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反思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you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指导我国新世纪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表明,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决策和开发已得到认可。在此政策的鼓励下,部分发达地区的学校开始各自的教育改革和探索之路。北京、上海、江浙、深圳等地的学校跃跃欲试,在各地校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拉开了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序幕。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在此背景下蹒跚起步,开始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探寻之路。下面笔者将从其开发缘起、现状、存在问题、反思和建议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现状;反思
  一、开发缘起
  实验小学作为当地一所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在课程改革和教育理念革新方面都有较敏感的触觉。为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该校校长在江浙一带学习考察归来后深感校本课程开发在此方面大有可为。于是回来后积极组织教导主任和各年级组组长一起商讨,如何实施本地的校本课程开发。
  当代很多教育家也对我国的应试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判和深重的忧虑。文化断层的担忧不无道理。如何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志于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在参考其他兄弟学校的实施方法后,校长经过慎重抉择,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科学、经济的文化遗传方式,很有必要,也很需要,于是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就这样在校长的鼓动和带领下蹒跚起步。
  儿童读经,是为人生打下扎实根基。笔者认为,倡导儿童读经的依据主要有三个:第一,儿童生理阶段特性的尊重和发掘。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发展,三至六岁则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十三岁是记忆力的高峰。而理解力与记忆力的发展不同,儿童的理解力也是零岁开始,但十三岁以前发展很缓慢,之后才有长足的发展,到十八岁成熟,此后便随着历练和经验的积累而继续发展,至死为止。(1)第二,哲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对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的学习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默会知识(Tacik Knowledge )学习,即潜移默化的学习。看起来他学了并不懂的东西,其实这些将变成一种“内隐记忆”,在心理背景中渐渐会产生作用。(2)有时教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合理的内容给儿童,反而可能会伤害儿童的未知能力和接受力。第三,文化学家的研究也表面,人性的善恶,其实是文化建构出来的。游戏文化可能建构出一个暴戾的人,而经典文化则可以建构出一个知书达理的人。未来的人性,在于今天的选择。如同南怀瑾先生所言:“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长大之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地运用出来。至于成年后再来读这些书,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犹如脾胃不健的仁,即便面对丰盛的美食,也难以吸收其营养了。”(3)读经对儿童习性培养和人生根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
  新干县明德实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始于2007年,距今已有近7年时间。校长在参观学习各地学校的开发模式回来后,召开会议,与几个学校教学骨干和教导主任商讨,初步定下开发方案。经过几年的反复研讨,不断修改,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开发策略。笔者将其中重要几个方面摘录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阅读优秀课外书,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促进小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书达礼,心地向善,修养提高,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构建和谐家庭。
  三、诵读及阅读内容:(每个学期诵读的内容不重复)
  主要诵记内容为《新课程校本教材》中推荐的《经典古诗词七十首》、《三字经》、《四书》、《五经》等经典名句。同时推荐优秀书目供学生选择性阅读相关课外书籍,鼓励学生自选诵读经典。分低、中、高三个阶段6年完成。
  ……
  五、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依照“经典诵读教育”的特性,评价之鼓励性质大于测试性质。采取“每天评价”、“每学期评价” 、“弹性评价”等方式。
  ……
  从以上摘录不难看出,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是在学习台湾大学教授王财贵的读经方法基础上,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设计开发的。王财贵先生的青少年读经运动在1994年就已经在台湾开始,他的读经方法简便易行,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不错效果。而王才贵老师的读经方法使台湾、香港上百万儿童受益,据统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深圳等地也至少有一百二十多万儿童读经,受其影响的成年人超过六百万人,武汉、南京等地甚至一度出现青少年读经热。(4)可以说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为什么实验小学同样学习王才贵先生的“六字真言法”,却没有同样的效果呢?在经历了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的7年开发过程后,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似乎走到了开发的瓶颈期。学校学生对此传统已不陌生,部分学生也积累了一些经典语句;教师对每天10分钟的随堂诵读也已习以为常,基本能完成每天的诵读带读任务;校长认为目前的开发现状与本初意愿相差甚远,却也不知从何处着手变革。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老师看来,已经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   那么,实验小学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走到了今天的尴尬境地?伴随着笔者的追问,笔者重又回到实验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现场,进行实地观摩,与老师学生交谈,终于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时间短。实验小学的诵读时间是正常上课时每天下午第一堂课的前十分钟。在这短短的十分钟内,老师首先要让同学们坐好,进入上课状态;然后将今天要读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第三,找出其中对学生而言比较难懂的生僻字,标好读音。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后,才真正进入到经典诵读环节。我们想问,剩下的诵读时间有几分钟了呢?而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王财贵教授要求十三岁以前的孩子要每天至少读八个小时的经典,而且时间越长越好。我国另一位读经倡导者赖国全老师也反复强调,每天必须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经时间。学生认识和接受一个新事物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做保证的。短短的十分钟是否能让经典进入学生的头脑进而影响其心性,笔者认为值得怀疑。
