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4月上旬,联合国LINK项目的各国经济学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会议,共同分析预测今明两年世界经济走势。经济学家们一致认为,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大幅度下降,2002年止跌回升。
  
  一、 美国货币政策变化引发全球经济减速
  
  联合国LINK项目的经济专家的基准预测是,2001年世界生产总值(GWP)的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4%大幅下降为2.4%;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也将急剧下降到6%,仅为2000年12%的一半左右(见附表)。虽然预计2002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回升至3%左右,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下滑风险。1997-199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刚刚过去3年,现在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又一场动荡。越来越多的信号显示,最近全球经济的减速一直在不断地蔓延并深化。
  1997-1998年间,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金融混乱引发了上一次全球经济低迷。与之相反,目前的全球经济动荡是由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下滑带动的。
  2001年,世界各地尤其是主要的发达国家的决策者们都遇到了很多挑战。
  主要挑战是:(1)必须找到尽快扭转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消退的办法;(2)必须打破金融市场和一些工业部门中正在形成的悲观预测;(3)需要控制住制造业的低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尤其如此;(4)必须控制住发达国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有害的溢出效应的加大,否则,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将扩散,而这将严重损害许多国家的经济。
  世界经济的疲软是2000年一些相互关联的变化引发的。
  首先,全球经济减速是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引发的。接着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决策者有意引导了经济减速,主要方式是下调利率。20世纪90年代末,决策者认为当时美国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是不可能持续的,劳动力市场日趋紧张,经济中的非均衡加剧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1999年年中,美联储决定实行紧缩银根的政策,声称其目标是压制过度的需求,以预防通货膨胀再起。其他许多发达国家也持有相同的立场,在一年内把利率上调了150-200个基点。但到2000年年末,大多数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放弃了紧缩的立场;但欧元区仍然坚持了这一立场。
  2001年年初,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经济减速将比期望的水平更加严重,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开始下调政策利率以放松货币政策。美联储又一次率先改变立场,它在第一季度3次下调政策利率,共150个基点。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正在实施放松银根的政策,这将起到减缓全球经济减速的作用。但是,下调利率和它对经济发挥作用之间的时滞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而且很可能会更长。这意味着最早在2001年下半年才能出现经济复苏的迹象。
  第二,很显然,技术股价格的暴跌带动的全球股市价值下降已经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技术股在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到2001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从1年前的峰值下跌了65%以上。仅仅1年内,从峰顶到谷底的降幅超过了71%。最近,这种下降一直在向其他指数中扩散,例如标准普尔500指数。在2000年和2001年第一季度中,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损失巨大,而且股价的下跌尚未出现停止的迹象。最近日本的日经225种股票指数已经触及了16年来的最低点。
  由于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股票价值的强劲上升感到担忧,LINK前两年讨论的议题是以股价、尤其是美国股价的过度升值所包含的潜在风险为中心的。其他机构也深入研究了这一问题。例如,使用联合国LINK模型系统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发达国家的主要股票市场的崩溃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危险。根据模拟分析,财富效应对消费者的负面影响的大小和对企业投资的严重不利影响和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中目前发生的情况类似。事实上,美国企业投资增长速度的下降比模拟得出的结果更为严重。
  美国技术股价值的暴跌也严重阻碍了首次公开上市的增长势头,尤其是技术类公司的上市。比起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投资者对于从事风险很大的投资更加谨慎了。为这种创业活动提供资金的风险资本的数量迅速减少。
