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观与史观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要突破这些局限,应重申并深刻领会上个世纪初期学术研究中形成的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具了解之同情”等著名史学命题的方法论意义。同时,充分考虑“禅”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它的“真实道”和“方便道”进行区分,求得禅观与史观的统一。
  关键词:禅宗史;祖师禅;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B949
  中唐以前中国禅宗的演变历程可称为中国早期禅宗史。上世纪初,因敦煌文书的发现,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曾经掀起一个高潮,在近年的禅文化热中,早期禅宗史又成为研究的热门问题。现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①,但在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这些局限导致了禅史研究中的一些不必要的长期争论,也制约了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的视野和创新程度。本文试图就目前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中的史观和方法论问题作一梳理和检视,并对如何突破这些局限发表一孔之见。
  一、禅宗早期历史的“层累式”构建及其方法论意义
  在敦煌文书发现之前,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多以宋以来的禅门灯录资料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广为僧俗大众接受的“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一脉相承的传法体系。敦煌文书发现之后,与中国古史领域的“疑古”之风相应,在禅宗史研究领域同样掀起了一场“疑古”运动。经“疑古”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胡适先生的小心求证,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传统记述的中国早期禅宗史的“层累式”的建构过程:
  在七世纪中叶以前的史料,如《洛阳伽蓝记》、《续高僧传》中,全无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见梁武帝的故事,也没有“折苇渡江”一类的神话;八世纪所作的《传法记》中,开始记载梁武帝与达摩见面的故事;八世纪东都沙门净觉作的《楞伽师资纪》在记达摩事迹时,尚无遇毒的说法。八世纪晚年,保唐寺无住一派所作《历代法宝记》中,始有六次遇毒、因毒而终的神话。而菩提达摩东来以前的传法世系,在八世纪神会和尚时,称“西国以菩提达摩为第八代”,后世又有了廿三代、廿四代、廿八代、廿九代,以及五十一代等多种说法(胡适指出,这些均是后人根据《出三藏记》、《付法藏传》的相关记载伪造的传法世系),到十一世纪,契嵩和尚作《传法正宗记》,制《传法正宗定祖图》,经皇帝下旨,“西天二十八祖”之说正式确立。至于达摩东来以后的传法世系,胡适在不同的文献中,也发现了不同的说法。经过敦煌新出文献与传统文献的对比,胡适发现,后世人们习以为常的禅宗传法体系,主要源自唐中晚期神会和尚“争法统”的成果。唐以后的记载,自《景德传灯录》到《联灯会要》,“世愈后而学说愈荒诞繁杂”,中国禅宗的历史逐渐由唐初朴素的史迹变成宋代的荒诞神话,传说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②。
  胡适是以科学实证精神和“实用主义”著称的学者,他致力于禅史研究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揭示“禅宗的真历史与假历史”,特别是“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们。他并未意识到他所做的工作对指导史学研究有更深层的意义。回顾禅史研究的学术史,自蒙文通等少数学者的怀疑,到敦煌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胡适、汤用彤、吕澂、印顺及一批日本学者的考证,传统的以灯录谱系为中心的禅宗史已经失去了独尊的地位,一种更全面的、兼顾南北两宗的禅宗史显现在人们面前,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中国学者印顺和日本学者柳田圣山的成果,可算得上是这种探索的总结性成果。不过,自蒙文通、忽滑谷快天,到胡适、铃木大拙,再到印顺、柳田圣山,中国早期禅宗史的研究似乎形成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凭藉对禅宗史料的辨析和考证,分析禅宗宗派及禅学思想的传承与变迁,力求把更真实的禅宗史求证出来。“考订”、“明变”、“评判”和“述学”是其基本的方法取向和着重点。印顺之后,中国学者的中国禅宗史研究多在他的《中国禅宗史》所创立的框架中展开叙述,或增补史料,拾遗补缺,或同中求异,在枝节上略作调适。
