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欧梵 慢生活与人文精神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整个目的就是,有所批判,这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
  一方面接受日常生活的声音,另一方面,总是在追求一种向往的声音。
  李欧梵最近提出一个话题—生活中的慢板,“慢板”这个词,其实是个音乐术语—Adagio,用于交响曲中调节动态波动的一个乐句,在他最钟爱的作曲家马勒的作品中,慢板的意义可谓淋漓尽致地得到展现。
  生活中要有慢板,是针对全球化下人类社会的畸形发展,人们对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产生了困顿和疑惑。于是就得说点人文的东西,用较为古朴和经典的作品,结合现代的包装,摒弃各种学派理论及信仰的牵绊,向人们说点做人和活在当下的小道理。
  前两年,李欧梵曾在港大做过六场公开英文演讲。在这六讲中,他概述了自己最为关心的课题—文学、电影、音乐和建筑,并将这些话题与日常生活连在了一起。有人说,听完之后,心像是被电熨斗烫过一般,异常挺括舒适。
  在李欧梵看来,人文确实存在危机,并且需要被重构,但人文的组成部分,包括文学、音乐、电影、美术和建筑等,并没有走向消亡,反而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在全球化形势影响下,如何重寻人文精神,并且抛却原有的根深蒂固的对人文精神形而上的崇拜式认知,跟上全球化、通俗化的步伐,这是李欧梵所做的实验。
  麦兜小猪里也有卡夫卡
  记者:现在说人文主义,好像已经是圈子词汇,退守到学院和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小圈子内了。如何理解普罗大众生活中的人文主义?
  李欧梵: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要把人文从精英、学院小圈子带出来,普及化。不要用主义,人文主义这说法太复杂了,在中国和西方都太复杂了。过去对人文精神讨论,我的批评就是这个—太过精英式,太过自以为是。学院里讲人文精神的东西,总是很焦虑,永远有危机。这种感觉中国人不大有,西洋人却很强烈,总是争辩不休。
  讲人文学科如何重建,目的就是针对这个问题—人文学科现在太专业化,自我靠边站,不和其他学科对话,不愿意了解其他学科,总觉得人文被科学、商业边缘化了。你不和人家对话,自以为是地讲,会越来越边缘。
  记者:当下通识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并提及,人文学科某种程度来说会被放进通识教育,增加个人知识建构,你怎么看两者关系?
  李欧梵:通识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基础,人文学科作为学科是在此基础之上做的,应该稍微专门一些,更贯通一点。通识教育是最基本的,大学一年级一定要有,现在争辩的问题是怎么教,教什么。在香港,现在是普通知识的教育,那就没有意义了。我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训练人的思考判断的能力,怎样从人文基本立场出发?应该以阅读经典读物为主—这个想法可能有点保守,可是阅读经典一定要活学活用地教,不能死板。
  不久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有四个演讲,讲中国传统,每个演讲根据一个文本,一篇文章,从中给学生们灌输中国传统究竟是什么。这很难,花了很多时间准备,成功与否不知道,这四堂课分别是:《史记》的《项羽本纪》、韩愈的《原道》—讲儒家传统怎么出来的、苏轼的《赤壁赋》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从古至今,然后衍生到其他文本,这是我的方法,从一个文本进入另一个文本,一系列连贯的。
  记者:除了用四本经典来建构人文学科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针对当下读纸质书的人越来越少,经典文本如何再阅读、细读、精读,你还有什么高招?
  李欧梵:我的方法是老方法,把书买下来先,经典普及版便宜,英文经典再版很便宜,买了再说。每个人有自己需要,比如说,伍尔夫,我教的时候学生不爱读,当时正好有个电影,就是《The hours》,我说赶快去看吧,学生们一下子就进去了,我又说,宫崎骏的电影里边有卡夫卡,香港那个麦兜小猪里也有卡夫卡的故事,他们一下子就进去了。不同的渠道去找寻经典,经典是个原型。例如三角恋,经典很多,丈夫太太情人,原来同样的东西有不同的写法,故事可以不管,爱情和死亡,抓到那个高潮和精髓,细读,最好老师教,没有老师就自己磨。我不是搞西方文学的,全都是自己发现的,是所谓偶合的方式,从这里跳那里,抓住就不放了。人们如果把各种欲望转变成一种求知的欲望,总能找到感觉。读书只好由小入大,听别人说哪个故事有意思,就去看一看,看出门道了,再去找其他的,没有固定的读法。
  哥伦布本来要去找中国的
  记者:在你的处世和研究学问过程中,经常会提到“偶合”这一词,在此次内地演讲时也几次三番地提到。按照你的解释,可能横向是跨学科,纵向是接古吧?
