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架构友谊桥梁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却是茉莉花绽放的季节,也是福州茉莉花茶新茶上市的时候。9日,位于福州宦溪镇的春伦集团茉莉花茶生态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200多位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及福建省内的大学生在这里与福州茉莉花茶亲密接触,深入了解福州茉莉花茶的文化和技艺,感受这一千年农耕文化瑰宝的魅力。同时,此次茉莉花茶体验之旅也开启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福州站的序幕。
  今年的研习营活动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台湾木铎学社、台湾中华海峡两岸教科文交流学会、福建师范大学、泉州师范学院承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厦门理工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协办。台湾木铎学社理事长陈汉强表示,本次研习营活动是继成功举办了三届的百名台湾大学生八闽行夏令营活动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形式,主题为中华文化八闽之旅。今年的目的地是福建省内,这是一次寻根之旅,回到自己的故乡福建,感觉到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是一次学习之旅,让学生们了解感受福建的茶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朱子文化、闽都文化等;是一次交友之旅,让闽港澳台的学生们建立深厚的友谊。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福州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茉莉花生长与发育,所产的茉莉花清香,窖制的“茉莉花茶”名闻遐迩。在2011国际茉莉花茶发源地会议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福州市“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称号。2014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茶成为福州的一张世界级名片。
  闽港澳台的大学生们来到福州,体验最具福州特色的福州茉莉花茶,学习福州茉莉花茶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领悟中华数千年茶文化精髓。在春伦茉莉花茶生态园里,200多位师生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展开了福州茉莉花茶体验之旅。大家先观看了优雅的茶艺表演,了解茶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茉莉花茶文化之美,之后背上竹篓,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前往茶园亲自采茶,采了近半小时,竹篓底还没铺满,深感采茶的不易和茶农的艰辛。在采茶结束后,师生们仔细听解说员介绍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工序,有些人还认真地做记录。最后,师生们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一起把采摘来的茉莉花穿在一起,有的把花穿好,编成花环带在头上,有的作为帽饰,并把编好的花环互赠,友谊在花香中渐浓。
  来自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的梁焕铿同学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来福州,山清水秀的风景好美,也深刻感觉到这里的技术很先进,对于自己的创作、思考很有帮助。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和澳门、台湾、内地的朋友一起生活学习,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台湾桃园创新科技大学的何重霖说,“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活动,每一次来,去的地方不同,感受也都不一样,因为可以接触认识到港澳、大陆的朋友,毕竟每个学校的特色不同。今后,如果有机会,我想来大陆工作。”
  海峡两岸暨港澳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让越来越多海内外的炎黄子孙亲身学习、体验,传承,弘扬福州茉莉花茶文化,扩大福州茉莉花茶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青年学生的沟通和了解,共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港澳台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其他文献
