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根据近年的实践工作,分析了幼儿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定义、性质、分类、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端正研究态度;妥善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的关系;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提高研究实效;界定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做好分工与合作;重视研究成果的提炼、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课题研究;科研;幼儿园课题研究
近几年,幼儿园课题研究日渐兴盛,园长、教师主动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凸显。但由于幼儿园科研工作起点低、经验欠缺,很多人对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不清楚,表格填报与相关文案的撰写错漏百出,导致申报课题项目的成功率不高;即使立项了,其研究的有效性也着实堪忧。笔者作为省幼教教研员,近5年来先后参与了50多项基层幼教工作者作为主持人的各级课题的开题、中期验收或结题报告会,也多次参与过省内外不同级别课题申报立项、科研成果评审的工作;还相继参加了6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并主持完成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滚动课题的研究。在幼儿园课题研究旁观者、评价者、指导者、合作者、主持者等身份中转换,笔者有了不同角度与机会去观察、分析幼儿园课题研究的现状,思考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利与弊、优势与劣势、困境与出路。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所谓课题,就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研究才可能解决的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一般性问题。
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科学知识的实践过程,是能反映客观规律的符合科学要求的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此可见,课题是科研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课题研究就是科学研究,是指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专业问题开展的系统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将课题研究视为按照立项要求进行规范管理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不再等同于科学研究,其外延明显小于科学研究。
本文中,课题研究采用人们日常所指的狭义的科学研究。
二、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什么
1.幼儿园的课题研究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由幼儿园工作人员主持,为解决本园(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的专业问题而展开的科学研究,属应用型研究。分为全园性规模较大的团队研究和教师个人为主的小课题研究。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设置的,鼓励教师以解决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专业问题为目的开展时长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小型研究。
2.幼儿园科研具有园本性
幼儿园科研的园本性体现在研究的课题与内容来自于本园、研究的主要成员是本园工作人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本园或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实效是促进幼儿园或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职教科研人员为促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的研究。尽管有效的幼儿园科研成果可能会揭示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被业界广泛应用,但这不是幼儿园科研工作的目的。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而是促进保教质量提升的手段。
3.课题研究分为立项课题和非立项课题
立项课题是指集体或个人向上级有关科研管理机构申报,经过该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评审,认为有研究价值,准予立项的课题。立项课题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选题、课题设计、课题申报、开题论证、实施研究计划、验收结题、成果应用与推广。立项课题从级别上分有: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地市级课题、县(区)级课题。从项目管理单位性質上分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管理的国家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教育类学术团体课题,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广东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大专院校课题。从课题类别上分有: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从经费上分有资助经费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
非立项课题是指集体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自行拟定、不必申报评审、不必经过批准立项的课题。没有向任何单位申报过,也没有经过任何单位批准过。课题不申请立项,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地研究。立项的意义在于可以接受专业机构的监督、指导、认证、经费支持,有他律和外援。非立项课题是按照立项课题的基本要求开展的自律性的科研活动,不必执行仅适用于立项课题的某些程序,如申报、评审、批准。但非立项课题也应该遵循选题、课题设计、开题论证、执行研究计划、成果鉴定与结题、应用与推广等科学研究的路径,以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以严谨的科研方法开展实事求是的研究。当然,为了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有实效,非立项课题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获取专业的外援。
无论是否得以立项,课题研究因为有基本的范式,可以规范幼儿园教育研究的行为,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保证研究的基本质量。因此,幼儿园的科研应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
三、幼儿园要开展课题研究
