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绘画解读抑郁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下)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k同学的绘画表达、绘画治愈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将这部分爱好发展成为自己学习工作的专业坚持从事着。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投射行为,依托大脑半球分工功能理论,以艺术的形式给予展现,从而形成一种自然丰满的心理治疗形式,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用大脑左半球的钥匙去打开右半球的锁”,更直接地处理情绪问题,间接改善认知相关偏差。同时绘画治疗也融合了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治疗以及结构化治疗等流派的基础理论,集各家治疗思想之特长,通过介质表达实现心理治疗的作用。
  在征得小k同学的同意后,继续本文上篇的内容,结合小k的病情变化分享她独具个人特点的富有张力与表现力的绘画作品,同时也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绘画治疗的应用。

【2018年窒息】


  这是小k同学的一张随笔,画在高考前的重压下。小k说她像是在海上挣扎的人一般,偶尔能捞到一点浮木,但仍然处在狼狈不堪的状态。她理想中的大学就像黑夜中的一点灯光,漂浮在空中,想要去抓却抓不住,常常害怕自己会在抓住光之前就先溺水而死。



  小k在那段时间里情绪低落,状态非常不稳定,容易烦躁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整日没精打采,思虑重,又出现了冲动自伤的行为,甚至还有自杀的计划。是的,那个带着箭头不会笑的Jeff又来了,再次拯救小k,画笔一点点描绘出自杀的Jeff时,小k也握住了自己的生命线,完成了自杀冲动又一次转化。小k说那一时刻死亡似乎与活着没有什么差别,我活着也如同死亡一般的感受,当我一笔一笔地画完颈部流着鲜血的Jeff时,我似乎感受到了自己的呼吸、自己的心跳,慢慢有活着的感觉,那种激烈的想死的冲动也慢慢淡化。

【2018年高考后】


  这两张是小k参加完高考后画的。因为压力源的消失,小k心情慢慢好起来,作品的颜色也用得较为多变而跳跃,即使应用了蓝、青等冷色系,但是也显示出颜色的强弱对比和高明度的色彩选择,并且与其之前的画相比后,更加突出作品的明快感以及沉静中的兴奋感。对于色彩而言,色彩明度高而鲜艳的作品具有明快感,色彩深暗而浑浊的作品更具有忧郁感。



  是的,小k在那么灰暗那么痛苦的状态下抓住了黑夜漂浮在空中的那一点微弱的灯光。就这样一次次的努力,小k成功地奔向了自己理想的对岸,考取了绘画专业的本科。

【2019年自画像】


  这是2019年小k的又一张自画像,她并没有画自己的五官。



  2019年的6月,抑郁焦虑情绪汹涌而来,蔓延包裹着小k,再次袭来的低落情绪,烦躁、恐惧、紧张、焦虑、思虑重、失眠、自伤等如影随形地追逐着她。小k开始就诊,开始服药,像很多抑郁症患者一样,她拖着疲惫的身躯踽踽独行,感受不到生死的每一天,灌铅一样重重的头颅,壁纸刀划破的一道道伤痕都能轻而易举地让小k崩溃。但是小k没有向自己妥协,她并没有崩溃,她像曾经的小k画下一幅幅Jeff一样,再次拿起了画笔,勾勒一幅幅直击灵魂的作品……

【2019年And life goes on】




  天使就像无法停止向前的时间,而被拖拽的就是不能放下的昨天,被内心的痛苦日复一日纠缠的狼狈的小k,她被狼狈地绊倒、拖拽、拉扯,无情的时间笃定地前行,一边被时间拉扯一边被过去纠缠的小k痛苦万分,就像被撕裂一般,每一次撕裂都描绘一点,一点点积累,作品《And life goes on》诞生了。但是画作中,从构图的角度看,天使虽然走在最前面,面部朝向的位置是没有空间没有余地的,未来是没有出路的,仍然可以猜测小k是绝望的。面对生活状态,小k用药物干预的同时,也在通过作品表达态度,表达情绪,小k能比较不错地稳定情绪,舒缓激烈的状态,冷静下来去思考。

