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死亡问题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难题,是我们最陌生的同时又最切身的问题,对死亡的超验性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就是“向死而在”,人只有“先行到死中去”,体验死亡、承受死亡,才能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勇敢地承担起最本己的存在,本真的作为他自己而存在,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死亡;向死而在;畏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44-02
一、如何向死而在
本质上,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的体验过死亡这回事,而恰恰是这种不可经验性让漫无边际的恐惧纷扰着人类的思想。“死亡之令人畏惧迷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死亡的不可经验性。”[1]13“一切所谓的濒死或死亡经历的复述,复述人经历的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充其量是在最大值上接近死亡。这一点我们谁都明白。正是这一不可经验性,给死亡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氛围。这氛围有时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安慰,但更多的是恐惧。”[1]13如果过于看重经验方面很可能有损于死亡的精神启示意义,同时死亡的超验性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
柏拉图认为哲学不在死亡之外,而在死亡之中,它就是死亡意识本身,哲学家追求真、善、美与追求死亡是一回事。由于从理念而来的灵魂与身体结合后受到“污染”,灵魂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摆脱束缚,返回神圣、永恒的理念世界。两千多年后,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在”命题可以看作是对柏拉图“死亡练习”的生存论回应。此在只有先行到死,才能在沉沦中认出自身,本真的为他自己而存在——“本真的向死而在”。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此在才能真正把握自身“存在”之本义。
二、正视死亡问题
作为此在的死亡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意义上的消亡,只会带来恐惧。生活上对死亡事件的体会所得到的经验恰恰认为死亡只带来恐惧。作为一种事件,我们说是可以经验到的,不过对死亡的体验最多也只是“旁观”,“旁观”的看待死亡来代替作为属我性的生存体验。生存论方法对死亡问题的把握跟一般的经验把握不同:死亡具有本己性,不能通过“旁观”的方式来把握。
1.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弃自己的其他可能性,把一切都交给“常人”代理,但是死亡这回事却是任何人也无法“代理”的。死是我自己的死,别人不能代替我去死,也不能把我的死拿走,我们也不能体验他人的死亡。
人意识到死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所关联,就会离开日常生活意识而到自己的能在中去。死亡的最本己性、无所关联同时意味着无可逾越,你可以逃避一切,但逃避不了死亡;你可以得到一切,但无法得到永生。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意味着此在存在的有限性,同时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通过与“诸种实际的可能性”的比较,从而领会此种可能性来“粉碎每一种僵固于已达到的生存之上的情况”[3]303,从而获取自由。因此只有死亡才可以使此在自身“个别化”,使他保持自己的个体性,或者推动他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本真地为他自己而存在”[3]303。
2.死亡是可能性存在——死是此在之不可能的可能性
死的可能性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可能性,区别于普通的可能性。例如“不成熟的果子渐趋成熟”,在成熟的过程中果子逐渐完成,也就是果子穷尽了它所有的可能性。但此在永远是“未完成的”,死亡恰恰是剥夺此在种种可能性的可能性,“未完成的”此在在死亡中结束了。也就是说此在的其他可能性是可以转化为现实性的,这个过程是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实性越来越大的过程,最后就是可能性没有了,现实性出现了。但死亡却不是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死亡这一可能性是不能实现的,一旦实现,此在的一切就都变成不可能了。所以,死亡是可能性而且始终是可能性,只要此在活着、生存着,他就已陷入死亡这种可能性存在。因此“死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死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去存在的方式。”[3]282
3.死亡的确知与不确定性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所变现出来的所谓:“人总有一天会死,但暂时尚未。”的说法虽然肯定了“某种对死的确知之类的东西”,然而“但”字否认了死亡这种可能性的紧迫性,而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从而为自己辩解,将死亡推迟到“今后有一天”去。这样,常人便掩盖起死亡之确定可知性质中的特有性质:死亡随时都是可能的。这种面对死亡的逃避式遮蔽状态不能本真地确知死亡,尽管它显然在某种程度上确知而且一直确知死亡。“常人”掩盖了死亡的确知中独特的东西即死亡每时每刻都是可能的。海德格尔认为死并不是今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死和生是同时并行的,人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着。
