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合校”的成功范例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h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5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决定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与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合并,成立“民汉合校”的新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学校成立后,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合校”的一个成功范例、如今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园环境幽雅,花木扶疏,绿树环绕,桃李满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更是令人惊慕,“学校大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令人称道。
  2004年6月,学校在“民汉合校”后,召开第一次全体教职工大会,主题为“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携手共创二十三中学辉煌明天”。由此,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翻开了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学校针对“民汉合校”的实际,坚持“三个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活动在一起)的指导思想,提出“合校先合心”和“四个一”(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的管理理念,以此统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张德宏校长说,学校提出这样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理念,目的就是要让全体师生深刻地认识到:既然是民汉合校,首先要“合校先合心”,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绝不能搞形式。
  学校确立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思想,把建成“特色鲜明,教育教学质量上乘,人文环境和谐,社会各界满意”的现代化学校作为办学目标。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统一思想,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校专任教师170名,其中全国优秀教师2名,特级教师2名,高级教师103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11名,自治区、市、校级教学能手和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十教师、优秀青年教师63名。
  民汉合校前,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自筹资金,创办了自治区第一个“宏志班”。民汉合校后,学校承办了国家“西部助学工程”民语“宏志班”。2007年,经自治区侨联引荐,由浙江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提供资助,学校创办了新疆“珍珠班”。目前,学校有6个“宏志班” 、3个“珍珠班”,共有510名民汉“宏志班”、“珍珠班”学生。
  “民汉合校”后的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现已成为乌鲁木齐市的对外窗口学校。2010年5月31口,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领导的陪同下,18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到学校参观,学校向外界展示了“民汉合校”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了民汉师生相互包容、尊重差异、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展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之情。
  “民汉合校”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对学校的“民汉合校”工作都大加赞赏。学校的校风越来越好,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一所党和政府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向往的学校、乌鲁木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华到学校调研时,高度评价二十三中学是“乌鲁木齐市乃至全疆民汉合校工作的一面旗帜”。
  “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
  “一所学校,特别是一所新组建的民汉合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校如果没有严格、科学、规范、合乎情理的管理制度,就会出现各种各样棘手的问题,必定阻碍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校长张德宏说。
  “民汉合校”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第二十三中学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立足长远,果断决策,提出了“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即“一个制度、一种管理、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以此统领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学校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教职工认真讨论研究,制定了符合民汉合校特点的各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
  规范制度,科学决策,人性管理,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职工的纪律和法制观念。这些制度的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良好校风校貌的形成,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根据“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按职能分工,各项工作均按制度管理。在教职工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都是一样要求,一视同仁,不搞平均,不搞特殊化、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在学校,职称评定等工作关乎教师个人的切身利益。学校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始终坚持“业绩优先,兼顾资历”的原则,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对民汉教职工均按照《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专业技术职称晋升量化考核方案》,综合各处室的量化计分、本人述职、群众民意测评、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测评、教学情况调查、业务考试成绩等,进行排名,并按排名顺序进行推荐。所有评聘程序和过程全部实行校务公开。同时加强聘后管理,建立了领导接待群众制度。
  7年来,学校教师对评审程序全部公开、按量化后的总分排序进行职称评定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没有一名教职工闹情绪、合校以来,学校监督委员会共计收到40多人的岗位职级聘定申诉报告,复议修订16人,上报聘用委员会讨论更改9人。
