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涂片荧光原位杂交在恶性血液病回顾性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mineon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色体异常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独立预后指标之一,对疾病的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治疗方案选择均有重要临床意义.但骨髓染色体制备难度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初发时无染色体结果,从而使患者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等受到一定影响.为此,我们针对骨髓形态学涂片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并探讨其在回顾性诊断中的价值。

其他文献
在过去十年,淋巴系统肿瘤治疗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由传统非特异性抗增殖化学治疗转向针对特异分子信号通路的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的结合.单克隆抗体、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的成功鼓舞着科学家和临床医师对淋巴肿瘤其他信号途径抑制剂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显示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B-cell antigen receptor,BCR)信号途径的持续激活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细胞增
期刊
期刊
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获得到逐步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呈难治性或最终出现肿瘤复发进展.对于这类患者予以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1-2.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在APBSCT后再次复发[3].患者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以及移植物中混有肿瘤细胞是APBSCT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Jacobsen等[4尝试将利妥昔单抗用于净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以
期刊
目的 评价半乳甘露聚糖(GM)抗原和(1→3)-β-D葡聚糖(BG)抗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在监测抗真菌治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 5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当体温超过38 ℃,持续48 h以上,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或起初有效但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时被纳入本研究.第1周采集患者静脉血2次,以后每周采血1次,至少监测4周.分别采用ELISA法和比色法检测患者血清G
目的 分析白血病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诊断、潜在危险因素、抗结核治疗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诊治的白血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检查资料、诊断方法及随访资料.结果 纳入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44例白血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白血病患者活动性结核病患病率为1.70%(肺结核1.35%,肺外结核0.35%),其中急、慢性白血病各亚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患者,男,29岁,2008年8月因颈部肿块、盗汗1个月余就诊.B超检查示颈部双侧淋巴结肿大(以右侧明显,最大3 cm×4 cm).血常规:WBC 14.1×109/L,粒细胞计数11.6×109/L,淋巴细胞计数2.1×109/L,HGB 140 g/L,PLT 289×109/L.颈部右侧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细胞形态学检查示:淋巴结内异形细胞CD15、CD30和EMA阳性,背景细胞CD20、CD7
期刊
肝素是治疗及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是肝素的不良反应,可伴有病理性血栓形成,称为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血栓形成综合征(hepafin—inducedthrombocyto—Deniawiththrombosissyndrome,HITTS),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
期刊
患者,男,60岁,因“明显声嘶,无诱因出现乏力,头晕,活动后心悸伴呕吐、骨痛半月余”入院.查体: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脊柱无畸形.患者无毒物、放射线接触史,家族无遗传性疾病,无类似患者.血常规:HGB 64 g/L,RBC 2.5×1012/L,WBC 5.18× 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占0.79,淋巴细胞占0.10,单核细胞占
期刊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是移植相关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包括特发性肺炎综合征(IPS)、弥漫性肺泡出血症(DAH)和药物相关肺毒性反应等,而allo-HSCT后肉芽肿性肺炎极其罕见.我们报告1例X线表现酷似血行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经肺活检病理诊断为allo-HSCT后肉芽肿性肺炎。
期刊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过程中发生耐药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0年12月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214例CML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患者治疗情况、疗效,分析影响耐药的各种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影响耐药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截至随访终点,31例(14.5%)患者出现伊马替尼耐药,其中1例为加速期患者,2例为急变期患者;完全细胞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