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随堂听课,听到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 数学 》一年级上册第57页第3题(图1)。
这位教师在执教的时候,逐题让学生说一说拉出了什么卡片,并在黑板上有序地整理出算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据笔者观察,当交流得数是2和3的算式时,班上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个个争着举手发言,观察黑板上整理的算式,大部分学生也能够说出其中的规律。当研究得数是4和5的算式时,班级里参与的人数明显减少了,当研究得数是6和7的算式时,班级里只剩下几个非常活跃的学生在积极参与。
下课后,与这位教师交谈,他很生气地说:“这道题的题量太大了,学生肯定越学越没有劲儿,最后两题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不行了。”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知道:这位教师明白过多的重复练习,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学生会有重复的感觉?我仔细看教材:这道题只有6小题,编者为了不让学生练习一种类型的题目产生疲劳,创设了比较好的问题情境,把加法和减法间隔安排,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有序整理了每一组算式后,都让学生观察算式,描述算式的变化规律。但是,从教学的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执教的教师在每一组算式整理后都让学生去描述规律,通过把规律不断重复让学生接受,学生的思维在原有水平上徘徊,造成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重复的感觉,丧失了练习的兴趣,降低了习题教学的效率。
如何让学生能够初步体会规律,又没有重复学习的感觉、提高这道题的学习效率呢?第二节课是我上这个内容,我把减法算式与加法算式分开来安排,先研究减法算式,再研究加法算式。
刚开始出现了一个只有数字2的盒子。
师:这个盒子上面有个数字2,这个2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2减几,还可能是盒子里算式得数是2。
师:真会思考,我们来看看小蜜蜂在箱子里放了什么卡片呢?
拉出第一张卡片“7-5=2”。
师:如果接着拉下去,你知道小蜜蜂还可能拉出哪些算式?
生:6-4=2,5-3=2,9-7=2 ……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师:这么多算式都等于2,它们有没有规律呢?
生:可以根据我们前面的整理方法,按减号前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也可以按减号后面的数排一排。
师:真不简单,能够把前面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这里。
我在黑板上整理出算式:2-0=2 3-1=2 4-2=2 5-3=2 6-4=2 7-5=2 8-6=2 9-7=2
师:现在你发现这些等于2的算式有什么规律吗?
生:减号前面的数是下面的算式比上面的算式多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下面的算式比上面的算式多1,但是结果都等于2。
生:倒过来看,减号前面的数是上面的算式比下面的算式少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上面的算式比下面的算式少1,但是结果都等于2。
师:非常不错,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还有得数等于2的算式吗?
生:10-8=2,11-9=2。
师:看来用这个规律还能够找到其他许多我们没有学过的算式。刚才小蜜蜂从第一个盒子里拉出得数等于2的减法算式。现在还有一个盒子上面的数是3,我们来看看,拉出了什么算式?
生:现在是6-3=3,这里肯定要拉出得数是3的减法算式。
师:还能够拉出哪些减法算式呢?你能够很快找出来吗?
生:我们可以利用刚才的规律找一找,减号前面的数增加1,减号后面的数也增加1,或者减号前面的数减少1,减号后面的数也减少1,得数也都等于3。
师:刚才那道算式是得数等于2的算式,现在算式的得数等于3了,还是这样的规律吗?
生:我把6减少了1变成5,3减少1变成2,5-2=3。5减少1变成了4,2减少1变成1,4-1=3。4减少1变成了3,1减少1变成0,3-0=3。
师:除了有减少的情况,还有增加的情况吗?
生:6增加1变成7,3增加1变成了4,7-4=3。
……
学生边说,我边有序地板书出所有的算式:3-0=3 4-1=3 5-2=3 6-3=3 7-4=3 8-5=3 9-6=3。
师:照这样想下去,还有其他的算式吗?我在黑板上写了省略号。
师:通过刚才的检验,看来得数等于3和等于2的减法算式的规律是相同的,照这样想下去,得数等于4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肯定有的。4-0=4,5-1=4,6-2=4 ……
师:小蜜蜂又拉出来了一个得数是5的减法算式,你能够利用刚才的规律找到得数是5的所有减法算式吗?自己先在下面找一找。
生:我只找了一道得数是5的减法算式:5-0=5,然后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增加1,这样就找到了许多算式。
生:我只找了8-3=5,然后再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都减少1,也可以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都增加1,这样就找到了许多等于5的算式。
师:真会动脑筋,能够利用规律去找算式,这样我们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在后面按要求找加法算式的时候,也运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虽然这一题学习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疲惫,个个精神亢奋。下课后,笔者找到两个学生进行了交流。
师:你感觉到刚才的学习有意思吗?