  相比较而言,较晚介入禅宗史研究的西方学者没有受这一框架的束缚。柳田圣山之后,一批西方学者开始加入禅宗史研究的行列,他们长期接受西方史学理论的熏陶,很自然地把一些新的视野和方法带入他们的研究中。例如傅瑞(Bernard Faure)、马克瑞(John McRae)等深受福柯“知识考古学”的影响,他们运用西方的理论武器诠释中国(也包括日本)的禅学思想,他们的研究不再在意各类史料所记述的人物事迹是否“事实”,而更在意这些人物的事迹在禅宗的“神话”里是如何被创作、流传、编辑与修订的③。应该说,他们的研究代表了禅宗史研究的一种新方向。但是,“禅”毕竟是东方土壤中滋长出来的智慧,把她纳入西方史学理论的框架中去解构,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在具体研究中失去了“禅”,而使得禅宗史的研究与一般的史学研究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没有“禅”的禅宗史研究也是禅学爱好者和修习、研究者所不愿意看到的。
  中西学者的不同研究取向启示我们,胡适等学者对中国禅宗早期历史层累地构建过程的揭示,并没有带来中国禅宗史研究领域里方法论意义上的突破。或者说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中的思维定式在一定程度上拘碍了禅宗史层累地构建的方法论意义。要取得禅宗史研究在新时期的突破,有必要重申“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上世纪20年代以来,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学者掀起“疑古”之风,对中国的古史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命题。这一命题的要点,用顾颉刚自己的话可以概括为:“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也就是说“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正因为如此,有必要用地上、地下的史料开展疑古运动,这样“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1]59。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对史学研究的启示意义已经不限于史料学的层面,也不限于三皇五帝等传说中的“古史”研究领域。对历史研究者而言,它已经成为一种史观或方法论,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历史研究均有指导意义,胡适的早期禅宗史探索可以视为这一史观提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中国禅宗的历史,是彰显这种史观的极佳载体。   其实,只要大胆撇开胡适――印顺以来禅宗史研究的思维定式,“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史观,再加上以胡适为代表的中日学者的实证性研究,是足以催生中国禅宗史研究领域里方法论的突破的。从这层意义上讲,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恰恰可以成为今天冲破传统研究模式的诱因或参照物。在中国禅宗史研究的史料和学术成果日积日厚的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禅史研究的学术史,不难发现,我们所看到的正是一段绵长的、层累构建的“禅宗史”:道宣、净觉、神会、契嵩等各依当时当地的处境或自己所理解的合理性来定是非、“摧邪显正”,不只是古人在构建,今人也在参与构建:近代考据学者的颠覆性论证,宗门传承者的努力卫道;西方史学理论的引入,多学科视野的观照,以及宗教政策宽松之后禅学研究的热潮、文化论坛的开设等等,都构成这一层累构建的禅宗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层意义上,何者为禅宗的“真历史”或“假历史”已变得不重要,历史的多种写法以及这些写法背后的理由与意义才是重要的。
  以这样的观念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早期禅宗史,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真历史”、“假历史”,以南宗为本位的传法体系、以北宗为本位的传法体系,以及四川保唐寺一系的传法体系都变得鲜活和有意义了。我们可以透过这些层累地构建的禅宗史,看到不同历史时段、不同信仰、不同门派的人们是如何叙述他们心中的历史的,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思想观念、不同的权力结构和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他们对历史的叙述的。也正是在这样的视野下,中国早期禅宗史的研究才会变得多元和丰富起来。
