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升源:有机食品的山东样本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国内爆出多起食品安全事件,让“有机”这个概念火了起来。很多消费者听信了商家的宣传,认为有机食品比普通食品好,于是超市里有机食品的摊位面积越来越大,价格也越来越贵。
  有机食品到底好在哪里?值不值那个价?本期“财经茶座”,我们与龙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梅和相关专家进行了座谈,向您展示有机农业的真相。
  时间:2013年8月17日
  地点:博兴县龙升食品有限公司第一有机农场
  有机产品平民化是一个伪命题,欧美国家天天享用有机食品的人群也不过30%
  董振:正值龙升集团创建十二年,那时有机还是相对陌生行业,为何选择这条创业路?
  王连梅:2000年秋,我当时做服装生意,也攒下一些钱。在博兴县举办的秋季大型经贸洽谈会上,看到参展企业中农产品企业占到70%,而服装类企业只有2家。当时一位农业专家对我说,你种有机蔬菜吧,有机蔬菜在国际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而且是一个朝阳产业。之后,我背着家人到泰安等地进行考察,发现种有机蔬菜能以很高的价格出口,比做服装利润高得多。
  现在看来,当时做有机有点儿无知者无畏的意思。土地怎么解决?人才技术怎么解决?如何进行管理?种有机蔬菜需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当时这都是未知数。但坚持之下,这些“未知”都成了“有知”。公司成立之初的前三年都亏损,一年比一年严重。有人劝我放弃,但我知道做有机是个长久、持续的过程,只有坚持才有结果,我们生产的龙升源系列有机蔬菜、粮食越来越受欢迎,2004年公司扭亏为盈,2005年销售额翻了一番,2006年翻了两番,员工也达到1000多人,现在我们的自属农场有5万亩,2012年销售收入1.9亿元。
  解永敏:以你们农场这么大的生产面积,如何对付那些荒草?打除草剂吗?
  王连梅:绝对不能使用除草剂,种一季蔬菜至少要人工除草八遍。
  董振:那人力成本挺高的?
  王连梅:随着种植技术的规范化,这些成本也会降下一点儿来。
  董振:一个四口之家,一日三餐全部都享用有机食品,一个月需要多少钱?
  王连梅:大约需要6000元左右。
  丁爱波:这个数字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比较高,以当前的技术手段,有没有可能做到有机产品平民化?
  何启伟:这是一个伪命题,有机食品一开始就是高端食品,即便在欧美国家,天天享用有机食品的人群也不过30%左右。有机的高价是与其生产成本相挂钩的。
  许琦:有机的生产技术摆在这里,成本很难降下来。比如种植有机产品的土壤要进行休耕,休耕时间一般为1—3个月,有的休耕期要1年以上。休耕结束地里会长出杂草,为改良土地种植豆类植物和蔬菜,要先进行除草等,但因不允许使用除草剂,除草、捉虫都需要人工,这样成本就上去了。
  再就是有机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工具不能交叉使用,使用后要清洗、消毒、杀菌、暴晒,人工量很大。普通种植,1000亩不超过10个人就能完成,有机产品则需要上百人共同完成。所以,有机食品价格居高不下与生产技术高难有很大关系。
  王秀峰:我们国内对有机食品的扶持力度比不上西方国家。相对于发展较早的欧盟等国家,有机蔬菜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为其农场主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鼓励其保持或转换为有机农业种植方式,而这一切都是欧盟第2078/92号法令明文规定的,该法被称之为农业环境法。
  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一定是有机,有机是一种覆盖全生产环节的生产方式
  丁爱波:有一种说法,只要不用化肥、不打农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就是有机食品?
  王连梅:拿土地来说,虽然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但种出来的蔬菜并不一定是有机的,因之前土地里有农药残留,要有三年的转换期才能种出有机蔬菜。而且有机蔬菜基地和普通地块之间还要有隔离带,如果不建隔离带,普通地块里打药就会污染有机地块。整个过程有一个环节做不好,种出来的就不可能是有机蔬菜。我们也要告诉消费者,面对严重的虫害,有机食品也允许打药,但必须是打生物农药,有时候还可能打两遍,甚至三遍。
  许琦:需要强调的是,有机不是结果,不是单纯的靠最后检测来印证的。有机是一种覆盖全部生产环节的生产方式,检测只是最终的辅助手段。有机生产有着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按照要求来进行,最终出产的产品就是有机产品。如果产品最后检测某项超标不合标准,那必然是某个环节没有按照有机的工艺要求去做。
  丁爱波:我们国家目前的认证有哪些环节?