  李欧梵:“偶合”这个词,来自意大利作家艾柯的一本书,英文叫做serendipity,也可以翻译成“缘分”,但我觉得“偶合”更贴切。艾柯在书中讲了个例子,中国的《易经》传到欧洲后,被笛卡尔用到了他的数学原理里,完全是误打误中。艾柯还有一个例子更浅,哥伦布当年本来要去找中国的,结果找到新大陆了。科学发明有这个原理,想要证实研究一个现象,结果在过程中弄错了,于是中间发现其他东西。
  人文研究有时候也这样,现在每个人都有专业,论文就是目标。我就鼓励大家开放心灵,在研究过程中碰到另一个问题了,发现新的东西了,最好两边都继续下去。音乐家马勒就是这样,《第五交响曲》中前面是葬礼进行曲,可后面还有东西呢,还有一条线,居然最后一乐章“慢板”就变成主流了。
  记者:你也一直强调“此时此刻”的概念,是来自本雅明的说法“一瞬间的认识”,如何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一瞬间的认识与过去及将来的神会?
  李欧梵:我的观点是从本雅明那儿来的,本雅明那个理论很吊诡。我认为,“此时此刻”一方面包括了波德莱尔的说法——瞬间即逝,另一方面是包罗了所有以前的东西,甚至说将来的东西。此时此刻就是过去与将来作一种吊诡式的存在。
  另外有一个是列维·施特劳斯关于历史规律的说法,什么是历史?有时候历史不是从古至今的,而是从今至古的。我从那儿得到一个启示,如果从今到古的话,今人此时此刻如何追寻古代的灵魂或者古代的时代,哪来的延续感?对现在的“此时此刻”来说,最大的影响是从古至今没有持续感了,就只是跳跃式的时间和对位。   1999年大家都在讲世纪末,我就想,上一次世纪末清朝在说什么?于是我就找到1905,或者1899,1899和1999有什么区别?我好像把那个魂自己招回来了,我去看1899年发生什么事情,偶然发现梁启超的日记,他说要用西历了—我是这么发现的。这是典型的偶合。那时梁启超认为中国式的时间走到尽头,他要走向新的时间,要拥抱世界。新旧如何融合?他没有解决。到了“五四”就更简单了。1916、1917那会儿,一股脑都用世纪观念,这是进步的,包括陈独秀那些新文化运动。梁启超、严复那代比较复杂点,旧东西还在。这个吊诡好有意思,我现在还在搞,晚清的阴魂不散。
  记者:最近几年中国内地几个大城市,兴起音乐家马勒的风潮,有炒作成分,但肯定有原因,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李欧梵:有位英国乐评家写道,马勒音乐直接可以进到二十一世纪现代人的心灵。例如,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第一次听马勒,就问—这音乐是不是在讲国际政治?心理学方面的人说,是不是背后有种心理的煎熬?马勒说,我的音乐就是整个世界,我要拥抱整个宇宙,我不是仅仅写音符的,是把爱憎生命都放进去的。经过伯恩斯坦等指挥家的提倡,马勒音乐越来越普及,香港有一大批年轻马勒迷,组织了马勒协会,广东话马勒仔,一有马勒肯定聚会,还要合影聊天,演完大家评论。这就是马勒现象,他曾经说过“我的时代一定到来”,现在到临了。他进入中国内地,我不觉得稀奇,觉得是很大的进步。
  记者:你提出慢板理论,慢板是马勒最优美的东西,怎么来理解你的慢板论?对大都市精英阶层来说,面对这么多可能性,人们该如何选择?
  李欧梵:要把各种刺激过滤掉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训练自己有所分辨。怎么分辨经典和噪音,什么是马勒什么是流行音乐呢?有种办法,就是节奏,用Allegro(快板),四拍,慢慢把它变成两拍,就会知道什么是快和慢了。还有一个办法是做运动,慢慢自己训练出一个节奏来。另外就是旋律,那些好听的段落都是从古典音乐而来,都是很简单的和弦,主和弦什么的,慢慢就知道“对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买一些入门唱片,每个人都喜欢看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里一定有喜欢听的,《蓝色多瑙河》之类,从那里进去,很快能够见到马勒,不需要什么大学问的。
  现在人的刺激太多了,我的整个目的就是,有所批判,这是人的主体性的问题,一方面接受日常生活的声音,另一方面,总是在追求一种向往的声音,也许是大自然的声音,现在大自然声音鸟叫已经听不到了,蓝天很少看到了,如果真的看到了,把那一刹那记在心里。我觉得生活中什么都是节奏,演讲也是,越讲越快,讲着讲着自己太Allegro了,太兴奋了。把生活节奏化,区别就开始了。
  媒体要告诉人们怎么去生活
  记者:在知识之外,你更看重人文的思考,培养一套思维的模式,思维模式一定程度上要人文积累和修炼,你如何看待这种修炼?
