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间谍:帝国的青春躁动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0年,日本设立在上海的间谍培训机构日清贸易研究所,因经费出现危机及对课程设置不满,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被骗来上海,冲突迅速演变成械斗,成为世界谍报只上罕见的间谍学潮。
   经多方努力平息了学潮后,校方便开始在间谍技能之外,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一首贯彻该校“兴亚”思想的校歌便应运而生:
  日本少年向中国远航
  一百五十人弦诵一堂
  若问吾辈何所思
  将见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
  高歌着“东亚万里无云乾坤朗”的“日本少年”间谍们,在随后爆发的甲午战争中,为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出生入死。在被中国破获的多个间谍案中,除了那位在普陀山假扮和尚的高见武夫是46岁的“高龄”之外,被处决的间谍们多在青春韶华:
  藤崎秀,22岁;钟崎三郎,25岁;藤岛武彦,25岁;福原林平,26岁;石川伍一,28岁;楠内有次郎,29岁;山崎羔三郎,30岁……
  在上海间谍门事件中,中国政府处决了从美国领事馆引渡的楠内有次郎和福原林平,引发中美之间巨大外交风波,甚至差点导致美国国会弹劾“对华软弱”的总统。涉案日本间谍的年轻,也成为美国舆论大肆攻击中国野蛮残忍的理由之一。美国的报章在提到两人时,几乎绝口不用“间谍”一词,而多代之以“日本青年”、“日本学生”等字眼。
  
  侥幸逃脱的其他日本间谍,如向野坚一也仅26岁、宗方小太郎30岁,而在华间谍网的领导者荒尾精年仅35岁,只有幕后的资助者岸田吟香61岁,属于“老人”。
  这样一支年轻的间谍团队,在为日本军队提供重要的谍报保障的同时,也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咄咄逼人的崛起。这些青年间谍在中国所展现出来的坚忍、顽强、忠贞乃至视死如归的精神,即令他们是我们不共戴天的仇敌,也足以令我们肃然起敬并自省。正如藤岛武彦留在中国官方文件中的结语:“我说间谍也是敌国忠臣,这有何妨。”
  而吊诡的是,这些为日本侵华做马前驱的青年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兴亚主义者,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中国的侵略,而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振兴亚洲、解放中国的崇高事业。正如其中的宗方小太郎所总结的,黄种人要对抗白种人的欺凌,惟有改革与自强,而前提必须是革除中国的弊政;先征服中国,是日本团结和领导中国一起崛起的必要条件。所以,侥幸躲过了战争时期清廷搜捕的日本间谍,日后都大力鼓吹中日友好,都在中国建立了相当广泛的人脉,甚至被中国的革命者看作是“驱除靼虏、恢复中华”的“同志加兄弟”。
  宗方小太郎曾经为日本军队起草文告,充满道德优越感地号召汉人起来推翻所谓“满清的异族统治”;向野坚一曾经为“报恩”而对中国一农家终生照料;藤岛武彦以弱冠之年仅凭三寸不烂之舌收服抢劫自己的中国水匪;“三崎”临死前坚决要求面向东方受刑,乃至激怒了刽子手而导致脸上亦有刀伤……这些颇有古风的故事,令百年下浸弥在仇日情绪中的国人震撼和不解。
  其实,甲午战争中的日本间谍,正代表了这个国家的青春躁动,带着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梁启超在其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中,那些朗朗上口的激昂语汇,“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不仅是对心目中“少年中国”的期盼,更是对当时青春日本的描摹和钦羡。正是这种洋溢着的青春气息,令日本成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弥漫大江南北的是亲日情绪、而非仇日情绪。
