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新世纪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mp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营造学生参与课堂的氛围,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技巧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而提问的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
  1课堂提问现状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2课堂提问注意的问题
  (1)课堂提问体现在备教材要“懂、透、化”。“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提问体现在备学生要“实”。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课堂提问体现在问题设计要紧扣重难点。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其重点、难点,每堂课提问应该围绕这些重点、难点进行。知识是无边的海洋,不突出重点、难点,舍本求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片面追求所谓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
  (4)课堂提问体现在问题设计要注重难度。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教师需对全体同学的综合情况(主要指知识、素质、能力、基础等)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的实际需要,掌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得太浅显,如问学生“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能不能”等,学生几乎不用通过思考就立即回答,齐答了事,整堂课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益处。而问得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则易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教学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做到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问题数量要求少而精,难易控制要求适度合理,切入点控制要求切中要害。合理安排候答时间。学生答问需要时间酝酿。过于急促会阻遏学生衡情酌理、慎思明辨能力的发展,导致思维结果草率;过于漫长,学生思维重心发生偏移,进而导致注意力涣散。这两种情形都会降低提问的效果。具体安排候答时间时,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人的认知风格,从教学实践效果来考虑。候答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分钟左右比较适宜。
  (5)课堂提问体现在问题设计要注重趣味。课堂提问就是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
  (6)课堂提问体现在问题要有结果和答案。这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在教案设计的时候,教师应把本课时该提哪些问题,该作哪些回答,标准答案怎样等详细程序全部编入设计,还要估计学生对这问题可能有几种解答,可能会出现哪些差错,该怎样引导。
  (7)教师在提问中还要注意以下。一是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二是注意期待、信任学生;三是注意鼓励、赏识学生;四是注意宽容、理解学生。其外在表现为,学生答问时教师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目光、专注的神态,学生答问后教师由衷的赞美、中肯的建议、细致的指点、耐心的辅导。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成功的课堂提问,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努力探求课堂提问妙法,掌握好发问的策略,恰当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从而走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使学生在课堂提问中迸射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技艺”是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技术和特点为基础的教学技能、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统称。教学思想、技能、技巧和艺术这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教师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素养和教学潜质,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强调对“现代教学技艺”的研究,不是仅局限在对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措施的范围内,更需要我们把它作为一种思想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它必将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我
期刊
在小学不断开展素质教育的环境下,美术在整体的教育框架下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当多的学校在普及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课程,农村美术教育也在积极投入。但目前一些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多数学生拥有的美术用具只有水彩笔或蜡笔,高年级多数学生上课常常只带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大多农村小学专职美术教师配备不足,由其它学科教师兼职美术。可想而知,这样的美术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虽然农村小学的
期刊
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这就需要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在新课改教程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以科学的教育方法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上好音乐课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情境教学  1.1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
期刊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包含创造能力),美术能力则是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现。艺术创作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想象力,开发大脑,开阔视野,创造本身就是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的。所以美术学习是快乐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开发个性培养;快乐学习心理学家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
期刊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问题引导思维,多方面发展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期刊
当前,一些农村小学由于编制紧张,专业教师短缺,同时,还受旧传统教学观念教学观念的影响,因此对美术学科教学工作不够重视。  我国的教育改革基本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小学美术课程教育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因此,重视美术课教学工作,是学校坚持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农村学校,应如何抓好美
期刊
【摘要】比较偏僻的农村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不合理性,笔者多年的农村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到的教学方法觉得切实可行。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 教学方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在他看来:“ 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而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
期刊
在我从事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兴趣,对教师安排的教学活动反应漠然,演唱也是敷衍了事。因此,我就跟这些学生聊了聊,看看是不是老师上课的形式过于单一了,结果令我感到非常意外——这些学生大多数热衷于流行歌曲、网络歌曲和偶像歌星,希望给他们听流行歌曲,教流行歌曲,如此等等。当我询问到是否喜欢音乐课时,得到的答案是同学们大部分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  造成这一现象,我们必需要多些
期刊
【摘要】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因此,音乐教学中的音乐欣赏这一环节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归根到底不是学生 “学到什么”或“了解到什么”,而重在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以及“参与中是否获得了美感体验”。必须拓展课堂聆听开放度,也只有开放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思想,体现“以人为本
期刊
【摘要】印象派之兴,在于对西方传统绘画的变革和对19世纪上半叶各种画派的借鉴,包括借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等。印象派绘画的反叛表现在众多方面。印象派很快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绘画特征和文化风采,在独树一帜驰骋19世纪下半叶艺术舞台的同时,也显现了自身的艺术选择和文化取向的局限性,以至于困惑、分化不断。因此,对印象派绘画进行艺术鉴赏,必须从其代表、造型、色彩、“写”意、主观精神表现等方面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