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耕地资源变化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疆地域辽阔,但是距海较远,气候相对较为干旱,脆弱的生态环境极大限制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随着新疆地区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对新疆地区的耕地资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人地矛盾逐渐突显。通过对新疆地区耕地资源数量及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新疆耕地资源进行总体评价,以此提出新疆地区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为新疆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疆;耕地资源;变化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034-02
  一、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总面积约166.49万平方公里。新疆地区距海遥远,地形地貌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南北疆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资源等方面呈现差异,新疆土地的沙化、荒漠化问题相对较为严重。新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天然降水量较少,主要靠冰川融雪。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新疆山区的水库较少,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较差。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的调控设施相对缺乏,就导致对部分耕地的灌溉保证程度不足。此外,由于渠系建设滞后,渠系输水过程中,渗漏损失较为严重。进入田间的水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呈现水土不协调的特点,影响了耕地的利用。
  在国家改革开放以及“西部大开发”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11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 61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 923.27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19.4∶45.8∶34.8,调整为2011年的17.23∶48.8∶33.97。2011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10元,比上年增长14.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977元,比上年增长17.88%。
  二、研究理论依据
  1.稀缺性理论。资源本身具有稀缺的经济特性,资源的市场价格是资源稀缺的主要标志。耕地的主要功能是用作农业生产,保障人们的粮食安全,其稀缺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的耕地总面积是有限的;第二,特定地区不同用途的耕地面积也是有限的。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对耕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加大,人地矛盾在我国表现的愈发明显。耕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国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切实保护耕地的数量与质量,调动各方面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2.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基本农田是重要的耕地资源,它的用途一旦发生改变就很难逆转。因此,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基本农田划定的理论基础,要求基本农田的划定要满足子孙后代的基本需求,实现可持续利用。
  3.人地关系协调理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就是要协调人类日益增长耕地需求与耕地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关系。人口规模的扩大对土地造成巨大的压力,当人口规模超出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时,就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地关系协调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将人口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人口增长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同时要求人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
  4.空间分布理论。耕地资源具有与生俱来的位置固定性,它不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需求的变化而移动,对于特定耕地资源的使用只能在特定区域进行。耕地资源的利用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有着密切关系,严格的地域性条件限制,导致不同区域耕地利用的方式不同,耕地所面临的压力也有一定差异。
  三、新疆地区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分析
  1.时间变化分析。由下页图1可知,1978—2011年期间,新疆耕地面积相对较为稳定,没有出现较大的波动幅度。1997年以后,新疆耕地面积出现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新疆进行大规模的棉花基地建设,土地开发工作的展开导致耕地面积增加。
  2.空间变化分析。截至2011年,新疆耕地总面积为412.46万公顷,约占全疆土地总面积的2.48%,占农用地总面积的6.54%,全疆人均耕地面积为0.189公顷。据统计资料分析,新疆耕地资源存在明显的分布不均问题,北疆耕地总量占据全疆耕地总量的一半以上,并集中分布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1]。
  3.耕地资源减少量与补充量分析。新疆耕地资源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原因而导致。其中,农业结构调整是新疆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约占减少总量的一半;政府行为引导下的生态退耕导致的耕地减少量约占35%;建设用地占用的耕地总量约占耕地减少量的8%。
  新疆耕地资源的补充主要来源于土地开发、复垦及整理工作,当然,农业结构调整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耕地总量。其中,土地开发与整理是耕地资源总量增加的重要途径,约占新疆耕地补充量的75%;农业结构调整可以将园地、设施农业用地等调整为耕地,以此增加耕地总量,所占耕地补充量的比例约为20%。
  四、新疆地区耕地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1.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及经济等别分析。结合新疆地区独特的行政区划及自然特点,将新疆耕地资源的自然质量划分为18个等级。其中代表耕地质量最好的18等地面积较小,不足耕地总面积的1%,而8等地面积最大,约占24%。新疆耕地资源的利用等别划分为12个,代表利用质量最高的12等地面积仅占0.3%,5等地面积最大,约占32%。新疆耕地资源经济等别依然划分为12个,代表经济质量最好的12等地不到2%,6~9等地面积最大,约占70%。总的来说,新疆地区耕地资源质量总体不高,优质耕地所占比重较小[2]。   2.质量等别空间分布分析。新疆地区东南方向耕地自然质量较高,西北方向耕地资源质量较低,自然质量最高的耕地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和田县,而自然质量较低的耕地分布在伊犁河谷地区。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的耕地利用等别最高,准格尔盆地的绿洲地区利用等别也相对较高。吐哈盆地区是新疆耕地资源经济等别最高的地区,因为该区土壤熟化程度相对较高,有机质含量较大,农田及水利设施较完善。
  五、新疆地区耕地资源总体评价
  首先,新疆耕地总量变化幅度不大,但是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疆耕地分布空间差异较大,人均耕地面积相差很多。其次,新疆地区耕地资源开发难度较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耕地面积的补充主要依赖于土地开发与整理,但是由于新疆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自然条件的限制性以及资金和技术方面的限制,耕地资源开发难度较大,成本相对较高。再次,新疆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荒漠化逐渐加剧。干旱少雨的自然环境极易出现土地荒漠化,加之新疆特殊的土壤特性,土地次生盐渍化问题较为严重[3]。最后,新疆耕地质量相对偏低。新疆地区耕地养分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南北疆差异较大,加之重用轻养的利用方式,导致耕地质量不断降低。
  六、新疆地区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
  第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浪费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因此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要提高人们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增加对土地资源的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产值,实现现代化发展[4]。
  第二,提高新疆城市土地的利用综合效益。随着新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对耕地资源的占用面积越来越大,因此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新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限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并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与耕地的界线。要积极开展旧城改造工作,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积极开发地上及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
  第三,在耕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建立信息化的耕地资源管理体系,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监测平台,以便时刻记录耕地资源的利用及变化情况[5]。
  第四,提高开发深度。在耕地资源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要加大对耕地资源的资金投入,采取轮休轮作方式来保证耕地资源的用养结合。加强技术投入,缓解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等问题,逐步提高耕地质量。还应该加强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其永续、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吕婷,何伦志.新疆耕地资源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16).