  二、“禅”的真实道和方便道:禅观与史观的对立统一
  “禅”是一种极特殊的研究对象,禅宗史研究者必然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便是禅观与史观的对立:禅观讲恒常,重体悟;史观讲进化,重实证。同时,由“禅”是一种可参证的实践,对于禅宗史研究者而言,有无“禅”的体验可能会导致学术上的很大差异,甚至是根本的差异。在既往的早期禅史研究中,曾经有很多的争论,许多争论的源头都可归结为“禅”这一对象的特殊性。
  在纷繁的争辩中,最耐人寻味的是胡适与日本学者铃木大拙之间的论战。胡适和铃木都是著名的学者,他们都接受了西方现代学术的训练,在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了解和史料解读方面,两人均有扎实的功底,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而非常奇特的是,当他们共同面对传统的灯录和新发现的敦煌文献时,几乎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从两人互相发难的文字可以看出,导致两人“对面不相识”的原因,就在于一个以禅门中人自居,恨对方不解惮意;另一个则以科学的卫道士面目出现,恨对方不肯把“禅”拿来实证。 胡适多次自称是一位中国思想史的“学徒”,“是不信仰任何宗教的”。他认为“禅是中国佛教运动的一部份,而中国佛教是中国思想史的一部份。只有把禅宗放在历史的确当地位中,才能确当了解。这象其他哲学思想宗派是一样的”,他一次次地向铃木追问“所谓的禅,难道真的如此不合逻辑、非理性,以致‘完全越乎人类理解力的范围’吗?我们的理性思考方式‘在衡量禅的真与不真时’竟没有用处吗?” [2]395
  铃木大拙反复强调禅是一种超乎人类逻辑领会能力的“般若直观”,认为禅必须从内在去了解而不是从外在。他说:
  在与禅面面相对时,至少有两种不同的心态:第一种能够了解禅,因此有权对它作一些谈论;另一种则完全不能领会禅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分别是本质上的分别,因此没有调和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说,从第二种心态的观点来看,禅是超乎此种心态领域的,因此不值得浪费时间。第一种心态的人,却十分知道第二种心态的人困陷在什么地方,因为在他们未达禅境之前,自己也曾困陷在那里。
  可能是觉得胡适太难缠,铃木大拙干脆把胡适谈论禅的资格取消了,他说“就我的意见看来,胡适代表着第二种心态,还没有适当的资格来就禅论禅”[3]212。
  学术界类似的这些争论启示我们,“禅”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命题,可以示现无尽的形相。有可以言表的禅,也有不能言表的禅;有从内在来体悟的禅,也有从外在来评判的禅。在谈论禅之前,弄清各自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区分清楚禅的“真实”和“方便”是至关重要的。
  回顾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的学术史,对禅法的“真实道”与“方便道”不作认真的区分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众多的研究成果将“真实道”与“方便道”混在一起,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陈述对东传初祖达摩直至四祖、五祖、六祖等人的禅法,以此为据评价或批评他人的观点。彼此的交流并未站在互相对等的平台上,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说自话的局面。
  大约上世纪初以来受过西学熏陶的学者都有着较强的进化史观。凡是与一定历史时段相关联的东西,总会习惯性地寻找该时段起止点之间的发展变化。比如,有些学者非常强调禅宗在佛教史中的“革命性”意义,认为禅宗以前的佛教是“印度佛教”,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具体到宗门内部,认为慧能以前的佛教有着很多的印度痕迹,慧能以后的禅宗,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国佛教”。有些学者热衷于划分阶段,把达摩以来的禅法分成预备阶段、建宗立派阶段;初期禅宗、中后期禅宗等等。也有学者试图归纳不同祖师所倡导的禅法的特点,如将慧可、僧璨的禅法称为“楞伽禅”;道信、弘忍的禅法称为“起信禅”;慧能的禅法称为“般若禅”等等。更多的人习惯将中国禅宗分为“北宗”和“南宗”,并分别贴上“渐”和“顿”的标签。
