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融入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研究

来源 :美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为宗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正在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本文从艺术的审美价值创造与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美育入手,探讨了艺术与公共文化之间天然的共融性,同时以成都市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创新实践为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选择、内容创新以及“四位一体”的运作管理模式。文章认为,艺术融入既能使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提档升级,达到以美育人、以美治社的目的,又能为艺术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养料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
  关键词:艺术融入 公共文化服务 创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血脉。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普通群众、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集审美欣赏、情感体验与思想认知为一体的艺术,往往被人们认为与群众性的公共文化分属不同范畴。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普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由此而来的公共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正在成为文化创新和社会治理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逻辑原点


  无论从艺术的起源抑或本质来看,艺术与公共文化都具有天然的共融性。它们在审美价值构成与价值体现上的一致性,使之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乃至社会本身的和谐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发挥着直接的塑造作用。
  在中国语境中,艺术与人的创造行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创造带着创造者的主体意识、主观情感,带着创造者对自然、社会乃至人生的认知与思想倾向,其创造的成果即艺术作品给欣赏者带来美感和精神层面的影响。在西方,自古希腊到近现代,艺术(Art)更强调美和审美情感。18世纪德国美学家莱辛在其名著《拉奥孔》中指出:“在古希腊人看来,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1]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则言:“艺术作品之所以为艺术作品……不在它一般能引起情感,而在它是美的。”[2]
  艺术在创造美、唤起审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功能,使之在文化育人中占据着显要位置。美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曾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艺术借助语言、文字、绘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媒介来塑造形象、寄托情感,能够表达创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知和思考,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且,艺术通过审美更能引发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有句名言:“人的精神所追求的美的理念,通过人的创造,具体、高度集中地结晶于艺术中了。”[3]换言之,艺术本身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精神追求。
  公共文化作为社会公共领域精神层面各种活动及产品的统称,其核心是社会大众普遍认同的精神观念与文化价值。而艺术融入其中的逻辑也正在于此。在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的新时代,艺术的融入将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和迭代发展。

二、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路径选择


  2017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下简称《保障法》),把公共文化服务定义为“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已经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文化活动和其他相关服务也得以正常开展,但就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产品、开展真正富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而言,城市和乡村都还存在短板。《保障法》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应当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统筹服务功能,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保障法》在具体实施路径中两次特别提到“艺术普及”。
  《保障法》作为国家法律层面的制度设计,何以两次提及艺术普及?艺术普及在新时代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中到底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贯彻落实艺术普及的具体原则、方法、运行机制又是什么呢?
  艺术普及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在于将艺术教育由各级各类学校推向整个社会,使人们能够通过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学习与熏陶,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备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并最终创造美的人生。近代中国美育体系的构建者、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强调,美育能陶冶社会大众的情感,使人具有高尚纯洁的习惯,进而可以超越人我之见,逐渐消灭个人的自私自利之心。而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核心途径之一,艺术普及无疑将增强艺术教育的社会效果。《保障法》把艺术普及列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范畴,显然是希望通过群众性艺术教育、艺术活動的开展,培养社会大众的艺术素养,提升其艺术情操,使之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实现以美化人的社会治理之效。
  在公共文化服务中推行艺术普及,其实质就是艺术融入。艺术能创造美的价值,艺术融入是我国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有效路径。沿着这条缤纷多彩、给人以无限审美愉悦的艺术融入之路,人民群众无疑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真正体会到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推动艺术融入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成都市双流区自2019年起进行了积极的路径探索。地处成都市城南的双流区,古属广都,沃野平畴,人文鼎盛,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改革开放以来,双流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区人民政府对文化发展也高度重视。在国家大力倡导树立文化自信和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成都市积极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音乐之都”建设的进程中,双流区经过精心调研论证与策划,决定将中华民族颇具代表性的民族器乐艺术与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特色镇街建设有机融合,实施“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通过一个镇(街道)对应一门民族器乐艺术的创新之举,全面推进“艺术特色之乡”建设。笔者亲自参与了该项目的实施。
  双流区原有12个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合并为9个镇(街道),但仍按国家相关规定保留了12个基层综合文化中心(站)。因此,在开展“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时,共选择了10种传统民族器乐艺术和2种西洋器乐艺术(因打造民族管弦乐团声部所需),实行定点布局。12种乐器、9个“艺术特色之乡”,犹如一首宏大的民族交响乐奏响在双流这片沃野之上。   艺术的门类众多,普通群众对艺术的渴望也是多样的。选择什么样的艺术融入路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进而达到提高大众艺术素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自然应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依托自身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统筹考虑,合理布局。



  据《山海经》记载,双流地区所在的“都广之野”,是“百谷自生”、草木繁茂之地,神话传说中擅长鼓瑟的音乐女神素女就生活于此。如今,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四川省积极传承、创新天府文化,成都市也在着力建设“国际音乐之都”。在此背景下,双流区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细致的方案。在充分把握普通群众公共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以音乐为路径,以民族器乐艺术为基点,旨在让普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雅的民乐艺术,既复兴国乐与传统文化,又驱动公共文化服务全域创新,同时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