  许琦:认证的过程非常严格,检查员除关注农场的土壤、空气、水源、隔离带、轮作等,农场的每种作物也都抽样检测,还会与农场工人进行座谈,检查员几乎对农场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检查。这还只是生产环境的检测,过程检测则贯穿整个有机食品生产流程。有机作物不用化肥,用的是有机肥,不用化学农药和除草剂,而是采取生态的、物理的和人工的病虫草害控制措施。有机认证检查员每年两次到田地里详细调研,反复论证。既然用的是有机肥料,那肥源在哪儿?有多少数量?都得弄清楚,必要时还得拨开表土进行检查,看到底用的什么肥料。
  解永敏:有机认证是终生制吗?
  许琦:有机证书的有效期是一年,认证机构每年都要检查但不止一次,因除了常规换证检查,也会进行抽查和突击检查。
  何启伟:完成认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食品可追溯性。以龙升源系列产品为例,出厂的某种速冻蔬菜来源于哪个农场、哪一地块、管理员是谁、蔬菜生长、收获过程及所有物料的使用、加工、入库、包装、出货销售等都有详细记录,这是进行有机认证必须达到的要求。但目前因条件所限,终端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还很难追溯到源信息。
  解永敏:在你们的种植模式中,有公司+农户这样的模式。这些年食品安全事件中,不少事故都是这种模式导致的,龙升公司如何对农户生产的食品进行管控?   王连梅:我们目前的种植模式分三类,一类是自有农场,一类是合作农场,还有一类就是公司+农户。与前两类相比,公司+农户的种植面积在公司占比较小的比例。我们也知道这种模式容易出现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争取利益,农户往往会在生产中偷工减料,提供质量不合格农产品。所以我们从种子到肥料以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专门技术员监控指导。
  与被农药化肥催熟的产品相比,有机食品品相、口感可能都不好,但该坚持必须要坚持
  丁爱波:尽管有这么多的生产检测环节,但食品安全事故还是频繁发生,在一些有机食品生产商看来,良心是最重要的。
  王连梅:以毒奶粉为例,有法律、有规定,为什么未销毁的毒奶粉还会流入市场?这是人的问题,不是法律的问题。法规与监管,不可能如天网般网住食品安全的所有漏洞,只有良心才能照亮食品生产的整个过程。人心坏了,食品安全怎么好得了?
  王秀峰:不是说讲良心没用,良心属于诚信体系,是食品安全保障的一个方面,需要长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建设,但目前阶段食品安全还要靠法治,靠政策法规和管理,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解永敏:有这样一个观点,食品安全事件是被消费者逼出来的,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让生产企业不得不投其所好,生产出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产品来。
  何启伟:有一定道理,消费者总是挑剔的,冬天想吃黄瓜,蔬菜不能有虫眼,但这样的蔬菜如果按正常农耕方式种不出来,只有在大棚里种。大棚又是封闭的生态系统,各种菌类滋生非常快,所以各种农药就用上了,农残就不可避免地会超标。当然,生产企业的责任也不能推脱,毕竟他们是生产方。
  王连梅:与被农药、化肥催熟的农产品相比,有机食品的品相并不好看,其口感也难与那些转基因食品相比,但这是有机的理念,该坚持的必须坚持,有机掺不得半点假。
  董振:龙升集团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王连梅:这一两年将山东市场打造为样板市场,成为公司品牌的利润中心,并布局“北上广深天”;用3—5年时间将各点扩大运营,成为板块内行业的领航者;用5—8年时间从品牌角度引领行业高度,从市场角度影响行业发展,最终实现“有机产业领航者”的目标。
  解永敏:这一系列举措,是在打通有机产业的全部生产链条吗?