  同时,由于经济和政治动荡,其他金融市场上也存在紧张状态。由于债券市场的收益差上升,而且银行提高了企业贷款的标准,因此,2000年下半年,企业借款出现了紧缩,在美国尤其如此。新兴市场国外借款的收益差已经明显扩大了。2000年第4季度,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国际债券发行额停滞不前,下降到了1995年墨西哥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阿根廷和土耳其两国的情况尤其严重。自从1997-1998年的危机以来,其他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削减了短期外债并增加了外汇储备,因此,目前对它们产生的“传染”效应是有限的。此外,在过去两年中,这 些国家中有许多都实行了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因而抵御投机者攻击的能力有所增强。
  到2001年第一季度末,全球股市的下滑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与历史上价格收益率的长期平均值相比,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股价仍然存在高估,其部分原因是许多公司的盈利前景急剧恶化,即使“旧经济”部门中的企业也是如此。预计全球股票市场的低迷状态将继续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消费者和企业的情绪。
  第三,信息与通讯技术(ICT)已经进入了整合阶段。对于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而言,90年代后期,ICT投资支出的高涨是推动它们整修经济运行状况优异的关键驱动力。近期的LINK会议讨论认为,ICT扩散到整个经济中推动了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大幅度上升;但是其他发达国家的ICT热潮开始较晚,最近刚刚出现高涨,因此对生产率的推动作用小得多。
  预计ICT革命将带来所谓的新经济,而新经济正处于困境之中。一方面,近年来现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ICT生产能力的扩充放慢了。而且,许多基于ICT的新商业模式包含的创想已经完全破灭了。例如,互联网上数量众多的电子零售企业未能获得预期的利润。它们正在或者已经停业,或者正处于破产的边缘,或者正在为生存而奋斗。近年来ICT的投资明显过量了,因此许多企业的资本投资都大幅度下降:近几年美国的ICT投资支出保持着30%-40%的增长,而上一季度的ICT投资支出几乎已经停滞了。
  另一方面,一些分析家论证说,ICT新应用的发展缓慢,尤其是与消费者相关的技术发展,而不能令人满意的电子商务恰恰是ICT投资不足造成的:带宽和网络通讯的速度是阻碍消费者和企业对ICT新应用的瓶颈。宽带传输技术已经出现, 但是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需要彻底的检修,其要求的投资支出远远超过了大多数通讯供应商现在可以筹集的数额,由于在过去的10年中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它们已经积累了巨额债务。
  虽然在中长期内,ICT仍将是全球经济的驱动力,但是主要发达国家中正在进行的调整与巩固不知何时完成。
  第四,2000年年初以来,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已经逐渐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影响,压低了消费者的福利,并挤占了非石油部门的利润。2000年9月,石油价格上涨至10年来的最高水平,每桶近40美元。自20世纪70年代前期起,每一次可以持续一段时间的油价急升总是导致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衰退。例如1973-1974年、1979-1980年和1990-1991年的情况都是如此。近期可能出现相同的情况,就美国而言尤其如此。持续6至12个月的高油价通常与消费者和企业信心的突然下降密切相关。
  最后一点,即使不存在上述的因素,许多受到1997-199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也会放慢。无论全球经济发生怎样的变化,许多危机受害国经济的迅速复苏可能是无法持续的。在1999年至2000年年中,许多国家经济的年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各国被迫用刺激需求的措施代替了通货再膨胀政策。自1999年早期起出现的外部需求的强劲动力逐渐消失,增长速度的迅速加快将会减缓。2000年后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放慢加剧了这些复苏国家经济活动升势的放缓。事实上,这些国家中有许多经济依然脆弱:国内的复苏缺乏稳固的基础,危险后的金融改革进展缓慢,公司部门仍然负债过高。
  与几年前相比,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正在迅速放慢,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争夺这些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时,并非完全不受外部需求冲击的影响。
  目前美国经济处于全球经济低迷的中心。我们尤其应关注目前美国经济的周期性下降的一些新特点,因为这些特点对于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就其到来的时间还是力度而言都是如此。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发生经济衰退前总是出现通货膨胀率的高涨,原因是周期性非均衡转化为价格压力。但是本次经济减速不同,此前没有出现通胀的急升,其主要特点是公司利润下降、信贷紧缩和资本投资减少这3种相互联系的现象。近几年的经济繁荣期一直持续到2000年上半年,在这几年中,美国公司利润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两位数。但是在2000年第四季度,公司利润下降了10%左右;预计2001年第一季度也将出现同样幅度的下降。一些分析家认为,过去经济周期中的通货膨胀、应对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目前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新经济”的经济周期。新经济周期的支配性特点和决定因素在于公司利润的动向、信贷状况和投资支出。