4.如何向死而在——“畏”的体验
“真正的向死而在”就是要“先行到死中去”[6]。这个先行不是说去实现死亡,因为死亡的实现意味着“亡故”,意味着个体存在的不再存在。所以这个先行只能够是要“把向死亡存在标识为向着一种可能性的存在”[3]288。
究竟怎样才能“先行到死中去”呢?海德格尔认为通过“畏”的情绪体验。在对畏情绪的体验中,此在可以回归到本真的存在。在解释“畏”之情绪时,海德格尔将其与“怕”进行对比。得出是“畏”而不是“怕”令此在先行到死。可怕的东西对此在的实际能在有威胁性质,而可畏的东西对此在沉沦着从“世界”以及他人的此在方面来领会自身有威胁性质。“所以畏剥夺了此在沉沦着从‘世界’以及从公众讲法方面来领会自身的可能性。”[3]217威胁此在实际能在的东西是可怕的,可怕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例如怕蛇。这些东西“总是作为世内存在者照面的”[3]215。威胁此在沉沦的对“世界”、对他人领会的东西是可畏的,“而畏之所畏者不是任何世内上的东西”。[3]215因为沉沦对此在本身的背离“恰恰是要回转到世内存在者中去而消散于其中。”[3]215也就是说,“畏”的虚无力量并不是来自外在的世界,来自外在的世界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可怕,但是只有来自生存本身的“无”才会使人感到“畏”。这个“无”并非全无,说的是跟世界内的任何存在者无关因而没有因缘关系,“这种上手状态的无就植根于最源始的‘某某东西’之中,即植根与世界中”[3]216也就是可畏的东西是在世本身。 海德格尔认为,“畏”这一基本情绪对于人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当人处于畏之中时,他便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状态,因此与世界中断了联系。此在如此本真地面对这种孤独状态,面对自己,从而大彻大悟,使自己在沉沦中抽身,充分意识到本真的自我,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畏”使“此在从其消散于‘世界’的沉沦中抽回来了”[2]264海德格尔之所以特别挑出“畏”,恰恰是因为只有它才能从存在论上显示出虚无的力量,显示出对日常生存的整个世界的超越。
三、面对死亡,生的意义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不是漠不关心的,而是“直面死亡”,唯有这样才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才能找寻生命意义,才能更有意义的生存。
“像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一样,海德格尔的‘向死的存在’也有一些悲观主义色彩甚浓的弦外之音。首先,它意味着对死亡的恐惧不是事出偶然,而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1]137几乎人人都有死亡恐惧。但是,死亡恐惧不能与怯弱混为一谈。恐惧与怯弱截然不同。恐惧其实是生命的自卫本能。产生恐惧之本能属于人性的一个方面。人通过产生恐惧保护自己。人在恐惧中为他的现时之未来焦虑。所以,恐惧与人对希望的依赖性密切相关。“延斯(Jens)曾经说过,没有恐惧和没有希望同样违反人性。这句话不无道理。”[4]115“当然,这只是指自发产生的恐惧。恐惧的人工化是违反人性的,确切地说,人为制造恐惧是违反人性的。人为制造的恐惧是反常的,它已经变为奴役人的工具。”[4]115
你可以逃避一切,但逃避不了死亡;你可以得到一切,但无法得到永生。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我们无法逃避痛苦。正视不能逃避的,直面它,即便我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知道它的真相,但我们终其一生受它的左右,终其一生不得不选择一种态度对待它。这就是死亡,我们注定一生面对的难题。人是有死的存在者,也只有人可以以向死存在的方式生存。正是这一存在方式让我们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作为本真的自己而存在,彰显自身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四、结语
海德格尔所要强调的是死亡的属我性,是一般的对死亡事件经验所不能把握的,只有此在自身对畏的切身体验才可以把握到,而且往往是日常生活的死亡看法掩盖了死亡对此在的生存论意义。在生存上,向死而生是此在作为“此”一向有所领会的。此在向着死亡这种可能性而存在,跟现成事物向着一种可能性来实现这种可能性以及上手事物向着因缘关系实现可能性都有根本上的不同,原因在于此在的存在方式既不是现成性的存在方式也不是上手事物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思考人生问题也就是通过对死亡的思考而反观人生的意义,围绕“人终有一死”这个现实来探讨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理想人生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死亡逼近之际,人才能洞见生存的本质,深刻地领悟到死亡的真谛;才能摆脱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成为本真的自己,面对自己的死亡和有限性。让“死”对“生”有所作为,积极筹划自己有限的人生,才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容不迫而又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参考文献:
[1]陆杨.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段德智.死亡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云格尔.死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5]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周国平.安静的位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37.
