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 圆了谁的梦?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9岁的杨毅来自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是一位幼儿教师,哑剧是他的爱好或者说是梦想。这次乌镇戏剧节,负责嘉年华版块的导演臧宁贝之前看过杨毅的哑剧,对他很是欣赏,邀请他来参加乌镇戏剧节演出。杨毅选择了一出自己得意的独角戏——《绵绵的回忆》。


  杨毅于 5月 8日来到乌镇,5月 9日上下午各演了一场,上午雨很大,把观众都淋跑了,下午杨毅摆了几把椅子,都坐满了,周围还站了不少人。听组委会说,他这里是留人最多的场子,杨毅对演出效果挺满意。5月 10日演出完之后,他就要赶回成都继续当一名幼儿教师,给孩子们上课。


  为什么演戏?杨毅说,有一次看一本书里介绍,一个法国演员,把脸涂成白色,演各种人,各种情景。杨毅突然间对哑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前他也听说过哑剧,但不知道它竟然能够如此强大。杨毅想要深入了解哑剧,却发现百度上什么都没有。中国没有哑剧团、没有哑剧表演,也没有专门的老师,于是他完全自学摸索。2010年,杨毅在自己的出租屋里创建了“表演时刻”哑剧推广小分队,2012年 1月 1日,“静默绵绵”哑剧团成立,“静默绵绵”是杨毅的艺名。团里有 5名成员,曾经有不少人感兴趣加入,但都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坚持下来。
  质疑的声音很多。很多人问他,你怎么知道自己演的就是哑剧呢?对于这个问题,杨毅很坦然:完全是跟着自己的感觉来。“有可能我做的不是纯粹的哑剧,我只是希望能把我了解的这种肢体表演方式呈现出来。说是哑剧,是因为我找不到准确的词汇定义我这个是什么。”
  2012年 4月,作为青年哑剧艺术家,杨毅受邀参加了北京 798尤伦斯艺术中心举办的 TEDxFactory798“返璞归真”活动,发表了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哑剧为什么哑在中国”。
  2013年 5月 8日,杨毅来到乌镇。他先是挑了一个小广场作为自己的演出空间,但有人劝他:场子太大,怕一个人hold不住。演出地点最终定在了街边的一个门口,“有屋檐,下雨的话也不会湿;不下雨的话我会借些凳子来,让观众能坐着看。”杨毅说。
  杨毅的剧目属于乌镇戏剧节的“古镇嘉年华”环节,除了他的哑剧,其他还有非洲鼓乐、巴西舞蹈、现代话剧、朗读剧、相声、环境舞蹈、高跷巡游、戏曲、肢体剧、古装戏剧、独角戏、行为艺术和乐队演出等等。
  在杨毅演出地点背后不远处,就是现代化的乌镇大剧院,周围还有古戏台、国乐剧院、沈家厅剧场、秀水廊东西小剧场、西大街户外剧场,以及水剧场……介绍这些剧场的时候,黄磊曾无不自豪地说:“大家一开始想到乌镇以为是演社戏、唱昆曲的地方戏。但我们把一千年的古戏台包在里面,在里面演莎士比亚,很酷吧?”
  这里是乌镇。10天,6台大戏,12个青年竞赛单元戏,小镇对话、大师论坛和工作坊、超过 500场街头嘉年华表演……黄磊说,青年竞赛单元是他们举办戏剧节的初衷——发掘和帮助青年戏剧好苗子。这第一届,他们收到了 87个报名,从中甄选了 12个入围青年竞赛单元,最终获奖的“最佳戏剧”将获得 2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报名是有年龄要求的:35岁以下。但是孟京辉说:35岁以上,也行。只要是第一次发表作品,处女作。 “60岁怎么了?也可以是个戏剧青年。”孟京辉原话是这么说的。
  在陈向宏看来,品牌的价值是第一位的。“我更多是交学费,万事开头难,总要有起步让人家了解。”陈向宏说,2004年乌镇是一个观光旅游小镇,现在是一个度假小镇,未来的目标则是文化小镇。“乌镇戏剧节是一个梦,圆了戏剧人的梦,也圆了乌镇的梦。”
  小镇对话
  “没有特别强烈的喜悦感,我常思考中国人的表达模式,我喜欢的戏剧还是希望走中国表演方式,当看到我的作品里有中国表情、中国节奏和中国声音的表达时,我会有愉悦,有一部分因市场需要的戏我不喜欢,但《青蛇》我很爱;当我无法帮助演员很淋漓通透地去演绎角色时,那一刻我会感到难过。”——田沁鑫
  “通常我会想象他们都是失败的、没有天赋的。众所周知,欧丁剧场最早的那些演员都是被戏剧学院拒之门外,他们觉得想改变世界找不到路才来到欧丁,他们觉得也许欧丁可以改变自己。我的训练方式像一名严格的军官,我遇到的问题是希望找到范围更大的碰撞,我希望我的演员们能登上自己的喜马拉雅山。”——尤金诺·芭芭
  “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歌舞剧主导的百老汇看上去还不错,这也是目前美国最核心的主流文化之一,而坏消息是代表另类选择的那些非盈利剧场和地方剧团也正被其拖着往前走,努力去按照它制定的游戏规则去存活。”——罗伯特·布鲁斯汀
  “创作过程中,我的思考轨迹也许是先假设可能发生的状况,延伸的冲突和剧情随之的发展,在排戏时观察并控制着人物之间关系的连接,现场转换为一个每个角色再创造的能量场,那些原本模糊的结构和轮廓也会自然呈现,豁然开朗。”——赖声川
  “当你说你排练时总是关注那些不太聪明的演员,这其实也是给予了他们更多学习的机会,我也有一位戏剧导演朋友,她总是把她自己比喻为画匠,所以当你在指导你的演员时,也是在一个绘画的过程,他们就是你画布里的颜色。”——茱莉亚·瓦蕾
其他文献
