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是谁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今天可能仍难以介绍陈寅恪。这位不世出的人物,当时、后来以及今天都感动了无数中国人,只是人们至今少能准确地理解他。人们多随喜般地称赞他的学问、他的个性;甚至人们也多少了解陈先生在艰难环境中对学问、精神自由的坚守,但人们很少总结出这个中国人给我们带来的荣誉、精神成果以及他对现代大学教育和人生教育等的启示和个人革新……
  谈起陈寅恪,总让人想到唐人诗:“千古文章未尽才,一生襟抱未尽开。”是的,按亲友俞大维的说法,陈寅恪平生的志愿是写《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在史中求史识。但因为他晚年环境的遭遇,他的双目失明,使得他的大作未能完成,有人说,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大学者吴宓就说过,陈寅恪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日本人白鸟库吉也说陈寅恪是“中国最博学的人”。虽然如此,陈寅恪并没有俗世的声名,不像梁启超、胡适、冯友兰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谈论陈寅恪的学问和传奇是难以说尽的。他治学面广,在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领域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梁启超曾说:“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汉学家钢和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一向“大胆怀疑”的胡适谈起陈寅恪则用了“当然”两个字,他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目高于顶的学者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并未能实现他的治学梦想。但这不妨碍他得到人们的尊重,不妨碍他的敌人、即使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敌人的重视,不妨碍他的讲课由学生笔记下来仍成为史学经典。万绳楠教授就把当年的笔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整理出版,感叹他的治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创造性。他的一生当时以至于今天都是传奇,易中天在《劝君免谈陈寅惴》的文章中就曾着眼于他的传奇:“他学问大得吓人,据说外语就懂十几门(也有说二三十种的)。名气也大得吓人,据说毛泽东访苏时,斯大林还专门问起。英国女王也曾来电问其健康。”
  因此,谈论陈寅恪需要很多参照。只有这些参照足够多,也就是说,谈论陈寅恪的视野进入到文明的核心或文化的高峰处,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纯粹的学人能够在东西方的上层社会都得到重视?如果说,人们封孔子是大成至圣,那么无数人谈论陈寅恪的结论就是一个“大成至学”。如果说,章太炎生前感叹:他死后,华夏文化亡矣!那么,在陈寅恪那里,不仅复兴了华夏文化,而且打通了中西文化。可以说,陈寅恪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重建的人格象征。
  这样一个人,当然不仅只是书斋里的腐儒或遗老遗少,即使称其遗老者,也会承认陈寅恪用世极深。1940年,为中央研究会选举,陈寅恪专程前往重庆,对他来说,“来渝只为胡先生”,为了给胡适投下他的一票。在选举期间,蒋介石宴请了陈寅恪等人,陈为此赋诗:“食蛤哪知天下事,看花愁近最高楼。”表达了他对蒋的失望。1953年,中共中央历史研究委员会决定在中国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上古、中古、近代),拟请陈寅恪任二所(中古所)所长,他开出的条件居然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而且,“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这还不算,他还要毛泽东或刘少奇给他开证明“以做挡箭牌”。可以说,整个20世纪,中国的知识分子都难逃政治阴影的笼罩,但陈寅恪绝非遗老遗少,也非阿谀奉迎的北门学士,他出入自如、坦坦荡荡。他的答卷比严复、鲁迅、胡适、顾准等人更要高远,郭沫若等人当然难以望其项背。在这个意义上,陈寅恪远远超过了他的中国学界同人,而直接跟20世纪世界知识的前沿或高端——存在主义等现代性的寻找和认同同步。他是真正的存在者,他不在时尚里,他旁观并介入时代,他是一个以自身方式来存在的不在之在的大师。
  (节选自《大民小国》)
其他文献
2月1日起,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执行更严格的“京”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所有不符合该标准的轻型汽油车3月1日后一律停止销售和注册。  请看相关报道:  The capital will raise its automobile emission standards on Feb 1, making them the strictest in the nation in a move that the B