  甲午战争时的间谍在日本享有崇高的声望,被看作是“仁人志士”。这点令西方人大惑不解。英国谍报史专家麦考米克(Donald McCormick)在其以迪肯(Richard Deacon)笔名所作名著《日本间谍秘史》(英文原文为:Kempai Tai: A History of the Japanese Secret Service)中说,“在日本,一向把间谍活动视为一种光明正大和爱国的行动。在日本的许多参考书中,对他们的许多大人物曾参与过间谍活动这一事实,并不隐瞒。”这与西方国家普遍对自己的间谍活动的隐瞒和自惭大相径庭。
  原英国驻东京武官马尔考姆•肯尼迪上尉认为,日本的谍报工作主要受《孙子兵法》等中国古代兵书的影响。这其实是中肯之语。《孙子兵法•用间篇》认为:“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并将间谍提高到关键的战略地位:“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从我们所介绍的日本间谍来看,以及从甲午战争时日本各种文件来看,日本赋予了自己的行为以极强的正义感,而且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史观也多认为甲午战争是“文明日本”对“野蛮中国”的征伐,对日本多持理解甚至赞赏的态度。“正义”二字在很多时候相当的含糊和难以界定,反而很容易令人沉迷于此,以“正义”作为疗治心理创伤的麻醉剂,从而可以忽略自己在任何技术层面上的落后、愚钝和懒惰。
  “正义”在手的中国,除了一个邓世昌邓大人外,百年来几乎很少纪念甲午战争中的死难烈士,可见“正义”二字的持久力量。倒是“非正义”的日本,将百多年来的为国牺牲者,悉数列入祭祀,春秋不绝,即使顶着邻国的愤怒声讨。
  “正义”的晚清中国也从来没有培养出自己的间谍,甚至在战前都没有对日本间谍采取有效的防范。宗方小太郎就是拿着总理衙门签发的通行证,堂而皇之地对军事要地进行了公开的侦察。而在战前,一些日本间谍被捕后,都被中国地方政府迅速地开释,甚至礼送出境;在战后,尚未被处决的日本间谍或汉奸,均被无罪释放。
  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谍报工作,可以说是多层次、立体地开展的,官方与民间结合得十分紧密。日本曾利用中日谈判的机会,计破中国外交密电码,从其中对军方与外交部门的协调,就可看出日本将对华谍报工作纳入国家整体战的战略高度。
  这一长期被中国研究者所忽视的细节,是后来官至外务省政务局长的中田敬义于1938年披露的。1886年,北洋海军访问长崎并与当地日本警察发生流血冲突,中国的电报密码便曾被一名叫吴大五郎的日本人窃取。1894年开战前,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向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递交“第一次绝交书”,这是一封长信,日本人故意主动将此翻译成汉文,译者就是中田敬义。次日,汪凤藻向国内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文,日本方面截获此一密码电报,并将其与原信相对比,终于破获了中国的密码。因此,整个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的密码通讯、至少是外交系统的密码通讯,一览无余,这在整个战争期间乃至后来的马关谈判期间,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中国方面毫无知觉。
  主持破译该密码的电信课长佐藤爱麿,也是日本外交史风云人物,后作为日本全权代表出席1907年6月的第二次海牙万国和平会议,此后又担任过驻美大使。这是日本重用间谍的又一事例。其子佐藤尚武(Naotake Sato)曾担任日本外务大臣及二战中末任驻苏大使,苏军挥师攻入中国东北,他是第一个得到消息的日本人,估计当时心情该是五内俱焚的。
  在如今的日本,还收藏着甲午战争间谍们的大量文物,供后人瞻仰。我曾经欣赏过其中的一些书法作品,内有一幅唐诗集句,由在华谍报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经商报国的岸田吟香(见本刊上期)于甲午晚秋所书,给我带来相当的震撼。其联曰:
  “英雄一去豪华尽,书卷长留天地间。”
  我总是在想:我们的英雄何处得觅?我们的书卷又哪里能留呢?