  学校用一种制度管理,做到一视同仁。出现问题,只说是哪个学生、哪个班级的问题,绝不说是汉族学生、民族学生或是汉族班、民族班的问题,大家都是二十三中学的学生和班集体、由于没有搞特殊化,处理问题就简单易行,一切按照规定办,大家心服口服,没有怨言。
  同时,学校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有效行使审议学校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等多方面的权力。凡是学校重大决策,都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讨论、听取意见,最后形成决议。
  经过7年的不断实践和完善,学校制度管理的公信度和执行力明显提高,按制度管理、依制度办事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四个一”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双语教学推动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民汉合校’之初,作为家长,我们比较担心合校后,学校的教学质量会下滑,影响孩子的发展、”学生家长李玉芳说,“而事实上,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合校后的教育教学质量不但没有下滑,反而大幅度提升,这让我们家长放心了”。
  少数民族学生在熟练掌握和使用母语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增强各族青少年对祖国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党总支书记吐尔逊?肉孜说:“对此,我们绝不能有半点含糊甚至抵触”。   目前,学校11个“双语班”有563名学生,71名民语系教师。为了给双语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学校制定了《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校本双语培训实施计划》,要求领导干部及党员带头讲普通话,各种会议交流发言一律使用普通话。同时学校还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学校给民语系教师配备汉语系教学用书,给每位双语教师配备英汉维电子词典。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用于双语教师培训的费用年均近22万元。按学科把民汉教研组合并,加强民汉教师的交流与合作。
  学校实行“三个结对”模式:一是师师结对,即民汉教师“互帮结对”,结对教师每周互相听课不少于1节,学期结束将教案木上交教研室备案、学校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民汉结对教师交流会。二是班班结对,即各类集体活动均采取民汉班级联谊的形式进行。三是生生结对,即民汉学生之间结成互帮互学对子,有计划,有交流,有总结。
  学校要求,除民族语文科目外,其他学科民语系教师的教案、板书、论文等均用汉文书写,并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双语教师业务发展。每学期组织一次双语教师汇报展示课活动,教师使用普通话授课比例达到95%。有26名教师参与“乌鲁木齐地区民语系中小学双语教学体系的研究”子课题—“中学生双语教学学习方式研究”,取得了7项成果。
  除此之外,学校安排双语班每周上一节阅览课,阅读汉语书籍和资料;给双语班、宏志班、珍珠班购置了汉语工具书和学习资料。每学期开展普通话推月活动和民汉学生普通话演讲、诗歌朗诵比赛。不断提高民语系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采取教师自主学习和组织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积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还确立了以科研促发展的培养思路,培养教师养成“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实践”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论文已出版;有8项“研究性学习”成果获国家级奖励,10项成果获自治区级奖励。学校先后荣获市级“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双语教学的推行,让学校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2010年高考中,双语班、汉语系班级、宏志班、珍珠班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这是在乌鲁木齐市组织的民族团结演讲比赛中,第二十三中学的学生艾迪非拉在演讲中引用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真切地诊释了“血浓于水骨肉情,民族团结重千钧”的真谛。
  “民汉师生都是二十三中这个民族大家庭的成员,都拥有平等的地位,要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要讲民族,就讲中华民族;要讲利益,就讲国家利益,就讲学校的整体利益、”吐尔逊?肉孜说。
  坚持“三个离不开”、“三个在一起”的思想和“四个一”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全校民汉师生的认同。凡是学校的集体活动,如运动会上的各类集体项目、篮球赛、拔河比赛、播操比赛、大型团体操比赛。一年一度的以“爱国团结、和谐奋进”为主题的“一二?九”歌咏比赛等,都采用民汉班级联谊的形式进行。通过活动,加深了民汉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沟通,增进了团结和友谊,为构建和谐校园奠定了基础。
  在德育工作中,学校提出了“三个一”的德育工作核心理念,即“一个伟大祖国、一个中华民族、一个公民意识”,紧紧围绕“三个一”开展德育工作。同时,学校不断强化两种意识:一是始终强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政治任务,稳定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二是始终强调全体民汉师生,要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学习、互相尊重,时刻牢记团结、稳定、和谐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大家都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张德宏校长表示,学校积极进行了两方面的创新和探索:一是积极探索针对青少年的新的民族团结教育方式,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积极探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教育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坚决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渗透和影响,筑牢思想防线,确保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学校始终把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把稳定工作作为统领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内容,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对学校教育的渗透和影响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将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等落实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坚持把“一个理念—求学先做人”、“两个重点—教育学生爱国、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并提出“相互包容、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理念。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班主任寄语、教室美化、民族团结教育月、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都充分体现“爱国团结、和谐奋进”这一主题。