期刊
Long Lost Pen Pal讲述的是两个笔友之间的平凡动人的故事,这种不张不扬的曲风淡淡慵懒,淡淡从容,幽雅而忧伤,美丽而寂寞,像是不经意地低吟浅唱,却吐气如兰,微笑并且流泪的花朵在青春的季节里永不会凋谢。来自于Hello Saferide,瑞典的乐队组合。主创Annika Norlin在成为音乐人之前,还是著名的文艺女青年、影评人、音乐记者、电台节目主持人。Annika从10岁开始写歌,至
期刊
If the Hollywood movie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suggests that a life lived backwards can be far more enriching, then the latest online writi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a story read backwards i
期刊
如果说好莱坞电影《返老还童》证明了逆时针的生命轨迹可以更加丰富精彩,那么最新的一种网络文体则说明了故事倒着读也同样有趣。  包括《西游记》和《红楼梦》在内的一些古典名著纷纷被网民们改编成“倒写体”。原著的结局成为了故事的新开始,而原著的开端变成了新故事的结局。  《西游记》是第一个被改写的故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讲述了一只石猴保护一位僧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救赎故事。但在网民改写的新版本中,这只猴子在帮
期刊
警示俄国人  康熙时,俄罗斯贡使入京,康熙帝下令挑选了一批精于摔跤扑斗的壮汉在使馆内伺候。不管俄国的贡使还是随从,只要出门上街,都有一名壮汉跟随。如果发现俄国人有扰民行为,便从其身后踢上一脚。因为俄国人身高体大,然而穿的裤子都很紧瘦,抬腿迈脚很不灵便,一踢之下便倒地不起。康熙以此警示俄国人要遵守大清纪法。  水晶烟管  康熙不饮酒,还特别讨厌吸烟。溧阳史文靖和海宁陈文简二人酷嗜淡巴菰(注:一种吕宋
期刊
黑森林蛋糕是一种巧克力夹心蛋糕,上面缀满樱桃,裹有大量的泡沫鲜奶油。樱桃的酸味和巧克力的甜味搭配得颇为美妙,这就不难理解黑森林蛋糕为什么会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蛋糕之一。  历史学家认为,黑森林蛋糕起源于16世纪的黑森林地区,那里是德国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有茂密的森林和美丽的高地。黑森林地区因其大片美丽的樱桃树而闻名——过去的习俗是,每对新婚夫妇都要栽一棵樱桃树——据说这些樱桃树是黑森林蛋糕的灵感来源
期刊
Black forest gateau is a chocolate layer cake, heavy with cherries and swathed in loads of whipped cream. The sour cherries and sweet chocolate are so good together that one can understand why this ha
期刊
Hello  Do you remember me  I am your long lost pen pal  It must have been ten years ago we last wrote  I don’t really know what happened  I guess life came in the way  Let me know if you’re still aliv
期刊
“印度人没有历史。”这是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可印度是文明古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马克思这句话的含义可能是指印度历史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记载的可信的历史,它的历史是同神话搅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历史上屡遭外族入侵,它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为外族征服的历史;第三,印度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内处于四分五裂状态。  只有神话无信史  印度古代有发达的神话故事和宗教经典,但史书奇少,根本没有像
期刊
有人说做生意、办企业不是打仗,因而学兵书《孙子兵法》没用。  也总会有人说抢市场、拼效益如同打仗,从兵书上头学一些方法,大有好处。  前一种意见,乍听有些迂阔:战场杀戮是竞争,市场拼搏也是竞争,以古之血腥竞争之策略应用于今之和平竞争之中,何过之有?岂不妙哉?  但后一种意见,也经不起细想:一场大战,难免是交战双方私欲膨胀、意气嚣张、不顾手段、不计成本的拼搏。倘若今之市场竞争似此无所顾忌,专以背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