威尼斯路易威登之家坐落于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边上,建筑物本身则是1936年,意大利建筑师Brenno Del Giudice所设计的意大利最早的剧院之一,那时此剧院甚至拥有1100个座位。虽然内部结构已经随岁月消逝而不复可见,外观却经过悉心保存,尚可窥其当年风采,比方说象征威尼斯的狮子雕像。而路易威登之家的顶楼,为向此古老剧院致敬,也设计成一艺术空间,此时,正展出着这个威尼斯古老剧院的老照片,在威尼斯
期刊
书法家林阳的诗集中有他的妻子写的小序,说道:“他兜里总揣着个小本子,随时将瞬间的灵感和瞬间的句子记录下来……时代发展了,他开始用手机,写好之后群发给爱诗的朋友。于是,应答者、喝彩者、批评者、修改者甚众。每收到一条回复,他都欣欣然,或修改、或交流、或再应和,总要快乐三五天。”  比如这首,“古寺依山染绛霞,玉兰树下试新茶。云移月出约相坐,半局手谈听落花。”  也有书法家朋友会把这些诗写成字,再寄还给
期刊
嘉宾:李梅  国家心理咨询师,北京建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  她搞不明白,为什么他曾经那么重视她的细微感受,现在却不肯照顾她的心意。他总是把袜子扔得到处都是。最初他乱扔袜子的时候,她提醒他这让她感觉不好,虽然他虚心接受却坚决不改。以后她就跟着他的屁股一路收拾,可是每次收拾他的臭袜子,她的内心愤怒都在升级。但是他还从来不把东西物归原处,书架上的书会被他扔到餐桌、沙发、卧室的各个角落,他脱掉的衣服随手
期刊
马丹,80后女画家。她生长在云南,有着对童年的美好记忆。“马丹绘画的对象和灵感来自圭山和她夜晚的梦,但她把圭山和梦境都童话了,凡是有趣的童话都是美丽而纯洁的。马丹在她的故事里塑造了一个胖胖的天真无邪的女孩,黑黑的短发,穿着大红衣裙,正是由她把我们带进一个又一个梦境般的画面。那里有红土地上的向日葵、甲壳虫和在阳光下劳动的人,那些宽大肥硕的植物让我们想起法国人卢梭创造的幻想世界。”问马丹,你爱你自己吗
期刊
2007年,云南省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彼时,普洱茶异军突起,横扫国内茶叶市场的半壁江山。几年后,还是在这片悠久的茶马古道,打造中国“咖啡之都”的概念也被提了出来。原来在专家看来这里具备咖啡生长所需的荫蔽度、静风、温凉、湿润等环境条件,且早晚温差也不是太大。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这里早已因普洱茶的种植而扬名海内,但两者的栽培并不矛盾,可谓接棒不相替:按照两种作物的生长时令,每年的三月份到十月份采摘普洱茶
期刊
和方龄的采访是在北京初夏的午后进行的。故宫的红墙,筒子河畔的柳荫,伴以一杯浓缩咖啡营造的几分闲适之情,对于忙碌的方龄而言显得弥足珍贵。  谈到自己的忙碌,方龄说既有诸如节目录制的传统工作,也有尝试制片人工作的全新挑战,而最让她感到兴奋的计划则是自己撰写中的新书。  对于新书的内容,方龄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通过自己的文字分享奋斗的经历或是成功的经验。在她看来,自己的积累还并没有那般厚重,而这一次她
期刊
李娜在自己的书里面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当年有一个俄罗斯的运动员,跟她说“要学会说不”。这个“不”字对她的人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美国《时代》杂志近日发布了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名单,我国金花李娜入围“偶像人物”榜单,并且将作为封面人物被刊载在《时代》杂志上。  倔强、坚强、独立、执著这或许是李娜成功的源头。  “那是自己的梦想,所以一定要努力达到。其实最简单的想法就是不希望让自己后悔,因为
期刊
世界拯救了超级英雄  2013年 5月,《钢铁侠3》的全球票房突破 10亿美元,成为 2013年最卖座的电影。  在北京太庙举行的《钢铁侠3》发布会中,演员王学圻很有气势地宣称:“是中国针灸救了钢铁侠。”当时谁都没有看过《钢铁侠3》最终剪辑出来的版本,王学圻这番话很提气地增加了观众对该片的期望值。没想到的是,当大家走进电影院后发现中国针灸和王学圻对这部电影的作用并不大。  作为疑似合拍片,《钢铁侠
期刊
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掀起一股全民“致青春”热,电影中的“玉面小飞龙”郑微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薇女郎”杨子姗的知名度不胫而走,人气迅速攀升。  BQ曾记录下如今许多熠熠生辉的明星们的第一个封面,这一次把镜头对准了杨子姗。杨子姗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毕业后签了公司出过单曲演过戏。这一次,被赵薇慧眼识中。她出演的郑微不仅没有辜负导演赵薇的厚爱,也得到了大多数观众的认可。 
期刊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不过对于杨伟东、王微、陈可辛,这仨看似没什么交集的大老爷们而言,似乎同样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与戏码。一幕幕感人至深的职场大戏正在土豆网《映像对话》蓄势待发。  正如土豆网一直所倡导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此次土豆网《映像对话》特邀到土豆网总裁杨伟东、土豆网创始人王微和知名导演陈可辛,一同走进“映像”的屋檐下,聊聊他们有关创业、有关伙伴的小故事。欲了解三位业界领袖,是如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