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趋利避害是生命的本能,对快乐的无尽追求、对痛苦的竭力躲避,填充着个体的生命。在群体社会中,不同个体间的利益在相互遭遇时发生着复杂的关系,它们被具体的制度控制着,牵引出不同个体和政权的关系来。
政权运作的模式,决定了不同个体在利益关系中的境况。政权能够确立和维持的最根本因素,是暴力,因为暴力是主导一切表面规则的终极规则。拥有最强暴力资源的个体们,拥有制订游戏规则和最终裁决的实力。在和平时期,对顺从游戏规则的人来说,暴力如同看不见的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忽视或淡忘的。但越过了规则的底线时,暴力马上出现。
自由的界线由暴力划分出来后,政权作为维持规则、秩序的一方,在和越界者的角力中,需要耗费暴力资源。如果恐惧感令人不敢越界行动,规则、秩序就能低成本的维持。实力和恐惧感,在这种变动的张力关系中非常重要。
毛同强的《秩序》,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他对规则、秩序的感悟。这件作品由多块镜面不锈钢板拼接成矩形,长5米、高8.8米、总面积44平方米(这个尺寸意味深长)。9毫米口径的92式手枪,在特定距离射击时,弹头刚好嵌在镜面不锈钢板上。经过这种精心处理后的镜面不锈钢板上,布满圆涡状的弹痕,类似雨滴刚刚落在平静水面上时的形状,但柔软的雨滴、水面,和坚硬的子弹、钢板,在质感上又有极大的反差。在平整镜面上本应正常反射的镜像,在这些圆涡里被严重扭曲变形。嵌在钢板上的钢铁弹头和扭曲碎裂开的黄铜尾翼,把子弹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高速和强力,用视觉的方式凝固在冰冷钢板上。柔软和坚硬、静止和运动、完整和碎裂等截然对立的差异,在这件作品里被奇妙的转换,悖论般整合起来。凶悍的暴力本该让人望而却步,但子弹和镜面不锈钢遭遇后生成的这些奇异形态和氛围,散发着强大的视觉魅力,把恐惧、惊奇、欣喜甚至赞叹等复杂的感受都可能调动起来,体悟的层次和空间由此大加扩张。
《秩序》这件作品中的弹孔,是由武警持枪射击形成的。中国普通公民没有持枪权,而公民持枪权来源于公民执法权。于是,毛同强邀请有持枪权的武警来参与《秩序》。光滑闪亮的镜面不锈钢,在强调发达、繁荣、高新、炫酷、华丽、奢侈等的空间里被大量应用。但当观者经过《秩序》中的镜面不锈钢时,自身的镜像被圆涡严重扭曲,似乎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子弹,也就似乎正射向他们。这些子弹射满整个钢板,只要镜像映在钢板上,没有不被它击中和扭曲的。身处这种视觉氛围里,自由的边界在哪里、谁能免于暴力的威胁,观者更容易有所体会。从个体生存经验出发,延伸到更大的社会现场和历史语境中时,《秩序》能牵引出更多的问题来。
毛同强是一位善于理性思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中国当下非常重要的公共问题。但他习惯于由表及里的寻找症结所在,以及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时常会延展到对历史的追溯中。这让他的很多作品散发出史诗般的气息,或者,各个作品间形成紧密关联、持续推进的观念结构,如同史书写作中的各个篇章。
他以往作品中呈现出的创作方法是:把历史研究、田野考察、实物收集和艺术转化结合起来,系统的探讨结构性问题。在《工具》、《地契》、《经书》、《档案》等作品中,他抽丝剥茧的探讨底层命运、土地所有权、宗教信仰、人事控制等问题。田野考察对他的这些作品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历历在目的实证,辅佐或修正着他的推导。视觉魅力则让他的观念能直观的触动人心。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材料是他收集整理的现成品,这些被放置到艺术家观念语境中的现成品,又强烈体现出中国当下的重要问题,栗宪庭把他的这种语言方式称为“经典现成品”。但从之后的《我有一个梦》、《残局》、《纪念-为谁而亡》以及现在的《秩序》看,“经典现成品”只是毛同强阶段性的语言方式。法无定法,他的语言方式,是根据他要表达的观念而随机应变的。如果说“经典现成品”主要突出的是毛同强设置观念语境、让现成品焕发特定意义的能力。现在的这些作品,则显现着毛同强转化、创造艺术语言的能力,以及把握视觉魅力的能力,而这种转变的动力和依据,也依然是他要表达的观念。
《秩序》是因暴力和恐惧感而衍生的迷离镜像,起点是毛同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性推导,在不同观者的心中生出不同的感悟。探求生存的真相并不断拓展自由的边界,是当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当代艺术作为当代文明的艺术表达,它的价值和尊严,也来源于此。在向全球开放的视野中反观当下的中国,这土地上、这人群中充满了有待被表达的真相,和有待被提出的问题。这本应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无尽的资源,但只有非常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使用这些资源。大多数人视而不见,除却愚蠢导致的麻木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恐惧。
毛同强应该也心怀恐惧,甚至比别人更恐惧。但在实际表达中,他还是选择了面对真相。暂时忘却语言的创造性和观念的深度等,仅凭这种基于立场的选择,《秩序》等作品就有难得的价值。因为立场一旦经不起推敲,所谓的知识、聪明等,都会被感染。因恐惧感而丧失了自信和勇气的人,精致的利益计算难掩生命质量的低下。历史的选择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提升生命质量,基于自信的勇敢是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信息越来越被更多人共享的当代,形成这种共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16年1月24日