生:太有意思了,以前找算式的时候一下子不能找到很多,现在知道了用规律去找,方便多了。
生:非常有意思。我在想,把减号前面的数减少2,减号后面的数也减少2,这个规律还是正确的吗?(这个小家伙已经从“1”想到了“2”了)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稍微改变了教学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究其原因,源于以下两点:
1.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对规律的不断重复,逼迫学生去理解并掌握,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后,肯定会有效果,但是这样的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疲劳,丧失学习的兴趣。在课堂里,先把算式分成加法和减法两组,因为减法算式里两个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学生容易发现并描述规律,所以先研究减法算式。在研究减法算式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写一写,再通过理一理初步发现规律。在第二道题练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要求,要求很快找到得数是3的减法算式,学生在一种强烈的求快驱动下,一部分学生可能仍然采用逐一寻找的方法,但是思维在加速,另一部分学生则想到优化方法,运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去寻找算式,在一边找算式、一边检验规律的过程中,拓宽了规律的范围。接着通过进一步举例,逐步形成了对于规律的初步认识。第三道题又一次提高了要求,让学生直接运用前面的规律去找到得数相同的算式,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了规律,思维从无序的状态走向了有序。在相同的习题中,学生经历着初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和运用规律的不同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收获,学习起来自然就感到非常有意思。
2.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每一题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材中每一道题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理解每一道题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这样才能够定准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在前面学习“得数是6、7、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时,要求学生借助具体的图形进行有序整理算式,到了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及其减法”时,要求直接写算式,这些学习为这道题的思考积累了经验。在学习本题后,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教材中就一改前面的要求(图2)。
这里要求学生自己去整理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一比,看谁说得多。此处思维水平的提升,则要综合运用前面有序整理算式和初步运用规律的经验。如果前面的规律仅仅停留于描述层面上,那么在这个整理过程中,会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
教材在编排习题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经常会把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题目安排在同一道题里。面对这样的题目,只有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充分把握每一道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没有重复的感觉,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226014)
这位教师在执教的时候,逐题让学生说一说拉出了什么卡片,并在黑板上有序地整理出算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据笔者观察,当交流得数是2和3的算式时,班上学生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个个争着举手发言,观察黑板上整理的算式,大部分学生也能够说出其中的规律。当研究得数是4和5的算式时,班级里参与的人数明显减少了,当研究得数是6和7的算式时,班级里只剩下几个非常活跃的学生在积极参与。
下课后,与这位教师交谈,他很生气地说:“这道题的题量太大了,学生肯定越学越没有劲儿,最后两题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不行了。”从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知道:这位教师明白过多的重复练习,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为什么学生会有重复的感觉?我仔细看教材:这道题只有6小题,编者为了不让学生练习一种类型的题目产生疲劳,创设了比较好的问题情境,把加法和减法间隔安排,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在执教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有序整理了每一组算式后,都让学生观察算式,描述算式的变化规律。但是,从教学的过程可以看出,由于执教的教师在每一组算式整理后都让学生去描述规律,通过把规律不断重复让学生接受,学生的思维在原有水平上徘徊,造成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重复的感觉,丧失了练习的兴趣,降低了习题教学的效率。
如何让学生能够初步体会规律,又没有重复学习的感觉、提高这道题的学习效率呢?第二节课是我上这个内容,我把减法算式与加法算式分开来安排,先研究减法算式,再研究加法算式。
刚开始出现了一个只有数字2的盒子。
师:这个盒子上面有个数字2,这个2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2减几,还可能是盒子里算式得数是2。
师:真会思考,我们来看看小蜜蜂在箱子里放了什么卡片呢?
拉出第一张卡片“7-5=2”。
师:如果接着拉下去,你知道小蜜蜂还可能拉出哪些算式?
生:6-4=2,5-3=2,9-7=2 ……
学生一边说,我一边板书,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
师:这么多算式都等于2,它们有没有规律呢?
生:可以根据我们前面的整理方法,按减号前面的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也可以按减号后面的数排一排。
师:真不简单,能够把前面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这里。
我在黑板上整理出算式:2-0=2 3-1=2 4-2=2 5-3=2 6-4=2 7-5=2 8-6=2 9-7=2
师:现在你发现这些等于2的算式有什么规律吗?
生:减号前面的数是下面的算式比上面的算式多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下面的算式比上面的算式多1,但是结果都等于2。
生:倒过来看,减号前面的数是上面的算式比下面的算式少1,减号后面的数也是上面的算式比下面的算式少1,但是结果都等于2。
师:非常不错,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还有得数等于2的算式吗?