  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其对象主要是普通群众。艺术的价值能否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力,艺术的普及能否培养人的美感与情操,内容创新是关键。根据整体规划,成都市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核心工程可概括为“三个一”:培养一支常态化艺术队伍,建立一套艺术孵化机制,打造一部(台)代表性艺术作品。


成都市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艺术课堂现场



  所谓“培养一支常态化艺术队伍”,是指通过对普通群众的专业化艺术培训,选拔其中的优秀代表组建属于群众自己的艺术骨干团队。这支队伍未来能够在地方群众文化的大舞台上扮演主角,讲述群众自己的故事,代言地方群众文化发展,形成地方公共文化的自我造血机制。这方面的任务主要有三:一是在各镇(街道)建立艺术课堂,由第三方专业艺术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对民族器乐艺术爱好者进行系统培训;二是在培训基础上组建各镇(街道)单项民族器乐艺术团;三是选拔各镇(街道)优秀学员组建双流区空港民族管弦乐团。
  所谓“建立一套艺术孵化机制”,是指各镇(街道)围绕特色艺术发展,从发展规划、团队建设、制度规范、活动开展、展示平台等方面,建立一整套运作管理保障机制。
  所谓“打造一部(台)代表性艺术作品”,是指在深入挖掘各镇(街道)历史文化与民情风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量身打造一部(台)雅俗共赏、能代言各镇(街道)文化艺术新发展的原创艺术作品。这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契合大众审美的艺术作品,既是各镇(街道)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代表作,也是双流区建设“天府文创之港”和“空港音乐之都”丰富多彩内容的具体呈现。
  经过一年多“线上+线下”的创新实践,“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民族音乐艺术正在双流大地繁荣发展。


成都市雙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艺术课堂现场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民族器乐艺术基础知识普及,相继推出了“赏国乐,观民风,察新象——中国传统民族器乐艺术经典大观”“跟我学,随我玩,‘八音’风雅聚双流——中国民族器乐艺术‘百宝盒’”“星火燎原”“学员心声”“成长与蜕变”5个系列共60余期推文。此外,还组织相关单位在多个网络平台开设官方账号,扩大了“一镇一艺术特色”的影响力。
  线下,9个镇(街道)的12个民族器乐艺术课堂经过40周的精心教学,共有23000余人次参与。一大批在音乐艺术上“零基础”的普通群众正成长为具有某项特长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有生力量。在此基础上,各镇(街道)组建起12支单项民族器乐艺术团,并通过选拔优秀学员组建了双流区空港民族管弦乐团。凭借这一独特的“12+1”机制,由民族器乐艺术融入带来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域创新发展态势在双流区业已形成。
  各镇(街道)民族器乐单项艺术团正式成立后,除了12种器乐艺术的内部交流音乐会以外,艺术团成员们还活跃在双流区每月举办的文化惠民活动“月月大舞台”,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群众文化艺术舞台上。截至2021年5月,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12支单项民族器乐艺术团和空港民族管弦乐团,登台演出已达50余次,充分展现了双流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风采。
  蔡元培先生在《美育与人生》一文中讲到,人人都有感情,感情对人的生活与工作等是有推动作用的,“感情推动力”有弱有“厚”,将“感情推动力”陶养培育得“转弱而为厚”的行为与过程叫作美育。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作为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同时也是一个美育工程。由于服务指向明确,服务内容新颖具体,因而深受群众欢迎。怡心街道笙艺术课堂的学员总结道:“吹笙会友,赏声怡情,健身延寿,毕生尚美。”从而,把吹笙的社会交往、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审美求美等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足以说明人民群众对笙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欣喜,也充分体现了笙艺术课堂乃至整个“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作为美育工程的重要价值。   艺术教育的普及为公共文化服务翻开了新的一页,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从乐器知识到乐理乐曲,从视唱练耳到舞台表演,那些过去对器乐艺术甚至对音乐都是“零基础”的普通群众,在“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大舞台上,潜心学习,彼此激励,共同进步。许多学员表示,这个项目不仅使他们学到了音乐技艺,展现了艺术才华,实现了多年来乃至儿时的艺术梦想,而且使他们接受了艺术的熏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甚至改变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焕发了生命的活力。这正是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美育价值与魅力所在。

四、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的运作创新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于艺术融入公共文化服务这样的创新模式,政府进行项目运作的管理创新也是应有之义。


