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业课程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高校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不光是重点院校,很多民办高校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普遍不好,创业课程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通过对十几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的现状,学生对该课程的认知、上课的态度以及意见,发现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满意度;高校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笔者通过对十二所高校的学生进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放问卷1700份,共收到问卷1683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452份,主要包括以下7个板块: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现状、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评价、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所在院校自主创业氛围、学生对于目前创业课程课设情况满意度分析、学生希望创业课程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对创业课程发展的建议。以此总结分析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
一、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1、多数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但是开设课时的课时数较少。在对各高校的调查中,一共有63%的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24%的高校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只有13%的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创业课程在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近90%的高校课设了创业课程或创业相关课程,但在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中,超过半数其课时数在16课时。无论是与创业课程较成熟的英美国家相比,还是从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综合素质考虑,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课时数都较少,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规划。
2、各高校创业课程授课模式呈现多样化,授课老师单一化。在调查中反映的授课模式有:老师介绍课本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知识、观看创业类视频、学生小组讨论、定期举行讲坛或讲座、学生实际创办创业等,并且多数高校同时采用数种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有59%是专职老师,38%是创业成功人士或者有创业经历的人,高校在创业课程中的授课老师是以专职教师为主,且只配备一位教学人员,教师结构较为单一,在授课的过程中以理论为主,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
3、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在关于“实践”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无论是高校学生所提建议还是客观选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是:实践。高校学生渴望增加实践机会,渴望实践能与自己的核心专业知识相结合,为面临残酷的现实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与核心专业课程无关,存于表面。
4、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意愿较高,但缺乏主动性。面对现在的毕业就业前景,51%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且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操作,另外多数人在發现好的项目之后会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相关政策法规,高校多数学生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愿意主动了解。51%的学生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33%的学生偶尔关注,比较清楚;11%的学生对创业相关政策一点也不知道;仅有5%的学生经常关注相关信息,进而对相关政策、法规很清楚。高校学生在面临当今紧张就业形势,多数学生具有创业的意愿,其主动性、时效性较低。
(二)高校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
高校学生认可创业课程的开设,但对于目前创业课程开设情况满意度不高。对于目前的创业课程,93%的同学认为对其有帮助;对于现有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方面,94%的同学认为有部分提升;对于上过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之后,学生对于创业的了解,91%的同学对于创业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在创业课程给予认可,能够在课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但对于学生是否满意目前创业课程的开设现状,数据显示满意值较低:57%大学生对其所在院校开设创业课程的情况表示部分满意,仅有24%的参与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院校的创业开设课程情况表示满意。大多数大学生对其所在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现状并非完全满意,其不满意的原因与提出的建议一脉相承,探究其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促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走向成熟、完备阶段。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数较少,课程内容未成系统,难以给予高校创业学生具体指导。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涉及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素质与精神,创业技能与方法,未成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达到这一创业培养目标。在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创业教育课程达2000门之多,涉及会计、财务、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业者素质等方面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高校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未来未知的困难与挑战。而在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多为16课时,并无其他补充或相匹配课程,可想而知,过短的创业教育课程无法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用其所学理论应对复杂现实。
2、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面向全院大多数学生开放,授课老师多为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老师担任,受众群体之多,授课老师有限,一些高校采用大班模式教学,视觉和听觉效果远不及小班教学,影响教学质量,无助于激发高校学生创业兴趣。此外,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多为专职教师,注重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内涵等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实际创业经历,很难与创业中的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其进行深入指导。
3、实践形式单一化,实践内容浅表化。实践能力是高校学生最为渴望的能力培养。创业和实践其本质相同,都是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许多高校已在开设创业社团、创业街、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基地、举办创业大赛等,但为什么高校已经开设相当丰富的实践活动,而 “实践”仍在高校学生中的呼声最高?原因在于目前所开设的实践活动多数流于表面,基于传统模式,停留在企划书环节、销售层面,与专业知识毫无关联,无法真正激发高校学生创业的潜力。 4、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时效性。高校学生面临目前高度紧张的就业环境,具有创业的意愿,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是停留在想法层面,无法深入研究或进行具体实践。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性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创业离自身有些遥远,且与自己的专业课程并无关联,加之一些高校仅把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高校对学生创业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理解偏差,停留在舒适区,不敢去大胆的尝试。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策略及建议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但实践经验薄弱的高校学生面对此情形显得犹豫,缺乏主动性。创业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自主创业中的难题,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仍期待在某些方面做改进,因此,笔者根据问卷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策略及建议:
1、增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课时数,形成完备系统的教学体系。创业教育是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等全面型、全方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运而生。最早的创业教育课程出现在美国,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已经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配备有专门化的创业课程管理机构,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不仅帮助解决里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为美国的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系统的教学体系能够在经济、法律、政策解读等方面给予高校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完备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跳出舒适区、敢于大胆尝试的必要准备,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打好自主创业基石。
2、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引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模式。在我國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中创业课程的老师超过半数为专职教师,少部分高校授课的教师为创业人士,但多采用单一模式。目前高校中的专职教师绝大多数并未进行过创业实践,只能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大方向的理论指导,对于学生需要的具体的实践指导,缺乏创业经历的专职教师很难满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模式是应对目前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而产生的新模式。兼职教师为创业人士,定期在校进行讲座或开设讲坛,对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专职教师在理论教学之外,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培训、带领创业实践项目,将理论孕育实践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创业教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有针对性的丰富实践形式。高校学生的需求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明灯,满足高校学生需求,化其暂时的激情为永久的动力,应当有针对性的丰富实践形式,深化实践运作方式,与高校学生的核心专业相关联,强强联合,打破常规,提高学生满意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4、丰富教学内容,多形式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好的项目能够激发多数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而老师的课堂讲授很难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这一数据也反映出单一的授课模式、枯燥的授课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老师介绍书本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知识、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定期举行讲坛或讲座、学生实际创办创业项目等为目前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出现的授课形式。老师介绍书本知识、结合案例进行传授知识是最常用的授课模式,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学生小组讨论、举行讲坛或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新兴授课形式的融入。多形式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方位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运用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把握创业教育课程中的精髓,在自己的创业实践或岗位中运用创新思维,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李洪修.马罗丹.美国大学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2]林轩东.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百家论点
[3]王俊.黄海.课堂教学视角下高校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7(12)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与研究”(编号:201610512007)阶段性成果之一。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7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调研”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创业教育课程;满意度;高校学生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笔者通过对十二所高校的学生进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放问卷1700份,共收到问卷1683份,其中有效问卷有1452份,主要包括以下7个板块:高校开设创业课程现状、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评价、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所在院校自主创业氛围、学生对于目前创业课程课设情况满意度分析、学生希望创业课程日后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对创业课程发展的建议。以此总结分析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
一、高校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学生满意度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1、多数高校开设创业课程,但是开设课时的课时数较少。在对各高校的调查中,一共有63%的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24%的高校开设了与创业相关的课程,只有13%的高校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创业课程在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近90%的高校课设了创业课程或创业相关课程,但在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中,超过半数其课时数在16课时。无论是与创业课程较成熟的英美国家相比,还是从提高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创业实践的综合素质考虑,目前多数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课时数都较少,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教学规划。
2、各高校创业课程授课模式呈现多样化,授课老师单一化。在调查中反映的授课模式有:老师介绍课本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知识、观看创业类视频、学生小组讨论、定期举行讲坛或讲座、学生实际创办创业等,并且多数高校同时采用数种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有59%是专职老师,38%是创业成功人士或者有创业经历的人,高校在创业课程中的授课老师是以专职教师为主,且只配备一位教学人员,教师结构较为单一,在授课的过程中以理论为主,难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
3、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在关于“实践”的调查问卷统计中,无论是高校学生所提建议还是客观选择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是:实践。高校学生渴望增加实践机会,渴望实践能与自己的核心专业知识相结合,为面临残酷的现实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中提高自我,而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实践内容和形式单一,与核心专业课程无关,存于表面。
4、高校学生对于创业的意愿较高,但缺乏主动性。面对现在的毕业就业前景,51%的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打算,且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操作,另外多数人在發现好的项目之后会选择自主创业;对于创业相关政策法规,高校多数学生处于相当被动的状态,超过半数的学生不愿意主动了解。51%的学生不太愿意主动去了解,知道一点;33%的学生偶尔关注,比较清楚;11%的学生对创业相关政策一点也不知道;仅有5%的学生经常关注相关信息,进而对相关政策、法规很清楚。高校学生在面临当今紧张就业形势,多数学生具有创业的意愿,其主动性、时效性较低。