今年以来,整体茶叶市场遭遇寒潮。据了解,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冷清,其他茶城的生意也不好做,很多茶叶店都倒了。目前只有一斤200元以内的茶叶还卖得动,千元以上的茶叶已经基本无人问津了,茶商整体生意下滑30%左右。  与去年相比,部分茶叶店的利润甚至下滑了一半。现在的茶叶只有走大众消费的路线才有市场,高端品牌的茶叶很难在市场上长久地站稳脚跟。整个茶行业正处于一个回归洗牌的过程,茶商们转型谋发展是必然
期刊
很多人说,食品生鲜、服装鞋类、化妆品、消费类电子都被互联网思维的飓风洗劫过,唯独茶,很少有人敢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一个品牌。如何利用交织的互联网思维玩转茶叶?我们与“淘鞋网”合伙人、茶爱好者林成业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连接人与物,演绎情怀得人心  “互联网+”拉近了茶商与茶客间的距离,而“互联网+茶”并非在网上卖茶这么简单。有8年电商运营经验的林成业总结,在互联网卖东西,门槛和线下不同,在
期刊
四月一过,西双版纳就进入湿季了。尽管选择在湿季来临之前踏入这片土地,但是,说下就下的雨,颇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到非常不着边际。  这个消泯了四季界限的地方,是古茶树的神奇王国。在茂密幽深的热带雨林中,栖息着成片的古茶林,它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每一棵茶树上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于是,当我们行走其间,并与它们默默相对时,总有着恍如隔世之感……  老曼娥.遇见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  早上8点,勐宋乡在
期刊
泡一壶好茶,就似在炮制一件艺术品,那些高深莫测的手法常令人眼花缭乱,泡出的茶亦让人销魂不已。  曾有人说过,泡茶如做题,可套用公式,也可灵活应用。用不同方式泡茶,和泡茶时细微的变化,都能让茶汤的口感与功效出现天壤之别。  如今的泡茶技法,已超出循规蹈矩的精准步骤,有传承的复古,也有创新的时尚。不过玩泡茶的乐趣,就是图个新鲜的体验感,找到个人心中的最佳“出茶点”,好比get到兴奋点一样,不过可别玩坏
期刊
清明时节,又到一年的茶季,微博里又热闹起来,有吆喝茶买卖的,也有各地寻山访茶的,还有一些人不买也不卖,却教导别人怎么不被忽悠的,更有的,对原产地价格耳熟能详、将当地做买卖的套路进行曝光的,比如:4000元半斤的明前龙井一定是半夜拉上山的……  这时节,我却多呆在家中,足不出户细揣沪上知名作家楼耀福先生的《吃茶笔记》。  《苟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期刊
不像常常出现在饮宴祭祀或忧愤悲愁里的酒,茶从来都是以最温情最亲切的面目,存在于古今中国人的生活中。  不需要正襟危坐,更不需要繁文缛节,一盏茶,可解渴提神,可抚慰心灵,可激发诗情,亦可娱人耳目,“玩”出喜感,“玩”出文化。  当然,我们没有时光机,可以穿越回古代,见证或亲历古人“玩”茶的现场。但是,古籍里没有任何表情的段落篇章,古画中永久定格的场景和动作,也许可以给我们的想象提供一点灵感。  斗茶
期刊
茶,可饮,可品,也可“玩”。  怎么个“玩”法?  它可以是概念上的推陈出新,可以是制作工艺上的独辟蹊径,也可以是饮茶方式上的翻新出奇。当然,还可以是营销手法上的玩新花样。  总之,一句话,玩茶,走心,吸睛。  玩茶,是当下大众茶叶消费流行文化趋势的一种反映,也是茶界消费心态的一种折射。它将时代气息、娱乐精神及文化创意注入古老的茶,赋予它新时代的内涵与意义。  尽管不可避免地存在“旧瓶装新酒”或是
期刊
在国内茶界,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品牌意识的强化,茶叶市场出现了各种好玩的营销形式和现象。每个行业都是在不断寻求突破中前进,茶行业也不例外。如何更具新意地突破,是个“好玩”的话题。  拼山场从“强调”到“低调”  所谓的山场,顾名思义讲的就是茶叶的生长环境(其主要表现在土壤、海拔和地域小气候等方面)。任何一种茶都会受山场的影响,而其中岩茶、普洱等的山场特征又极具表现力。  古人很早就“强调”山场的重
期刊
假如暂时撇开茶树品种的适制性,采自同一棵茶树的茶,因制法的迥异,而成为不同的茶类。  决定形成哪种茶类的奥秘就在于制法中关键工艺的掌握与运用。譬如,闷黄之于黄茶,摇青之于乌龙茶,发酵之于红茶,渥堆之于普洱熟茶等等。这些工艺,可以说是淬炼六大茶类核心品质的标志性“魔法技”,是古人在长期制茶过程中经验的总结。  成熟的经验总是在代代传承中成为经典。  对于古人传授的做茶“魔法技”,现代人不仅传承,而且
期刊
编者按:茶与人、人与茶在这里是如此的和谐统一,如何的浑然一体。安溪人将铁观音视为“天赐神树”,百般呵护,精心浇灌。而铁观音在滋养安溪人的同时,也改变了许多家族的命运轨迹。  尧阳王氏:溪茶望族  如果说西坪是安溪铁观音原产地的中心,那么尧阳就是“中心之心”。它不仅仅是铁观音来历“王说”的发源地,更是安溪史上茶业世家望族的聚集地。  尧阳,古时隶属崇信里,地理范围并非囿于今天的尧阳村,而是包含了尧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