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几点思考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way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难,成人中等语文教学亦难。如何使学生乐于上语文课,除了重视和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当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情感教育,进而使他们从中得到教益。
  一、注重朗讀,调动情感,寓教于听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作品的生命,但凡感人的作品,大都文质兼美、情感浓郁,充溢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饱含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再现出作品中蕴含的情思。首先,先指导学生朗读,理清文章顺序,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切实把握作品的艺术精要,才能准确形象地传达出作者的所思所想。其次,教师在朗读时所特有的声调、表情及手势等,本身具有一种艺术感染力,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感,这一点在诗歌类的教学中尤为明显。最后,适时利用媒体课件把人物、语言画面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边读边品味,扮演角色,创设情境,从而达到教育学生,激发情感的目的,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如朗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时,语调要凝重、深沉、悲壮,随着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声调,学生的思想感情不知不觉和作品融汇为一体,怀念、崇敬、赞颂之情油然而生,师生共同沉浸在缅怀周总理的情感波涛中,达到不教而学、以情动人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篇章很适合学生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很受同学欢迎。因此,让学生自己去朗读不失为一种调动他们情感的好方法。
  二、循情沿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是“教书育人”,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怎样才能做好这一教育,则是见仁见智。从理到理,枯燥无味,学生听而生厌;以情达理,生动形象,润物而无声。在某些课文中,沿着作者或主人公情感变化的脉络来引导学生,使他们由情感的波动中最终得到思想上的教益、精神上的升华,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在教授《荔枝蜜》时,引导学生沿着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一步步走下去,认识到作者是在以蜂喻人,把荔枝蜜的甜与生活的甜巧妙连接,使蜜蜂的采花酿蜜,与劳动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壮丽事业叠合为一,交相辉映,从而把对自然界的蜜蜂的赞美转化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感叹之情。然后,向学生指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这种普通劳动者的崇高的心灵之美,正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精心设题,引发情感,启迪思维
  古人说:“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须无疑”。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掘作品中语言文字所特有的情感内蕴,巧妙设计议题,注重情感导入,动之以情,明之以理,使学生因情而动,有疑而思,可开启学生智慧,锻炼学生思维。
  如,在《七根火柴》文章中,讲到卢进勇用异样的声调数火柴时,可向同学提问:“数火柴只是一种简单动作,还是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经过学生思索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了在那一个简单的“数”的动作中,包含有对牺牲战友的无尽哀思,对战友伟大人格、高尚情操的无比敬仰,表达了卢进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问答之间,一个普通的“数”字,已闪现出耀眼的火花,而这火花,可点燃学生缅怀昨日、珍惜今日、创建明日的感情之火。教《夜走灵官峡》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读了开头的环境描写后有什么感想?工地现场有那么多人,为什么作者单把注意力放在一个孩子身上?”等等。这样,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造出一种学生之情与文中之景、学生之意与文中之境相融合的境地,情理交融,共鸣谐振,又促进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语文能力和思想感情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笔者担任本校学生成绩统计的工作已经有好多年了,在成绩的统计过程中,计算器使用过,成绩统计软件也使用过,但是好多的功能都和本学校要求的不太一致,在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后,还需要再进行大量繁琐的工作。因此,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利用Excel这个软件,制作出符合学校要求的成绩统计模版,每次只要输入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可以了,其他的内容全部是自动生成的,剩下的工作就是直接去打印室打印出来就完成了。虽然各个学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企业通过建立数据库,利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对其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充分
中职应用文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教材偏难、教师不能“因需施教”的困境,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可以转“危”为“机”,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新的增长点。  中职应用文教学是培养中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应用文教学面临学生基础差、教材偏难、教师“因需施教”不够的困境,需要多媒体解困助行。  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 激情生趣  多媒体教学集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繁杂的理论简单、浅显,烦琐的例证情境化、通俗化,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一、满足成就感,激发再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建立在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上,因为此时学生会在已取得的成就上发现探究知识的规律或求知的心得。这样,自己创造的成就,会激发他扩大战果,有兴趣继续探究下去。长此下去,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形成,这也是学生有偏科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我们做教师的必须想尽方法在课堂上满足不同学生的成就感,而激发其更大的学习兴趣。怎样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课
什么是商标?《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商标是刻在或印在一种商品的表面或包装上的标志、记号(图画、图案形文字等)。使这种商品和同类的其他商品有所区别。”它要由企业向国家商
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仅认识到人有差别,而且也在实践着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对每个学生的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都了如指掌,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常有不同的回答,而且,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确立不同目标,挖掘学生潜能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而人的能力、学习方式的差异更是
当一种“为人之道”溶入茶业生产与销售服务之时,我们的事业就有了人性化的“人文魅力”,我们提出“五心”服务,确保我们服务的“精致性”。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这一基本任务的实现需要教师的“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学生的“活”增强自身的个
10年前,它只是一个规模不足20平方米的茶叶店;10年后,它的连锁茗茶店已迅速发展到近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