(责任编辑:李鹏飞)
关键词:海德格尔;死亡;向死而在;畏
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044-02
一、如何向死而在
本质上,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的体验过死亡这回事,而恰恰是这种不可经验性让漫无边际的恐惧纷扰着人类的思想。“死亡之令人畏惧迷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死亡的不可经验性。”[1]13“一切所谓的濒死或死亡经历的复述,复述人经历的并不是真正的死亡,而充其量是在最大值上接近死亡。这一点我们谁都明白。正是这一不可经验性,给死亡笼罩上一层神秘的氛围。这氛围有时能给人带来希望和安慰,但更多的是恐惧。”[1]13如果过于看重经验方面很可能有损于死亡的精神启示意义,同时死亡的超验性思考体现了一种人类的终极关怀精神。
柏拉图认为哲学不在死亡之外,而在死亡之中,它就是死亡意识本身,哲学家追求真、善、美与追求死亡是一回事。由于从理念而来的灵魂与身体结合后受到“污染”,灵魂只有通过死亡才能摆脱束缚,返回神圣、永恒的理念世界。两千多年后,海德格尔提出的“向死而在”命题可以看作是对柏拉图“死亡练习”的生存论回应。此在只有先行到死,才能在沉沦中认出自身,本真的为他自己而存在——“本真的向死而在”。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此在才能真正把握自身“存在”之本义。
二、正视死亡问题
作为此在的死亡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意义上的消亡,只会带来恐惧。生活上对死亡事件的体会所得到的经验恰恰认为死亡只带来恐惧。作为一种事件,我们说是可以经验到的,不过对死亡的体验最多也只是“旁观”,“旁观”的看待死亡来代替作为属我性的生存体验。生存论方法对死亡问题的把握跟一般的经验把握不同:死亡具有本己性,不能通过“旁观”的方式来把握。
1.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尽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放弃自己的其他可能性,把一切都交给“常人”代理,但是死亡这回事却是任何人也无法“代理”的。死是我自己的死,别人不能代替我去死,也不能把我的死拿走,我们也不能体验他人的死亡。
人意识到死是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所关联,就会离开日常生活意识而到自己的能在中去。死亡的最本己性、无所关联同时意味着无可逾越,你可以逃避一切,但逃避不了死亡;你可以得到一切,但无法得到永生。无可逾越的可能性意味着此在存在的有限性,同时这种不可逾越的可能性通过与“诸种实际的可能性”的比较,从而领会此种可能性来“粉碎每一种僵固于已达到的生存之上的情况”[3]303,从而获取自由。因此只有死亡才可以使此在自身“个别化”,使他保持自己的个体性,或者推动他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本真地为他自己而存在”[3]303。
2.死亡是可能性存在——死是此在之不可能的可能性
死的可能性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可能性,区别于普通的可能性。例如“不成熟的果子渐趋成熟”,在成熟的过程中果子逐渐完成,也就是果子穷尽了它所有的可能性。但此在永远是“未完成的”,死亡恰恰是剥夺此在种种可能性的可能性,“未完成的”此在在死亡中结束了。也就是说此在的其他可能性是可以转化为现实性的,这个过程是可能性越来越小现实性越来越大的过程,最后就是可能性没有了,现实性出现了。但死亡却不是这样的可能性,因为死亡这一可能性是不能实现的,一旦实现,此在的一切就都变成不可能了。所以,死亡是可能性而且始终是可能性,只要此在活着、生存着,他就已陷入死亡这种可能性存在。因此“死所意指的结束意味着的不是此在的存在到头,而是这一存在者的一种向终结存在。死是一种此在刚一存在就承担起来去存在的方式。”[3]282
3.死亡的确知与不确定性
海德格尔认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所变现出来的所谓:“人总有一天会死,但暂时尚未。”的说法虽然肯定了“某种对死的确知之类的东西”,然而“但”字否认了死亡这种可能性的紧迫性,而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日常生活中来,从而为自己辩解,将死亡推迟到“今后有一天”去。这样,常人便掩盖起死亡之确定可知性质中的特有性质:死亡随时都是可能的。这种面对死亡的逃避式遮蔽状态不能本真地确知死亡,尽管它显然在某种程度上确知而且一直确知死亡。“常人”掩盖了死亡的确知中独特的东西即死亡每时每刻都是可能的。海德格尔认为死并不是今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死和生是同时并行的,人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着。
4.如何向死而在——“畏”的体验
“真正的向死而在”就是要“先行到死中去”[6]。这个先行不是说去实现死亡,因为死亡的实现意味着“亡故”,意味着个体存在的不再存在。所以这个先行只能够是要“把向死亡存在标识为向着一种可能性的存在”[3]288。