  这些观点当然各自有据,但必须明了的是,这些都是从“方便道”的意义上来讲的。真实的禅,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它是一切“有情众生”的一种普遍性觉知,也就是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说,从“真实道”的层面上讲,“禅”是无差别的,没有印度禅、中国禅,南禅、北禅,乃至于没有宗门与教门,“五浊恶世”和“西方净土”的分别。所有这些分别,只不过是“见性成佛”的一种方便而已。恰如铃木大拙所言:“佛教的所有宗派――小乘、大乘,唯识宗和中观宗,就我看来,甚至于净土宗――都渊源于许多世纪以前,佛在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的开悟体验”[3]214。   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开悟的体验教给众生。所谓“三乘同证一法空性”,这是一切法门的真实道,也是禅宗的真实道。这一点,对于世俗的学者而言,是极难理解的,在他们眼里,真理是相对的,“最高的原理原是藏在上帝的柜子里,永不会公布给人类瞧的”[1]33。而一个纯正的佛教徒,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探寻宇宙和人生的“真相”,或说最终真理。这就是“真实道”。但由于众生根性、佛法自印度传入中国的路途、经典及翻译等方面的差异,宗派的分别又是必然的,这就是“方便道”。
  从“真实道”上看,佛法、禅法是无差别的,一切佛教经典就其根本精神而言是一致的,佛教各宗都是要见性成佛。从“方便道”上看,各宗派所依典籍不同,对见性成佛的解释各异,入道的途径千差万别。对此,中国古代佛学大德早有清醒的认识,如三论大师吉藏在《大乘玄论》中所言:
  经中有明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何以知之?《涅槃经》自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狮子吼三昧。故知大圣随缘善巧,于诸经中说名不同。故于《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则于《华严》名为法界,于《胜曼》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④
  就早期禅宗史中经常讨论的“顿”、“渐”二法门而言,被后世学者作为“革命性”依据的“顿悟”法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在中国佛教史上,汉末支道林、僧肇等为代表的顿悟说被称为“小顿悟”,而晋、宋间道生的学说称为“大顿悟”。道生大部分著作虽已失传,但他的“顿悟”说还是零星地保留在其他经典中,又有谢灵运作《辨宗论》作了简要的申述,可知在慧能之前几个朝代,道生就提出了发生于一念之间、一刹那间的顿然大悟的顿悟成佛思想。也就是说,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被后世称道的各种方便很早就已经具足了。当我们面对一个“宗派”或“法门”时,首先要考量的是这个宗派或法门有没有真实开悟的大师,他们心中有没有“真实道”。只要心中有了“真实道”,不论何时,那些开悟的菩萨、阿罗汉、“禅师”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他们心中所悟,因应众生的根性传递给众生。
  不过,将佛陀的“真实道”传达给有情众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中国这个地广人众的国家更是如此,由于众生的根性和他们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佛教典籍的流传也存着时间、地域、路径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自魏晋以来的佛经翻译和教理阐释中,一直存着一种两难:若忠实原文,“以经解经”,一般信众难以捉摸其中的真实玄义;若乘用“格义”之法,又难免自由发挥,比附失当,偏离了佛陀教法的原意。因此,善用“方便道”与体悟“真实道”几乎成为同样困难的事情。那些堪称“大师”或“善知识”的人,便是既能随顺众生的根性应机说法,又不失佛教原意的人。
  晋宋以来的慧远、道生是这样的大师,隋唐时的吉藏、智凯是这样的大师,创立宗门的道信、弘忍、慧能等也是这样的大师。这样评价他们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们心中有着相同的东西――无差别的“真实道”,而且他们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与社会环境和众生根性相契合的“方便道”。禅宗得以建宗立派,就在于道信和弘忍因应隋末唐初的社会环境,在黄梅创立了与其他宗派有别的“方便道”。这便是经常被学者们论及的农禅并重、定居传法、入道安心或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等等,也就是被人们极力称颂、常常用来描述南禅、北禅不同特点的那些东西。相对于其他宗派而言,它是一种更直接、更简单的修行法门,这些便是禅宗得以立宗的重要依据!
