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幼儿园健康教育作为课程领域之一已提升到很高的地位。3岁至6岁的幼儿处于人的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幼儿教育机构的良好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家庭中对幼儿知识经验积累学习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幼儿户外锻炼的机会却非常的缺乏,再加上社会的迅猛发展,电视、电脑、游戏机等媒体信息牢牢吸引着孩子,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和空间缩水了,幼儿近视、体弱、肥胖甚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增加了,因而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一步审视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健康教育目标、教育水平、教育方式、教育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针对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也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问题一、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丰富健康知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为目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对幼儿的身心保健起到规范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不经常害病,不经常感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又包括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团结友爱,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自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3、自我保护(要教育幼儿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4、体育锻炼(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掌握户外活动与游戏的玩法和注意事项,经常锻炼大小肌肉,促进动作协调、灵活)。目前,一些教师对健康的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还不明确,对于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认识不清晰,健康的观念还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观念上,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实践中存在“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教师保护轻学生自我保护、重身体健康轻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只有进一步知晓和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才能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幼儿健康教育的行为,不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问题二、幼儿教师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在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水平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健康教育的技巧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2、一些教师在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因而难以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如,要帮助幼儿增加对人的身体的认识,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称、构造、功能及如何保护,并且能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师还必须能够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模棱两可的回答。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目前,幼儿园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由于教师在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4、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的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教师头脑中对“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重点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并预先设计好教学语言。教师的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成败。为此,加强教师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健康教育水平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问题三、幼儿教师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没有很好地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不断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一些幼儿园和教师都很少关注“班级氛围是否和谐、师幼关系是否平等、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是否创设”,使得幼儿难以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的学习和生活。2、健康教育方法单调。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调,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不理想。3、电教媒体很少运用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生活中掌握的健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由于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健康知识的教育中,只是用空乏的语言教学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教育效果不高。如果教师能够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并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投影、电脑、动画等电教手段,就会使健康知识浅显易懂。
问题四、幼儿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的健康教育中,一些幼儿园和教师,由于没有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很少从幼儿兴趣出发,来建构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因而健康教育还是停留于表面化和低层次。为此,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和改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幼儿健康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等。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生活,萌发主动活动的情感。再如:洗手是孩子们每天要做好几次的事,而有的孩子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还爱玩水,有时不但溅湿了别的孩子的衣服,还引发了纠纷。针对这种现象,可以组织孩子开展了“水龙头哭了”、“我的小手真干净”等活动,和孩子讨论了一系列关于水的问题,如“水的用途”“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动物、植物能不能离开水”“水从哪里来”等等,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了水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还知道了正确的洗手方法。2、健康教育环境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幼儿园应当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和良好心理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通过墙饰布置、家长园地、幼儿园网站、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再如、可结合“整洁的幼儿园”、“美丽的龙岩”等活动,组织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3、健康教育游戏化。幼儿在探索各种户外玩具游戏阶段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不满足教师所提供的玩具,从而对所有他们感兴趣玩具的探索与创造,在多种玩具上进行大胆尝试;提高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在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快乐的交往、自发地练习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例如:教师提供运动器械时,应充分考虑了其功能的多用性,引导孩子用同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玩法。通过游戏化的策略,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伴随着幼儿的认知、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创新能力逐步发展。
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为此,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正视存在的问题,结合健康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相信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中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改进和成效。