生:10-8=2,11-9=2。
师:看来用这个规律还能够找到其他许多我们没有学过的算式。刚才小蜜蜂从第一个盒子里拉出得数等于2的减法算式。现在还有一个盒子上面的数是3,我们来看看,拉出了什么算式?
生:现在是6-3=3,这里肯定要拉出得数是3的减法算式。
师:还能够拉出哪些减法算式呢?你能够很快找出来吗?
生:我们可以利用刚才的规律找一找,减号前面的数增加1,减号后面的数也增加1,或者减号前面的数减少1,减号后面的数也减少1,得数也都等于3。
师:刚才那道算式是得数等于2的算式,现在算式的得数等于3了,还是这样的规律吗?
生:我把6减少了1变成5,3减少1变成2,5-2=3。5减少1变成了4,2减少1变成1,4-1=3。4减少1变成了3,1减少1变成0,3-0=3。
师:除了有减少的情况,还有增加的情况吗?
生:6增加1变成7,3增加1变成了4,7-4=3。
……
学生边说,我边有序地板书出所有的算式:3-0=3 4-1=3 5-2=3 6-3=3 7-4=3 8-5=3 9-6=3。
师:照这样想下去,还有其他的算式吗?我在黑板上写了省略号。
师:通过刚才的检验,看来得数等于3和等于2的减法算式的规律是相同的,照这样想下去,得数等于4的算式也有这样的规律吗?
生:肯定有的。4-0=4,5-1=4,6-2=4 ……
师:小蜜蜂又拉出来了一个得数是5的减法算式,你能够利用刚才的规律找到得数是5的所有减法算式吗?自己先在下面找一找。
生:我只找了一道得数是5的减法算式:5-0=5,然后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增加1,这样就找到了许多算式。
生:我只找了8-3=5,然后再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都减少1,也可以把减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每次都增加1,这样就找到了许多等于5的算式。
师:真会动脑筋,能够利用规律去找算式,这样我们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在后面按要求找加法算式的时候,也运用类似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虽然这一题学习的时间比较长,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疲惫,个个精神亢奋。下课后,笔者找到两个学生进行了交流。
师:你感觉到刚才的学习有意思吗?
生:太有意思了,以前找算式的时候一下子不能找到很多,现在知道了用规律去找,方便多了。
生:非常有意思。我在想,把减号前面的数减少2,减号后面的数也减少2,这个规律还是正确的吗?(这个小家伙已经从“1”想到了“2”了)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稍微改变了教学方式后,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究其原因,源于以下两点:
1.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把握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对规律的不断重复,逼迫学生去理解并掌握,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后,肯定会有效果,但是这样的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疲劳,丧失学习的兴趣。在课堂里,先把算式分成加法和减法两组,因为减法算式里两个数的变化规律相同,学生容易发现并描述规律,所以先研究减法算式。在研究减法算式的过程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写一写,再通过理一理初步发现规律。在第二道题练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要求,要求很快找到得数是3的减法算式,学生在一种强烈的求快驱动下,一部分学生可能仍然采用逐一寻找的方法,但是思维在加速,另一部分学生则想到优化方法,运用前面发现的规律去寻找算式,在一边找算式、一边检验规律的过程中,拓宽了规律的范围。接着通过进一步举例,逐步形成了对于规律的初步认识。第三道题又一次提高了要求,让学生直接运用前面的规律去找到得数相同的算式,学生在找的过程中自觉运用了规律,思维从无序的状态走向了有序。在相同的习题中,学生经历着初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和运用规律的不同学习过程,有着不同的收获,学习起来自然就感到非常有意思。
2.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每一题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把握教材中每一道题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理解每一道题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这样才能够定准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在前面学习“得数是6、7、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时,要求学生借助具体的图形进行有序整理算式,到了学习“得数是9的加法及其减法”时,要求直接写算式,这些学习为这道题的思考积累了经验。在学习本题后,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教材中就一改前面的要求(图2)。
这里要求学生自己去整理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一比,看谁说得多。此处思维水平的提升,则要综合运用前面有序整理算式和初步运用规律的经验。如果前面的规律仅仅停留于描述层面上,那么在这个整理过程中,会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增加了学习难度,学生的思维也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水平。
教材在编排习题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经常会把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题目安排在同一道题里。面对这样的题目,只有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充分把握每一道题在教学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没有重复的感觉,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作者单位:南通市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22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