  在新经济周期中,从繁荣转入衰退的速度远远快于过去的“旧”经济周期。许多公司已采取积极的行动,通过裁减雇员、削减存货及减少支出来保证利润,这将产生连锁反应,使其他公司和其他经济主体降低对未来收益的预期。而已经很脆弱的股市对收益前景恶化的反应是进一步下跌,从而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情绪的恶化进一步扩散。制造业增长的放慢将放大并蔓延到消费支出等其他的部门中,从而将经济推入衰退。目前的经济环境将使货币政策对于扭转经济萧条的效果减弱。因此,可能导致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的最大的风险是美国经济萧条的加深和延长,因为没有任何国家或经济集团可以为全球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以抵消美国经济减缓的延长甚至衰退对世界经济的紧缩性影响。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自身面对着经济衰退的威胁。欧洲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无疑比美日稳固,但也正在放慢。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美国的经济衰退将传播到其他许多国家。它的影响将通过国际乘数作用放大,并将全球经济可以实现的增长速度下压到大大低于基准预测的水平上。
  
  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减速
  
  越来越多的悲观主义者认为: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跌幅超过了2%,全球三大主要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下调1%,甚至更多。
  亚洲金融危机后,是美国以及一些西欧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也正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减速引起了全球经济的下滑。经过2000年强劲增长3.5%之后,预计2001年发达国家的综合GDP增长率将会下降至1.8%,其中,美国经济下滑的幅度最大,但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普遍出现了疲软的迹象。
  预计美国经济不会发生衰退,2001年上半年的经济缺乏生气,预计2001年下半年将会有所回复。2001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1.5%,与2000年的5%强劲增长大相径庭。尽管仍然有许多不利因素,但预计2002年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好转,GDP大约增长3%。
  造成美国经济减速的主要原因是资本支出、尤其是ICT方面的投资支出出现明显减少,年增长率从过去几年的40%下降到2000年第四季度的零增长。财政形势的紧缩,股价的下跌,以及公司利润的减少都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商业投资的增长。
  近期的经济形势持续动荡:技术类股票价格下跌导致整个大盘走低;过剩的生产能力不断积累;公司开始裁员。这些周期性的因素,再加上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如大量的经常项目赤字、极低的家庭储蓄率等,都预示着经济面临减速的风险。如果居民重新开始储蓄,那么收入转为消费的速度就更加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的恶化。
  日本的经济趋势与美国的情况基本相似。经过10多年的停滞,2000年日本经济增长了1.7%。但是从2001年初开始,经济又出现了大范围的滑落。预计2001年GDP增长低于1%,2002年可望略有改观。
  1998-2000年,日本经济一直在缓慢复苏。但是,由于消费需求依然非常脆弱,这种复苏仍然是失衡的。由于公司结构调整,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都不令人乐观,而且,10年来股市走低的负面财富效应以及资产价格都遏止了消费支出的增长。同时,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如金融机构大量的不良账款、公司中过剩的生产能力、大量的政府债务都导致了经济形势的继续恶化。股价下降至16年来的最低水平。为了刺激国内需求,日本央行大胆地启用了一些反传统的方法,预计日元的贬值也将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方法并不能代替应有的改革。那些迫切需要解決的遗留问题已经困扰了日本经济达10年之久。
  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形势相比,大部分欧洲发达国家相对平静,尽管原本持续发展的经济在2000年和2001年初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预计2001年,欧洲发达国家综合GDP增长将从2000年的3.3%下降至2.7%,2002年可能略高于3%。
  2000年欧元区国家的经济都有良好的表现,综合GDP增长率达到了 3.3%,为10年来的最好水平。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以及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需求,从2000年年中开始,这些国家的经济开始缓慢下滑。由于欧元出现贬值,2000年下半年整个地区的出口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同时,就业形势的好转促进了可能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增加了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居民消费也比较旺盛。
  欧元区经济将出现适度降温的预测是基于外需会出现一定程度下降的预测为基础的。这在2001年初,尤其是美国经济出现显著下滑时表现的更加明显。较高的原油价格(近期有所缓和)通过其他部门束缚了需求的增长。这些国家股市的缩水通过财富效应也将会对消费产生负面的影响。当然,这种负面财富效应的幅度将大大低于美国。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富效应对增长的净贡献要比美国低得多。如果经济持续走低,预计一些国家将会放松银根。而且欧元区一些国家近期的减税计划也将促进经济的增长。
