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为何将“治外法权”拱手相让?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gq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将“治外法权”拱手让人,这既是重大的国权损失,也是莫大的民族耻辱;回溯其丧失过程,深究其时代背景,可窥见清廷君臣之短视颟顸,更可引为今鉴。
  所谓“治外法权”,即免除本国法律的司法权。例如,一个甲国公民在乙国涉嫌犯罪,如果享受“治外法权”,则乙国法律不能对其进行审判,只能将其送返甲国审判。给他国公民以“治外法权”,即放弃本国法律对他国公民的司法审判权,使得他国公民得以在本国为所欲为,而不必担心受到当地国家法律的追究。因此,给他国公民以“治外法权”,是重大的国权损失。
  1842年8月2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极尽炫耀的《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在英舰“皋华丽”号上进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彻底完成了英国政府交给他的对中国进行侵略掠夺的任务。然而,《南京条约》并不包含英国人在中国土地上的“治外法权”,反而是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签署之后,追着屁股央求与英国签署的《虎门条约》中,将“治外法权”拱手相让。其中的原因,真是让人既无奈又心酸。
  《南京条约》是作为中英之间的和平条约签署的,其第一款即“宣布和平”:嗣后大清大皇帝与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也就是说,条约签署之后,两国即进入和平状态,英国通过战争需要从中国攫取的政治经济利益,已经尽在《南京条约》之中。中英双方都有遵守条约的义务,双方可以围绕已经签订的条约展开新的博弈。然而,天朝君臣却有一套与世界文明迥异的价值标准。
  时任江苏布政使李星沅看到条约的反应是:令人气短,我朝金瓯无缺,忽有此磋跌,至夷妇(指英国女王)与大皇帝并书,且约中如赎城、给烟价、官员平行、汉奸免罪,公然大书特书,千秋万世何以善后……作为一名饱学经史的儒吏,他本能地感到无法向历史交账。
  浙江巡抚刘韵珂对条约的感受更加“深刻”,他给在南京主持和谈的耆英、伊里布、牛鉴写了一封长信,一口气提出十个问题,其中第五个问题是:今后若有民、夷争讼事件,英方拒不交凶,又该如何“戢夷暴而平民心”?刘韵珂的意思是:这份条约太简略了,在许多具体的问题上缺乏长远的眼光和明确的规定,因而在操作上有任意性,稍微处置不当就有可能引起衅端。这次战争已使他打怕了,最惧再起刀兵。他在信中说:“抚局既定,后患颇多。伏念计出万全,定必预
  防流弊。”
  道光帝收到耆英1842年9月1日发出的包含《南京条约》文本及签署情况的奏折后下旨曰:“此外一切紧要事件必应筹及者,均著责成该大臣等一一分晰妥议,不厌反复详明,务须永绝后患。该大臣既知善后之难于措手,他国之不免生心,即应思前顾后,预为筹画,于勉从下策之中力求弭患未然之计。倘稍留罅隙,日后有所借口,以致别生枝节、办理掣肘。”道光帝这段话的意思与刘韵珂的担心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于是在条约签订之后,道光帝依旧命令耆英就有关事项继续向英方交涉。
  是的,区区一个《南京条约》当然不足以囊括中英之间的所有问题,达到“永绝后患”的要求,就是再加上若干个类似条约,又岂能将遗患消弭殆尽?道光帝命耆英等人继续交涉的目的,本意是在挽回一些“天朝”的利益。问题是毫无国际知识的道光帝并不知道国家利益之所在!按照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条约之外的权利,都是你的国家利益,凭空拿出本属于你的国家利益来与人商讨,等于是强盗拿走你家的金银之后,你说我家还有一个玉镯,你还要不要?
  事实上,在这一点上,耆英与刘韵珂和道光帝,真是“英雄所见略同”。1842年9月1日,即《南京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当耆英焚香拜折向道光帝奏明签约情况的同时,耆英的另一道致璞鼎查的照会也送出了两江总督衙署的大门。耆英的照会,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
  耆英照会所附清单中,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其中第八项的内容是:“英国商民既存各处通商,难保无与内地民人交涉狱讼之事。从前英国货船在粤,每以远人为词,不能照中国律例科断,并闻欲设立审判衙门,但查乾隆十九年佛兰西(法国)一犯,钦奉谕旨,令其带回本国,自行处置。即道光元年英吉利兵船水手打死黄埔民人黄姓之案,亦经阮督部堂奏请,令英国自行惩办各在案。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此项交涉的利害关系重大。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民、夷纠纷而不引发衅端,是扎在耆英和刘韵珂心头的一根刺。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难题,他干脆将对英人的审判权主动拱手让与英方。在他看来,如此中英各司其民,就不会再出现麻烦了。耆英由此铸成大错!