  总之,禅是真实的,也是方便的;禅是性空的,也是缘起的,只要将真实道与方便道分开,禅的历史就是可以研究的。禅观和史观是对立,也是统一的。禅宗的那些有形有相、复杂多样的“方便道”就是历史研究中大有可为的领域。
  三、具了解之同情: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的边见与中道
  胡适和铃木大拙之间的分歧,在某种意义上可归结为“禅”这种研究对象的特殊。若从研究主体的角度观察,禅宗史研究者更是千差万别,导致争论和分歧的诱因举不胜举。时下,参与禅宗早期历史研究的队伍日益庞大,成份也非常复杂。有佛教信仰者,也有非佛教信仰者,佛教信仰者又有教下,宗下,在家众、出家众等分别;非佛教信仰者又有学者及社会活动者之区别。这种分别,自然会导致见解纷呈,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的状况。
  从学术交流的视角观察,这种“百家争鸣”的状况是学术兴盛的标志之一。不过,学术交流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让研究者在同等的平台上对话,而不应该长期停顿在一种“自说自话”的状况中。对那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应在方法论上形成一定的共识,以此为基础,发现新问题,拓展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创新度。
  如何在研究主体和知见多元化的状态中,尽可能克服不利于学术交流的偏见、断见、边见,构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从而推进中国早期禅宗史的研究?上世纪三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开篇有一段话如是说: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4]247
  这段话广为流传,并被广为接受。今天,它日益演变为一种历史观和方法论。中国早期禅宗史研究中的上述诸种争论及分歧,或许可以通过确立“了解之同情”的史观及态度而得到协调。陈寅恪先生“具了解之同情”的提法,是针对古人之学说而立论,作为一种史观和方法论,“具了解之同情”其实有着更宽广的内涵。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当然是今人对古人的“了解之同情”。 古人生活在古代的社会,古人的思想、言论和著述都是在古代环境与背景下产生的,但由于时代久远,可依据的直接资料的残缺,要想通悉古代社会的全部结构,了解古人著作的真实背景,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窥知古人的思想,只能是“苦心孤诣”地去理解,从而产生设身处地的同情之心,而不可充当历史的“审判者”,掺杂今人的思维,对古人妄加评判。确立这样一种态度,才有条件、有资格勾沉史实,探求历史的“真相”。对于如何“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陈寅恪先生在对唐代佛教的研究中,也为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唐朝武后则天女皇对佛教的推崇为世人所瞩目,她重佛兴佛的事实,如一改唐代帝王李氏先尊道、后重释的顺序,将佛教置于道教之前;颁《大云经》于天下;主持在龙门石窟里凿刻了大量的佛像等等,皆载之史册。她对五祖弘忍的大弟子神秀,也恩遇有加:“诏请而来,趺坐觐君,肩舆上殿,屈万乘而稽首,洒九重而宴居。传圣道不北面,有盛德无臣礼。遂推为两京法主,三帝国师”[5]1030。武则天为何如此重视佛教?一般论者多从政治的需要来论述唐前期诸帝的佛教政策,陈寅恪的《武曌与佛教》一文,在承认政治因素的同时,对武则天与佛教的渊源作了探根寻源的论述,他从武则天的家世入手,指出则天之母杨氏系隋宗室杨士达之女。他详述了杨隋王室笃信佛教的背景,认为武则天自幼深受其母佛教信仰的影响,还曾经出家为尼。因此,武则天与佛教“实有长久之因缘,非一朝一夕偶然可致者”[6]137。可见,陈寅恪先生不仅对求得与古人“了解之同情”的意义作了精辟的论述,还将这一原则贯穿于他的史学研究之中,他的论述及研究,无疑是今天进行中国禅宗史研究的绝好借鉴。   其次,佛教信仰者与非佛教信仰者之间应“具了解之同情”。作为佛教信仰者,其思维方式和对事情的记述方式,都有特定的模式或习惯。例如他们关于“十法界”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对生死轮回,因果报应及业力、神通感应等现象的认可等等,作为教外的学者,对佛教徒的这些习惯和思维方式应有基本的了解和充分的尊重。佛教信仰者尽此“一报身”,所极力追求的目标是“上成佛道,下化众生”,在他们眼中,佛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佛法无边无形无相,是永恒不变的终极真理。他们追求佛道的方法靠的是体悟,而“体悟”是离文字、非逻辑实证的。而接受现代学术训练的学者,一般会在时间序列中看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且用严格的考据方法来评判史料。他们追求真理的方法是有相的、可以描述和可以演示的。他们的口号是“拿证据来”。当这样的两个群体坐在一起讨论佛教或禅法时,要形成能彼此真正交流的语境,唯一的办法就是彼此尊重,并努力获得彼此间的“了解之同情”。
