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瑞杏,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仕版奋扬学校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33年;佛山市骨干教师、顺德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主持科研课题曾获省、区科研成果奖。
关于师生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就像“电源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如果发生短路,会使学生走向对立。
感 悟
教学中,少不了“表扬”和“批评”这四个字。从教以来,梁瑞杏用“批评”浇灌禾苗更多一些。梁瑞杏感悟:“批评”就像严厉、警醒的风,让禾苗不至于骄傲自满或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近年来,梁瑞杏开始关注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的教育理念,科恩博士提出:很多人认为,严厉的批评能使孩子变得更加坚强,但事实并非这样。一个人并不是坚强就会成功,成功的基础也并非只是坚强;坚强与内心有力量是两回事。成功需要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基础是心理弹性——来自于坚定的情感支持。
对此,梁瑞杏也曾半信半疑,不批评,孩子能进步吗?
过 招
作为校长,梁瑞杏一直坚持上课。她的班上学生重新安排了座位,原来小杰和旁边的同学总能聊得火热,把他调到教室的哪个位置,他都可以和别人玩成一片;于是,梁瑞杏又把他调回小组的第一位,这也是小杰的“专属区”。不过这回他真的不高兴了,他决定用无言来反抗。
一天放学后,梁瑞杏正在把第二天让学生晨读的提示写在黑板上。冬日里天黑得早,梁瑞杏想早点让学生回家。但是只有小杰还在自己的座位上磨磨蹭蹭,显然在有意拖拉。梁瑞杏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扭过头瞥了他一眼,说:“收拾完快点走!”小杰的脸绷得紧紧的,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
梁瑞杏不耐烦地再次提醒他,这样反复了两三次后,小杰竟把收拾完的一大袋书,“啪”的往桌子上一掷,对梁瑞杏怒目而视。看到他这样子,梁瑞杏也受不了了,大声批评他:“你不想走就到我办公室去!其他同学都回去了,你还在这里做什么?”
“我收拾完了,自然会走!”
“你这是收拾吗? 你分明就是和老师在斗气!”
……
别看小杰只是五年级学生,伶牙俐齿一点不比老师差。梁瑞杏见招拆招,把他故意留校不想回家的想法直言不諱地说出来:正是在前不久,也是因为他不回家,怂恿另外一名同学一起到外面去写作业,远远过了正常放学时间。当时天早就黑了,对方的家长因为找不到孩子,最后还报了警。一想起这件事,看到他现在又在拖拉,梁瑞杏就想让他快点回家,免生事端。
没想到小杰态度如此嚣张,梁瑞杏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而小杰也在气头上,把一个袋子揉捏得紧紧的塞在手里,仿佛老师就是那个被捏成一团的袋子一样。双方僵持了一会儿,看到他满脸怒气,对面是一个叛逆期的学生,梁瑞杏强忍自己。
这时,梁瑞杏看得出,小杰掉泪了,双肩在微微颤动。良久,当他再次抬起头来时,梁瑞杏已经注意到他的双眼通红,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看到小杰这个模样,梁瑞杏确认这不是小学生应该有的正常表情,这个表情下面肯定埋藏着某种原因。
梁瑞杏开始反思:我这样批评小杰,我让他更坚强了吗?我让他内心更丰富了吗?显然都没有。
回 放
梁瑞杏努力把小杰这一学期的表现如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放,遗憾的是,他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张随时想说就说的嘴巴。小杰在学期初的时候很积极,爱表现,他反应快,回答问题准确,知识面广。唯一不足,就是在课堂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刚开始,梁瑞杏还觉得小杰思维敏捷,灵感不错,是一个可造之材,但慢慢地,她发现,只要他觉得自己懂了的地方,就随意玩自己带回来的小玩具。梁瑞杏试着提醒他发言先举手,也多次提醒他把小玩具收起来,但都无效,直至把他的小玩具全部没收,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与老师对着干。
有一天,梁瑞杏与小杰妈妈聊起小杰在学校的情况,小杰妈妈也满肚子苦水,说这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和父母对着干,甚至打过他,也没用。
梁瑞杏明白,小杰的这种表现还不只是在学校。
而这次冲突,正是他在学校和在家里叛逆表现的集中爆发。而导火线,也就是大家一直用的“批评”。对此,梁瑞杏让他先冷静一分钟,自己继续把黑板要写的抄写完, 同时,她也在让自己冷静。接着,梁瑞杏让他坐下来,自己也搬了张椅子坐在他身边。这时她发现,自己很少和学生这样坐下来“促膝谈心”。是时间不够,还是已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小杰坐下后,就像一道防线突然崩溃,呼吸声因哽咽变得断断续续。梁瑞杏直入主题,问他为什么总是拖校不想回家。小杰开始数落妈妈的不是,说妈妈整天就是啰嗦,管得太宽,批评不离口。听他倾诉完后,梁瑞杏问他:“你现在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回家。一回家就烦得不得了。”
“你天天还得回家,那怎么办?”
