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而地热矿水究竟能好到何种程度、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科学研究获取的结论。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温泉水中某些元素会对人体起到某种作用。
在冬天,泡温泉往往是人们放松心情的一个好去处。近日,肖小姐登录北京温泉网站,欲寻找一个天然温泉休闲养生。“松弛肌肉、关节,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各种功效性温泉五花八门,另外,昌平、顺义、大兴、房山,还有朝阳、丰台,温泉的去处达几十个,票价从四五十到三四百元钱不等。“究竟哪些才是真温泉?”肖小姐俨然无从下手。
北京市地热协会秘书长姜再新告诉《北京科技报》,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地热矿水,即由地下自然涌出地表、水温高于25℃的地下水。它是地下水在长期运动过程中吸收地壳的热能而自然流出地表的,一般都与地球上火山和晚期岩浆活动有关。
我国早在先秦的《山海经》里就有了“温泉”的记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甚至已经将温泉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成了“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五种类型,可以说温泉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目前,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发现温泉达3000多处。其中,云南、浙江、湖北、广东、福建以及台湾等地区都是温泉较为集中的地带,其中光云南省内就有温泉400多处。
姜再新向记者介绍,北京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历史也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延庆塘子庙、昌平小汤山、海淀温泉村以及密云古北口就有4处天然温泉。
但据了解,北京的自流温泉已经不多,温泉乡和小汤山的温泉早已相继干涸,消费者所泡的温泉水大多是通过钻井抽取出来的地下热矿水,北京目前打出的地热井有400多眼。比如,北京大学校区在近几年就曾相继成功开采出了水温度约为60℃的地下热矿水,日常出水可以满足全校生活洗浴用水。
事实上,北京市温泉产业经过30多年,已经完成了从洗浴到休闲再到养生的华丽转身,人们对于温泉的需求与日俱增。于是,商家紧紧抓住了消费者听信“温泉可以包治百病”的心理,大举进入温泉市场,为了牟利有些商家甚至开始制造山寨温泉。记者还发现,甚至有企业堂而皇之地将“可提供配置仿人工天然温泉制剂的方法”公布于网络。
姜再新告诉记者,所谓的山寨温泉,无非是通过人工加热水,同时加入一些矿物原料,甚至是中药、花瓣、牛奶等与温泉毫不沾边的“添加剂”。而真温泉刚从井里被抽出来时会有较重的硫化氢味,颜色看起来黄中带点红,甚至有些发黑,泉水还有滑腻的感觉。而人们所泡的温泉水,在经过水处理后就变成无色无味了。“理论上,消费者根本辨不出真假。”
众所周知,台湾温泉资源丰富,但是,一些正规的温泉区由于过度开发,也开始采用加热、稀释、人工冲泡、循环回收等人工手法制造“温泉”。比如,温泉粉是将火山温泉区的沉淀物加工制成的,泡出来的水虽然也有浓浓的硫磺味,但其中的硫化物、钙质等沉淀物能否自温泉粉释出到水中并不明确,因此,冲泡出来的温泉品质也受到质疑。
此外,即使是日本这样的温泉大国,也爆出2/3温泉旅馆有假,有添加染色素的,也有拿自来水充当的,仅有1/3的温泉旅馆使用的是纯正、未加稀释的天然温泉水。
姜再新表示,目前,国内温泉的利用方面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消费者对于真假温泉根本无从辨别。过去,曾经开展过对地下热矿水的矿泉水评价,主要是从地热地质条件结合实钻结果的对比论证,证实其作为液体矿产资源来源的可靠性;再通过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量、水质的动态变化开展监测,考察该地下热矿水的可开采资源量、水量水质方面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对于地下热矿水的浴疗、健身等功效,并未见有经过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方面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科学验证。
据了解,国内只有广东省已经出台实施了《温泉旅游服务规范》的地方性标准。但该《规范》也仅仅是要求温泉旅游接待区信息公示设施中,要有温泉水资源水温、泉质、功效的信息,并未涉及到温泉的分类和等级划分等内容。而近邻日本早有《温泉法》的实施,对于世界上的所有温泉分类,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个温泉都应注明成分。
不过,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制定的《中国温泉行业标准》将于明年正式颁布实施,首当其冲就是对温泉的泉质做出认证,帮助消费者辨明真假温泉,并且要求温泉企业除了有水温、水深的基本标识,还要对泉质类型、池水标示、适合人群、辅助疗效、禁忌四方面做出明确说明。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认为,即使有了行业标准,监管部门依然无法时刻对所有温泉进行严格的监测,定期抽检也无法完全消除造假的行为。因此,在他看来,温泉行业更需要自律,需要企业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温泉企业要积极打造品牌,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愿冒着毁灭品牌形象的危险进行造假。