  在这种双向的“同情”中,作为非佛教信仰者,尤其要尊重和理解佛教信仰者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兹略举一例:在四祖道信的生平事迹中,《续高僧传》、《传法宝记》等史籍均记有他在往江西吉州时,替吉州城解围的神异事件,兹引《续高僧传》的记述如下:
  国方贤良,许度出家,因此附名,住吉州寺。被贼围城,七十余日,城中乏水,人皆困弊。信从外入,井水还复。刺史叩头:贼何时散?信曰:但念般若!乃令合城,同时合声,须臾外贼,见城四角,大人力士,威猛绝伦,思欲得见。刺史告曰:欲见大人,可自入城。群贼即散。⑤
  其他史料的记载,皆大同小异。对于佛教徒而言,这段史料极其自然,没有需要特别解读的地方,因为高僧偶尔显示神通,是很正常的现象。而在非佛教信仰者看来,这个故事却非常神奇,一般会产生一些疑问,诸如道信是如何入城的?又是如何令“井水还复”的,合城同念“般若”是怎么感召“大人力士”来退贼的?于是一些学者试图对这段史料给出“合理”的解释。有学者“对之进行历史的阐释”,认为围城的不一定是打家劫舍的贼人,“有可能是前来请愿的农民”。“既然城围得甚严,道信怎么能够随便进入?虽然可以说是他用了神通法力,但还不如说他进城是得到了请愿的农民允许的,或者说可能负有使命入城,他一进去,井泉即复,不如说他先代围城农民答应不禁止水车入城,而劝众念般若,不如说是让刺史及城中富豪多发慈悲之心,答应救济城外农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既然请愿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农民自然解围而去”[7]38。这些解读基本上是靠作者的想象力,目的无非是要给出一个合乎常人思维习惯的“合理”解释。而在出家人看来,这显然是以常人之心,揣僧人之腹。与其这样毫无依据地臆测,不如尊重僧人的记述习惯,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大德高僧的行迹。
  有学者在对黄梅县宗教现状的一项人类学考查中发现“许多寺庙打着禅宗的招牌,念的却是净土宗的经典”,“ 僧侣的(理论)兴趣不高,除个别人熟读经典外,一般僧众只念净土五经、大悲咒等,……一名人闽南佛学院毕业的比丘尼认为,出家人只要坚定信念,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会那么多经典没有必要。……许多僧侣认为,现在是末法时代,自力无能,只有发愿等佛来执行拯救了”,考察者认为比丘尼的说法“已背离佛乃觉悟者的本旨”,而净土盛行和借助他力等现象“与僧众文化素质低下有直接关系”[8]354。这种站在宗门之外,对门内人的评价是不妥当或有失公允的,在出家僧众看来,这种评价显然有“谤僧”之嫌。
  同理,佛教信仰者也要对不信仰宗教的科学研究者予以“同情”,如历史学者常常以追求历史“真相”为己任,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出发点,实证研究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佛门中人应对史学家强调史料、搜集史料、考订史料、执着于史料的做法要有充分的宽容和理解。这一点印顺法师的《中国禅宗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在书中,他并没有以高僧自居而大谈虚玄的禅理,而是大胆吸纳新发现的禅宗史料,用历史考证的学术规范对从达摩到会昌法难之间的禅宗历史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使禅宗传法体系的相关争论得到调适[9]。
  再次,不同学科、不同宗派、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之间也应“具了解之同情”。不仅佛教信仰者和非佛教信仰者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理解。教内各宗各派之间,学术界内部各学科之间,以及因“中国早期禅宗史”这一因缘牵引到一起的不同背景的研究之间,都应该建立彼此间的“了解之同情”。