“我妈只要一说我,我就顶回去,有一次我顶回去后,我爸爸就打了我。所以我就在自己房间里使劲踹木板。”
梁瑞杏越听,越明白,为什么多次催小杰回家,他总会这么大反感。
在学校,老师一天到晚讲纪律,讲学习,像小杰这样不拘一格的学生,在家在学校都不吃香,对他来说,就没有一个晴天。同时,梁瑞杏也渐渐明白,一个在班上话多的人,其实也是用某种方式在疏通自己的压力;而这些,老师是否知道?
随后的谈话就变得轻松多了,小杰也放下了戒备。梁瑞杏再细心了解他和妈妈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有没有打算改善这种关系。梁瑞杏觉得应该为刚才的态度向他道歉,此时,小杰终于彻底醒悟了。梁瑞杏因此顿悟:批评,有时就是“最简单粗暴”。
配 置
随后,当然就是约谈家长了。孩子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老师单方面可以解决的。从与小杰妈妈的谈话中,梁瑞杏进一步了解到,孩子近年来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家庭与学校教育均存在问题,需要“配置”最适合的电源。小杰和妈妈的关系并不像他主观认为的那么糟糕,只是妈妈的刀子嘴豆腐心,很多时候是不被他领情甚至适得其反。而小杰也很清醒自己是比其他同学提前进入叛逆期。
这次批评,无意间触动小杰心底的故事。但为什么这些蛛丝马迹不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发现,而是在这样一次严厉的批评中暴露?梁瑞杏反思对他的关注和鼓励是否太吝啬,而将注意力只放在了他每次破坏纪律上。每个孩子心里都渴望得到赞赏,为什么没把这种平等的“促膝谈心”放在问题发现的最开始?
梁瑞杏认为,自己没真正了解过这个小孩,没有真正走入过他的心里。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像一本书,是活的,一天天变化,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从小杰的个案中,梁瑞杏悟出:严厉的批评,并不能给人强大的心理力量和情感支持。当今教育,需要培养有创造精神且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而严厉的批评只会给学生心底带来阴影。
关于师生关系,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教育就像“电源适配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如果发生短路,会使学生走向对立。
感 悟
教学中,少不了“表扬”和“批评”这四个字。从教以来,梁瑞杏用“批评”浇灌禾苗更多一些。梁瑞杏感悟:“批评”就像严厉、警醒的风,让禾苗不至于骄傲自满或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近年来,梁瑞杏开始关注美国教育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的教育理念,科恩博士提出:很多人认为,严厉的批评能使孩子变得更加坚强,但事实并非这样。一个人并不是坚强就会成功,成功的基础也并非只是坚强;坚强与内心有力量是两回事。成功需要的是一种不一样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基础是心理弹性——来自于坚定的情感支持。
对此,梁瑞杏也曾半信半疑,不批评,孩子能进步吗?
过 招
作为校长,梁瑞杏一直坚持上课。她的班上学生重新安排了座位,原来小杰和旁边的同学总能聊得火热,把他调到教室的哪个位置,他都可以和别人玩成一片;于是,梁瑞杏又把他调回小组的第一位,这也是小杰的“专属区”。不过这回他真的不高兴了,他决定用无言来反抗。
一天放学后,梁瑞杏正在把第二天让学生晨读的提示写在黑板上。冬日里天黑得早,梁瑞杏想早点让学生回家。但是只有小杰还在自己的座位上磨磨蹭蹭,显然在有意拖拉。梁瑞杏一边在黑板上写字,一边扭过头瞥了他一眼,说:“收拾完快点走!”小杰的脸绷得紧紧的,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
梁瑞杏不耐烦地再次提醒他,这样反复了两三次后,小杰竟把收拾完的一大袋书,“啪”的往桌子上一掷,对梁瑞杏怒目而视。看到他这样子,梁瑞杏也受不了了,大声批评他:“你不想走就到我办公室去!其他同学都回去了,你还在这里做什么?”
“我收拾完了,自然会走!”
“你这是收拾吗? 你分明就是和老师在斗气!”