究竟怎样才能“先行到死中去”呢?海德格尔认为通过“畏”的情绪体验。在对畏情绪的体验中,此在可以回归到本真的存在。在解释“畏”之情绪时,海德格尔将其与“怕”进行对比。得出是“畏”而不是“怕”令此在先行到死。可怕的东西对此在的实际能在有威胁性质,而可畏的东西对此在沉沦着从“世界”以及他人的此在方面来领会自身有威胁性质。“所以畏剥夺了此在沉沦着从‘世界’以及从公众讲法方面来领会自身的可能性。”[3]217威胁此在实际能在的东西是可怕的,可怕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例如怕蛇。这些东西“总是作为世内存在者照面的”[3]215。威胁此在沉沦的对“世界”、对他人领会的东西是可畏的,“而畏之所畏者不是任何世内上的东西”。[3]215因为沉沦对此在本身的背离“恰恰是要回转到世内存在者中去而消散于其中。”[3]215也就是说,“畏”的虚无力量并不是来自外在的世界,来自外在的世界的东西会使人感到可怕,但是只有来自生存本身的“无”才会使人感到“畏”。这个“无”并非全无,说的是跟世界内的任何存在者无关因而没有因缘关系,“这种上手状态的无就植根于最源始的‘某某东西’之中,即植根与世界中”[3]216也就是可畏的东西是在世本身。 海德格尔认为,“畏”这一基本情绪对于人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当人处于畏之中时,他便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孤独状态,因此与世界中断了联系。此在如此本真地面对这种孤独状态,面对自己,从而大彻大悟,使自己在沉沦中抽身,充分意识到本真的自我,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独一无二的存在。“畏”使“此在从其消散于‘世界’的沉沦中抽回来了”[2]264海德格尔之所以特别挑出“畏”,恰恰是因为只有它才能从存在论上显示出虚无的力量,显示出对日常生存的整个世界的超越。
三、面对死亡,生的意义
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不是漠不关心的,而是“直面死亡”,唯有这样才能摆脱对死亡的恐惧,才能找寻生命意义,才能更有意义的生存。
“像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一样,海德格尔的‘向死的存在’也有一些悲观主义色彩甚浓的弦外之音。首先,它意味着对死亡的恐惧不是事出偶然,而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1]137几乎人人都有死亡恐惧。但是,死亡恐惧不能与怯弱混为一谈。恐惧与怯弱截然不同。恐惧其实是生命的自卫本能。产生恐惧之本能属于人性的一个方面。人通过产生恐惧保护自己。人在恐惧中为他的现时之未来焦虑。所以,恐惧与人对希望的依赖性密切相关。“延斯(Jens)曾经说过,没有恐惧和没有希望同样违反人性。这句话不无道理。”[4]115“当然,这只是指自发产生的恐惧。恐惧的人工化是违反人性的,确切地说,人为制造恐惧是违反人性的。人为制造的恐惧是反常的,它已经变为奴役人的工具。”[4]115
你可以逃避一切,但逃避不了死亡;你可以得到一切,但无法得到永生。没有人喜欢痛苦,但我们无法逃避痛苦。正视不能逃避的,直面它,即便我们终其一生也不可能知道它的真相,但我们终其一生受它的左右,终其一生不得不选择一种态度对待它。这就是死亡,我们注定一生面对的难题。人是有死的存在者,也只有人可以以向死存在的方式生存。正是这一存在方式让我们从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中超拔出来,作为本真的自己而存在,彰显自身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四、结语
海德格尔所要强调的是死亡的属我性,是一般的对死亡事件经验所不能把握的,只有此在自身对畏的切身体验才可以把握到,而且往往是日常生活的死亡看法掩盖了死亡对此在的生存论意义。在生存上,向死而生是此在作为“此”一向有所领会的。此在向着死亡这种可能性而存在,跟现成事物向着一种可能性来实现这种可能性以及上手事物向着因缘关系实现可能性都有根本上的不同,原因在于此在的存在方式既不是现成性的存在方式也不是上手事物的存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思考人生问题也就是通过对死亡的思考而反观人生的意义,围绕“人终有一死”这个现实来探讨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理想人生的可能性。所以,只有死亡逼近之际,人才能洞见生存的本质,深刻地领悟到死亡的真谛;才能摆脱日常共在的沉沦状态,成为本真的自己,面对自己的死亡和有限性。让“死”对“生”有所作为,积极筹划自己有限的人生,才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从容不迫而又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参考文献:
[1]陆杨.死亡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段德智.死亡哲学[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云格尔.死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5]段德智.西方死亡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周国平.安静的位置[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237.
(责任编辑:李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