(二)高校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
高校学生认可创业课程的开设,但对于目前创业课程开设情况满意度不高。对于目前的创业课程,93%的同学认为对其有帮助;对于现有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方面,94%的同学认为有部分提升;对于上过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之后,学生对于创业的了解,91%的同学对于创业有一定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对在创业课程给予认可,能够在课程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但对于学生是否满意目前创业课程的开设现状,数据显示满意值较低:57%大学生对其所在院校开设创业课程的情况表示部分满意,仅有24%的参与大学生对自己所在院校的创业开设课程情况表示满意。大多数大学生对其所在院校创业课程的开设现状并非完全满意,其不满意的原因与提出的建议一脉相承,探究其满意度较低的原因,促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走向成熟、完备阶段。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课时数较少,课程内容未成系统,难以给予高校创业学生具体指导。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综合能力,涉及创业理论与实践,创业素质与精神,创业技能与方法,未成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很难达到这一创业培养目标。在创业教育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创业教育课程达2000门之多,涉及会计、财务、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创业者素质等方面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高校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应对未来未知的困难与挑战。而在我国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多为16课时,并无其他补充或相匹配课程,可想而知,过短的创业教育课程无法使学生形成系统的创新思维,用其所学理论应对复杂现实。
2、创业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通识课程,面向全院大多数学生开放,授课老师多为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老师担任,受众群体之多,授课老师有限,一些高校采用大班模式教学,视觉和听觉效果远不及小班教学,影响教学质量,无助于激发高校学生创业兴趣。此外,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多为专职教师,注重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内涵等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实际创业经历,很难与创业中的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对其进行深入指导。
3、实践形式单一化,实践内容浅表化。实践能力是高校学生最为渴望的能力培养。创业和实践其本质相同,都是运用创新思维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许多高校已在开设创业社团、创业街、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基地、举办创业大赛等,但为什么高校已经开设相当丰富的实践活动,而 “实践”仍在高校学生中的呼声最高?原因在于目前所开设的实践活动多数流于表面,基于传统模式,停留在企划书环节、销售层面,与专业知识毫无关联,无法真正激发高校学生创业的潜力。 4、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时效性。高校学生面临目前高度紧张的就业环境,具有创业的意愿,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是停留在想法层面,无法深入研究或进行具体实践。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性质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他们认为创业离自身有些遥远,且与自己的专业课程并无关联,加之一些高校仅把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程,高校对学生创业不够重视,导致部分高校学生理解偏差,停留在舒适区,不敢去大胆的尝试。
三、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策略及建议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但实践经验薄弱的高校学生面对此情形显得犹豫,缺乏主动性。创业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在自主创业中的难题,高校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过程中仍期待在某些方面做改进,因此,笔者根据问卷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点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策略及建议:
1、增加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课时数,形成完备系统的教学体系。创业教育是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等全面型、全方位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运而生。最早的创业教育课程出现在美国,在几十年的探索中已经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并配备有专门化的创业课程管理机构,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不仅帮助解决里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为美国的市场注入新鲜的活力。系统的教学体系能够在经济、法律、政策解读等方面给予高校学生以指导和帮助。完备的理论知识是学生跳出舒适区、敢于大胆尝试的必要准备,有利于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动性,打好自主创业基石。
2、加强教师管理制度,引入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模式。在我國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中创业课程的老师超过半数为专职教师,少部分高校授课的教师为创业人士,但多采用单一模式。目前高校中的专职教师绝大多数并未进行过创业实践,只能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大方向的理论指导,对于学生需要的具体的实践指导,缺乏创业经历的专职教师很难满足。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模式是应对目前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而产生的新模式。兼职教师为创业人士,定期在校进行讲座或开设讲坛,对学生在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具体的指导。专职教师在理论教学之外,积极参加创业实践培训、带领创业实践项目,将理论孕育实践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进创业教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有针对性的丰富实践形式。高校学生的需求是提高学生满意度的明灯,满足高校学生需求,化其暂时的激情为永久的动力,应当有针对性的丰富实践形式,深化实践运作方式,与高校学生的核心专业相关联,强强联合,打破常规,提高学生满意度,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4、丰富教学内容,多形式激发学生创业兴趣。好的项目能够激发多数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而老师的课堂讲授很难增强学生自主创业的意愿,这一数据也反映出单一的授课模式、枯燥的授课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老师介绍书本知识、结合案例传授知识、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讨论、定期举行讲坛或讲座、学生实际创办创业项目等为目前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出现的授课形式。老师介绍书本知识、结合案例进行传授知识是最常用的授课模式,在实践中应当加强学生小组讨论、举行讲坛或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新兴授课形式的融入。多形式授课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全方位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运用到高校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摒弃落后的思想观念,把握创业教育课程中的精髓,在自己的创业实践或岗位中运用创新思维,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李洪修.马罗丹.美国大学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
[2]林轩东.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J].百家论点
[3]王俊.黄海.课堂教学视角下高校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7(12)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创业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与研究”(编号:201610512007)阶段性成果之一。湖北大学知行学院2017年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调研”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