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学《论语》,共创和谐社会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s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的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通俗地说,该书内容涉及求学、做人、行事、交友及治国等多方面的内容。那么,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还能启发今天学生的心智吗?还能对今天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吗?从现在的国情及世界各国对孔子的研究来看,他的言行和思想对人们仍然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有必要掀起一场“学《论语》”的热潮。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即要求学习要有踏实的精神,默默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循序渐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则强调要学思结合,勇于实践。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告诉教师要进行高明的引导。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不能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与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是不是不谋而合呢?
  其四,關于学习的目的。孔为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这与现在的教育宗旨不谋而合。
  关于《论语》其他方面的内容,至今也仍然流光溢彩。
  截至2016年底,国外各地纷纷开设了“孔子学院”,数目已达到两千多所,而且正在以迅疾的速度增长。也就是说,国际社会已认识到孔子的伟大意义了,正在如火如荼地掀起研究孔子、学习《论语》的热潮。再看国内的情况,做学问的人或许还知道这部书的价值,能从中吸取精华来指导自己人生的则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其他的人群了。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建立一个道德体系,像宣传雷锋精神一样,让人们有是非荣辱之分,有精忠报国之志,拥有健康积极的精神家园。而这个道德体系的建立,就可以学《论语》为契机。
  为此,首先要从学生抓起,其次就是要掀起全民学习的热潮。也就是说,从学生一入学,就要让学生背诵《论语》,教师再加以讲解指导。通过学习《论语》,让学生明白怎样学习,怎样做人,交怎样的朋友,有怎样的人生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治理国家。还要让家长监督学生的背诵,顺便让家长也间接地学习《论语》的精髓。同时,各行各业也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论语》活动,比如,演讲呀,读书比赛呀。形成一系列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素质和效益,也会间接地促成全民学习的风气。这样,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好,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会早一天实现。
  宋朝宰相赵普曾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言外之意,就是学好《论语》也就学会了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本事。如果人人都能吟诵“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人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全民族的文化素养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所以,在引呼吁每个人都好好读读《论语》吧,不要让传统精华蒙上历史的尘埃,更不能让《论语》的研究落在外国人后面。
其他文献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面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又有幸聆听了李文广老师的课,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的简简单单的课堂,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少了一份华丽,多了一份朴实;减了一份陌生,增了一
期刊
习惯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因此,要抓住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为幼儿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养成教育呢? 本人通过从事幼教多年,總结了以下养成教育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一、开展活动,推进习惯养成  1、通过课堂模拟,推进习惯
期刊
一、价值观的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定义是: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生活实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和自觉认识。现代价值观把对人生目的的认识、对社会的态度和对生活道路的选择作为核心,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从历史环境来看,价值观会受到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制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另外,一个人的价值观对社会产生不同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教学活动应该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自己在备课的时候却缺少了对学生思维的分析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上课时留给学生独立思考、概括归纳的时间太少,自己在课堂教学时唯恐教学内容讲不完、讲不明白,自己占据的时间、空间都太多,所以这学期
期刊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多种阅读形式,强化多种阅读方法,拓展课外阅读知识,结合农村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在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达到新课标中通过阅读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目的,使阅读成为人生的一种习惯,受益终身。  “让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教学理念,它直抵教学的核心和本质。“引思”即通过“引思”达到“引学”之目的,其核心是为了改进学
期刊
星期二上午第一节,我带着精心准备好的语文课预案,与往常一样,迈着轻松的步子、面带笑容地赶往教室。一走进教室,闻到一股奇怪味道,仔细寻找,原来是从教室后面盛垃圾的塑料桶里发出的。询问学生,原来是昨天有位同学将没喝完的“酸酸乳”倒进了塑料桶,将没倒干净的“酸酸乳”盒也扔在里面,由于是炎热的夏天,“酸酸乳”变质发臭,散发出奇怪的味道。  我让学生把教室里的所有窗户开到最大程度,教室里的空气清新了许多。我
期刊
“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是复杂而且多方面的,一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二是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不够成熟;三是这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四是学校法制教育的开展还有待加强。  从主观上看,这部分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时期。遇事容易冲动,喜欢模仿,辨别能力差。  从客观方面分析,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不理想,相对城市及发达地区教育落后,家庭教育缺失,但网络的发展却优于教育
期刊
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高中教学逐步实现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汉语语言能力的语文课程,在高中时期尤其重要。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张,课堂教学的高效成为学生抓挤时间的第一利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呢?  一、编制科学的导学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现实中的很多语文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很大的随意性,教学知识点的生成带有很大的偶然
期刊
今年真是文化的盛会:《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见字如面》《朗读者》都空前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回顾之前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其受欢迎的程度都让人吃惊。这些语言文化类节目之所以盛行,正是切中了人们心中对于文化、文字知识的渴求。语言节目的火爆给了一线语文教师这样的启示:拯救和传播“语文之美”的形式有很多种,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自己的认识和思路。  一、开展什么样的识字
期刊
中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说到底,习作教学,就是应该让学生展示生命的自然状态,有个性地说、大胆地写出生命的本真。然而事实上,习作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问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感觉到习作是表达自己内心需要的一种方式,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