其他文献
甲午战争,日本不仅在军事上,也在外交、思想、舆论等全方面进行“总体战”、“超限战”,尤其不遗余力地塑造国家形象,精心装扮,巧妙公关,咄咄逼人,与中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871年,中日两国谈判《中日修好条规》,过程中出现很有意思的插曲:日本代表团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谈判甚至因此陷入停顿。  日本方面认为:“中国系对己邦边疆荒服而言”,要求只写“大清国”。这样的要求,被中国代表力
期刊
编译 范国平    为了活着回家,坦尼充当了位于日本本土的大牟田煤矿17号战俘营的地下秩序管理者,在这里,他是最成功的黑市交易商,也是集中营的“歌舞大王”。苦熬三年,他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来了无比珍贵的“自由”。    最成功的黑市交易商    我是17号战俘营中最成功的黑市交易商。休利特医生是我的好友,在药物和医疗器械短缺的情况下,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挽救了很多兄弟的生命。他一直想留下一些治疗记
期刊
作为生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人,我们曾经与它一同成长,也看到了它的灭亡与被弃。即使县城重建,仍然名为“北川”,但是我们的那座“北川”,承载了我们的过去与记忆的北川,与那些让我们无能为力的人们,已被一起埋进了历史,成为一座遗址供后人瞻仰。    5月12日晚10时过,我在网上见到了同事郑褚。这个时候,除了网络,所有通讯都断绝了。  刚刚到来的网上消息说,北川县城估计死亡3000人以上。郑褚是北川人,他的父
期刊
1642年到1648年发生于英国的内战,是一场与发型有关的战争。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主持国会,其随从者多数为清教徒,他们崇尚朴素和节俭,反对国王和贵族们轻浮艳丽的着装,尤其是看不惯查理一世和保皇党人把头发梳成波浪或卷筒状有如纨子弟的模样,于是纷纷剪成短发,形如覆盖在头顶的碗形头,他们也因此被对手讥称为圆颅党。  后来,圆颅党打垮了保皇党。他们处死国王,建立起由克伦威尔任护国
期刊
就职于亚利桑那大学的地质学家埃里克福尔斯认为,文明的发源地很可能与地震活动存在着密切关系。  他是在将一份地质图和人类古文明发源地分布图进行对比后得出上述结论的。他发现,在15个著名的欧亚古文明发源地中,竟然有13个都是沿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分布的。需要指出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正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只有古埃及文明和中华文明出现在了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以外的地区。 
期刊
《纽约每日时报》1851年10月3日    根据政治学角度的种种表现,我在上个月的那封信中就曾大胆地预测,广州的安全形势非常令人担忧;而在目前,尽管来自前方的消息还不能确定这个事实,但是现在所有的迹象都在表明,这个预测变得越来越贴近现实了。确实,叛乱没能被镇压下去,也没有取得任何的进展,相反的越来越有一种威胁吞噬这个帝国政治重镇和经济大都会的迹象。为了平息叛乱,皇帝派了一个又一个的将领去镇压,但他
期刊
纵使今天来看,伫立在外滩12号上的汇丰银行大楼仍然是外滩上最耀眼的建筑之一。它那巨大的希腊式穹顶正对黄浦江,吸引着过往游人的目光。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历史就是简明的近现代上海史。    1923年6月23日正午,上海租界万人空巷,数以十万计的上海市民潮水般地涌向外滩,争睹新建成的汇丰银行大厦的风采。这一天,隆重的落成典礼上花篮遍地,礼炮轰鸣,吸引了政府和各界要人纷纷前来祝贺。   这栋耗资1000
期刊
编译:朱岩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广岛、长崎上空核爆炸的烟云还未散去,核武器仍具有至高无上的心理威力。美国最先试制出了氢弹后,前苏联紧追不舍,试爆亿吨级的超级氢弹。送给赫鲁晓夫的报告中,狂人们不仅想建造亿吨级核弹鱼雷舰,还主张制造十亿吨级以上氢弹,丢到大西洋某处。    1960年秋天,苏联首脑尼基塔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了自己的皮鞋。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是,他手拿皮鞋猛击讲台,向全世界展示
期刊
我很喜欢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高凤池这段话:“我觉得社会中有三种事业非常重要。一种是银行,一种是报馆,一种是书业。这三种事业与国家社会民族极有关系,力足以移转国家社会的成败、兴衰,或进退。”陈光甫就是20 世纪中国银行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被誉为“中国的摩根”。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之所以派他前往美国借款,就是想借助他在美国金融界的影响力,他果然不辱使命,得到2500万美元可以循环使用的“桐油借款”。
期刊
张文祥刺马,是晚清第一号大案和奇案。说它大,是因为清朝分量最重的方面大员两江总督,当街被刺。说它奇,是因为凶手虽然当场遭擒,经反复审讯,案子其实并没有破,最后只得攀上莫须有的海盗,草草收场。  可有意思的是,案子出来不久,其实并不真的了解真相的老百姓,却给案子编出了一个故事,故事越编越像,最后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马新贻在参与平叛的过程中,被长毛的将领张文祥等人俘获,但是马新贻却成功地说服了张文祥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