【2019年文身】


  对于小k来讲,2019年是绘画作品高产的一年,这是一幅耶稣受难的骨骼描绘版本,之所以褪去了肌肉血管是因為小k将这具躯体寓意为不局限于耶稣,不局限于神,而可以是任何人,不论性别。小k说,“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受苦的。每个人都被绑着各自的十字架,艰难地生存,不知为何,不知意义,就这样随着时间渐渐走向死亡。”


  她难以忘记,难以释怀那些承受的痛苦,这辈子也不会原谅那些给予她苦难的人。但是她愿意去接纳现在,去憧憬未来,她希望这个文身能作为一个标记。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完成作品的那天晚上,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说这个文身告诉我不要每天都盯着过去或者是未来要受到的痛苦与挑战,而是希望自己在受苦的同时仍然能心怀悲悯,不要被所受的痛苦吞噬,希望自己的眼光能深远,温暖自己冰冷的周边。
  这一刻,小k真的在慢慢地走出阴霾……但是我想如果有机会我们再次相遇,我们一定要针对她所说的“那些给予我苦难的人”去工作,从而把小k压抑在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解离释放,真正地放下。
  小k已经回到了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最近的一次回访中,她说感觉挺好的,在忙期末考试,感觉心里一直挺平静的,原来遇到考试,总会在考前紧张焦虑胃痛,但是自从出院以后再遇到考试就已经能很平静地对待了,很感谢我们在她住院期间给予她的帮助。我想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帮助,小k在创作一幅幅有着深深寓意的作品同时,也在被自己的作品治愈着。

绘画治疗在与抑郁抗争中的作用


  绘画治疗不仅能让患者积极地去表达,同时我们还能从作品本身获得很多信息。比如通过小k的绘画作品,我们能了解到很多她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能大致了解她的病情表现和病程变化,从2016年开始出现抑郁发作,在这4年中她手中的画笔无数次地从悬崖上把她拖拽回来,每一幅作品都在分担着她的沉重与痛苦,表达着她的愉悦与轻松。
  绘画治疗的过程可以缓解情绪,控制冲动性的自伤自杀行为。还记得小k说有时候画之前充斥着混乱与痛苦,然而在画完以后,她却能莫名开心起来,她甚至曾哈哈大笑着把自己的作品发到了网上,明明刚才还是愤怒的,完成作品的同时却能莫名觉得快乐。就这样她曾顺利地度过了一次次的情绪爆发。
  绘画治疗可以让治疗师更加深入地了解患者,帮助治疗师找到干预的契机,促进患者的康复。绘画的过程其实也是患者走入自己潜意识的过程。我们曾尝试过很多次鼓励小k分享她的作品,比如描绘自己的梦境,比如她曾经想要自伤时内心状态的涂鸦等。在每次讲述作品想要表达的意义时,小k不仅能够逐渐找到自己主观体验和客观生活的联系,在讲述个人生命故事的同时,也为自己捋清思路。治疗师也通过作品洞悉患者的问题所在,不断探究幼年生活事件以及应激事件对患者的影响。

