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0年,日本设立在上海的间谍培训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因经费出现危机及对课程设置不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被骗来上海,冲突迅速演变成械斗,成为世界谍报只上罕见的间谍学潮。
经多方努力平息了学潮后,校方便开始在间谍技能之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一首贯彻该校“兴亚”思想的校歌便应运而生:
日本少年向中国远航
一百五十人弦诵一堂
若问吾辈何所思
将见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
高歌着“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的“日本少年”间谍们,在随后爆发的甲午战争中,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出生入死。在被中国破获的多个间谍案中,除了那位在普陀山假扮和尚的高见武夫是46岁的“高龄”之外,被处决的间谍们多在青春韶华:
藤崎秀,22岁;钟崎三郎,25岁;藤岛武彦,25岁;福原林平,26岁;石川伍一,28岁;楠内有次郎,29岁;山崎羔三郎,30岁……
在上海间谍门事件中,中国政府处决了从美国领事馆引渡的楠内有次郎和福原林平,引发中美之间巨大外交风波,甚至差点导致美国国会弹劾“对华软弱”的总统。涉案日本间谍的年轻,也成为美国舆论大肆攻击中国野蛮残忍的理由之一。美国的报章在提到两人时,几乎绝口不用“间谍”一词,而多代之以“日本青年”、“日本学生”等字眼。
侥幸逃脱的其他日本间谍,如向野坚一也仅26岁、宗方小太郎30岁,而在华间谍网的领导者荒尾精年仅35岁,只有幕后的资助者岸田吟香61岁,属于“老人”。
这样一支年轻的间谍团队,在为日本军队提供重要的谍报保障的同时,也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咄咄逼人的崛起。这些青年间谍在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坚忍、顽强、忠贞乃至视死如归的精神,即令他们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也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并自省。正如藤岛武彦留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的结语:“我说间谍也是敌国忠臣,这有何妨。”
而吊诡的是,这些为日本侵华做马前驱的青年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兴亚主义者,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侵略,而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振兴亚洲、解放中国的崇高事业。正如其中的宗方小太郎所总结的,黄种人要对抗白种人的欺凌,惟有改革与自强,而前提必须是革除中国的弊政;先征服中国,是日本团结和领导中国一起崛起的必要条件。所以,侥幸躲过了战争时期清廷搜捕的日本间谍,日后都大力鼓吹中日友好,都在中国建立了相当广泛的人脉,甚至被中国的革命者看作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同志加兄弟”。
宗方小太郎曾经为日本军队起草文告,充满道德优越感地号召汉人起来推翻所谓“满清的异族统治”;向野坚一曾经为“报恩”而对中国一农家终生照料;藤岛武彦以弱冠之年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收服抢劫自己的中国水匪;“三崎”临死前坚决要求面向东方受刑,乃至激怒了刽子手而导致脸上亦有刀伤……这些颇有古风的故事,令百年下浸弥在仇日情绪中的国人震撼和不解。
其实,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正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青春躁动,带着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梁启超在其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那些朗朗上口的激昂语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不仅是对心目中“少年中国”的期盼,更是对当时青春日本的描摹和钦羡。正是这种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令日本成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弥漫大江南北的是亲日情绪、而非仇日情绪。
甲午战争时的间谍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声望,被看作是“仁人志士”。这点令西方人大惑不解。英国谍报史专家麦考米克(Donald McCormick)在其以迪肯(Richard Deacon)笔名所作名著《日本间谍秘史》(英文原文为:Kempai Tai: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Secret Service)中说,“在日本,一向把间谍活动视为一种光明正大和爱国的行动。在日本的许多参考书中,对他们的许多大人物曾参与过间谍活动这一事实,并不隐瞒。”这与西方国家普遍对自己的间谍活动的隐瞒和自惭大相径庭。
原英国驻东京武官马尔考姆•肯尼迪上尉认为,日本的谍报工作主要受《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的影响。这其实是中肯之语。《孙子兵法•用间篇》认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并将间谍提高到关键的战略地位:“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从我们所介绍的日本间谍来看,以及从甲午战争时日本各种文件来看,日本赋予了自己的行为以极强的正义感,而且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史观也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日本”对“野蛮中国”的征伐,对日本多持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正义”二字在很多时候相当的含糊和难以界定,反而很容易令人沉迷于此,以“正义”作为疗治心理创伤的麻醉剂,从而可以忽略自己在任何技术层面上的落后、愚钝和懒惰。