……
别看小杰只是五年级学生,伶牙俐齿一点不比老师差。梁瑞杏见招拆招,把他故意留校不想回家的想法直言不諱地说出来:正是在前不久,也是因为他不回家,怂恿另外一名同学一起到外面去写作业,远远过了正常放学时间。当时天早就黑了,对方的家长因为找不到孩子,最后还报了警。一想起这件事,看到他现在又在拖拉,梁瑞杏就想让他快点回家,免生事端。
没想到小杰态度如此嚣张,梁瑞杏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而小杰也在气头上,把一个袋子揉捏得紧紧的塞在手里,仿佛老师就是那个被捏成一团的袋子一样。双方僵持了一会儿,看到他满脸怒气,对面是一个叛逆期的学生,梁瑞杏强忍自己。
这时,梁瑞杏看得出,小杰掉泪了,双肩在微微颤动。良久,当他再次抬起头来时,梁瑞杏已经注意到他的双眼通红,努力不让眼泪掉下来。看到小杰这个模样,梁瑞杏确认这不是小学生应该有的正常表情,这个表情下面肯定埋藏着某种原因。
梁瑞杏开始反思:我这样批评小杰,我让他更坚强了吗?我让他内心更丰富了吗?显然都没有。
回 放
梁瑞杏努力把小杰这一学期的表现如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放,遗憾的是,他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张随时想说就说的嘴巴。小杰在学期初的时候很积极,爱表现,他反应快,回答问题准确,知识面广。唯一不足,就是在课堂随时打断老师的讲课;刚开始,梁瑞杏还觉得小杰思维敏捷,灵感不错,是一个可造之材,但慢慢地,她发现,只要他觉得自己懂了的地方,就随意玩自己带回来的小玩具。梁瑞杏试着提醒他发言先举手,也多次提醒他把小玩具收起来,但都无效,直至把他的小玩具全部没收,从那以后,他就开始与老师对着干。
有一天,梁瑞杏与小杰妈妈聊起小杰在学校的情况,小杰妈妈也满肚子苦水,说这孩子在家里也是一样,和父母对着干,甚至打过他,也没用。
梁瑞杏明白,小杰的这种表现还不只是在学校。
而这次冲突,正是他在学校和在家里叛逆表现的集中爆发。而导火线,也就是大家一直用的“批评”。对此,梁瑞杏让他先冷静一分钟,自己继续把黑板要写的抄写完, 同时,她也在让自己冷静。接着,梁瑞杏让他坐下来,自己也搬了张椅子坐在他身边。这时她发现,自己很少和学生这样坐下来“促膝谈心”。是时间不够,还是已不习惯这样的沟通方式?小杰坐下后,就像一道防线突然崩溃,呼吸声因哽咽变得断断续续。梁瑞杏直入主题,问他为什么总是拖校不想回家。小杰开始数落妈妈的不是,说妈妈整天就是啰嗦,管得太宽,批评不离口。听他倾诉完后,梁瑞杏问他:“你现在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回家。一回家就烦得不得了。”
“你天天还得回家,那怎么办?”
“我妈只要一说我,我就顶回去,有一次我顶回去后,我爸爸就打了我。所以我就在自己房间里使劲踹木板。”
梁瑞杏越听,越明白,为什么多次催小杰回家,他总会这么大反感。
在学校,老师一天到晚讲纪律,讲学习,像小杰这样不拘一格的学生,在家在学校都不吃香,对他来说,就没有一个晴天。同时,梁瑞杏也渐渐明白,一个在班上话多的人,其实也是用某种方式在疏通自己的压力;而这些,老师是否知道?
随后的谈话就变得轻松多了,小杰也放下了戒备。梁瑞杏再细心了解他和妈妈这种情况持续了多久,有没有打算改善这种关系。梁瑞杏觉得应该为刚才的态度向他道歉,此时,小杰终于彻底醒悟了。梁瑞杏因此顿悟:批评,有时就是“最简单粗暴”。
配 置
随后,当然就是约谈家长了。孩子存在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老师单方面可以解决的。从与小杰妈妈的谈话中,梁瑞杏进一步了解到,孩子近年来的变化及背后的原因:家庭与学校教育均存在问题,需要“配置”最适合的电源。小杰和妈妈的关系并不像他主观认为的那么糟糕,只是妈妈的刀子嘴豆腐心,很多时候是不被他领情甚至适得其反。而小杰也很清醒自己是比其他同学提前进入叛逆期。
这次批评,无意间触动小杰心底的故事。但为什么这些蛛丝马迹不是在平时的交流中发现,而是在这样一次严厉的批评中暴露?梁瑞杏反思对他的关注和鼓励是否太吝啬,而将注意力只放在了他每次破坏纪律上。每个孩子心里都渴望得到赞赏,为什么没把这种平等的“促膝谈心”放在问题发现的最开始?
梁瑞杏认为,自己没真正了解过这个小孩,没有真正走入过他的心里。班上每一个学生都像一本书,是活的,一天天变化,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从小杰的个案中,梁瑞杏悟出:严厉的批评,并不能给人强大的心理力量和情感支持。当今教育,需要培养有创造精神且心理承受能力强的学生,而严厉的批评只会给学生心底带来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