  李欧梵:中国人从自修到互修,互修,大家要交流讨论交朋友。我鼓励用微博讨论学问,讨论哪本书,哪部电影。我当大学生时就这样,看完电影在咖啡馆互相讨论吵来吵去,好舒服。从讨论中互相激励,知道怎样表达,讲自己意见,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很重要。目前大家似乎过于忙着做专业的事情,而在生活上的对话较少。
  记者:自修是个人修炼,当整个社会需要素养提升时,就不仅仅是个人问题了,如何由己推人?
  李欧梵:要靠媒体,媒体有最重要的地位,是教育一方的代表。我的回答很容易指向教育,现在教育很大的问题是,专业化、职业化,对通识教育总是找最坏的老师或年轻的老师,大家都是填鸭式的为了考试,原来人文教育的精神很难保持。我在国外很幸运,教的都是好大学,好大学为什么好?就是有这个东西,人文科目受重视。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都有这个方式,就是小班讨论课,讨论的话题由教授定。比如讨论话题是“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我就找一系列的书,包括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甚至把斯诺的《西行散记》放进去,用这种方法让他们知道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和误解是什么。
  广义地说,视觉媒体在台湾一团糟,在香港更差,不过在法国到了晚上,电视上都请最好的知识分子来辩论,讲德里达等等。中国内地的电视媒体,电视剧拍得不错,我看三国、清史剧都蛮花心思,访问报道类节目也可以。中国内地媒体有限制,可是这样也有好处,不能完全用消极的方式做。中国文化有长处,目前为止,看印刷媒体的还不少,在美国,只有住在大城市的人,才依赖印刷媒体,但到了中西部很多人都不看报纸,报纸都是地方性新闻。香港台湾现在大都是地方性新闻,社区报什么的,无法起到媒体的真正作用。
  大家生活太广了,报纸是要告诉人们怎么去生活的。中国以前梁启超办报纸,是要有新的知识带给读者的,作为社会启蒙和生活启蒙。现在这种生活知识的启蒙传统没有了,报纸上边是如何消费,或者是政治的喉舌,再来就是炒作—炒作是直接受到资本主义销售书的影响,不炒唯恐天下不乱,一炒就卖出去了。
  记者:关于修炼人文素质,你给大家的启示是什么?
  李欧梵:首先,是聆听自己的日常生活。我每天抽一点时间出来“面壁”,打坐也好,练功也好,思考也好,就是进到自己的心灵世界,心中的另一个“自我”和此时此刻的我对话,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日三省吾身”,或者是王阳明的那种静修,又像是禅宗那种一坐就七天七夜。这时候可以放一些莫扎特弦乐四重奏的音乐,一定得是第一和第二乐章。但到了晚上,我自己就听属于自己的音乐,如果心情烦躁,那就听更为沉闷的音乐,像是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一下子像是到了宗教的殿堂。
  第二,有快有慢,一起床要慢慢苏醒,如果你一睁开眼睛就开微博,那这一天也就完蛋了。中午餐慢慢吃,完了之后做一些不太动脑子的事情,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来个下午茶时间,但在临近下班前,就要快节奏了。科技便利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学会甄别何时值得做什么事情。
  第三,能读能写。读不必多说,当然这种阅读是一种“解读”、积累和思考的过程。写是一种文字表达的能力,我觉得用文字表达更重要,这种写并不是为了当作家,而是能够用准确具体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和思想。我的太太有一阵子得了抑郁症,我就开导她,让她写下一些事情,居然成功治愈,因为她原本就有很多阅读经历,包括清代的古书,有人性和人文的积累,只是没有出口,有了这个意识之后,她就如鱼得水了。苏珊·桑塔格说的,你的读者可能是在另一个角落和你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就是写给他看的,也是种偶合吧。
  第四,什么都可以变成“文本”,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文本去解读。解读完了之后,你就会发现,任何商品都没什么了不起了,这样消费就有了节制。资本主义的消费观,就是频频出招,鼓励人们不断地以旧换新,这样欲望就无止境了。
其他文献
德国的领导地位已不止于一个小集团的首脑,而差不多是整个欧洲的共主,也正因为如此,默克尔所面对的考验才分外严峻。  2009年底爆发的欧债危机,把希腊、西班牙等“笨猪国家”推到了崩溃和动乱的边缘,同时也成就了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欧洲话事人的崇高地位:希腊是否将离开欧元区?这不由希腊决定,而将由德国拍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探讨欧元区危机?重点的协商对象是德国政府和位于法兰克福的欧洲央行,而不是位于布
期刊
