达到个性化鉴赏的程度。
  2.将学生优秀的鉴赏作品汇集成册。
  (由点及面,带动学生广泛关注经典,阅读经典)
  三、这样构想的创新意义
  《林》这一课涉及面广,生字多,难度大。牵扯到建筑、陈设、礼仪、服饰、饮食、诗词、人物及人物塑造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按传统教法,至少要四课时。但传统教法的弊端是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中去,老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无趣。我充分研究了学情,改变教法,根据学情制定了新的教学方案,践行了新课程理念。
  (一)改变了教学目标
  原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及故事情节。2.体会本文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写法。3.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新目标:1.通过名著导读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红楼梦》内容。2.通过讨论,寻找课文看点,激发兴趣,了解节选部分的情节大意。3.通过分组,展开深入研读、网上讨论、发帖跟帖,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文及原著阅读。4.通过成果交流回归课文,理解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精妙。
  名著节选教学,目的在于以课文为抓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能读懂”,“《红楼梦》还是挺有意思的”,进而树立想读、敢读原著的信心。从知识上扩大了课容量,使此课的教学成为一个契机,引领学生去阅读原著、爱上原著。
  (二)更新了教学思路
  原教法: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红楼梦》前五回内容。第二课时分析典型环境。第三课时分析典型人物及写人方法。
  新思路:第一课时为引入课,第二课时成立阅读小组,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转化为若干问题通过学案交给学生;课下组织学生针对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性阅读;最后回归课文,在课上展示研读成果,达成目标。
  (三)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
  教参建议本课教学为3课时,事实上,传统教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一般4-5个课时都难以完成。
  新教法从时间上打破了连续授课的惯例,第二课时把研读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停下来,给学生一个研读过程(2周左右),之后再用一到两个课时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从空间上打破了在教室上课的常规,阅读在课下进行,成果在网上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林》网络教学构想的主要理论支撑。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现实本身,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在探索和协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建构语文知识形成语文素养的目的。
  《林》的教学,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目标是调研学情的前提下形成的,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主研讨、交流展示等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读不了原著的学生大体了解了《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及其关系;使不爱读的同学产生了兴趣,进而达到粗略阅读水平;使有兴趣、读得懂的同学受到了激励,进而指导他们深入研究原著。总之,这一课的教学是我在网络背景下进行的一次以课堂教学带动名著阅读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八十三中。
其他文献
【摘 要】“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常用的意象,在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搭配及不同的语境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特殊意义。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论述了“云”意象丰富而复杂的内在意蕴。  【关键词】古诗 意象 文化意蕴    云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象征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喻义。这里笔者无意对“云”的文化意义进行全面的考察,仅就其在中国文学里的表现作一个浅浅的勾勒。  祥瑞之征兆 史载“黄帝将
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让沉闷已久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机。然而由于人们对新课标认识理解的不到位,致使分组讨论这一时尚而实际的教学手段又陷入尴尬的境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评教者对分组讨论认识的不合理  新课标的宗旨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学生从课堂中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小组讨论的意义也在于此。但是,许多的评教者却不把学生从分组讨论中得到了什么、这堂课通过讨论达到了什么目的作为评价准则,而
“问”,是一门艺术。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在学生的心田开出智慧而鲜艳的花朵;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让课堂成为快乐的思维驿站。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有效追问,其实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的微型诠释。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我更加体会到有效追问带给课堂的精彩。  一、有效的纠错追问能让学生迷途知返  叶圣陶曾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
2012年作文高考中,浙江卷采用了论辩型的作文题。所谓论辩型作文就是让考生就一个事件或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文章。这种论辩型题型,因为列举了多人的看法,特别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相信在2013年在各地高考中还会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因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请看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台湾作家刘继荣的一篇博文说,她读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却被全班同学评为:“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凭借,也是中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园地。因此,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章就应该文辞优美,文理绵密。然而,在教授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我发现六处需要推敲和雕琢的地方,有待共同商榷。  【关键词】语文教材 翻译 商榷    王元化先生说:“凡读书不可求快,而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我认为,作文(包括翻译)也一样,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词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第二次出现在“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笔者认为两处“外人”应该作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前者指的是“陌生人”,而后者指的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如此理解才符合《桃花源诗并记》的本意和诗人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桃花源记》 “外人”  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中“
《金岳霖先生》从先生的日常行为出发,细细分析了先生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在理解途径上,主要有三种,第一、以“趣”字为主要的基调,分析先生的日常行为和活动,并从这个“趣”字出发,以幽默童真的行为着重表达出先生的率真的性情和豁达的人生胸怀。第二、抓住细节,作为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要想将一个人物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细节描写是非常重要的,往往短短的几十个字就能将一个人物惟妙惟肖的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这个角度来看,
【摘 要】写景抒情类诗词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了较大的比例,一直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与渗透,并从而达到融合无间的状态。了解写景抒情类诗词的基本规律和手法特点能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 情景关系 意象 意境     写景抒情类诗词,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词。写景抒情类诗
【摘 要】创新作文的“创新”的本质不在于形式层面的变动,关键在于思想境界的提升,在于胸襟的博大,眼光的深远。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须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层次的思考,具备个性化思想。  【关键词】作文创新 创新意义 文质兼美 感悟 个性化  有人将写作分为“指令写作,个性写作和专业写作”,那么,创新作文本质上就应该是一种个性化写作,“个性”应成为其最鲜明的特征。近年来,许多学生为追求高
江苏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探究题的能力的要求最高,考生对这道题的畏难情绪尤为突出,觉得该题要拿分不易,拿高分更不易。可事实上如果我们在备考时注意考纲要求,注意常见题型的积累与整理,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角度与解题方向,在高考中就能攻下这块高地。  【试题回眸】  【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文略)  【考题分析】  作品体裁:小说;命题切入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