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距离 常考常新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面图形中研究最短距离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2014年广州市中考卷第24题就以二次函数为背景,用存在性问题的方式,推陈出新,研究四边形的最短周长.本文尝试对该题进行一些探讨评析,供同行研讨.1 考题展示与思路探讨
  题目: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定点A(-1,0),B(4,0),抛物线y=ax2+bx-2(a≠0)过点A、B,顶点为C.点P(m,n)(n<0)为抛物线上一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C的坐标.
  (2)当∠APB为钝角时,求m的取值范围.
  2 考题特点评析
  2.1 能力要求层次分明,知识点交汇相融
  本题为函数与图形结合的综合题,压轴味道浓厚.三个小题彼此关联,能力要求层次鲜明.第(1)问,面向全体,是考查最为基本的运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顶点坐标等常规要求;第(2)问,面向中层,有一定的挑战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水平,结合相似三角形或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研究抛物线上动点坐标的变化规律;第(3)问,具有浓郁的选拔色彩,较为复杂,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之前没有积累一定量的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经验,那毫无疑义在考场上将面临极大的挑战.其对应的知识点主要有:轴对称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等.同时,在各小问知识点之中,充分融汇了方程与函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一个以函数为载体,以图形性质为内核的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
  2.2 源于课本,拓展教材思维空间
  第(3)问“四边形周长最短问题”其实是源于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类比教材86页的“造桥选址问题”,河流相当于两条平行直线k、l所夹部分,桥梁MN相当于线段C′P′,不同的只是原分居于河流两侧的两定点A、B,在这里变成在“河流kl”的同侧.如果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点A的对称点A′,则问题也就转变为研究从A′到B的路径A′C′P′B最短问题了(图7).至此我们看到,第(3)问本质上就是“造桥选址问题”,其解决的基本策略就是利用轴对称和平移的知识,将问题逐步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数学模型.当然,命题者推陈出新,将原与河流垂直的桥梁MN,变成了现在与“河流”成一固定交角的CP,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也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3 教学思考
  3.1 提高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的认识
  本题第(3)问从内容形式上讲,当属“综合与实践”部分.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部分.就“综合与实践”部分,《课标(2011年版)》明确指出,其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且明确要求“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教学活动.在教材形式上,综合与实践内容是以“课题学习”、“数学活动”和“拓广探索”类习题等多种方式呈现的,分散于全书各章之中,并与相关的主要数学内容较紧密地结合.比如“最短路径问题”,正是人教修订版教材中新增的一个课题学习活动.在教学中,要重视并保证这样的课题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在整体理解数学内容的同时,也能积累并创造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策略,并逐步形成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2 注重对解题基本模式的整理积累
  罗增儒教授在《数学解题学引论》中提出数学解题的四步程式:“理解题意、思路探求、书写表达、回顾反思”.他认为解题最关键的就是“理解题意,模式识别”的过程.“在弄清条件、弄清结论的同时,努力在条件与结论之间找出直接的联系——化归为已经解决的基本问题.在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或多或少、或优或劣储存有一些基本模式与经典题型,对于大量的常规题来说,题意弄清楚了,题型就得以识别,记忆中关于这类题的解法就召之即来,这就是模式识别.”比如本题的最短周长,说千道万,最后终归落幕于“最短距离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以典型问题或经典题型为抓手,做好数学解题方法的归类与积累,以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学解题模式体系.
其他文献
苏科新版教材中,图形的相似调整到九年级下学期学习,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面对编排顺序的调整,考试的命题工作也增添了很大的困难,在此种背景下,笔者参与了我区中考一模试题的命制,压轴题就以相似为背景进行了考查,题目得到了全区众多老师的称赞,命题过程中略有收获,故撰文与同行分享.  1 原题呈现  问题提出  如图1,已知直线l与线段AB平行,试只用直尺作出AB的中点.  初步探索  如图2,在直线l的上
期刊
原题 (2008年台湾)如图1,坐标平面上有一透明片,透明片上有一拋物线及一点P,且拋物线为二次函数y=x2的图形,P的坐标(2,4).若将此透明片向右、向上移动后,得拋物线的顶点坐标为(7,2),则此时P的坐标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 张浩杰,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南通市数学骨干教师,南通市优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南通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市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课题二项,发表论文15篇
期刊
当今,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合作意识、环境意识、尊重父母意识、劳动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的不足。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英语教育功利化倾向严重  功利化教育就是以获得功利目的为教育目标的教育,实际上就是追名逐利的教育。整个教育的功利化也使英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目前,英语学习的好坏就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这直接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1](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科书的多样化.”可见,编写的教科书多样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数学教科书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课标(2011版)》的具体要求.在新课程下,到底现行的数学教科书又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呢?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的特点.  三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指导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中笔者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七—九年级)为例,将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进行归纳介绍.  1 突出核心概念,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  《课标(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
期刊
1 写在前面(总体设想)  分式的运算本来是很简单的一个程序,但学生学习的现实并不乐观,除了因式分解的认知基础外,更重要的是对分式运算的认识不到位,带有一定的机械性,虽然类比分数的运算,很容易获得分式的运算规则,但由于字母尤其是多项式形态的干扰,致使学生对此模糊,负迁移不自觉地就发生,尤其是对约分的使用容易出现偏差,指令约分,还会好一些,若在乘除运算中就不然了,往往没分解就盲目约分,透射出对分式基
期刊
本文仅从整数的奇偶性上引出矛盾,利用反证法给出5,13,21,29等数均为无理数的统一证明,供同学们参考.  定理 若p是自然数,则8p+5是无理数.  证明 假设8p+5是有理数,即有8p+5=mn(mn是既约分数),  则有(8p+5)n2=m2……(1)  [1]假设m与n均为偶数,则恰与mn为既约分数矛盾!故假设[1]不真!  [2]假设m与n的奇偶性不同,由于8p+5始终为奇数,则(1)
期刊
《中学数学杂志》2014年第6期刊载了黄栋老师《线段旋转的面积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文[1],讨论了线段绕点旋转所扫过的图形的面积问题,通读文章后笔者觉得作者对于“旋转中心在线段外”的情况的讨论在图形和解题策略方面似乎存在一些疏漏,值得商榷.现将对该问题的商榷与探讨梳理成文,以期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交流.1 问题的简要回顾  文[1]将一条线段绕某点旋转问题分三类:第一类,旋转中心为线段端点;第二类
期刊
1 缘起——一种思路的意外受挫  一次单元测试,有这样一道源自课本复习参考题的改编题:  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a,AD=2a,E是AD边上一点,nDE=AD(n为大于2的整数),连接BE,作BE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F、G,FG与BE的交点为O,连接BF和EG.  (1)试判断四边形BF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如果四边形BFEG与矩形ABCD的面积比为17∶30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近几十年来,日本借鉴吸收东西方的先进改革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学课程体系,在数学课程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达到了世界前列水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所以对中日两国的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新数运动是以结构化和集合、映射为基础的,因此此次运动为函数的教学奠定了方法.就现今来说,函数是衔接中学和大学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