  王连梅:对,今年是龙升创业十二年,我们也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将通过整合有机生产链条上的每一处环节,实现对成本与质量的进一步管控。总投资2.7亿元的龙升农业综合示范园已正式开工建设,占地18000平方米的创业大厦将在2014年5月竣工。还将进行有机面点、面食项目的深加工,对有机养殖项目进行扩充,并将投资建设起自己的有机肥料厂。
其他文献
无青春,不创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商业模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财富青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青春创业,对财富和成功充满了渴望时,我们是否具备了成功的条件?是否做好了在困境中寻求突破的充分准备?  《齐鲁周刊》推出的创业板块,试图讲述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故事。他们青春当年,激情飞扬,正用亲身经历破解这个课题。他们当中,有的成功了,有的曾经受挫,他们沉浮不定却勇于突破的创业轨迹,相信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迪。  “
期刊
高度强是名WEB2.0时代的律师,他用互联网的方式拓展了律师的职能和职业半径。当律师遭遇互联网,当法律遭遇电商式的盈利平台,他发现自己一头扎进了一片行业的蓝海。  下海的“网瘾”青年  2004年,刚刚从山大法学院毕业的高度强有了一项新爱好。  彼时他在一家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做助理,年轻律师没有案源的困扰也发生在他身上。可是高度强没闲着,他在天涯等各大网站的法律论坛上替网友解答困惑,有时甚至每天回答
期刊
第三届“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活动于2013年8月18日“中国人力资源日”正式启动,活动由北京大学企业社会责任与雇主品牌传播研究中心和智联招聘联合举办,旨在继续坚持发掘最佳雇主、分析成功经验、挖掘最具传播价值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传播榜样。  早在今年2月,第二届“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评选获奖企业,即首次以“雇主”身份代表中国企业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引发了新一轮的“中国热”。这在中国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发
期刊
秋季是人体“收藏”的季节,适当、合理地进补,可以增强体质、祛病强身。一提起秋季进补,许多人总认为进补效益与补品价格成正比,于是便买了许多滋补品,比如冬虫夏草、西洋参、鹿茸、海参等高档货,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可谓一掷千金。其中海参的价格越来越贵,这是因为血燕窝造假事件的爆发使得市场不得不寻找新的贵重滋补品来替代燕窝。  海参价格第一次暴涨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大规模开始养殖,宣传就开始无孔不
期刊
光大证券8月16日的乌龙指事件注定成为A股市场上的一大反面教材。  事件发生后,各种评论铺天盖地,诸如风险控制、流程设置、量化反思等。然而,以投资本身来说,A股市场多年积累一点价值投资的正能量实属不易,一场价值消耗的黑天鹅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太多值得反思之处。  8月16日11时5分之后,股指陡然跳升,两桶油和工商银行这些大家伙居然触及涨停。一时间,市场谣言四起,诸如重大政策利好出台、优先股试点出台
期刊
琼瑶牌言情作品50年来畅销华语世界,其流水线制作方式,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这位言情批发商创造的“琼瑶经济”不仅赚取了约上亿美元,还捧红了近百名红星。  言情商品批发商  1963年,琼瑶凭借其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在台湾一夜成名,捎带着救活了当时一份不见起色的小杂志《皇冠》,而《皇冠》的主人平鑫涛则成了琼瑶的继任丈夫,从此夫妇联袂,出版小说、改编电影、再版小说……爱情、家庭、事业、名利接踵而至,
期刊
大墙内外罪与罚·案例2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走对了,即使一生平淡,却也平安幸福;走错了,则将悔恨千古遗臭万年!“分裂和死亡说”根本解释不了刘长虹(化名)这样一个女人残忍的心路历程,她所做的一切让人既惊心动魄又无限感慨。  初秋的一天,本刊记者走进济南市看守所,接触到了一位在正常人看来十分残暴而在他们自己看来却完全属于正常反应的杀人犯。  有些狭小的问讯室,传来女监区叮叮咚咚的
期刊
1978~1985年:  邓丽君 李谷一 陈凯歌  1978年间,邓丽君的歌声开始飘过台湾海峡,随着走私渔船进入大陆。《甜蜜蜜》、《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成了上世纪80年代初歌坛上最流行的旋律。其后,李谷一的一首《乡恋》真正揭开了中国内地流行音乐的一页,1983年第一届春晚,李谷一一口气唱了《乡恋》等7首歌曲,迄今未有人突破。  1984年,陈凯歌的《黄土地》接连在海外得奖,第五代导演突破了改
期刊
8月10日晚,鲁能大球场,山东鲁能对阵上海申花。上半场申花两球领先,下半场却风云突变,鲁能新外援勒夫梅开二度,杨旭攻入第三球将比分反超,鲁能实现了大逆转。  对于鲁能球迷来说,本场比赛除了勒夫的惊艳表现,最关键的就是被称作“三哥”的蒿俊闵的复出。蒿俊闵登场后,彻底盘活了鲁能中场,制造点球,并助攻杨旭打入反超的一球。  在鲁能大球场之前,蒿俊闵的足球地图充满着励志故事,他从武汉小学的球场起步,一直踢
期刊
在过去10年间,几乎每年都有重大空难发生,从法航飞机解体,到俄空难事故频发,再到韩亚坠机事件,每一次空难总是增加我们对飞机安全系数的怀疑,作为最重要的跨国交通工具,飞机真的如一些研究所说是最安全交通工具吗?历次空难后,人类如何在伤痛中改进飞机安全性能?现有科技是否有无法突破的安全瓶颈?一些航空业人士认为,技术革新某种意义上也增加了另一种“安全隐患”,那就是飞行员过分依赖高科技提高安全性能,而忽视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