1.政策要求幼儿教师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反思能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项能力只有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才能逐渐锻炼而成。2016年,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了基础教育系统教师职称改革,新的文件对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提出了教科研能力与业绩的要求。这将幼儿园科研工作直接与个人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使科研能力与成果成为衡量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16〕5号)规定:幼儿园高级教师水平评价标准之专业条件,要求申报者在教研科研方面需“具有按照科学研究规范独立设计教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能力,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取得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并在市级推广。”“任现职期间主持或参与(排名前6)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取得水平较高的成果,并善于把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当下的幼儿园教师除了胜任日常保教工作还要善于研究,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幼教工作者。 2.课题研究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他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大量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通过科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效果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反思能力、判断能力增强;更容易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易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具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习惯;掌握科研的基本技能和主要方法;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艺术风格。事实上,研究型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行动的特质对应了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课题研究又强化了研究型教师的特质。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态势。
3.课题研究使幼儿园工作走向专业化、特色化
幼儿园办学性质的复杂性导致每一所幼儿园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内部主要矛盾与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弱小、敏感、需要成人细心呵护与精心培养的低龄儿童,对他们因教养不当所造成的损害往往是难以逆转的。因此,面向幼儿开展的保教工作必须慎重、科学。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避免幼教工作中违背规律的现象发生。在解决幼儿园发展问题和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的路径中,最适宜的也是课题研究。以科研的态度与方法开展实际工作,才能促使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走向专业化、特色化,才能真正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权利。
4.课题研究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
学前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大量的本学科认知规律和保教工作策略都来自于幼儿园的实践成果。幼儿园科学、规范、专业的课题研究,不但可以解决本园的实际问题,为本园的发展扫清障碍,这些成果还可以推广应用,减少同行走弯路的现象,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实践研究的经验也能梳理,并上升为理论,为建立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供新信息、新内容。
四、幼儿园有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吗
1.法律法规支持幼儿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合法合规的,是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受到法律保护与支持。
2.政府扶持、鼓励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
随着各级政府关于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学术团体等对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评奖也逐渐重视起来,在设置的相应项目上增加了学前教育的类别、数量,对幼儿园申报课题给与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幼儿园过去很难申请到立项课题,而现在的幼教一线工作者申请课题立项相对容易了很多。科研管理部门也开始对幼儿园的课题研究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幼教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课题研究由过去的艰难转变为现在的被关照。政府对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正向态度使幼儿园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3.幼儿园主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和专业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幼儿园对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园长普遍重视基于幼儿园发展的课题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甚至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就整体而言,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有创意,有想法,动手能力强,愿意开展有创意的各种探索性、研究性工作。他们在大专院校学习或进修时,多数人学习過幼儿园科研的专业课程,有的还接受过课题研究的实操训练,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基础性认知与体验。部分公办幼儿园和高待遇民办幼儿园引进了大量国民教育本科学历毕业生甚至硕士研究生,为课题研究储备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4.专家为幼儿园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基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模日益扩大,大中专院校、教科研机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士队伍也在壮大。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与幼儿园一线工作联系紧密,乐意到幼儿园从事与实践相关的研究,指导幼儿园开展业务工作。幼儿园也逐渐形成了请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园进行实地指导的习惯。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平台的开发,有专家进驻的网络教研在幼教界也十分普遍,专家资源从一座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专家与幼儿园的联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频繁、便利,为幼儿园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专业外援。
5.家长热心支持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
幼儿园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给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条件,有的项目直接与家长相关联。因此,课题研究工作获得家长的认可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家长对幼儿园为改善保教工作开展的有序的、专业的课题研究都会给与大力支持,有的家长还会利用个人特长、调动个人资源,参与、支持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形成合作、互动、友好、资源共享的家园关系。家长的热心支持无疑会更有力地激发幼儿园教师的信心,成为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的新动力。