“正义”在手的中国,除了一个邓世昌邓大人外,百年来几乎很少纪念甲午战争中的死难烈士,可见“正义”二字的持久力量。倒是“非正义”的日本,将百多年来的为国牺牲者,悉数列入祭祀,春秋不绝,即使顶着邻国的愤怒声讨。
“正义”的晚清中国也从来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间谍,甚至在战前都没有对日本间谍采取有效的防范。宗方小太郎就是拿着总理衙门签发的通行证,堂而皇之地对军事要地进行了公开的侦察。而在战前,一些日本间谍被捕后,都被中国地方政府迅速地开释,甚至礼送出境;在战后,尚未被处决的日本间谍或汉奸,均被无罪释放。
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谍报工作,可以说是多层次、立体地开展的,官方与民间结合得十分紧密。日本曾利用中日谈判的机会,计破中国外交密电码,从其中对军方与外交部门的协调,就可看出日本将对华谍报工作纳入国家整体战的战略高度。
这一长期被中国研究者所忽视的细节,是后来官至外务省政务局长的中田敬义于1938年披露的。1886年,北洋海军访问长崎并与当地日本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中国的电报密码便曾被一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1894年开战前,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向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递交“第一次绝交书”,这是一封长信,日本人故意主动将此翻译成汉文,译者就是中田敬义。次日,汪凤藻向国内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文,日本方面截获此一密码电报,并将其与原信相对比,终于破获了中国的密码。因此,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的密码通讯、至少是外交系统的密码通讯,一览无余,这在整个战争期间乃至后来的马关谈判期间,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方面毫无知觉。
主持破译该密码的电信课长佐藤爱麿,也是日本外交史风云人物,后作为日本全权代表出席1907年6月的第二次海牙万国和平会议,此后又担任过驻美大使。这是日本重用间谍的又一事例。其子佐藤尚武(Naotake Sato)曾担任日本外务大臣及二战中末任驻苏大使,苏军挥师攻入中国东北,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日本人,估计当时心情该是五内俱焚的。
在如今的日本,还收藏着甲午战争间谍们的大量文物,供后人瞻仰。我曾经欣赏过其中的一些书法作品,内有一幅唐诗集句,由在华谍报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经商报国的岸田吟香(见本刊上期)于甲午晚秋所书,给我带来相当的震撼。其联曰:
“英雄一去豪华尽,书卷长留天地间。”
我总是在想:我们的英雄何处得觅?我们的书卷又哪里能留呢?
经多方努力平息了学潮后,校方便开始在间谍技能之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一首贯彻该校“兴亚”思想的校歌便应运而生:
日本少年向中国远航
一百五十人弦诵一堂
若问吾辈何所思
将见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
高歌着“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的“日本少年”间谍们,在随后爆发的甲午战争中,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出生入死。在被中国破获的多个间谍案中,除了那位在普陀山假扮和尚的高见武夫是46岁的“高龄”之外,被处决的间谍们多在青春韶华:
藤崎秀,22岁;钟崎三郎,25岁;藤岛武彦,25岁;福原林平,26岁;石川伍一,28岁;楠内有次郎,29岁;山崎羔三郎,30岁……
在上海间谍门事件中,中国政府处决了从美国领事馆引渡的楠内有次郎和福原林平,引发中美之间巨大外交风波,甚至差点导致美国国会弹劾“对华软弱”的总统。涉案日本间谍的年轻,也成为美国舆论大肆攻击中国野蛮残忍的理由之一。美国的报章在提到两人时,几乎绝口不用“间谍”一词,而多代之以“日本青年”、“日本学生”等字眼。
侥幸逃脱的其他日本间谍,如向野坚一也仅26岁、宗方小太郎30岁,而在华间谍网的领导者荒尾精年仅35岁,只有幕后的资助者岸田吟香61岁,属于“老人”。
这样一支年轻的间谍团队,在为日本军队提供重要的谍报保障的同时,也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咄咄逼人的崛起。这些青年间谍在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坚忍、顽强、忠贞乃至视死如归的精神,即令他们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也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并自省。正如藤岛武彦留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的结语:“我说间谍也是敌国忠臣,这有何妨。”
而吊诡的是,这些为日本侵华做马前驱的青年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兴亚主义者,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侵略,而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振兴亚洲、解放中国的崇高事业。正如其中的宗方小太郎所总结的,黄种人要对抗白种人的欺凌,惟有改革与自强,而前提必须是革除中国的弊政;先征服中国,是日本团结和领导中国一起崛起的必要条件。所以,侥幸躲过了战争时期清廷搜捕的日本间谍,日后都大力鼓吹中日友好,都在中国建立了相当广泛的人脉,甚至被中国的革命者看作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同志加兄弟”。