  面对早期禅宗史这样一个命题,除了对哲学思辨、历史考据、史料整理与解读、人类学考察等这些不同研究者所立足的学科特点有必要的了解、熟悉和尊重之外,禅法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应该是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可以平等对话的一个平台。诚如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无论是过去的历史,还是当代的历史,都是“直接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只有我们在思索历史著作所记载的历史事实并将它与我们眼前的生活联系起来时,它才是真的历史,活的历史”[10]2。结合近年学者们热烈讨论的一些中国早期禅宗史的论题而言,“东山法门”虽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它至今仍活在“生活禅”的诗韵茶话之中;黄梅禅法是长江中游地域文化的特色,但四祖和五祖寺也是天下的祖庭;从事早期禅宗史研究的文、史、哲及社会科学学者、实际工作者虽然学科背景不同、所在地点各异,但无一例外,都是从生活中走来的。每一学科的理论也如同禅法一样,也都是从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归纳、总结、抽象或感悟而来,因此,寻找与生活关联,是不同参与者获得“了解之同情”的一个极好的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重塑立体化的人物和多面相的历史。
  注释:
  ①有关中国早期禅宗史的成果,可参见近年以“东山法门”、“祖庭文化”、“黄梅禅”为主题的几次学术会议的论文集。其中已出版的有:萧捷父、黄钊主编:《“东山法门”与禅宗》,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麻天祥主编:《黄梅四祖寺与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黄夏年主编:《黄梅禅研究》(上、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等。   ②胡适关于中国早期禅宗史的研究成果可参见:《胡适文存》三集所收《禅学古史考》、《菩提达摩考》、《论禅宗史的纲领》诸文,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版,第395-480页,以及《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所收《楞伽宗考》、《坛经考》、《荷泽大师神会传》诸文,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198-322页。
  ③傅瑞(Bernard Faure) 关于禅宗史的著作有:The Rhetoric of Immediacy:A Cultural Critique of Zen Buddh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Chan Insights and Oversights:An Epistem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Chan Tradi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马克瑞(John McRae)关于禅宗史的主要著作:JThe Northern School and the Formation of Early Ch' an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6。
  ④(隋)释吉藏:《大乘玄论》卷三《佛性义十门》,《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45卷《诸宗部》,第41页。
  ⑤(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一下,《习惮六之余》,乾隆《大藏经》第66册,中国书店,2010年版,第512-513页。
  参考文献:
  [1]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胡适.与柳田圣山论禅宗史书[M]//张曼涛.禅宗史实考辨.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
  [3](日)铃木大拙.禅:答胡适博士[M]//禅学论文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4]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R]//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唐)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并序[M]//全唐文(卷23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陈寅恪.武曌与佛教[M]//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徐文明.四祖道信大师生平的几个问题[M]//麻天祥.黄梅四祖寺与中国禅宗.湖北人展出版社,2006.
  [8]宫哲兵,王延武.黄梅县的宗教现状与管理—宗教人类学田野考察笔记[M]//麻天祥.黄梅四祖寺与中国禅宗.湖北人展出版社,2006.
  [9]释印顺.中国禅宗史[M].中华书局,2010.