五、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尽管当前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有着有史以来最好的机会与条件,科研课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研究的意义不明、存在功利性、资源匮乏、研究基础薄弱、研究过程与方法不够科学、成果缺乏应用与推广价值、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其他工作者的关系处理不当,等等。幼儿园应该认真对待、分析这些问题,尽量避免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碍工作进展的各种问题,使园本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
1.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端正研究态度
由于课题研究与个人的专业发展联系紧密,课题研究甚至成为个人获得荣誉、晋升职称、成名成家的一项必要条件。因此,开展课题研究既是园长、教师的工作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在没有认清课题研究专业价值的情况下,很多人将课题研究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存在为科研而科研,为立项而申报课题的现象。这会导致幼儿园课题研究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是产生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摒弃名利思想,戒骄戒躁,忌赶潮流忌攀比,秉持平和的心态、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开展具有专业发展价值的应用型课题研究。 2.妥善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具有园本性质的课题研究其实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应完全独立于幼儿园的常规工作而成为一线工作者的额外负担。相反,课题研究在选题恰当的情况下,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有利于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课题研究的人员、经费、研习机会、场地、专家等等,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与幼儿园常规工作所需条件进行资源共享的。当然,课题研究毕竟是比日常工作更为严谨、系统、有一套基本范式的专项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有些项目可能需要专项经费支持。这就要求幼儿园应努力为研究团队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与氛围,比如,在制度上保障团队的研究时间、研究资料与设备的配备、经费、专家资源、外出学习机会等。随着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园科研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课题研究将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常态。
3.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提高研究实效
幼儿园要根据本园科研的现实基础、人力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课题研究,忌求全求新求高求多。要追求课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避免一人担任多项课题负责人的情况,甚至是参与。一般而言,初次开展课题研究,最好选择能解决幼儿园当前突出矛盾、内容具体、研究时间较短的全园性课题,由业务能力最强的园领导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流程、方法有一次完整的经历并感受到课题研究的意义。要重视对他人经验的学习,以“拿来主义”方式合法地将他人经验整合进本园的研究,减少走弯路和不必要的摸索。既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不能过分依赖外界的专家指导,在研究进展到瓶颈段又不能自行突破的时候主动寻求外界专业人士的帮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能带动课题研究的业务人才,培养本园的骨干教师。重视在课题研究中的园本研修,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研究方案,保证课题研究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避免南辕北撤。
4.界定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做好分工与合作
幼儿园课题研究除了小课题可能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他的课题,特别是涉及幼儿园主要工作的课题,往往是一个团队共同研究。因此,在课题设计时,就应该做好分工、合作的安排。这个团队一般由课题主持人、主要成员、一般成员构成。课题负责人的职责在于设计与组织,并承担研究中各环节的指导工作,需要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有时间,并有一定的行政权利,能带动整个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主要参与人员的职责在于理解与行动,是主动的、积极的、善于合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响应者,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探索、乐于钻研,按时保质的完成研究方案中各自的任务,并能在团队中毫无保留的发表个人意见。一般成员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行动研究进行假设验证的人员,在课题设计中未必列明他们的名字,但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他们参与。幼儿园层面的课题研究最好是园级领导主持,但不适宜于全部项目只由正职园长担任主持人。主持人应视研究内容而定,即研究内容属哪位领导日常管辖的范围,项目就由该领导主持。园长要适当放权,予以支持。园级领导日常工作较为繁忙,但依然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开展研究,不能做平时不管、结题时乱整材料应付的挂名负责人。好的项目研究是靠优秀团队完成的,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职责、做好分工、高效合作,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5.重视研究成果的提炼、应用与推广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来源于工作,也服务于工作。故研究成果不能仅满足于形成以原始素材堆砌而成的文本材料,而要将其用于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形成科学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上升为规律;不但能应用于本园,还能推广到其他幼儿园,甚至对学科理论产生影响。目前,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比较单一,集中在配设备、建资源、做课例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对课题活动案例与经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没有提炼出具有内涵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課题成果推广价值不高。幼儿园要重视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升,形成具有专业水准的成果。对于经过专家鉴定和评审出的优秀成果,幼儿园还要主动争取机会、创造条件,广而告之,让更多同行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着重大的意义。幼儿园应该开展课题研究,也有能力开展。希望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能成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7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9.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5.
[4]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zwgk.gd.gov.cn.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http://www.moe.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http://www.moe.gov.cn.
