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体验美学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28943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的哲学美学,一直以来为中国的文人心向往之,他一方面洞察了人生的有限性、悲剧性,另一方面又为人们树立了自由、超越的人生态度。对于现实人生来说,这两种精神本来是相互抵触的,甚至是产生人格分裂的潜在因素,但是对于艺术体验来讲,这两种精神又恰恰是蓬勃的沃土。作为生活的庄子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天才注定了脱离常人的孤独。但作为精神传承中的庄子,则是幸运的,因为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永久的占有了一席之地,庄子的这两重精神为体验美学种下了活的范型。
  西方的体验美学,是将审美体验视为研究审美沟通从而创建一种新的美学体系的桥梁。体验美学旨在显示审美的独特性,即自鲍姆嘉通以来强调的感性,突出审美研究的独特领域即审美表现领域。“审美体验作为高强度的、深层的、难以言说的瞬间性生命感悟,他意味着人生意义的瞬间生成,也就是说意味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技术世界之间的审美沟通。”
  也就是说体验美学也极其注重生命的独特感悟,同时体验美学与人类学有着不解之缘,“人类学一向从人类存在、人类生命这一根基上考察艺术,而没有只是就艺术而论艺术。”也就是说,体验美学重视的主体是对于人生甚至是人类存在的探索,显然这就比较接近于生命哲学。既然是重视存在,那么就牵涉到一个生命对于存在的体验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要立足于人生、人生的意义去问、去思”。而纵观庄子的思想,也可以明显的发现里面对于人生存在以及生命体验的关注,本篇就从此角度来分析一下庄子美学。
  1.体验起点
  庄子美学是超验的、自由的,那么显然要超验就必须要有一个超验的起点,也就是庄子体验美学的起点。作为现实中的人,生活是第一位的,于是对于人生此在的具体境遇的思考就成为一切美学家对于体验意义的探寻起点。那么庄子看到的人生此在即此在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在庄子看来,此在并非虚幻的,而是极端真实的,但是这个真实的此在已不是应有的此在,而是充满丑恶、是非的物化的此在。此处的物化,并不是西方话语背景中的物化,前者多指主体之智导致的一切分别、混乱,后者则更指与人相对的外物。 “今世俗之君子,多舍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让王》)。在此可明确看出,对于庄子来讲,整个世界均处在逐物的沉沦中,现实世界似乎是一个外在于人、外在于生命主体的世界,为儒家敬仰的入世兼济精神与理念也成了扭曲生命的本真和自由的物。
  那么,既然此在是物化的此在,那么它物化的渊源又是什么呢?从道体上来讲,就是道隐,“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固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齐物论》)。但是实际上,从更现实的人生存在的角度上来讲,庄子实际上是看到了人们的私见。而且只要利益关系存在,这种私见就是永恒的,因为只要有人己身的存在,在与他人及外物相交时就一定是从自己的角度来度量事物的价值。在庄子眼中,私见包括一切小智之知,功、名、己均为小智之知的代名词。因为大智就是对于大道的体认,然而此时大道已隐,“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 (《天下篇》)。而这些均是“一曲”之士,但是“一曲”倒并不可悲,可悲的在于人人不因为自己的“一曲”来承认别人的合理性,而是皆将自己的“一曲”真理放大为真理的全部,并竭力的否定他人。
  2.体验方式
  此在与彼在是精神领域的一对孪生兄弟,在西方体验美学领域,对于此在的分析就是为了超越(下转2-7版中缝)(上接2版《庄子体验美学》)此在,向着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生命本真行进。在叔本华看来,因为欲望源于生命存在对于感性生活的依赖,那么抛弃生命就成为彻底解脱的途径。但是抛弃生命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于是他又为人们指出了一条暂时性的解脱之路——艺术体验之路,即静观。然而在庄子看来,“日凿一孔,七日而浑沌死”(《应帝王》)一切的小智都是引起混乱使人丧失天道本然之自由本性的根源,都是应该抛弃的。艺术自然就不会是庄子的选择,他更注重精神的超越性。“登高不溧,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大宗师》)。庄子描绘的“真人”“神人”“圣人”明显带着和孟子笔下的大丈夫类似的人格魅力。如果说叔本华的艺术体验是从旁观生命的角度来使躁动的欲望之本得到暂时休歇,那么庄子则是从生命本身的更高境界来彻底的超越感性此在,而这个更高境界就是道。此刻的道已经不是纯粹形而上的浑然之道,而是已经散落世界的道。尽管碎片化的道人们难以见到,但是庄子认为经过心的体验,道是可以在心灵深处重现的。正是由于庄子注重心的直观体验,才使其哲学思想具有了体验美学的意味。
  庄子虽然片面的看到了悲剧性的人生此在,其理论呈现出诸多的悲观色彩,但是其对于人之精神的注重使得体验性成为他的哲学中浓重同时也是最为华彩的一笔。而在今天当人们希求通过重新重视美的体验性来弥补过于理论化、系统化的美学时,庄子的理论就重新绽放出迷人的光芒,也将为体验美学的重新确立提供一定的哲学依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一些新词语也铺天盖地而来。这些新词语的出现,一方面的确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词汇,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但同时另一方面由于新词语的不规范使用也阻碍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交际和信息传递的顺利。在街头巷尾,经常会发现商店、酒楼、公司等建筑门前的招牌或名胜古迹的说明牌上赫然有错别字在列。  这些五花八门的错别字的出现严重妨碍了汉字的规范使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朗读教学高度关注,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各部分中均对朗读教学作出了全新的表述,其中暗寓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评价建议”部分均提出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朗读的多种教学功能。例如,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方面的课程目标中,新课标提出了“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的