  [2] 朱慧,焦广辉.新疆三十一年来耕地格局时空演变研究[J].干旱区农业研究,2011,(2).
  [3] 蔡文春,杨德刚.新疆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
  [4] 吕晓,刘新平.新疆耕地资源态势与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7,(2).
  [5] 李振波,于礼.新疆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生产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9.[责任编辑 吴高君]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新型社区,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以移民搬迁和住房建设为契机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建设农村新型社区,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地使用效率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郝桥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认为该村的建设模式可以为苏北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模式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航空运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空港成为了集聚辐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航空口岸,并发展成所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资源。LS空港经济园区作为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经济组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强烈辐射和聚集作用都得到了认可,在空港的周围,存在着开发较快和发展较好的局部地段。基于此,对LS空港进行SWOT战略分析,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总体规划以及协调发展战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利用区位商、赫芬德尔指数等指标扩建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西北五省30个工业产业在2006—201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专门化、多样化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增长受益于Jacobs型外部性的正向影响,而非MAR型外部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多种产业并存的工业格局有利于西北五省工业产业的增长,而某一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中会阻碍西北五省
期刊
摘 要:时下网络购物在高校校园里已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生活方式迅速普及。因此,物流配送业务应运而生,扩大了校园快递配送末端业务整合需求。针对藏龙岛附近高校快递配送末端的情况,选取5所武汉高校,对其快递网点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并引入大众参与的配送模式,从商业服务、实践教学、创业服务三个维度出发,总结快递末端配送业务现状和问题,构建校团委、快递公司、师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下的校园快递服务体系,以期为爆仓时
期刊
摘 要:为了了解现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以期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单盲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某高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的学生中,实际参保人数为558人(93%),远远高于愿意主动购买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人数和比例,学校医院医疗水平低、保障范围需要扩大,待遇水平亟待提高。最后得出结论,即应加快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与其他医保制度的统筹衔接;加大保障力度,扩大
期刊
摘 要:因为土地出让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以及由于土地出让金制度本身设计的缺憾,所以进行土地出让“费改税”意义重大。针对土地出让“费改税”所面临的难题,借鉴域外先进的立法经验,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土地出让金“费改税”的完善。  关键词:土地出让;费改税;立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5-0077-02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期刊
摘 要:在企业各方面执行效率欠缺的情况下,结合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以及当下精细化管理不善的原因与执行效率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分析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执行、监督的运行效率,达到从事务领域到思想领域执行效率的转变,并进行相关制度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高效执行力、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企业各过程与执行力之间的联系,对
期刊
摘 要:以GZS老人院实践多年的常规性社义联动服务项目和特色社义联动服务项目为例,阐述社义联动机制的目标和功能,探索社义联动机制在老人院中的工作模式及内容,并以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GZS老人院的社义联动服务效果进行成效评估。最后,就社义联动机制在GZS老人院中的实践经验和成效评估,反思社义联动机制在老人院运用中的优势、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进行改善和优化。  关键词:社义联动机制;目标和功能
期刊
摘 要:运用DEA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相对效率值进行实证分析,使用DEA的CCR模型和BCC模型进行研究,根据湖南省14个地区2013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利用Deap2.1对湖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实况进行有目的性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14个地区中只有长沙市和常德市的经济效益是最优的,资源配置是最合理的,经济结构也分布最合理。对于资源配置不当的地区,根据相关情况给出合理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内蒙古能源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以及重点分析风能、太阳能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找出内蒙古此类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探讨此类清洁能源对内蒙古能源产业带来的影响。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为了促进内蒙古清洁能源更好发展,进而促进整个能源产业更加优化高效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风能;太阳能;天然气;清洁能源;影响;对策;内蒙古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