【关键词】课题研究;科研;幼儿园课题研究
近几年,幼儿园课题研究日渐兴盛,园长、教师主动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凸显。但由于幼儿园科研工作起点低、经验欠缺,很多人对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与要求不清楚,表格填报与相关文案的撰写错漏百出,导致申报课题项目的成功率不高;即使立项了,其研究的有效性也着实堪忧。笔者作为省幼教教研员,近5年来先后参与了50多项基层幼教工作者作为主持人的各级课题的开题、中期验收或结题报告会,也多次参与过省内外不同级别课题申报立项、科研成果评审的工作;还相继参加了6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并主持完成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滚动课题的研究。在幼儿园课题研究旁观者、评价者、指导者、合作者、主持者等身份中转换,笔者有了不同角度与机会去观察、分析幼儿园课题研究的现状,思考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利与弊、优势与劣势、困境与出路。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所谓课题,就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研究才可能解决的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的问题。有一定难度,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一般性问题。
科学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科学知识的实践过程,是能反映客观规律的符合科学要求的研究,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此可见,课题是科研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课题研究就是科学研究,是指以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对专业问题开展的系统研究。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将课题研究视为按照立项要求进行规范管理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不再等同于科学研究,其外延明显小于科学研究。
本文中,课题研究采用人们日常所指的狭义的科学研究。
二、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什么
1.幼儿园的课题研究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由幼儿园工作人员主持,为解决本园(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的专业问题而展开的科学研究,属应用型研究。分为全园性规模较大的团队研究和教师个人为主的小课题研究。
近几年开始流行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而设置的,鼓励教师以解决个人工作中存在的专业问题为目的开展时长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小型研究。
2.幼儿园科研具有园本性
幼儿园科研的园本性体现在研究的课题与内容来自于本园、研究的主要成员是本园工作人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本园或本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实效是促进幼儿园或个人的专业发展。因此,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职教科研人员为促进学科发展而进行的研究。尽管有效的幼儿园科研成果可能会揭示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被业界广泛应用,但这不是幼儿园科研工作的目的。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并不是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而是促进保教质量提升的手段。
3.课题研究分为立项课题和非立项课题
立项课题是指集体或个人向上级有关科研管理机构申报,经过该管理机构组织专家评审,认为有研究价值,准予立项的课题。立项课题工作的一般程序包括:选题、课题设计、课题申报、开题论证、实施研究计划、验收结题、成果应用与推广。立项课题从级别上分有: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地市级课题、县(区)级课题。从项目管理单位性質上分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课题,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管理的国家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教育类学术团体课题,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题、广东省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大专院校课题。从课题类别上分有:重点课题、一般课题。从经费上分有资助经费课题和自筹经费课题。
非立项课题是指集体或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自行拟定、不必申报评审、不必经过批准立项的课题。没有向任何单位申报过,也没有经过任何单位批准过。课题不申请立项,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地研究。立项的意义在于可以接受专业机构的监督、指导、认证、经费支持,有他律和外援。非立项课题是按照立项课题的基本要求开展的自律性的科研活动,不必执行仅适用于立项课题的某些程序,如申报、评审、批准。但非立项课题也应该遵循选题、课题设计、开题论证、执行研究计划、成果鉴定与结题、应用与推广等科学研究的路径,以求真务实的科研态度,以严谨的科研方法开展实事求是的研究。当然,为了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有实效,非立项课题也可以聘请专家进行指导,获取专业的外援。
无论是否得以立项,课题研究因为有基本的范式,可以规范幼儿园教育研究的行为,减少随意性和盲目性。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科研意识,保证研究的基本质量。因此,幼儿园的科研应该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开展。
三、幼儿园要开展课题研究
1.政策要求幼儿教师开展有效的科学研究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和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反思能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项能力只有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才能逐渐锻炼而成。2016年,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了基础教育系统教师职称改革,新的文件对幼儿园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提出了教科研能力与业绩的要求。这将幼儿园科研工作直接与个人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使科研能力与成果成为衡量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粤人社规〔2016〕5号)规定:幼儿园高级教师水平评价标准之专业条件,要求申报者在教研科研方面需“具有按照科学研究规范独立设计教科研课题研究方案的能力,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运用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取得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并在市级推广。”