  应该指出,尽管面临同样的外部冲击,但欧元区国家反应却不尽相同。预计2000-2001年,芬兰、德国、挪威以及西班牙的经济都会出现明显滑坡,而其他国家,如法国、希腊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欧洲其他国家,如奥地利、丹麦、瑞典的经济也会出现显著的下降。由于出口将出现严重萎缩,预计2001年欧元区国家的GDP增长率将明显低于2000年的水平。爱尔兰的经济增长也将出现1%的下降,但2001年的增长率还能达到7.4%,继续保持这些年来该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尽管目前外部冲击对英国的影响还不是非常明显,但已经有迹象表明近期的制造业开始走软,2001年经济走低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预计2001年的GDP增长将从2000年的3%下降至2.3%。英国与美国的贸易联系相对紧密,由于美国经济急剧减速,再加上近期流行“口蹄疫”,都对英国的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尽管许多国家畜牧业占GDP的比重都很低,但是由于“口蹄疫”所引发的产出下降、农业股本缩水,贸易和旅游业经常收入的减少、以及物价上升所产生间接影响是巨大的。
  3.东亚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前景不甚乐观,尤其受到美国经济骤减的影响,近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随着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减速的蔓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可能会受到进一步的打击。影响包括:美国进口减少、这些地区的资本流入停滞、商品价格疲软、本地和国际方面的投资者对风险所持的谨慎态度等。发展中国家不仅仅要改善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同时还应拥有良好的国内经济结构和有利的经济政策。就发展中国家整体而言,预计2001年的GDP增长从2000年的5.7%下降至4.4%,2002年将回到5.2%。
  1999年到2000年上半年,东亚和南亚许多国家的经济复苏势头都很旺盛。但是2000年下半年,由于美国经济骤然减速,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被突然中断。其综合GDP增长率(不包括中国)预计将出现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的6.8%降至2001年的4.7%,2002年缓慢回升到5.6%。
  一些亚洲国家的出口受到了重创,增长率从2000年上半年的20%下降到2001年一季度的一位数。因此,这些出口导向型国家的工业产值,尤其是与ICT相关产品的产值增长速度同样也出现了下降。这在ICT相关产品出口占总出口大部分比例的韩国、中国的台湾省和泰国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国家的工业产值增长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零增长。
  另外,许多亚洲国家濒危的股市、不断上升的失业率、脆弱的消费信心都将遏制私人消费的增长。亚洲金融危机重演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在经济复苏阶段,许多国家都已经改善了经济账户的收支状况、增强了外汇储备的流动性。但公司部门的隐患仍然存在。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势头都很乐观。预计2001年中国的GDP增长将从2000年的8%降至7.3%。更加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了内需走强,弥补了出口增长的下降。预计印度仍将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农业生产好转的趋势弥补了ICT相关产品出口下降的不足。
  预计亚洲其他地区2001年的经济增长会出现1%-2%的下降,如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导致经济下降的原因有很多种,包括出口预期走低、农业收入下降,及政局不稳等。


  注:
  *本文选自中经论坛部,由季红根据2001年联合国Project Link预测报告摘编。
  ①联合国LINK项目(Project Link)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莱因教授创建领导的,它利用由 80多个国家(地区)的宏观经济模型联接组成的世界经济模型系统,每年定期对世界经济进行分析预测,并于每年春秋两次召开由各国(地区)经济专家和世界银行、IMF、OECD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的经济预测会议,发布预测报告。
其他文献
今年初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迎来的客人让他们大吃一惊,他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博斯玛教授,荷兰参议院副议长、荷兰特文特大学公共财政教授”。在我国,参议院副议长应是国家领导人了,这么高的职务居然就这么一个人不远万里而来,让人简直有些不可思议。但据博斯玛先生介绍,他一个人以教授的身份来中国学术交流是正常的,因为他是职业教授,官员则是兼职的,他平均一周只有两天在议会工作,那时才是官。  更具新闻价
期刊
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证券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证券投资领域中,宏观经济形势不仅对投资对象有深刻影响,而且证券业本身的生存、发展和繁荣也与宏观经济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进行证券投资分析时,首先要将其置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之中,在确定基本面的影响之后才能展开有关的技术分析。  在宏观经济的相关变量中,对证券市场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利率、汇率、税率、财政收支、失业率
