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深入,教师教研活动的重视和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是,也不能忽视课堂提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必要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提出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8-01
我们一直在追寻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而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其最核心的因素非课堂提问莫属。数学教学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开展关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效提问设计要具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观察和深入思考问题,开放式提问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独特的方法探索、归纳和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培养学生多层次全方位探索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比如:一年级的找规律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个数的不同来找规律,接着出示舞蹈表演的情境图,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可以从服装颜色、服装款式、男女生站队、个子高矮、舞蹈动作等来发现规律,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发挥想象。又比如:教师在讲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请你填上合适的单位,使 1-1=9 成立?”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设计的比较有趣,打破了我们常规所认为的 1-1=0,让学生能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用米、分米、厘米来解决,还可以用元角分,甚至发挥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有效提问要使用合理的语言构建清晰的问题
一个班的学生能力各方面有差异,教师提问如果只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那么能力相对稍差的学生就不能理解问题。因此,要让学生理解教师所提的问题,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和内容是否合适。
首先,教师提问时在用词上尽量贴近小学生生活,使用小学生的语言。和自己的经验基础相关的特别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配合学具和板书等的使用,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概念时,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听明白教师提问的这句话的意思。
其次,提问语言要明了,过长的表述还容易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数学的语言的特点是简洁、严谨、符号化,教师提问的语言既要突出数学语言的特点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做到精炼明了。
三、有效提问要面向全体
为了使提问有效,教师所提问题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回答,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一般来说,坐在前面的学生会得到相对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为了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视野位置,尽可能的看到全体学生,这样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对所提问题和对其他同学回答的反应,来挑选谁来回答问题。
在选择谁来回答问题上,教师最好不要先点名再回答,也不要按座位或者一定顺序轮次回答问题,这样比较容易让没有轮到的同学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状态。比较好的策略是: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的仔细观察和注意同学们的眼神,微笑等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结合问题的难易水平分析,慎重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选择那些教师觉得有可能回答的出问题的对象来进行回答,不需要理会有没有举手如果始终选择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些能回答但却不愿意举手的低调的同学将会失去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教师无视那些急于想发言或能回答的上来的同学,而选择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可能会让他们觉得难堪,更加不自信,打击到他们以后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叫答方式,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特别是多个系列的问题,可以采取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或同桌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例如:对于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成功转化为长方形之后,教师提问:转化前后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30秒到1分钟,然后进行小组内讨论。再一个个问题分别进行汇报。小组或同桌讨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参与,里面有许多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四、有效提问要给予等待时间
小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至少包含听问题、理解问题、思考、回答、再思考修正答案等过程。而这一连串的过程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需要适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所花费的时间的多少还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但是,对于教师来讲,提问后增加几秒的等待时间并非易事,那如何更有效的运用等待策略呢?笔者有几点建议:第一、教师要请学生明白回答问题前要先思考,不要未经思考就急于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暗示他们经过思考的答案比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更好。再者,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不能打断别人的回答,别人回答完毕你可以思考后进行补充。第二、教师可以心里默数 3-5 个数,然后扫视全班学生,再让学生来回答问题。第三、根据问题的难易水平来控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教师提问后留给小学生 3-5 秒的思考时间比较合适。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高思维水平的问题,等待的时间可相应的延长,低水平的简单问题停顿的适当短一些。第四、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同样适当默数几个数,等待学生自己补充完善答案或者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这个时间里要思考一下如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更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65-70
[2]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38-01
我们一直在追寻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而高效课堂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但是其最核心的因素非课堂提问莫属。数学教学的最重要活动之一就是课堂提问,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开展关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效提问设计要具开放性
开放性问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观察和深入思考问题,开放式提问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用独特的方法探索、归纳和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培养学生多层次全方位探索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比如:一年级的找规律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个数的不同来找规律,接着出示舞蹈表演的情境图,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可以从服装颜色、服装款式、男女生站队、个子高矮、舞蹈动作等来发现规律,还可以从更多方面发挥想象。又比如:教师在讲长度单位及其进率时,可以这样设计提问:“请你填上合适的单位,使 1-1=9 成立?”这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设计的比较有趣,打破了我们常规所认为的 1-1=0,让学生能够巩固并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用米、分米、厘米来解决,还可以用元角分,甚至发挥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有效提问要使用合理的语言构建清晰的问题
一个班的学生能力各方面有差异,教师提问如果只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那么能力相对稍差的学生就不能理解问题。因此,要让学生理解教师所提的问题,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和内容是否合适。
首先,教师提问时在用词上尽量贴近小学生生活,使用小学生的语言。和自己的经验基础相关的特别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配合学具和板书等的使用,在遇到一些较复杂的概念时,还需进一步对其进行解释。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提问的前提是听明白教师提问的这句话的意思。
其次,提问语言要明了,过长的表述还容易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数学的语言的特点是简洁、严谨、符号化,教师提问的语言既要突出数学语言的特点又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述做到精炼明了。
三、有效提问要面向全体
为了使提问有效,教师所提问题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回答,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期待。一般来说,坐在前面的学生会得到相对较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为了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进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视野位置,尽可能的看到全体学生,这样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对所提问题和对其他同学回答的反应,来挑选谁来回答问题。
在选择谁来回答问题上,教师最好不要先点名再回答,也不要按座位或者一定顺序轮次回答问题,这样比较容易让没有轮到的同学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状态。比较好的策略是: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教师在平时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等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主动的仔细观察和注意同学们的眼神,微笑等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结合问题的难易水平分析,慎重选择回答问题的对象。选择那些教师觉得有可能回答的出问题的对象来进行回答,不需要理会有没有举手如果始终选择举手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些能回答但却不愿意举手的低调的同学将会失去回答问题的机会。如果教师无视那些急于想发言或能回答的上来的同学,而选择回答不上来问题的同学,可能会让他们觉得难堪,更加不自信,打击到他们以后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叫答方式,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特别是多个系列的问题,可以采取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汇报或同桌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例如:对于五年级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成功转化为长方形之后,教师提问:转化前后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与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30秒到1分钟,然后进行小组内讨论。再一个个问题分别进行汇报。小组或同桌讨论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参与,里面有许多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四、有效提问要给予等待时间
小学生回答提问的过程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至少包含听问题、理解问题、思考、回答、再思考修正答案等过程。而这一连串的过程都是需要花费时间的,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需要适当长的时间。一般来说所花费的时间的多少还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但是,对于教师来讲,提问后增加几秒的等待时间并非易事,那如何更有效的运用等待策略呢?笔者有几点建议:第一、教师要请学生明白回答问题前要先思考,不要未经思考就急于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暗示他们经过思考的答案比不经过思考的答案更好。再者,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他们有思考的时间。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不能打断别人的回答,别人回答完毕你可以思考后进行补充。第二、教师可以心里默数 3-5 个数,然后扫视全班学生,再让学生来回答问题。第三、根据问题的难易水平来控制停顿时间的长短。一般来说,教师提问后留给小学生 3-5 秒的思考时间比较合适。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高思维水平的问题,等待的时间可相应的延长,低水平的简单问题停顿的适当短一些。第四、学生回答完毕,教师同样适当默数几个数,等待学生自己补充完善答案或者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在这个时间里要思考一下如何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更好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65-70
[2]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