一片从水面上看起来无比平静的水塘暗藏玄机:液体与气体相互交融。墨西哥坎昆的洞潜体验,让孙少武这个有着数十年潜水经验的达人也大呼过瘾。  孙少武 从2003年学习潜水开始,他先后通过考试成为世界潜水协会(CMAS)一星潜水员和两星潜水员、国际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的救援潜水员和潜水长、国际潜水教练协会(NAUI)教练。  这个名为 Angelita的天坑,其实不是地下河。所谓硫化氢“河流”实际
期刊
作为一项生活方式,『茹素』正在悄然流行。  苹果教父乔布斯,摇滚歌星布莱恩·亚当斯,好莱坞女星娜塔莉·波特曼都是一份子。  相传,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也曾是这种饮食习惯的提倡者。  “它会跟你互动、跟你交流,舌尖上有种不一样的层次感。”这不是米其林餐评、也不是高档餐厅里的餐品广告,而是陈亮途用来形容生食有机玉米和菜心得到的最原始的口感。人生过了一半,这位原《饮食男女》杂志社长,不再保持对佳肴美馔
期刊
“我觉得很多东西,一旦脱离生活功能,美的价值就会散发出来。”这个理论被蔡康永用在了任何与“设计”相关的地方—无论是布置居室,还是打造节目,抑或是设计服饰,甚至是经营自己的写作,他都坚持选择一种脱离生活、出人意料的美。  镶着铜把手的红色大门推开,蔡康永气定神闲地站在桌子对面,微笑着,微微弯腰,点了一下头—拿捏得极为优雅精准的动作,既不倨傲,也不夸张。助手随即关上门,几家媒体在外面等候着,像是等待他
期刊
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持续逆市增长的中国白酒行业,最近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2012年11月21日下午,国家质检总局通报了湖南省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对50度“酒鬼”酒样品的检测结果,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俗称塑化剂)最高检出值为1.04mg/kg,“超标”247%。同时,多家媒体披露的消息显示,“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绝非孤例,可能只是整个白酒行业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  事件对市场的负面影响很快在股市上表现
期刊
在“高端私人会所”日渐抬头的今天,有人不惜重金,只为挤进某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圈子”,将生活圈视为“投资”。而“一洲汇”的股东们,却反其道而行之,财务自由之后,他们要“票”一把,投资生活……  阅江西路。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生来就得了地利—临江,CBD仅一桥之隔;僻静,任你在夜色中喧嚣,也无招致投诉之虞。“一洲汇”炉端烧占尽此间最美的风景,夜色中小蛮腰、猎德桥等地标建筑,在VIP包间的落地窗外
期刊
就算日常工作再繁重、外部世界再五光十色,阅读都是杨樾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在他的世界里,摈弃功利心是对阅读的尊重,读书不为『有用』,才能真正从中得到幸福感。  “从这儿,到那儿……整整一排,都是我的镇宅之宝!”客厅里环绕着巴黎圣母院经典唱段《Belle》,主人杨樾则在一尘不染的房间里来回踱着步子,热情地介绍自己那一套套摆放整齐的原版书、CD、包括自制手工模型。“不管生活和工作多忙,总还要有点儿小知识
期刊
酒胜似人,有微淡纯清如君子者,有激烈浅薄如狂妄之徒者,更有彰显王者风范如路易十三。  太阳沉落前的一瞬万物是躁动的,细致幽微的气味,渐熏渐染的霞光如陈酿的干邑让人迷醉。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里面把这个场景描绘得分外令人心潮起伏 。男主角一个人漫步在巴黎街头,在午夜钟声响起的时候,一辆马车突然停下,车上的人邀请他上车。迎接他的是一场充满魔力的旅程,他回到了盛世巴黎和菲茨杰拉得畅谈,和毕加索对饮。而
期刊
在“上海人”菲利普的眼里,张灯结彩、穿红佩绿的过大年儿是刚来中国的老外才会做的事情,他这个“本地人”的春节,随了中国太太吴敏僖,一家“四口”在饺子的陪伴下过个平淡又满足的春节。  法国人菲利普·钱奎宁(Philipe Cinquini)已经在中国度过了11个圣诞节跟11个中国年了,这其中的后六年的圣诞和春节是跟中国太太吴敏僖一起过的,近三年又多了女儿露易丝·钱奎宁陪他们过了四次,先Merry X’
期刊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每到这一天,我们这些喝惯了毒牛奶、品惯了臭皮鞋、吃惯了毒蔬菜、吸惯了有害气体的人都会大声呼吁“拯救地球”,其拳拳之心和群情激昂如同美国大片中外星人入侵时人类英雄疾呼要“保卫地球”一样。但平时,一切照旧,食品安全问题近几年急剧爆发,以至于有人说如果没有将元素表上的元素都吃过一遍,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    这是一个互相投毒的时代。在商业链条上,我们这些劳动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