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隐性教育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具有隐蔽性、渗透性、交互性的特点。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隐性课程的渗透作用,教师主体人格的示范作用,网络自媒体的服务作用。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依据;途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传统的单纯依靠“理论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任务,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一种间接的渗透的教育方法,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隐蔽性
隐蔽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另一层含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受教效果上具有潛隐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是指“教育者将带强制性的政治要求、教育目的巧妙地隐藏起来,隐藏在教育对象不可或缺的经济文化活动、日常活动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其在进行以上必须的生命活动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要求的影响和塑造”[2]。比如高校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学校的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受教效果的潜隐性是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总是将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隐藏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中,而整个施教过程,受教育者没有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其教育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当受教育者的关注重心落在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而不是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内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的教育效果就会被与之相关的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所暂时遮掩,无法直接显现。
渗透性
隐性教育方法的开展和实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在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潜隐地渗透到与受教育者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渗透结合找到深入受教育者思想和生活的有效载体,并与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一起,整合形成无所不在的教育合力,形成对受教育者的浸润和教化[3]。渗透性强调的重点是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渗透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其前提条件是在不破坏原有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的情况下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但这种广泛性并不是任何实践活动都适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就不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渗透,即便渗透,受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育者隐含其中的教育意图和教育内容。
交互性
交互性主要体现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感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单向灌输”,用“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4]因此,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身的活动过程,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倡导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能够通过创建校园宣传窗、板报、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络等宣传媒介,将大学生个人自学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正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境中,整个教育过程都围绕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教与学”、“授与受”的关系,而且还存在“人与人”、“我与你”的关系。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
随着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增强),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从而更好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理论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科学、全面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受到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应试教育”使我们一直以来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有很好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步转向道德的培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变高校重知识轻道德的教育现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虽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导致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过程及结果,都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其中之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需要从教育方法这一方面入手,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采用隐性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资源,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哲学理论依据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子系统,如其他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容和要求主动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教育载体和情境之中,并与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规律对它的客观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出,是普遍联系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设中的具体运用,符合高校教育因素相互影响的规律。
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意识与无意识成分汇合而成的混合体。他认为,无意识就是一种未被惊醒的心理过程或历程。无意识概念既是构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也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根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结合现代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无意识“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无意识并非是‘没有意识’,而是没有被意识到的意识’,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注意、无意思维、无意识体验和无意识动作。”心理学实践活动也证明,无意识状态下,人们更容易识记信息和接受外来刺激的影响。[5]大學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从大学生没有设防的的心理活动(无意识记、无意注意、无意体验)开始的,让大学生悄无声息的深入到深层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基于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独立,知识储备丰富、转化意识能力强的特点来看,无意识接受方式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要求。
教育学依据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最早可追溯至瑞士学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人具主观能动性,知识、经验的获得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强调受教育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教育者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师应要由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知识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覆盖于大学生周围能够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环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信息、意义的建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作用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学校教学、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形成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等。学校文化环境的核心因素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水平,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学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价值观念、精神品质、学术道德的形成发展发挥熏陶作用。学校所追求的理念将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大学精神则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具有良好精神品质、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支撑。学术道德则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职业要求的操守。
发挥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
充分利用各科课程教学这一隐性教育的形式,是实施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各学科教师应该转变原有观念,树立起隐性教育的观念,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德育;其次,教师应注意挖掘本学科知识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渗透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强调以情感人,把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就是极好的渗透。
突出教师主体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应该是学问精通、授课精彩、育人精心。人格所产生的影响能够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对象不仅在听其言,而且在观其行。教育对象通过认识教育者人格和外显行为来判断其所言,这就决定了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隐性教育作用[6]。这种潜隐教育作用,大多发生在教育者个人的生活领域,表现在教育者一系列日常行为之中。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起点,尊重学生的创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学习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其人格魅力的感化。
强化网络自媒体的载体作用
首先,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在互动中开展交流引导;其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设掌上校园、新闻热线、高教视野、党员学习平台等栏目,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王丰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形教育方法及其创新[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2]李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王艳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李文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7.