期刊
一、单元教学设计基本理念  (一)集约、节时、高效地实现系列化的单元目标  单元整体教学即把一个单元的所有课文看作整体,教学时,老师不像以前一样将课文一课一课来讲解,将一个个知识点零散地讲解分析,而采用整体式教学,即把语文教学中零散的知识点化为知识块或知识链,从而改变学生的认知结构。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现代记叙散文单元,采用整体教学,课题为“三读一用,品文品人”。然后从总体上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上好新年第一课,对于整个学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新年后第一节语文课该上什么内容,是语文老师苦恼的问题:讲评期末考卷,早已失去时效性;讲解新学期要求,显得重复罗嗦;讲述春节知识,又显单调乏味;讲授新课,更是怨声一片。对于新年第一课,教师应该另辟蹊径、巧花心思,让学生顺利从假期过渡到学习中来。  笔者把第一课的三维目标分别设计为
期刊
随着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高考的内容、方式等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但是,高考却依然保留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学效果、鉴别人才素质和选拔人才的功能,因此,高考作为高三学生面临的主要应激源之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影响,不少学生都存在一定心理压力,而高三班主任作为与高三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师,理应在高三学生的心理调适方面作出努力。  一、高三班主任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宋朝是个哲学思辨十分活跃、哲理学家辈出的时代,写哲理诗理所当然成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特长。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本文拟从赏析几首哲理诗入手,试图帮助大家了解哲理诗的特点,发现哲理诗的深刻意蕴。  一、多角度、多层次把握事物特征的哲理意识  宋诗
期刊
在讲授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时,人们往往只关注触龙的语言艺术,而忽视了对他觐见太后时的一个简单动作— “入而徐趋”的分析,其实“徐趋”在这里大有深意。  要把握它的深意,我们首先要了解“趋”的含义。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趋”的注释为:快走。《论语·微子》:“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查《古代汉语词典》,“趋”的注释为:跑,疾走。《孟子·公孙丑上
期刊
目前,新课改正以全新的理念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在部分学科、一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高中阶段繁重的教学任务尤其是高考的压力,新课改的效果明显弱于小学、初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视新课改时,不能不冷静地对待高中语文新课改。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谈一谈自己对新课改的一些尝试。  1.角色转换,适应课改。  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必须实现彻底转换:(1)教师只是学生课
期刊
考场作文是一小时之内的速成之作,高考阅卷人只在短短的一分钟之内将考生的文章一锤定音判出分数,所以考生必须平时养之有素,在卷面、立意、感情、见识、结构、文采、技巧等方面精心组织,才能使自己的考场作文产生无穷魅力,从而征服阅卷人。  一、用优美的卷面,赢得改卷人的好印象。  要使卷面优美,赢得阅卷人的青睐,考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写一手好字。对于中学生而言,一手好字就是要求你写得认真、端
期刊
教育实践中,我们常会发现这类现象:不少语文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生活中、社交中、工作中往往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个别的甚至表现得愚笨可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合常理的怪现象呢?我认为,这与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密切相关。当前的语文教育,大多只停留在课本内容的学习与习题的讲练等问题上,很少跳出课本,联系鲜活的社会生活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少有结合社会生活学以致用的教育活动。  对此,我提出了 “大语文教育”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