姜再新也认为,标准的作用只是针对温泉行业规范化的监管或自律而言的。尤其作为地热井水,其水质、温度千差万别,虽然有宏观的规律,但微观上各有特点,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监管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向记者解释,事实上,对于温泉的投资人来说,取得真假温泉的证据并不复杂。北京市地热协会从2009年开始,对北京市的地热开发利用单位开展了认证、挂牌的工作,主要是三方面的要求:其一,按照《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规的要求,考察其法规事项办理的合规性;其二,该地热井计量、节能等设施安装的完备性证明;其三,相关的安全、卫生方面的认证等。只要上述三方面内容通过认证,北京市地热协会即可为其授牌。此举的目的就是保证让北京市民享用真实、放心的温泉。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实温泉的真实疗效才是最关键的。姜再新坦言,人们对于温泉还是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比如:地热矿水温度越高,矿物质越丰富,对人体就越有益等等。其实,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多少、温度的高低,这仅仅是温泉水的水质分析数据。而地热矿水究竟能好到何种程度、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科学研究获取的结论。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温泉水中某些元素会对人体起到某种作用。
他告诉记者,长久以来,对于温泉的功效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温泉中的碳酸钙会对改善体质、恢复体力有一定作用;钙、钾、氡等成分对调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有一定的效果;硫磺可以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作用等等。但是他同时表示,这些说法还缺乏相关的科学依据和证明。
“每一口地热井,地热矿水中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条件都不相同,可见所能够在浴疗、健身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可能相同。”他说,北京某饭店曾经有一口地热井,当时专门聘请了一位留美的医学界权威人士,从医学角度做了相关的咨询评价。医学界学者的解释是:仅仅依据目前的水质分析报告,取得这口地热井出水的浴疗效用结论不太可能。只有针对此井出水的水质成分分析,经过大量详实的生物化学试验研究、各种药理学试验以及临床试验取得一定规模、数量的数据,再经过缜密的数理统计学分析后,才可以下结论。对此,姜再新也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温泉的效用。
在冬天,泡温泉往往是人们放松心情的一个好去处。近日,肖小姐登录北京温泉网站,欲寻找一个天然温泉休闲养生。“松弛肌肉、关节,消除疲劳,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各种功效性温泉五花八门,另外,昌平、顺义、大兴、房山,还有朝阳、丰台,温泉的去处达几十个,票价从四五十到三四百元钱不等。“究竟哪些才是真温泉?”肖小姐俨然无从下手。
北京市地热协会秘书长姜再新告诉《北京科技报》,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地热矿水,即由地下自然涌出地表、水温高于25℃的地下水。它是地下水在长期运动过程中吸收地壳的热能而自然流出地表的,一般都与地球上火山和晚期岩浆活动有关。
我国早在先秦的《山海经》里就有了“温泉”的记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甚至已经将温泉按温度的不同从低温到高温分成了“暖”、“热”、“炎热特甚”、“炎热倍甚”和“炎热奇毒”五种类型,可以说温泉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目前,据初步统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已发现温泉达3000多处。其中,云南、浙江、湖北、广东、福建以及台湾等地区都是温泉较为集中的地带,其中光云南省内就有温泉400多处。
姜再新向记者介绍,北京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开发利用的历史也可以追溯至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延庆塘子庙、昌平小汤山、海淀温泉村以及密云古北口就有4处天然温泉。
但据了解,北京的自流温泉已经不多,温泉乡和小汤山的温泉早已相继干涸,消费者所泡的温泉水大多是通过钻井抽取出来的地下热矿水,北京目前打出的地热井有400多眼。比如,北京大学校区在近几年就曾相继成功开采出了水温度约为60℃的地下热矿水,日常出水可以满足全校生活洗浴用水。
事实上,北京市温泉产业经过30多年,已经完成了从洗浴到休闲再到养生的华丽转身,人们对于温泉的需求与日俱增。于是,商家紧紧抓住了消费者听信“温泉可以包治百病”的心理,大举进入温泉市场,为了牟利有些商家甚至开始制造山寨温泉。记者还发现,甚至有企业堂而皇之地将“可提供配置仿人工天然温泉制剂的方法”公布于网络。
姜再新告诉记者,所谓的山寨温泉,无非是通过人工加热水,同时加入一些矿物原料,甚至是中药、花瓣、牛奶等与温泉毫不沾边的“添加剂”。而真温泉刚从井里被抽出来时会有较重的硫化氢味,颜色看起来黄中带点红,甚至有些发黑,泉水还有滑腻的感觉。而人们所泡的温泉水,在经过水处理后就变成无色无味了。“理论上,消费者根本辨不出真假。”