宗方小太郎曾经为日本军队起草文告,充满道德优越感地号召汉人起来推翻所谓“满清的异族统治”;向野坚一曾经为“报恩”而对中国一农家终生照料;藤岛武彦以弱冠之年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收服抢劫自己的中国水匪;“三崎”临死前坚决要求面向东方受刑,乃至激怒了刽子手而导致脸上亦有刀伤……这些颇有古风的故事,令百年下浸弥在仇日情绪中的国人震撼和不解。
其实,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正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青春躁动,带着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梁启超在其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那些朗朗上口的激昂语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不仅是对心目中“少年中国”的期盼,更是对当时青春日本的描摹和钦羡。正是这种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令日本成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弥漫大江南北的是亲日情绪、而非仇日情绪。
甲午战争时的间谍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声望,被看作是“仁人志士”。这点令西方人大惑不解。英国谍报史专家麦考米克(Donald McCormick)在其以迪肯(Richard Deacon)笔名所作名著《日本间谍秘史》(英文原文为:Kempai Tai: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Secret Service)中说,“在日本,一向把间谍活动视为一种光明正大和爱国的行动。在日本的许多参考书中,对他们的许多大人物曾参与过间谍活动这一事实,并不隐瞒。”这与西方国家普遍对自己的间谍活动的隐瞒和自惭大相径庭。
原英国驻东京武官马尔考姆•肯尼迪上尉认为,日本的谍报工作主要受《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的影响。这其实是中肯之语。《孙子兵法•用间篇》认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并将间谍提高到关键的战略地位:“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从我们所介绍的日本间谍来看,以及从甲午战争时日本各种文件来看,日本赋予了自己的行为以极强的正义感,而且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史观也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日本”对“野蛮中国”的征伐,对日本多持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正义”二字在很多时候相当的含糊和难以界定,反而很容易令人沉迷于此,以“正义”作为疗治心理创伤的麻醉剂,从而可以忽略自己在任何技术层面上的落后、愚钝和懒惰。
“正义”在手的中国,除了一个邓世昌邓大人外,百年来几乎很少纪念甲午战争中的死难烈士,可见“正义”二字的持久力量。倒是“非正义”的日本,将百多年来的为国牺牲者,悉数列入祭祀,春秋不绝,即使顶着邻国的愤怒声讨。
“正义”的晚清中国也从来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间谍,甚至在战前都没有对日本间谍采取有效的防范。宗方小太郎就是拿着总理衙门签发的通行证,堂而皇之地对军事要地进行了公开的侦察。而在战前,一些日本间谍被捕后,都被中国地方政府迅速地开释,甚至礼送出境;在战后,尚未被处决的日本间谍或汉奸,均被无罪释放。
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谍报工作,可以说是多层次、立体地开展的,官方与民间结合得十分紧密。日本曾利用中日谈判的机会,计破中国外交密电码,从其中对军方与外交部门的协调,就可看出日本将对华谍报工作纳入国家整体战的战略高度。
这一长期被中国研究者所忽视的细节,是后来官至外务省政务局长的中田敬义于1938年披露的。1886年,北洋海军访问长崎并与当地日本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中国的电报密码便曾被一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1894年开战前,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向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递交“第一次绝交书”,这是一封长信,日本人故意主动将此翻译成汉文,译者就是中田敬义。次日,汪凤藻向国内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文,日本方面截获此一密码电报,并将其与原信相对比,终于破获了中国的密码。因此,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的密码通讯、至少是外交系统的密码通讯,一览无余,这在整个战争期间乃至后来的马关谈判期间,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方面毫无知觉。
主持破译该密码的电信课长佐藤爱麿,也是日本外交史风云人物,后作为日本全权代表出席1907年6月的第二次海牙万国和平会议,此后又担任过驻美大使。这是日本重用间谍的又一事例。其子佐藤尚武(Naotake Sato)曾担任日本外务大臣及二战中末任驻苏大使,苏军挥师攻入中国东北,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日本人,估计当时心情该是五内俱焚的。
在如今的日本,还收藏着甲午战争间谍们的大量文物,供后人瞻仰。我曾经欣赏过其中的一些书法作品,内有一幅唐诗集句,由在华谍报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经商报国的岸田吟香(见本刊上期)于甲午晚秋所书,给我带来相当的震撼。其联曰:
“英雄一去豪华尽,书卷长留天地间。”
我总是在想:我们的英雄何处得觅?我们的书卷又哪里能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