政权运作的模式,决定了不同个体在利益关系中的境况。政权能够确立和维持的最根本因素,是暴力,因为暴力是主导一切表面规则的终极规则。拥有最强暴力资源的个体们,拥有制订游戏规则和最终裁决的实力。在和平时期,对顺从游戏规则的人来说,暴力如同看不见的背景,在日常生活中是被忽视或淡忘的。但越过了规则的底线时,暴力马上出现。
自由的界线由暴力划分出来后,政权作为维持规则、秩序的一方,在和越界者的角力中,需要耗费暴力资源。如果恐惧感令人不敢越界行动,规则、秩序就能低成本的维持。实力和恐惧感,在这种变动的张力关系中非常重要。
毛同强的《秩序》,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他对规则、秩序的感悟。这件作品由多块镜面不锈钢板拼接成矩形,长5米、高8.8米、总面积44平方米(这个尺寸意味深长)。9毫米口径的92式手枪,在特定距离射击时,弹头刚好嵌在镜面不锈钢板上。经过这种精心处理后的镜面不锈钢板上,布满圆涡状的弹痕,类似雨滴刚刚落在平静水面上时的形状,但柔软的雨滴、水面,和坚硬的子弹、钢板,在质感上又有极大的反差。在平整镜面上本应正常反射的镜像,在这些圆涡里被严重扭曲变形。嵌在钢板上的钢铁弹头和扭曲碎裂开的黄铜尾翼,把子弹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高速和强力,用视觉的方式凝固在冰冷钢板上。柔软和坚硬、静止和运动、完整和碎裂等截然对立的差异,在这件作品里被奇妙的转换,悖论般整合起来。凶悍的暴力本该让人望而却步,但子弹和镜面不锈钢遭遇后生成的这些奇异形态和氛围,散发着强大的视觉魅力,把恐惧、惊奇、欣喜甚至赞叹等复杂的感受都可能调动起来,体悟的层次和空间由此大加扩张。
《秩序》这件作品中的弹孔,是由武警持枪射击形成的。中国普通公民没有持枪权,而公民持枪权来源于公民执法权。于是,毛同强邀请有持枪权的武警来参与《秩序》。光滑闪亮的镜面不锈钢,在强调发达、繁荣、高新、炫酷、华丽、奢侈等的空间里被大量应用。但当观者经过《秩序》中的镜面不锈钢时,自身的镜像被圆涡严重扭曲,似乎正处于射击过程中的子弹,也就似乎正射向他们。这些子弹射满整个钢板,只要镜像映在钢板上,没有不被它击中和扭曲的。身处这种视觉氛围里,自由的边界在哪里、谁能免于暴力的威胁,观者更容易有所体会。从个体生存经验出发,延伸到更大的社会现场和历史语境中时,《秩序》能牵引出更多的问题来。
毛同强是一位善于理性思考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往往聚焦于中国当下非常重要的公共问题。但他习惯于由表及里的寻找症结所在,以及梳理问题的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时常会延展到对历史的追溯中。这让他的很多作品散发出史诗般的气息,或者,各个作品间形成紧密关联、持续推进的观念结构,如同史书写作中的各个篇章。
他以往作品中呈现出的创作方法是:把历史研究、田野考察、实物收集和艺术转化结合起来,系统的探讨结构性问题。在《工具》、《地契》、《经书》、《档案》等作品中,他抽丝剥茧的探讨底层命运、土地所有权、宗教信仰、人事控制等问题。田野考察对他的这些作品来说至关重要,这种历历在目的实证,辅佐或修正着他的推导。视觉魅力则让他的观念能直观的触动人心。因为这些作品的主要材料是他收集整理的现成品,这些被放置到艺术家观念语境中的现成品,又强烈体现出中国当下的重要问题,栗宪庭把他的这种语言方式称为“经典现成品”。但从之后的《我有一个梦》、《残局》、《纪念-为谁而亡》以及现在的《秩序》看,“经典现成品”只是毛同强阶段性的语言方式。法无定法,他的语言方式,是根据他要表达的观念而随机应变的。如果说“经典现成品”主要突出的是毛同强设置观念语境、让现成品焕发特定意义的能力。现在的这些作品,则显现着毛同强转化、创造艺术语言的能力,以及把握视觉魅力的能力,而这种转变的动力和依据,也依然是他要表达的观念。
《秩序》是因暴力和恐惧感而衍生的迷离镜像,起点是毛同强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理性推导,在不同观者的心中生出不同的感悟。探求生存的真相并不断拓展自由的边界,是当代文明的根本动力。当代艺术作为当代文明的艺术表达,它的价值和尊严,也来源于此。在向全球开放的视野中反观当下的中国,这土地上、这人群中充满了有待被表达的真相,和有待被提出的问题。这本应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们无尽的资源,但只有非常少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使用这些资源。大多数人视而不见,除却愚蠢导致的麻木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恐惧。
毛同强应该也心怀恐惧,甚至比别人更恐惧。但在实际表达中,他还是选择了面对真相。暂时忘却语言的创造性和观念的深度等,仅凭这种基于立场的选择,《秩序》等作品就有难得的价值。因为立场一旦经不起推敲,所谓的知识、聪明等,都会被感染。因恐惧感而丧失了自信和勇气的人,精致的利益计算难掩生命质量的低下。历史的选择标准,越来越倾向于提升生命质量,基于自信的勇敢是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在信息越来越被更多人共享的当代,形成这种共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2016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