期刊
最近,一股独大以及4个家族控股企业的上市公司问题在国内引起热烈的讨论。尤其是监管部门如何加强对家族企业的监管更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过去,上市公司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经过多年的探讨,从监管部门到专家学者都已达成共识,要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如果说国有股“一只独大”已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问题,那么,上市家族绝对控股将是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应予以关注和讨论。    一、“一股独大”
期刊
编者按:目前国外广泛推行的“股份评估及补偿权”是一项合理且行之有效的公司法律制度,它既有利于加強对少数股东、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同时有助于公司和多数股东为拯救公司,为公司的发展而采取的重大决策的通过和实施。我国现行公司法没有规定这一制度,在我国公司,特别是上市公司中,或者中小投资者面对大股东、控股股东的侵害而无力保护自己;或者公司必要的、合理的重大重组方案因个别股东的无理干扰而无法顺利实施。在公司法
期刊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资金流动的基本框架,它包括金融资产的交易、金融机构的构成和金融活动的监管、法规等多项内容。美国的金融体系常常被认为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先进的体系,从而对其他国家有着较强的示范效应。本文拟分上下两篇,分析美国金融体系中的金融机构及其发展变化。上篇从机构的角度对美国的金融体系进行概述,下篇从机构提供的产品、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等方面探讨美国金融业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金融机
期刊
编者按:本文主要在对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演变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组纪念品理论,结合我国银行业实际,判断和分析了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我国银行业仍处于一种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这种垄断竞争机制刺激了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使传统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在我国缺乏前提条件,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遭到损害,致使我国银行业的绩效长期得不到实质怀的提高。因此应加快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和
期刊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指除了他们的董事身份和董事会中的角色之外,既不在公司内担任其他职务并领取薪水,又在公司内没有其他实质性利益关系的那部分外部董事或非执行董事。①北美国家称之为外部董事(outside director),意指该董事不是公司职员却是公司董事会成员,而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则称非执行董事(non-executive director)。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
期刊
2001年4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PT水仙正式退市,拉开了我国证券市场上退市机制全面启动的帷幕。但是,PT水仙的退市并不意味着我国股市的退市机制已经建立并完善了,要真正建立有序和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进而发挥退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需要从宏观到微观上做出全方位的努力。    一、 退市机制是资源配置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退市,实际上是指上市公司的股
期刊
一、新经济    经济学家们是从新经济对基础经济变量的影响来看待它的,尤其是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在1995年以前,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平均年增长率总是无法超过2.5%;1995年之后,美国经济在90年代前期形势极好,两年后增长率突增到5%,并持续了5年。这种非同寻常的增长只能用新经济来解释。新经济革命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平等的共享性,因为它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成本。这会给那些贫困、偏远、被抛弃在高
期刊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管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如何建立优良和忠诚的客户群,另一方面是如何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    一、建立优良和忠诚的基础客户群    对于增强银行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来说,选择、争夺和巩固优良客户群是极其重要的。为了建立优良和忠诚的客户群,我们应该进行以下工作:  1.银行必须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市场的范围应该是窄的和集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