“任现职期间主持或参与(排名前6)县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取得水平较高的成果,并善于把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当下的幼儿园教师除了胜任日常保教工作还要善于研究,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的幼教工作者。 2.课题研究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他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他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大量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通过科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效果是显著的。主要体现在: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反思能力、判断能力增强;更容易拥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易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具有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与习惯;掌握科研的基本技能和主要方法;形成个人独特的教育艺术风格。事实上,研究型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行动的特质对应了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课题研究又强化了研究型教师的特质。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化成长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态势。
3.课题研究使幼儿园工作走向专业化、特色化
幼儿园办学性质的复杂性导致每一所幼儿园的情况都各不相同,内部主要矛盾与问题也是千差万别的。同时,幼儿园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弱小、敏感、需要成人细心呵护与精心培养的低龄儿童,对他们因教养不当所造成的损害往往是难以逆转的。因此,面向幼儿开展的保教工作必须慎重、科学。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增强科学育儿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避免幼教工作中违背规律的现象发生。在解决幼儿园发展问题和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文件的路径中,最适宜的也是课题研究。以科研的态度与方法开展实际工作,才能促使幼儿园管理和保育教育走向专业化、特色化,才能真正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权利。
4.课题研究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科学有序地发展
学前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大量的本学科认知规律和保教工作策略都来自于幼儿园的实践成果。幼儿园科学、规范、专业的课题研究,不但可以解决本园的实际问题,为本园的发展扫清障碍,这些成果还可以推广应用,减少同行走弯路的现象,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实践研究的经验也能梳理,并上升为理论,为建立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提供新信息、新内容。
四、幼儿园有条件开展课题研究吗
1.法律法规支持幼儿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研究活动”。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合法合规的,是职责范围内的行为,受到法律保护与支持。
2.政府扶持、鼓励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
随着各级政府关于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学术团体等对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和成果评奖也逐渐重视起来,在设置的相应项目上增加了学前教育的类别、数量,对幼儿园申报课题给与较大力度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幼儿园过去很难申请到立项课题,而现在的幼教一线工作者申请课题立项相对容易了很多。科研管理部门也开始对幼儿园的课题研究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幼教工作者普遍能够感受到课题研究由过去的艰难转变为现在的被关照。政府对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正向态度使幼儿园科研工作有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3.幼儿园主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在良好的外部环境影响和专业发展需求的驱动下,幼儿园对课题研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园长普遍重视基于幼儿园发展的课题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甚至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就整体而言,幼儿园教师工作积极,有创意,有想法,动手能力强,愿意开展有创意的各种探索性、研究性工作。他们在大专院校学习或进修时,多数人学习過幼儿园科研的专业课程,有的还接受过课题研究的实操训练,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基础性认知与体验。部分公办幼儿园和高待遇民办幼儿园引进了大量国民教育本科学历毕业生甚至硕士研究生,为课题研究储备了一定的人才基础。
4.专家为幼儿园课题研究保驾护航
基于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规模日益扩大,大中专院校、教科研机构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士队伍也在壮大。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与幼儿园一线工作联系紧密,乐意到幼儿园从事与实践相关的研究,指导幼儿园开展业务工作。幼儿园也逐渐形成了请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园进行实地指导的习惯。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平台的开发,有专家进驻的网络教研在幼教界也十分普遍,专家资源从一座城市扩大到全国范围。专家与幼儿园的联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频繁、便利,为幼儿园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专业外援。
5.家长热心支持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
幼儿园课题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了给幼儿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条件,有的项目直接与家长相关联。因此,课题研究工作获得家长的认可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家长对幼儿园为改善保教工作开展的有序的、专业的课题研究都会给与大力支持,有的家长还会利用个人特长、调动个人资源,参与、支持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形成合作、互动、友好、资源共享的家园关系。家长的热心支持无疑会更有力地激发幼儿园教师的信心,成为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的新动力。
五、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应注意哪些问题