  第二,教材编写简单。在实验小学访谈的过程中,教导主任很热情地向我展示了他们自己编写的教材,比如《四书》部分:
  1.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2. 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3.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
  4.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5. 人莫知其子之恶。
  割断文意,句句独立,既增加了记诵的难度,诵读的乐趣的也大打折扣。
  第三,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参与性不强。笔者在与该校教师坐谈采访中了解到,导致教师对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够重视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教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清;全校没有形成统一的教育哲学;第二、教师本人素质所限。很多教师都不知道何谓校本课程,什么是四书五经,更谈不上教育的热情。第三、经典诵读与年级考核无关,导致以班主任为代表的一些老师对诵读不重视,积极性不高,甚至敷衍塞责。
  第四,学生诵读兴趣不高。学生天性爱玩闹,不喜欢在他们看来有些墨守陈规,循规蹈矩的读经。加之老师让他们读的都是自己一点儿不明白的东西,可能有些学生会有抵触情绪,不乐意配合,更谈不上在读经中体验诵读的快乐了。
  三、反思与建议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内在文化修养,陶冶性情,增强语文素养的经典阅读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却困难重重,难以落实到位。究其原因,除了缺乏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合理的诵读规划外,最重要的是经典诵读的实施者们对开发的热情和重视。鉴于以上原因,笔者提出几点思考:1、修改读经教材。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最经典的文章入手,而非摘句背诵。在学生能成章诵读时,他的成就感、兴趣和自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读经的热情也会很高。2、保证每天30分宗的诵读时间。读经倡导者赖国全先生曾用实验和他的实践证明,每天30分钟的诵读是基本保证,用对方法,也能背完。3、宏观规划,进行诵读旅行。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为自己绘制一张经典诵读旅行图,把要读的篇目按顺序写下来,诵读时间也写清楚,并把他张贴在自己看得到的地方。4、定期举办经典诵读竞赛活动,通过奖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读经。5、完善诵读评价方式,将读经情况加入教师和班主任的年级考评表。引起老师重视,激发他们的热情。6、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同时与校外专家合作,使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更加规范与科学。
  参考文献
  [1][3]见于南怀瑾著 烛光编《南怀瑾谈儿童经典教育》 明天出版社 2012年2月第1版
  [2]参见[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第二编《墨会成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方明:《缄默知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4]见于胡晓明编《读经:启蒙还是蒙昧?》中《读经运动:重寻古典智慧——王才贵博士访谈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汉字作为知识的载体,应用十分广泛。所以,知识的传授离不开学生的阅读,语文是每一位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学科,而阅读就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并将有效地阅读教学模式加以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现代小学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阅读教学;阅读教学模式;实践  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他的学习水平的重要指
随着数字经济的到来,大学英语课堂已经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转化为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而任务型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法,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如何上,这是当前语文教师既感到困惑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同时,语文界的专家们的观点分歧也比较大,让一线的老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现仅从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然而,对于大多数的农村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他们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其中关键的原因是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度不够,缺乏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胸中缺少可以表达的写作素材,这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做成什么文字。” 其实,学生的生活并不是不充
摘 要:书面表达一直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老师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  关键词: 学生;作文;教学  一、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训练。教师应注重抓基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电力企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受政府监管和竞争机制的引入、社会舆论和责任感的增强、消费者权益及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取得成本制胜成为企业快速增长的法宝。提高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水平,增强其竞争力,寻求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
动机是一种需要,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意愿,它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是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它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励志作家吉姆?罗恩说“动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红细胞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预测不良妊娠的作用,为临床及时干预提供参考依据,避免不良妊娠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6月在该院
摘 要:繁忙的工作面前,零星的生活琐事面前,我们常常忽略、小看了孩子们的想法。而孩子的创想、思维的发展都是由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问题、小脑筋开始的,所以作为孩子们启蒙老师的我们,更应该将自己和孩子们放在同等的平台上,听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的想法,蹲下来,陪他们一起慢慢成长。  关键词: 倾听 陪伴 成长  《纲要》中强调:幼儿园教育应丰富幼儿的生活,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