众所周知,台湾温泉资源丰富,但是,一些正规的温泉区由于过度开发,也开始采用加热、稀释、人工冲泡、循环回收等人工手法制造“温泉”。比如,温泉粉是将火山温泉区的沉淀物加工制成的,泡出来的水虽然也有浓浓的硫磺味,但其中的硫化物、钙质等沉淀物能否自温泉粉释出到水中并不明确,因此,冲泡出来的温泉品质也受到质疑。
此外,即使是日本这样的温泉大国,也爆出2/3温泉旅馆有假,有添加染色素的,也有拿自来水充当的,仅有1/3的温泉旅馆使用的是纯正、未加稀释的天然温泉水。
姜再新表示,目前,国内温泉的利用方面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消费者对于真假温泉根本无从辨别。过去,曾经开展过对地下热矿水的矿泉水评价,主要是从地热地质条件结合实钻结果的对比论证,证实其作为液体矿产资源来源的可靠性;再通过对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水量、水质的动态变化开展监测,考察该地下热矿水的可开采资源量、水量水质方面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对于地下热矿水的浴疗、健身等功效,并未见有经过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等方面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的科学验证。
据了解,国内只有广东省已经出台实施了《温泉旅游服务规范》的地方性标准。但该《规范》也仅仅是要求温泉旅游接待区信息公示设施中,要有温泉水资源水温、泉质、功效的信息,并未涉及到温泉的分类和等级划分等内容。而近邻日本早有《温泉法》的实施,对于世界上的所有温泉分类,都有严格的规定,每个温泉都应注明成分。
不过,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国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分会制定的《中国温泉行业标准》将于明年正式颁布实施,首当其冲就是对温泉的泉质做出认证,帮助消费者辨明真假温泉,并且要求温泉企业除了有水温、水深的基本标识,还要对泉质类型、池水标示、适合人群、辅助疗效、禁忌四方面做出明确说明。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高峻认为,即使有了行业标准,监管部门依然无法时刻对所有温泉进行严格的监测,定期抽检也无法完全消除造假的行为。因此,在他看来,温泉行业更需要自律,需要企业承担足够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温泉企业要积极打造品牌,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愿冒着毁灭品牌形象的危险进行造假。
姜再新也认为,标准的作用只是针对温泉行业规范化的监管或自律而言的。尤其作为地热井水,其水质、温度千差万别,虽然有宏观的规律,但微观上各有特点,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监管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他向记者解释,事实上,对于温泉的投资人来说,取得真假温泉的证据并不复杂。北京市地热协会从2009年开始,对北京市的地热开发利用单位开展了认证、挂牌的工作,主要是三方面的要求:其一,按照《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规的要求,考察其法规事项办理的合规性;其二,该地热井计量、节能等设施安装的完备性证明;其三,相关的安全、卫生方面的认证等。只要上述三方面内容通过认证,北京市地热协会即可为其授牌。此举的目的就是保证让北京市民享用真实、放心的温泉。
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其实温泉的真实疗效才是最关键的。姜再新坦言,人们对于温泉还是存在一个认识的误区,比如:地热矿水温度越高,矿物质越丰富,对人体就越有益等等。其实,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多少、温度的高低,这仅仅是温泉水的水质分析数据。而地热矿水究竟能好到何种程度、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迄今为止,尚未见有科学研究获取的结论。人们看到的仅仅是温泉水中某些元素会对人体起到某种作用。
他告诉记者,长久以来,对于温泉的功效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温泉中的碳酸钙会对改善体质、恢复体力有一定作用;钙、钾、氡等成分对调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糖尿病、痛风、神经痛、关节炎等有一定的效果;硫磺可以软化角质,含钠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软化肌肤的作用等等。但是他同时表示,这些说法还缺乏相关的科学依据和证明。
“每一口地热井,地热矿水中水的化学成分和温度条件都不相同,可见所能够在浴疗、健身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不可能相同。”他说,北京某饭店曾经有一口地热井,当时专门聘请了一位留美的医学界权威人士,从医学角度做了相关的咨询评价。医学界学者的解释是:仅仅依据目前的水质分析报告,取得这口地热井出水的浴疗效用结论不太可能。只有针对此井出水的水质成分分析,经过大量详实的生物化学试验研究、各种药理学试验以及临床试验取得一定规模、数量的数据,再经过缜密的数理统计学分析后,才可以下结论。对此,姜再新也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温泉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