  通观耆英致璞鼎查照会正文及附单,不仅于中国毫无益处,反而潜藏着对中国利益的极大损害,其中第八项则是近代中国治外法权之滥觞。而从中反映出的,是包括从道光帝到刘韵珂、耆英一干君臣,以及整个统治集团,对国际法、国际惯例,以及对国家利益的认识,不仅极其无知,而且极端愚蠢。
  当璞鼎查收到耆英9月1日发出的十二项交涉的照会后,锐利的眼光一下子发现了新的机会。他对照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于9月5日复照耆英:对照会中本属中国主权或符合国际惯例且无关紧要者,予以同意;对于拱手相让的第八项(治外法权),表示欢迎;对于不符合《南京条约》的,予以拒绝。无知的耆英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将本属清朝可自行决定的事项,拿去与英方交涉,就潜藏着需由对方点头的意思,已经损害了自身的权益。
  狡猾的璞鼎查从耆英的照会中,看到了巨大的机会,为满足清朝君臣“分晰妥议”“反复详明”“永绝后患”等要求,璞鼎查建议重开谈判,就《南京条约》未定事宜,另订条约。就像有人对于赌博的看法“不赌就是赢”,中英之间的另开谈判,对英方是“开谈就是赢”,对中方则是“开谈就是输”。道光帝、耆英君臣也不想一想,开谈《南京条约》,那是因为战争打败了;就自己本来就有的权利与英方重开谈判,却是凭什么?
  在实力远不如对手,因而战败求和,而知识与智慧又极不对称的情况下,谈判的结果几乎可以想见。在接下来的整个谈判中,道光帝为耆英所左右,而耆英又被璞鼎查牵着鼻子走。耆英的愚蠢和颟顸,使他将迈入陷阱当成了走向光明。
  中英再开谈判的结果是《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检视其内容,清朝丧失了诸多重大国家权益。就治外法权而言,前引耆英照会附单的第八项,白白将对英人的司法审判权拱手相送。究其原因,自然是中英司法纠纷一直是可能引起衅端的祸患。璞鼎查对耆英的提议喜出望外,并具体提议:嗣后应如所议。除两国商民相讼小衅,即由地方官与管事官(英国领事)会同查办外,所有犯法讨罪重端者,英人交本国总管审判,华民交内地大官究惩。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就将在华英人完全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耆英本打算让英官管束英民来避免纠纷,殊不知后来事与愿违,领事裁判权恰是19世纪西方列强制造衅端的主要借口之一。
  另外,在关税自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舰进泊通商口岸权等方面,大清王朝都自动相让了巨大权益。总的来说,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它给中国带来的损害,从长久来看,甚于《南京条约》。如果说《南京条约》是敌人打上门来被动签署的,《虎门条约》则是清方主动要求与英方签署的。其中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见识与视野。缺乏国际视野和知识见识,耆英等自以为有利于国家利益的举动,却正是出卖国家利益的蠢行。
其他文献
“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系列之三十六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欧阳修一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作为官员,他刚直敢言,忠于职守,勇于革新,关注民生,举荐贤才,奖掖后学。作为文士,他倡导诗文改革,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醉翁亭记》《朋党论》等成为流传千古的名
期刊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a!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b,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c,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d,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e。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孝经·谏诤章》)  注释:  a与
期刊
曹公兵机智算a,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英雄之才矣。然谲诡不常,雄才多忌,至于杀伏后,鸩荀彧,诛孔融,戮崔琰b,娄生弊于一言,桓邵劳于下拜。弃德任刑,其虐已甚。坐论西伯c,实非其人。许劭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斯言为当。刘公待刘璋以宾礼d,委诸葛而不疑,人君之德,于斯为美。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e。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
期刊
朱元璋一生的经历曲折复杂,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第一个时期是青少年时期(1328—1351),包括两个阶段:从天历元年到至正三年(1328—1343),在凤阳农村跟随父母过着贫困的生活;从至正四年到十一年(1344—1351),入於皇寺为僧,其问曾在淮西流浪三年多的时间。第二个时期是参加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期(1352—1367),包括三个阶段:从至正十二年到龙凤元年(1352—1355),
期刊
元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监察法规比较健全。元代监察法规的内容偏重于明确监察机构的职能,这方面的规章制度元以前也有,比如汉代有刺史六条(即“六条问事”),唐代有巡察六条等,但都着眼于地方;元代的有关规章则覆盖了监察机构的整体。  1268年,忽必烈在设立御史台的同时,就让侍御史高鸣主持制定了御史台纲三十六条,当时的名称叫《设立宪台格例》。后来,又结合地方監察机构的特点,制定了各道提刑按察司(即后
期刊
革命导师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是军事发展的前提,军事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晚清社会政治腐败,技术和生产力落后的结果。社会生活和生产力的落后,反映在军事上就是战略战术的落后。鸦片战争的作战双方,一方是犹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的大清王朝的军队,另一方是已经实现近代工业化的英国的军队,社会形态的代差造成了双方军队之间的代差,从军事上而言,具有代差的双方军队的交战,胜负是没有悬念的。  战场
期刊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a;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b;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c;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d,虚实是也e。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f,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g,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h,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i,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
期刊
(齐景)公曰:“请问求贤。”  (晏子)对曰:“观之以其游,说之以其行。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如此,则不为行以扬声,不掩欲以荣君。故通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富则视其所分,贫则视其所不取。夫上士,难进而易退也;其次,易进而易退也;其下,易进而难退也。以此数物者取人,其可乎!”(《内篇问上第十三》)  (齐景)公说:“让我向您请教怎么求贤。”  (晏子)回答说:“通过他的交游观
期刊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绯瑶,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期刊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分裂割据的时代,政权更迭频繁,但思想界却并不显得暗淡,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葛洪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代表作《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无论在中国道家思想史还是中国儒家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所要介绍的是《抱朴子外篇》。思想家葛洪与《抱朴子外篇》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一般认为他生于西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卒于东晋哀帝兴宁元年(36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