写在最后


  早在4000多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岩洞壁画中,就可以看到绘画治疗的雏形。随着历史的发展,直到20世纪40年代,艺术被作为一种治疗的手段并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应用于临床中许多疾病的治疗。绘画治疗的重点不在于艺术或者绘画技巧,而在降低或是消除患者的个体防御机制,让患者的认知与感情等在没有防御的情况下进行表达和传递。这样,复杂的情绪和情感就可以在绘画者、绘画作品和治疗师三者之间达到互动,直至发生治疗性的改变。
  国内外关于绘画心理治疗运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研究報道中,较多认为绘画心理疗法能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其自我概念的提升和改善其社会功能,能缓解轻中度的抑郁发作。因此,我们结合临床,可以为有条件的患者在进行传统治疗的同时开展绘画治疗,进一步重建认知,挖掘资源,建立关系,改善症状,使得患者获得更大的帮助。
其他文献
高一年级的年轻教师小王来到心理咨询室,一见面就对我说:“田老师,我快抑郁了,怎么办?”我看他满脸疲惫、神色憔悴,知道这绝不是一句玩笑。  据了解,小王每周的课时多,教学任务重,近期还要准备一节公开课。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德育方面的任务也不轻,学生调皮不好管理,让他感到焦头烂额。近半个月来,他心情低落,食欲下降,屡屡失眠,他感觉有些“顶不住”了。  高二年级的何老师也一脸焦虑地对我说:“田老师,你说我
期刊
一个声称自己能“看见未来”的患癌男孩韦一航,遇见了一个相信“平行世界”的患癌女孩马小远,两人都有着心中向往的美好世界。《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一个温情且现实的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人生命题—死亡随时都可能到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活着过好每一分钟。沮丧的背后,有着它的故事  在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里,却被病痛的魔爪束缚着,这是多么痛苦与无奈的事情。影片的主角韦一航,本应享受着自己大好的青春
期刊
来到咨询室的父母,很多是因为孩子在校或在家“出问题了”,让家长“着急了”,才无奈前来。谈的是孩子的问题,却不知不觉呈现了家庭的模样和关系。而这些关系貌似比问题更引人关注。  一名初三男生,寒假后不愿意上学,一会头痛,一会胸闷,一会肚子疼,一会心情糟……摆出各种无法上学的理由,然后窝在家里玩游戏。爸爸心急如焚,妈妈忧心忡忡,故夫妻俩前来咨询。孩子他妈,你胡说八道  这是一对看上去比同龄人要苍老些许的
期刊
每年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之所以定在这个日子,是因为北京奥运会就是在2008年8月8日开幕并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运动健身的理念扎根于大家心中不断萌发,从未停止。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运动健身对于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不过你可知道,身体的锻炼对于心理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为什么身体锻炼会同时作用于心理层面?健身如何帮人们更好地应对不良情绪和常見心理疾患?高风险运动中哪些心理因
期刊
强迫型人格常常会给人一种感觉:他们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无论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还是对待生活和情感的一板一眼,都充分说明了他们“过于控制”的人格特质。这种特质从现實层面看是种优势,因为会让事情趋于稳定和落地,令人放心。可从精神层面说,它就是焦虑的一种体现。所以当焦虑升高,一切变得不受控时,强迫型人格的内心体系就会崩塌。控制能降低强迫吗?  随着对来访者小优(化名)的咨询进行(案例接2021年07期
期刊
金迪和男友热恋的那几个月,男友总赞美和认可她。可短短一年之后,男友常常会因为小事发脾气,比如金迪脱下的外套没有及时收进衣柜,或者出门时忘记倒垃圾,男友就会批评她,说她“邋遢”,说她“粗心”,说她这个人“很糟糕”。  上一次两人发生争吵,是因为金迪睡觉之前忘关客厅的灯,男友早上起床发现后,语带嘲讽地说:“这要浪费多少电?你没有公主命,却过得像公主一样奢侈。”  不就是忘关一次灯吗?至于说得这么难听吗
期刊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在《致孩子》中这样诠释为人父母之道:孩子于父母而言是平等的、独立的生命个体,父母能给予生命、给予爱,却不能代替孩子思考与生活。  小说《无声告白》以一个美国华裔家庭大女儿莉迪亚的死亡为引,细腻地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说一步步剖析出那些藏在我们所熟知的“爱”下面的家庭秘密。向我们揭示,隐藏在家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爱是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父母是爱孩子,
期刊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重视和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社会工作面向社区则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现以通辽市某旗H社区为例,分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些经验。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形成工作特色  通辽市某旗新时代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于2018年年底启动实施。在试点建设的这段时间里,结合当地
期刊
从工作压力说起  为什么非工作时间总是无法放松心情?为什么下班后的休息也无法让你精力充沛?为什么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处理起来总是那么棘手?仔细体谅,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员工下班后在家远程办公已经不再鲜见。员工无须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是以一种更加自如的方式来处理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工作灵活性大大提高。同时,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越发模糊,私人生活被“入侵”也成为员工面临的恼人问题。这种种现象导致个体无论
期刊
调整不合理的家庭关系,实属不易。这个过程考验的是每一个成员。只要有人“霸着位置不动”,那必然会阻碍其他人回归原位。而霸着的人,也有其霸着的原因,欲追根溯源可能又得回到其原生家庭。一代接一代,环环相扣,解开一个锁,还有另一个锁等着你去解……  第三次咨询,坐下后,我开门见山地问:“两人的散步,最近还在进行吗?”  “走了几天,后来孩子又不来上学了,就停了。儿子一不上学,他爸就着急上火了,又冲我发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