尽管当前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有着有史以来最好的机会与条件,科研课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但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依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研究的意义不明、存在功利性、资源匮乏、研究基础薄弱、研究过程与方法不够科学、成果缺乏应用与推广价值、课题研究与幼儿园其他工作者的关系处理不当,等等。幼儿园应该认真对待、分析这些问题,尽量避免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碍工作进展的各种问题,使园本研究发挥应有的作用。
1.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端正研究态度
由于课题研究与个人的专业发展联系紧密,课题研究甚至成为个人获得荣誉、晋升职称、成名成家的一项必要条件。因此,开展课题研究既是园长、教师的工作动力,也是他们的压力。在没有认清课题研究专业价值的情况下,很多人将课题研究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存在为科研而科研,为立项而申报课题的现象。这会导致幼儿园课题研究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是产生其他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幼儿园工作人员应该摒弃名利思想,戒骄戒躁,忌赶潮流忌攀比,秉持平和的心态、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开展具有专业发展价值的应用型课题研究。 2.妥善处理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具有园本性质的课题研究其实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不应完全独立于幼儿园的常规工作而成为一线工作者的额外负担。相反,课题研究在选题恰当的情况下,无论是过程还是成果,都有利于幼儿园工作顺利开展。因此,课题研究的人员、经费、研习机会、场地、专家等等,多数情况下都是可以与幼儿园常规工作所需条件进行资源共享的。当然,课题研究毕竟是比日常工作更为严谨、系统、有一套基本范式的专项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更高,有些项目可能需要专项经费支持。这就要求幼儿园应努力为研究团队创造更优越的条件与氛围,比如,在制度上保障团队的研究时间、研究资料与设备的配备、经费、专家资源、外出学习机会等。随着幼儿园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幼儿园科研意识与习惯的形成,课题研究将会成为幼儿园工作的常态。
3.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提高研究实效
幼儿园要根据本园科研的现实基础、人力资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项目进行课题研究,忌求全求新求高求多。要追求课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避免一人担任多项课题负责人的情况,甚至是参与。一般而言,初次开展课题研究,最好选择能解决幼儿园当前突出矛盾、内容具体、研究时间较短的全园性课题,由业务能力最强的园领导主持,全体教师参加,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流程、方法有一次完整的经历并感受到课题研究的意义。要重视对他人经验的学习,以“拿来主义”方式合法地将他人经验整合进本园的研究,减少走弯路和不必要的摸索。既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不能过分依赖外界的专家指导,在研究进展到瓶颈段又不能自行突破的时候主动寻求外界专业人士的帮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进能带动课题研究的业务人才,培养本园的骨干教师。重视在课题研究中的园本研修,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整研究方案,保证课题研究始终处于正确的方向,避免南辕北撤。
4.界定课题研究人员的职责,做好分工与合作
幼儿园课题研究除了小课题可能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其他的课题,特别是涉及幼儿园主要工作的课题,往往是一个团队共同研究。因此,在课题设计时,就应该做好分工、合作的安排。这个团队一般由课题主持人、主要成员、一般成员构成。课题负责人的职责在于设计与组织,并承担研究中各环节的指导工作,需要有能力、有水平、有经验、有时间,并有一定的行政权利,能带动整个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研究。主要参与人员的职责在于理解与行动,是主动的、积极的、善于合作、具有奉献精神的响应者,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探索、乐于钻研,按时保质的完成研究方案中各自的任务,并能在团队中毫无保留的发表个人意见。一般成员主要是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行动研究进行假设验证的人员,在课题设计中未必列明他们的名字,但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他们参与。幼儿园层面的课题研究最好是园级领导主持,但不适宜于全部项目只由正职园长担任主持人。主持人应视研究内容而定,即研究内容属哪位领导日常管辖的范围,项目就由该领导主持。园长要适当放权,予以支持。园级领导日常工作较为繁忙,但依然要保证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认真开展研究,不能做平时不管、结题时乱整材料应付的挂名负责人。好的项目研究是靠优秀团队完成的,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职责、做好分工、高效合作,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5.重视研究成果的提炼、应用与推广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来源于工作,也服务于工作。故研究成果不能仅满足于形成以原始素材堆砌而成的文本材料,而要将其用于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有质量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形成科学解决同类问题的基本策略,上升为规律;不但能应用于本园,还能推广到其他幼儿园,甚至对学科理论产生影响。目前,幼儿园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比较单一,集中在配设备、建资源、做课例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对课题活动案例与经验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没有提炼出具有内涵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課题成果推广价值不高。幼儿园要重视研究成果的梳理、提升,形成具有专业水准的成果。对于经过专家鉴定和评审出的优秀成果,幼儿园还要主动争取机会、创造条件,广而告之,让更多同行学习、借鉴,共同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幼儿园的课题研究是必要的,有着重大的意义。幼儿园应该开展课题研究,也有能力开展。希望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能成为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7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9.
[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55.
[4]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zwgk.gd.gov.cn.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EB/OL].http://www.moe.gov.cn.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http://www.mo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