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写作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能够思行万里,下笔千言,有的同学则思维凝滞,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当然和一个人知识、情感的积累以及写作的意识和习惯有关,但更和我们面对人和事物善不善于追问有关。因为,追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文章展开的引擎。
  我们处在一个瞬息万变、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社会,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信息,这些信息或介绍、或描述、或生发,都可以作为我们文章的素材。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如果说疑问是思考的开端,那么追问对于文章写作来说,则是一种多向的展开。在文章的写作中,我们有时不能把握平凡,不能从小事、司空见惯的事中悟出道理,我们也每每苦恼于没有什么事可写,而老师们传授给我们的观察、思考的“技术”,有时根本派不上用场。这就是没抓住作文中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追问。追问就是针对看似平淡的客观事物,从不同的方面、角度提出自己的诘问,从而使事物丰富起来,进而有利于我们进行文章的表达。追问的对象既可以是我们的自身,我们的心灵,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社会现象、物情百态,等等,总之,凡有所见均可追问。追问使我们养成质疑的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解决了我们无物可写、无事可言、无情可抒的问题。追问还能使文章由浅直到深刻。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风中的“三轮车” 施 天
  
  前些天,我因身体不舒服,从学校请假出来去看病。那天下着瓢泼大雨,雨水溅了我全身,带着伞的我还是被淋得像只落汤鸡。
  打不到“的士”,我只好叫了辆三轮车,因为雨下得太大,我也没有注意太多,便匆匆上了车。但车子没有走,原来车夫在等我说明去处。这时,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他!“去人民医院。”我简单地说了声,他就慢慢地蹬起来。
  只见他伛偻着背,短小的身材使人觉得他蹬车更困难、更费力。我仔细瞧着他,见他身上穿的衣服已明显有好几个洞了,头发也已所剩不多了,而且已经有了斑白的痕迹,从头到脚几乎没有几块肉。瘦骨嶙峋的,看得出他家的条件还是不太好。
  他是谁?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其实没有什么,但又有什么。因为他的女儿是我的同学。从小我就知道她的爸爸是个车夫,知道她家的条件不太好。靠父亲蹬三轮车,母亲捡破烂挣来的钱来支付两个女儿的学费,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可以想象得出他们的日子过得多艰难。
  没有想到事隔多年,她父亲还是和当年一样。唯一改变的就是,他蹬起车子来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了。耳朵好像也听不到什么了,因为多了个助听器。
  雨越下越大,噗噗地打在他的脸上和身上。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知道是同情。因为她的女儿是我的同学,而我的父母却有着和他不一样的生活和工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我是多么希望每个人都能一样幸福、快乐地生活呀!
  快到了,我想多给他点钱,但我终于还是没有那样做。这算什么?施舍吗?这对他来说或许是一种伤害。就在他认出我之后,对,他确实认出了我。我又怎么忍心让他难堪呢?
  他拿了钱后,自顾自地说了声:“雨呀蛮大格!”可能是因为耳朵的缘故,他说起话来特别响。
  我静静地站在雨中目送着这位可敬的父亲离去,他仍然费力地蹬着车。不远处又有人叫住了他,他又能拉一笔生意了。慢慢地,他消失在雨中……
  我衷心地祝愿他们一家人幸福、平安!
  这篇文章采用淡淡的笔触,叙述了自己对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力车夫的同情。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寄寓了作者的同情和思考。
  这篇文章首先从看到的现象写起,车夫“伛偻着背,短小的身材”,一般我们坐三轮车看到这儿,就到此为止了。但作者采用追问的思维方式,并进行了前后的对比,这篇文章也就较深刻地写出来了。文章在一步步的追问中展开,在一步步的追问中深化。正是有了第一次的追问,才有了对其家境的介绍,而“他是谁”,也就有了一种普遍的意义。也正是由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的追问,才会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存在的疑惑的思考,对弱者的同情。接下来也正是自己在想多给些钱时又对自己“这算什么?施舍吗?”的追问中,表达了作者的平等意识和悲悯情怀。这层层的追问,展开了文章的层次,展现了作者面对弱者时心灵的斗争,也使文章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再比如,如果我们见到了街头修车的一位老人,并且想描写他。要是我们仅仅对他进行外在形象的描绘,那写不出什么东西。但如果我们问一问他是什么地方人,老伴怎样,有无儿女,家里的收入情况,儿女孝敬与否,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经历,每月修车挣多少钱,他的钱如何用度,等等,经过这样的层层追问,一个“修车老人”的形象就会丰满起来,他的精神面貌也就会矗立在我们的面前。因此说,只要乐意追问,善于追问,制约同学们作文无话可说的颈瓶就会解决,而洋溢在我们身边的小事、底层事就会变得丰满而深刻。当然,追问只是撷取素材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其中的对比思考、背景及前瞻性思考同样也是可资利用的方法。