成都市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艺术课堂现场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把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交由市场与社会力量来承担,政府部门则应发挥制定政策、建立激励机制、监督合同执行等掌舵性职能。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运作管理,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在实际操作上,该项目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形式引进专业艺术机构,形成了由双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牵头、各镇(街道)共同参与、四川音乐学院具体实施的组织架构,从而在运作管理上形成了区政府(文旅局)、镇(街道)、艺术专业执行机构和培训学员“四位一体”的共生共管机制。具体分工如下:
  区文旅局负责项目总体规划、实施统筹、进程管理与资金、政策等资源调配;各镇(街道)政府负责项目实施场地、群众学员组织与日常管理;艺术专业执行机构负责项目具体工作的开展与质量管理、品牌整体塑造;学员群众接受技艺培训,参加艺术团建设等。共同的愿景、清晰的战略构架和严谨的组织保障了“四位一体”机制运作的有序、高效。
  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的推进实现了参与各方的共赢。“零基础”的普通群众学到了才艺,丰富了生活,也增加了自信;镇(街道)政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支常态化特色艺术队伍,并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和谐治理;区文旅局打造了全区范围内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品牌;艺术专业执行机构则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社会大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为宗旨。多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习惯了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到公共文化活动开展等方面的标准化、流程化服务方式。毋庸置疑,这些都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但久而久之,严重的同质化、个性与特色的缺乏,也使其渐渐失去了吸引力,公共文化服务在许多地区、许多方面甚至越来越流于形式。


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黄龙溪镇天府二胡艺术团、永安镇天府中阮艺术团第二次教学班音乐会现场

  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创新、提档升级”。双流区“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以民族器乐艺术为主要路径,将艺术巧妙地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从根本上说是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的积极创新。它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力求以艺术的个性化去点亮百姓的新生活,以艺术的感染力去谱写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本属于人民。成都市双流区围绕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一镇一艺术特色”项目所进行的探索、创新,充分说明艺术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确能够有机相融。艺术融入既有助于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整合创新、提档升级”,又可为艺术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养料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


黄龙溪镇二胡艺术课堂2020年首次教学班音乐会现场

  (廖勇/四川音乐学院)
  注释:
  [1]莱辛.拉奥孔[M].朱光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14.
  [2]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重庆出版社,2018:40.
  [3]今道友信.关于美[M].鲍显阳,王永丽,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54.
其他文献
摘 要:蔡元培从“美育救国”的宗旨出发,将融会中西的学养运用于自由主义立场的美育思想和实践。他从构建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宏观视野出发,提出美育思想,推行美育实践,形成了以感情陶养养成高尚人格的美育路径。尽管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其理论和实践的功效未必尽如人意,但他基于“美育救国”宗旨的美育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不仅在中国美育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和示范效应,而且对于中国当代美育而言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
在当前世界文化发展多元化与趋同化并存的趋势下,回顾与反思近代以来中国画的现代转型问题无疑是有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中国画在新时代中如何呈现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本体精神,也关系到在新时代其主体地位与价值体系的构建。在现代转型过程中,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游走于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不断归纳与诠释着文化精神的价值依存。何海霞 《延安颂》   中国画现代转型之路所经历的双重精神维度是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文
期刊
自近代蔡元培率先提倡美育以来,美育在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就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努力倡导美育,并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中。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这意味着我国的美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美和美育的概念在我国现阶段还是含糊不清的。虽然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和蔡仪等近现代美学家在有关方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教学设计技能,以及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对相关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美育背景下提升学生教学设计技能的要素,并提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五项基本要求,最后结合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经验提出了综合美育因素下的四种新型教学方法,并对于引导式、实践式、综合式和互动式这四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音乐教师 教学方法 音乐教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美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15年版《意见》”)。《意见》要求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其中包括“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201
期刊
戏剧创作人才队伍是艺术繁荣的主力军,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发展力量。然而,戏剧创作人才的匮乏似乎是我国舞台艺术行业发展无法规避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摆脱青年戏剧创作人才青黄不接这一现实难题呢?笔者以重庆市戏剧创作人才现状分析为切入口,以期寻找我国戏剧创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通病”,进一步开阔我国戏剧创作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思路。  笔者通过网络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对重庆市
期刊
风云激荡的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之中。传统的价值体系遭到沉重打击,新的秩序却未能在混乱之中建立。面对变动的世界格局,面对混乱的社会秩序,各方志士背负着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使命,艰辛地进行着各种探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美术界也在彷徨不安中寻求着新的价值体系与发展道路。“它既要在救亡与启蒙的层面上重构自己的政治功能,又要在中西文化正面碰撞的语境中探索新形态、新风格。”[1]在汹涌而
期刊
摘 要:流行文化深受民众喜爱、关注,与传统的精英文化、民间文化一起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日常生活审美经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流行文化是否具有审美性,并从审美维度重新理解和评价当代流行文化,进而正确引导。  关键词:流行文化 审美性 美育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显著提升。随着电子媒介技术和文化产品的广泛使
摘 要:电影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窗口,对建构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本土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出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他塑到自塑、从精英视角到平民视角的转向。本文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类影片入手,分析中国本土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具体路径,并对其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关键词:本土电影 国家形象 形象建构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民族精
摘 要:艺术教育是推行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舞蹈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当代中国的舞蹈教育正在由面向少数专业学生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且在实践中出现了两种发展形态:浅层舞蹈教育和深层舞蹈教育。二者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浅层舞蹈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侧重传授舞蹈知识、锻炼舞蹈技能和快速获取等级证书,具有强烈的功利目的;深层舞蹈教育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