[6]卢秀峰.精神形态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简介:张云雾(1990-),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依据;途径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传统的单纯依靠“理论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方法,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和任务,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方案,将教育的内容渗透到环境、文化、服务、制度、管理等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一种间接的渗透的教育方法,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隐蔽性
隐蔽性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具有隐蔽性;另一层含义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受教效果上具有潛隐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是指“教育者将带强制性的政治要求、教育目的巧妙地隐藏起来,隐藏在教育对象不可或缺的经济文化活动、日常活动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使其在进行以上必须的生命活动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要求的影响和塑造”[2]。比如高校教师本身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学校的行为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受教效果的潜隐性是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总是将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隐藏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中,而整个施教过程,受教育者没有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其教育效果是显著的。但是,当受教育者的关注重心落在与之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而不是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内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取得的教育效果就会被与之相关的活动目的和活动内容所暂时遮掩,无法直接显现。
渗透性
隐性教育方法的开展和实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在运用隐性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潜隐地渗透到与受教育者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通过渗透结合找到深入受教育者思想和生活的有效载体,并与社会环境的各种要素一起,整合形成无所不在的教育合力,形成对受教育者的浸润和教化[3]。渗透性强调的重点是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的渗透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其前提条件是在不破坏原有社会实践活动和生命活动的情况下展开,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广泛性。但这种广泛性并不是任何实践活动都适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就不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渗透,即便渗透,受教育者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教育者隐含其中的教育意图和教育内容。
交互性
交互性主要体现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感化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之间互动与交流的过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强调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单向灌输”,用“一本教材、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使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4]因此,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施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自身的活动过程,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少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不用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倡导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教育方式,能够通过创建校园宣传窗、板报、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络等宣传媒介,将大学生个人自学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意识不到自己正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境中,整个教育过程都围绕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尤其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教与学”、“授与受”的关系,而且还存在“人与人”、“我与你”的关系。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必要性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
随着社会环境和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增强),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从而更好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理论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体系,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科学、全面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受到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应试教育”使我们一直以来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有很好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单纯的知识传授逐步转向道德的培养,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一方法的实施能够有效改变高校重知识轻道德的教育现状,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目前,虽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还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导致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过程及结果,都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面,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是其中之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需要从教育方法这一方面入手,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采用隐性教育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和资源,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哲学理论依据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要与其他子系统,如其他学科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教育内容和要求主动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所能接触到的各种教育载体和情境之中,并与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完全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规律对它的客观要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提出,是普遍联系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设中的具体运用,符合高校教育因素相互影响的规律。
心理学依据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活动是由意识与无意识成分汇合而成的混合体。他认为,无意识就是一种未被惊醒的心理过程或历程。无意识概念既是构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也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根据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结合现代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无意识“指人的现实的文化心理结构,也即是未经过思想加工整理过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定势。”“无意识并非是‘没有意识’,而是没有被意识到的意识’,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注意、无意思维、无意识体验和无意识动作。”心理学实践活动也证明,无意识状态下,人们更容易识记信息和接受外来刺激的影响。[5]大學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从大学生没有设防的的心理活动(无意识记、无意注意、无意体验)开始的,让大学生悄无声息的深入到深层思想政治教育层面,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基于大学生自身的个性独立,知识储备丰富、转化意识能力强的特点来看,无意识接受方式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要求。
教育学依据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最早可追溯至瑞士学者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人具主观能动性,知识、经验的获得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强调受教育者的认知主体作用,要求教育者教学理念发生变化,教师应要由知识的灌输者、传授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动接受知识的组织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将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覆盖于大学生周围能够接触到的日常生活环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人翁作用,促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信息、意义的建构。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作用
学校文化环境是指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学校教学、工作、学习过程中共同形成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风等。学校文化环境的核心因素是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水平,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学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价值观念、精神品质、学术道德的形成发展发挥熏陶作用。学校所追求的理念将帮助学生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大学精神则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具有良好精神品质、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和能力的人才的重要支撑。学术道德则帮助学生形成符合职业要求的操守。
发挥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
充分利用各科课程教学这一隐性教育的形式,是实施隐性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各学科教师应该转变原有观念,树立起隐性教育的观念,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德育;其次,教师应注意挖掘本学科知识中的道德教育内容,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渗透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强调以情感人,把教材本身蕴含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就是极好的渗透。
突出教师主体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
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应该是学问精通、授课精彩、育人精心。人格所产生的影响能够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对象不仅在听其言,而且在观其行。教育对象通过认识教育者人格和外显行为来判断其所言,这就决定了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人格魅力的隐性教育作用[6]。这种潜隐教育作用,大多发生在教育者个人的生活领域,表现在教育者一系列日常行为之中。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起点,尊重学生的创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日常学习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受到其人格魅力的感化。
强化网络自媒体的载体作用
首先,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了解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在互动中开展交流引导;其次,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开设掌上校园、新闻热线、高教视野、党员学习平台等栏目,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等,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王丰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形教育方法及其创新[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2]李桃.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王艳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李文文.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7.
[6]卢秀峰.精神形态隐性教育方法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
作者简介:张云雾(1990-),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