  [10](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际[M].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周荣(1968—),男,湖北鄂州人,武汉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研究馆员,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杨立民)
其他文献
摘要:尼采在他的千古奇书《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悲剧诗与哲学思想的结合,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男性美的模型——扎拉斯特拉,他是一个东方男人,一个超越基督的布道者,向人类传播男性美的要义,即拥抱孤独,热爱人类和敢于拆台。  关键词:尼采;男性美;孤独  中图分类号:B5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男性美学宣言——《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尽管尼采本人并没有提出“男性美学”这一概念。但是
期刊
摘要:柏克通过对“崇高”与“美”的论述,指出这两种情感不仅仅是个人心理的直觉体验,同时也是构建道德标准和政治秩序的心理基础。柏克强调,艺术以及文化之功用,在于愉悦人心的同时,更能够以一种有迹可循、稳定持久的方式塑造和规范人的想象和行为,疏导个人的激情和本能,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历史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埃德蒙·柏克;政治秩序;文化传统;崇高;美  中图分类号:D091  在西方美学史上,埃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多有学者怀疑《老子》“绝学无忧”句隶属于第二十章的合理性。其质疑的主要根据,则是基于义理的推断。这种质疑与推断虽再次为西汉竹书《老子》所证伪,然其讹误的根本原因,乃在于相关学者未达第二十章的思想宗旨以及此章与前两章(第十八章、十九章)之间的内容相关性。这表明:“理校”方法的正确运用应以精确理解和整体把握相关文本为前提,否则,此法非但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反而会给问题的解决指引一个错
期刊
摘要:马克思理论——实践相统一的观点,他对叙述中历史意识的强调和对叙述文本的批判性分析都对保罗·利科的叙述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利科在充分吸取马克思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将叙述活动视为理论与实践、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中介,将现代人自由、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个体自发的叙述活动之中。叙述成为创造并呈现所有存在方式的途径,一种必要的乌托邦。利科把叙述看成了未来唯一的赌注;马克思则提醒我们不要忘记了提出可能性和实
期刊
摘要:作为规范社会经济发展的诚信制度之一,保证制度的建立,在规范社会各类行为的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诚信水平,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由于保证制度在社会各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应用方式不一,使保证制度在内容及结构上存在有不同差异,特别是在对组成保证制度的保证期间的理解上,这种差异更为明显,这样的差异性导致相关立法部门在法律制定过程中存在诸多漏洞,难以实现保证制度在社会各行业中的作用。本文以保
期刊
摘 要:严复、林纾译著丰富了近代启蒙思潮,他们所传输的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及文学艺术,构成了五四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培养基;他们运用文言和桐城派古文义法翻译西方著作,扩大了古文的表现范围,产生了值得珍视的翻译理论,形成了汉语文言形式、西方内容的文章域境,为中国语言的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严复;林纾;译著;古文;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桐城派的“嫡传”严复和林纾运用古文翻译西书,“输入
期刊
摘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依附和世界体系理论在关于后发国家的发展问题上,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这些理论的解释力却日益式微。比较而言,经济学的一些理论,诸如帕累托最优、资源禀赋等,在面对现实变化时,其解释力依旧十分强大。为什么不同理论解释力的可持续性有如此大的差别?通过分析发现,理论在形成和演绎的过程中,其分析单位与微观基础的匹配度决定了理论的解释力是否能够持续。  关键词:依附
期刊
摘要:近年来出现的网络舆论,给司法机关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能否妥善处理网络舆论,涉及到社会的和谐安定。网络舆论本质上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方式,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新形势下司法机关要保障民意畅通,也要在回应民意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网络舆论;公民监督权;司法机关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司法网络舆论,指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来对司法机关的各种工作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集合。随
期刊
摘要: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此类城市发展长期研究、探索的课题。克拉玛依市作为典型的石油城市,依据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将生态城市建设作为本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建设之路,已初见成效并具推广意义。  关键词:生态城市;克拉玛依市;资源型城市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项重
期刊
摘要:城中村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普遍现象,其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较大困难和负面影响。陕西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宝鸡的城镇化水平又低于陕西,加快宝鸡的城镇化发展,利用好城中村的改造的现有资源就显得十分迫切。宝鸡市在城中村改造中,探索使用了政府主导、自我改造等模式。研究宝鸡市城中村的改造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中村的改造应当以村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并合理发挥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