  追问,在本质上是审视后的思考,这种追问如果加上实地的调查,一个个丰满的人物,一件件完整的事件,就会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来。同学们不妨多试一试。
其他文献
有的同学总是很困惑:作文应写什么内容?对此,笔者认为,写小事、身边事、底层人的事,重视对生活原生态的描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发现不少同学的作文内容在应试意识或者说在业已形成的应试潜意识的作祟下,有一种蹈虚的现象,作文内容大而空,泛泛而论的情况很严重。作文基本上脱离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脱离了围拥在我们身边丰富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离了我们当下的思维所能达及的“生活”之域,在技巧、方式、方法里找出
期刊
一、大题小作    思路导航  1.小时空,集中体现大话题。时间跨度要小,空间转换要少,一旦选取了时空点,故事就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典型事件集中反映大主题,从而成为佳作。  2.小角度,深刻反映大话题。从小角度人手,这个角度还需是这个命题的一个“子目录”,唯其如此,才能产生“断其一指”的效果。  3.小场景,烘托大话题。在写作时,有意识地以小场景来折射大题材,可使矛盾更集
期刊
徐迅的《春天的速度》寓理于景,以其深邃的哲理妙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警示我们:不要沉迷于春天东风骀荡、繁花似锦的美丽妖娆的景象,要警惕春天的速度,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不要让时光从我们身边白白流逝。  除此之外,作者用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绘声绘色、赋象以形的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谈《春天的速度》的特点。  在内容上。寓理于景,提醒人们:要警惕春天的速度。  苏叔阳
期刊
乡土,是当代散文书写的一个重要场域。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乡村的贫瘠、荒凉、落寞已经越来越触目惊心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散文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自然会生出无限感慨。因此,追怀、铭记乡村尘俗生活的自然、朴野、宁馨、温情的一面,便成为诸多感怀、沉思散文中的重要脉络。从这个意义上讲,李雪峰的《偷秋》一文可算是一篇佳作。它以细致的笔触描绘出颇具童趣的乡村偷秋的民俗风情图,展现了“村庄人”朴素、本
期刊
也许,人和自然的和谐本来就是自然界唯一的法则,于是在人类前行的历程中,它演绎成种种情调,种种人生的感悟。长天庆《飘逝的芦花》就向人们唱响了一曲天人合一的穿越岁月的歌。  首先,描摹了魂牵梦萦的故乡那片芦苇的自然和纯美。文章开篇即直抒胸臆,“故乡的那片芦苇真美”!之所以美,是因为芦苇是属于自然的,于是作者写春天的芦苇,写明净的泉水,写飞来飞去的小鸟,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故乡的这片芦苇,也浸透着他
期刊
初读本文,感觉文章只是讲了一个“我”天黑过桥洞、和两个民工认识聊天的简单故事。“我”在约会结束后独自回家,因图省时而抄“便道”——走桥洞。桥洞内漆黑一片,“我”想转身返回,不料一个趔趄。这时,一个有刺青的民工有力地搂住了“我”,我被吓得魂不附体。以为遇到劫匪了。然而,事实上是“我”误会了他们。待误会消除,“我”为表谢意,便请他们喝可乐,聊天中知道了一些有关他们的事。再次读文章,却发现,这简单的故事
期刊
几多炊烟?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应该就是写村落的炊烟。“依依”真软,一种情态,一声呼唤,一份柔情,亲切地让人想落泪。  记得儿时,与几个村童牧牛晚归,常驻足于村口的山腿上。牛在晚霞下自在地啃草,人在山包上任情嬉戏。于是相呼相和,于是指指点点,数落村庄的那些正在冒着炊烟的烟囱,哪一根是自家的。我注目,我寻找,很快就找到我家的了,因为我家住在村头,极易找到。炊烟,徐徐、悠悠。  那时,我常常
期刊
《红楼梦》的叙述,于极平常、自然之中透出博大和深厚。故事娓娓道来,却平常而不平淡,活泼而不轻浮,细腻而不琐碎,绚丽而不喧哗,“浑然天成、博大精汤”八个字是当之无愧的。  以人物的对话来刻画人物,是红楼梦人物描写的一大特色,关于林黛玉的刻薄和聪明便是一例。比如第八回中黛玉的那句“哎哟,我来的不巧了”,明显带有奚客和妒意,而在宝钗的追问下,她的解释既充分显示了林的聪明,也显示出林内心的矛盾——因内心敏
期刊
唐人无名氏有《蝶恋花》一词。灵鹊送喜本是人为的附会,词中的少妇却为送喜的真假而时恼时喜,并迁怨于灵鹊,“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借灵鹊之口,呈现出少妇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的各个层次:独守空房的抑郁幽怨,灵鹊来去的恼怒厌烦,虚拟的征夫归来的狂喜不已。这种有趣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迁移”,在小说和戏剧作品中最为常见。它类似于电影里的“空白镜头”,戏剧中的“潜台词”和
期刊
面对作文,很多同学都为没有素材而叫苦,或为写来写去都是几个用滥了的旧素材而长叹。殊不知,一座储藏丰富的素材宝库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课本。如果能够用心挖掘、合理归纳,并且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我们的文章一定能独树一帜,让老师眼前一亮。  下面笔者就试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为例,将课文素材进行整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给同学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课文篇目:《再别康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