  学校充分利用各类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道德法纪、文明礼貌、感恩社会、心理健康等系列常规教育;每学期都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全校师生进行形势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习有关党的民族政策、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师生中涌现的民族团结先进事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畅谈民汉合校以来学校的变化与发展。这一系列做法,增强了民汉师生的团结和友谊,真正使民汉师生亲如一家人,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为学校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汉合校”7年来的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学校”、“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自治区德育达标校”、“自治区文明单位”、“市级依法治校示示范”、“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双语教学先进学校”等60多项荣誉称号、学校高考成绩更是一路飒升、乌鲁木齐市第二十三中学已经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合校”的一个成功范例。
其他文献
在寿州古城,说起寿州幼儿园,人们无不翘指称赞——这颗幼教行列中的新星;无不想起一位充盈着幼教思想,流溢着挚爱与智慧的幼教工作者——洪绍兰园长。  寿州幼儿园自1995年9月建园以来,在洪绍兰园长的带领下,禀承着“师德树园、科研兴园、质量立园、创新强园”的办园理念,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快速有效的发展,一举成为六安市示范幼儿园。而今,幼儿园团队优秀、理念先进、科研成果突出、教育特色明显,拥有良好的社会声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脊柱,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积淀而成和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办教育就是办文化,培育学校文化特质,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理念文化,达到“文化化人”的目标,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州市华颖中学的发展历史出发,提出了在师生中培育“勤奋、仆实、宽和、乐观”的学校文化特质
期刊
一、传承古典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注入生机。  多年来.新惠三中一直坚持古典文化在育人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力开展了系统的文化建设,时时处处做到教育为本,点点滴滴渗人学生心灵。  1.全力营造用古典文化育人的氛围  早在六年前,学校领导就聘请当地的画家,在学校的北墙绘制一百四十米长的文化长墙,以经典的历史故事,汇成“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画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绘声绘色的映在每个来往于此的学生眼中、深入心
期刊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实践表明,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从2006年开始,宜川中学通过完善课程管理规程,坚持多维学习,增强与名校的多元联系和合作,从课前预习和课堂检测人手,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核心,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标,在有效性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一. 启发引导,合作互助  课改,教师角色转变是关键,要给教师
期刊
五月底的一个深夜,新昌中学里,行政楼三楼的灯还亮着。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幅“厚德载物”的字显示着主人的追求。  见到王伟勇的时候,这位47岁的校长正在办公桌前准备省党代会的材料。这是王伟勇第一次当选浙江省党代表,“我以前没有参加过,所以要提前多准备。”  王伟勇2004年开始担任新昌中学校长。在这8年时间里,他最关注的一件事情,不是分数,是“德育”,让学生学做人。  外界对王伟勇的评价是:他在分
期刊
近十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也留给了我许多思考的现象。每当课间我在办公室发牢骚“初三的学生根本没有初一、初二的学生活跃,上课发言的同学不多”时,几位资深教师说:“都初三了还要他举个啥手,发不发言没关系,安静地听就行了。”还有教师说:“提问后点个学生答不就行了。”每当上课铃声响起,教师们最急于做的一件事不是夹起备课本,而是斟满一杯茶。  讲课,讲课。课,是靠教师“讲”的,课堂要以教师为
期刊
我校地处昌平区与海淀区交界,下辖一个中心校阳坊小学和四个分校。学校以传承友善文化为重点,秉承"让走进来的人都有快乐,让走出去的人都有发展"的办学宗旨,努力打造友善的校园文化、友善的人际关系、友善的家校关系,创建和谐校园。  一.打造友善的校园精神文化  1.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建立友善的校园文化  征集校歌、校徽、校训作为载体,形成精神文化。明确了以"扬帆、博学、明理、健康"为校训,形成弘扬正气,勤
期刊
“石家庄实验中学”,十年前,人们在大脑里搜索这个名词的时候,还是陌生和空无的。而今,石家庄实验中学已经成为石家庄市优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并以“教风严谨、学风扎实”和“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良好口碑在石家庄市名闻遐迩。从一颗普通的石子变成一颗耀眼的金石,十年兑变,令人错愕。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在百度里,你可以找到这所学校,开始了解她。此时,你的目光会锁定一个人——唐建国。  唐建国,石家庄实验中学校长。
期刊
近年来,聊城四中坚持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积极倡导养成教育、成功教育、自我教育的新思想,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日前,我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又提出了“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精致化教学,营建区域性精品化学校”的目标,为学校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描绘了广阔前景。  完善管理机制 规范管理程序  人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应当探寻科学规范的发展思路,遵循细致严密的管理程序
期刊
书法教育是我校素质教育园地里盛开的一朵奇葩。学校立足于让学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用墨香浸润孩子的童年,用书艺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努力实现“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目标。始终坚守书法教育特色创建,学校的书法特色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一. 加强组织建设,注重长效管理  写字特色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确保写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马爱武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骨干老师为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