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在初中科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的主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一起探究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自主探索能力、自主分析能力以及积极主动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会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使得真正的理解科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学以致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对于初中科学的实验探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反映初中科学的素养,引导学生起到主导作用,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心理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去。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初中科学教师要设计出形式各样的、学生喜爱的实验活动来推动学科的学习和实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笔者以初中科学中《大气的压强》这一课为例子,在优化课本教材的典型实验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实际经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去,认真完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每项活动中去。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际操作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切身的去发现和解决实验问题,从而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性。
一、创设科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动求知欲
在进行《大气的压强》这个实验时,首先需要将矿泉水瓶子内装满红色的墨水,然后将瓶子放到桌面上,教师会提问:假如,用针将瓶子的侧壁刺破,学生们会预想出什么现象呢?这个时候教师将矿泉水瓶子放到脸盆的上边,然后用针将瓶子穿破,但是学生们观察到,没有看到水喷出,教师在继续用针刺破瓶壁,这时候,学生们还是没有看到水从瓶子里喷出,学生们开始疑惑了。这时候,教师将瓶子的瓶盖打开,会看到有几道红色的水柱喷出,然后教师在将瓶盖拧上,水柱就会停止喷出。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作出解释。
这样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精彩实验,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交流。学生们在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会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但是学生的已有认知会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作出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到最高,这样,也会为整堂课起到一个很好的开头作用。
二、教师设计分组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上一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收获了一部分知识,那就是大气压的实际存在,那么接下来,需要在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来进行科学实验,继续寻找大气压的足迹,并进行自己记录,最终汇报各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可以在增设教材之外的一些有趣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动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中体验到自己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日用品或者是常用的实验器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印象。
通过这次的实验,学生会加深对于大氣压的印象,感觉到自己身边随处都会见到科学实验,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以致用
同样,笔者还是根据《大气的压强》这一实验展开论述。在初中学生遇到计算大气压强的时候会问到“这么大的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受压呢”学生想到这个问题,往往会主动的去书上查询相关的解释:理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已经适应了,并且人身体内部的也有压强,可以抗衡着身体之外的大气压。但是会有很多同学不太明白,于是,科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自己尝试着设计实验,运用自己身边的实验器材来解决问题。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记录好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上交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非常踊跃的发言,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有次序的展示给大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相对应的鼓励措施,来奖励这些积极主动动脑,以及积极发言的同学。这样的实验,既可以发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合理的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合理的引导作用,适当奖励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的来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初中科学教师要针对科学实验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这些实验活动中去,切身的体验到自己实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施宝才.初中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究),2019,13(14):191-192.
[2]林秀华,张斌,翁山耕, 等.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3):176-180.
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学以致用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对于初中科学的实验探究,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反映初中科学的素养,引导学生起到主导作用,符合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心理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去。从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初中科学教师要设计出形式各样的、学生喜爱的实验活动来推动学科的学习和实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笔者以初中科学中《大气的压强》这一课为例子,在优化课本教材的典型实验过程中,记录学生的实际经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去,认真完成实验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到每项活动中去。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实际操作一系列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切身的去发现和解决实验问题,从而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性。
一、创设科学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主动求知欲
在进行《大气的压强》这个实验时,首先需要将矿泉水瓶子内装满红色的墨水,然后将瓶子放到桌面上,教师会提问:假如,用针将瓶子的侧壁刺破,学生们会预想出什么现象呢?这个时候教师将矿泉水瓶子放到脸盆的上边,然后用针将瓶子穿破,但是学生们观察到,没有看到水喷出,教师在继续用针刺破瓶壁,这时候,学生们还是没有看到水从瓶子里喷出,学生们开始疑惑了。这时候,教师将瓶子的瓶盖打开,会看到有几道红色的水柱喷出,然后教师在将瓶盖拧上,水柱就会停止喷出。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并作出解释。
这样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精彩实验,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和交流。学生们在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会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实验现象,但是学生的已有认知会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作出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到最高,这样,也会为整堂课起到一个很好的开头作用。
二、教师设计分组实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上一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观察和实验分析,收获了一部分知识,那就是大气压的实际存在,那么接下来,需要在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器材来进行科学实验,继续寻找大气压的足迹,并进行自己记录,最终汇报各组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可以在增设教材之外的一些有趣的实验,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际动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中体验到自己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兴趣。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日用品或者是常用的实验器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印象。
通过这次的实验,学生会加深对于大氣压的印象,感觉到自己身边随处都会见到科学实验,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
三、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学以致用
同样,笔者还是根据《大气的压强》这一实验展开论述。在初中学生遇到计算大气压强的时候会问到“这么大的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受压呢”学生想到这个问题,往往会主动的去书上查询相关的解释:理由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已经适应了,并且人身体内部的也有压强,可以抗衡着身体之外的大气压。但是会有很多同学不太明白,于是,科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自己尝试着设计实验,运用自己身边的实验器材来解决问题。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记录好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上交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非常踊跃的发言,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有次序的展示给大家。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采取相对应的鼓励措施,来奖励这些积极主动动脑,以及积极发言的同学。这样的实验,既可以发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合理的结合起来,学以致用,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了科学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合理的引导作用,适当奖励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的来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初中科学教师要针对科学实验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让每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加到这些实验活动中去,切身的体验到自己实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科学的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施宝才.初中科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究),2019,13(14):191-192.
[2]林秀华,张斌,翁山耕, 等.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3):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