问题一、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有待进一步明确。
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丰富健康知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健康行为为目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对幼儿的身心保健起到规范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不经常害病,不经常感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又包括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团结友爱,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自理(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3、自我保护(要教育幼儿了解、掌握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4、体育锻炼(要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掌握户外活动与游戏的玩法和注意事项,经常锻炼大小肌肉,促进动作协调、灵活)。目前,一些教师对健康的概念和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还不明确,对于健康概念的多元化认识不清晰,健康的观念还局限在生理健康上,停留在个人化的健康观念上,属于“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观的多元性和整体性缺乏必要的认识,在实践中存在“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教师保护轻学生自我保护、重身体健康轻生活自理”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只有进一步知晓和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才能在日常活动中指导幼儿健康教育的行为,不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
问题二、幼儿教师健康教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在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水平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健康教育的技巧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健康教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或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保健医生或专职心理教育者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重视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保护,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纸上谈兵。2、一些教师在幼儿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还欠缺,因而难以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信息传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比如,要帮助幼儿增加对人的身体的认识,教师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充分了解人体各器官、各部位的名称、构造、功能及如何保护,并且能深入浅出地表达,教师还必须能够及时纠正幼儿错误的、模棱两可的回答。3、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桥梁和依托。目前,幼儿园多数教师尚未接受专门的心理教育培训,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心理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由于教师在职称评定、业务竞争、应试教育、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生活中的压力和工作中的竞争,让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4、在进行健康教育活动时,一些教师的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教师头脑中对“为什么要选这个课题?”、“重点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等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并预先设计好教学语言。教师的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成败。为此,加强教师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健康教育水平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问题三、幼儿教师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没有很好地构建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心理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有时比物质环境的影响更为深刻,要根据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表现,不断反思、调整和改进心理环境。一些幼儿园和教师都很少关注“班级氛围是否和谐、师幼关系是否平等、互帮互助的家园关系是否创设”,使得幼儿难以情绪安定、心情愉快的学习和生活。2、健康教育方法单调。在教学实践中,幼儿健康教育的方式比较单调,缺乏新意,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教育效果不理想。3、电教媒体很少运用到健康教育活动中。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由于幼儿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生活中掌握的健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甚至是错误的,由于一些教师在具体教学健康知识的教育中,只是用空乏的语言教学教育,缺乏直观性和趣味性,因此,教育效果不高。如果教师能够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并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投影、电脑、动画等电教手段,就会使健康知识浅显易懂。
问题四、幼儿健康教育的策略有待进一步改进。
在当前的健康教育中,一些幼儿园和教师,由于没有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很少从幼儿兴趣出发,来建构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因而健康教育还是停留于表面化和低层次。为此,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和改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策略显得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幼儿健康教育,应当在盥洗、进餐、清洁、睡眠、游戏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策略。例如:在洗手时让幼儿了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在户外活动荡秋千、滑滑梯时,了解保护自己的运动方法等。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我们的课题研究正是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教育,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生活,萌发主动活动的情感。再如:洗手是孩子们每天要做好几次的事,而有的孩子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还爱玩水,有时不但溅湿了别的孩子的衣服,还引发了纠纷。针对这种现象,可以组织孩子开展了“水龙头哭了”、“我的小手真干净”等活动,和孩子讨论了一系列关于水的问题,如“水的用途”“如果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动物、植物能不能离开水”“水从哪里来”等等,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境中了解了水与动植物的密切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还知道了正确的洗手方法。2、健康教育环境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此,幼儿园应当重视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和良好心理环境,充分利用环境的教育功能,让物体与空间更有益于幼儿的健康,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例如、通过墙饰布置、家长园地、幼儿园网站、教育专栏宣传健康知识及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常识。再如、可结合“整洁的幼儿园”、“美丽的龙岩”等活动,组织幼儿开展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卫生、维护环境卫生的教育,培养幼儿讲卫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3、健康教育游戏化。幼儿在探索各种户外玩具游戏阶段会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甚至不满足教师所提供的玩具,从而对所有他们感兴趣玩具的探索与创造,在多种玩具上进行大胆尝试;提高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创造的乐趣,在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快乐的交往、自发地练习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例如:教师提供运动器械时,应充分考虑了其功能的多用性,引导孩子用同一种材料创造出多种玩法。通过游戏化的策略,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身体活动,而是伴随着幼儿的认知、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创新能力逐步发展。
幼儿健康教育是以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的态度,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所实施的教育。为此,只有正确认识当前幼儿园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正视存在的问题,结合健康教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相信在今后的幼儿健康教育中一定会取得很大的改进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