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加强文言文朗读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应定位在疏通文意,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上,通过文言文的学习,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而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灵魂,因此,朗读对于文言文教学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改;朗读教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4-041-1
  朱熹说过:“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意思是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反复朗读,能够帮助领会文章要旨。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教学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那么,如何加强文言文朗读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要在朗读训练中正字正音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是朗读的起码要求,也是学文言文的起码要求。正确的读音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含義。
  例如,通假字:文言文中通假字比较常见。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解释为“快乐”,这里念“悦”的音。又如“二十有一年矣”中的“有”念“又”;“军士吏被甲”中的“被”念“披”;“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当然也有一些通假字字音不变,但字型及字意完全变了。如:“汝之不惠”中的“惠”通“慧”;“一厝朔东”中的“厝”通“措”;“扣其乡及姓字”中“扣”通“叩”。
  又如,文言文中字词的词类活用比较多,读音也常常有所变化。如:“偏偏两骑来是谁”中的“骑”念jì,用作名词:一人一马,骑马的人。
  二、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朗读文言文的要求
  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例如,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如:“至”、“夫”、“若夫”、“盖”、“故”、“惟”,朗读时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接。如:(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2)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又如,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原貌。如:望晚/日照/城郭。(句中“望”是“傍,临近”的意思。“望晚”即接近黄昏之时,是主谓结构,如读成“望/晚日/照城郭”,就读出了另一种理解。)
  三、理解感悟与朗读相互依存
  《醉翁亭记》一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文章的结尾处,诗人把他与万物为友的情思推向了极致。在宴罢归去听到了禽鸟的叫声时,他感受到了禽鸟的欢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也正是在此时此刻,万物各得其所的天人和谐境界才得以充分的展现。诗人以议论之笔“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把自己与人类、花鸟共欢乐的宽广襟怀和盘托出,完成了一次精神境界的升华。
  然而在反复朗读课文后,我们就又会有新的感受。作者在“与民同乐”的同时,却也暗含着一份悲凉、无奈。如“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的“苍颜”、“颓然”,正是表明了作者在欢乐的宴席上的另一种黯然心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也”的警句,也正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远不是用美酒就可以消除的。从文字表面来看,颇像色彩绚丽的照片本身;而其情感底蕴,则如底片一样阴郁黯淡。正是通过反复的朗读,此中意境才能真切地体会感悟出来。
  记得我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注重了朗读和背诵环节,学生轻松地便把握了课文层次,品味了月夜意境,感受了作者心情。可以说,记事、写景、抒情的表达方式,精练的语言,诗一样的艺术境界,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诸多方面都是通过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读、个人朗读等教学环节来落实并带给学生以美感和熏陶。让人高兴的是,学生的作文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文言语句的引用和仿写,如“月色入户夜半行,清光似水盈院庭”、“田野如乐场一般,场中管弦交织,盖虫蛙声也”。从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采用朗读吟诵法对文言文进行教学是有效的,是返璞归真的,也是切合新课改精神的。
  四、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文言文朗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读,表情读,分角色读,重点段反复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俯而读,仰而思”,诵读玩味,读出情趣。朗读训练时还要处理好齐声朗读和个别朗读的关系,齐声朗读虽然声音宏亮、气势大,但由于互相影响,很容易出现节奏失调、语速过快、语调不明、滥竽充数等现象。因此,要整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教师可以范读,但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鼓励学生单独朗读,用心体会。当然文言文朗读不能全部排除讲授评点,在朗读中适当地讲,既有利于提高朗读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我们应该还给学生朗读的空间,让他们在读中明理,在读中开窍,在读中陶冶情操。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境”是指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在这种情境下,有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房永建.谈初中生阅读古诗的心理障碍.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09).
  [2]谯义三.私塾的语文教学值得借鉴.中学语文教学,2000(06).
  [3]熊瑞华.教学千法以读为本.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3).
其他文献
摘要: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大都拘泥于诗词的主题和写作手法的教学,以致于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寥寥。笔者认为,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入综合实践活动元素,可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摘 要:随着新课改实施,传统课堂教学中低效教学逐渐暴露。基于此,本文主要就传统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中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究。其主要表现在:教学问题不明确,并没有教学的必要;教学方式过于刻板,教学方式有待改变;师生关系生硬等。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并通过实际案例以及教学等,对高中课堂低效教学进行有效说明。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低效教学;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
摘要:本文试图根据近几年开放性课堂提問的尝试,探讨提升数学素养的新途径——由母题构建开放性设问。开放性设问非常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数学精神的发扬、有利于数学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母题;开放性设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7-075-1  数学素养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
摘要: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学习方法之重要。老师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不但在校学习得心应手,而且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9-019-1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基本
摘 要: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媒介,可以把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内容借助投影机投影在白板上,教师用触笔或手指就可以进行操作,整个过程很方便。它还紧密地联系起了投影仪和电脑等资源,能更灵活地实施教师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更直观、深刻的感受。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帮助学生提供资源,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综合实践;优势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开展足球运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身体机能。教师应与时俱进,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引入足球运动的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制订足球运动的要求与规则,把握好活动的时间、运动量以及动作的难度,引导幼儿参与足球运动,真正让足球运动为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关键词:足球;兴趣;规则;挫折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1-039-1  足球运动,
摘要: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能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我校在集体备课的实施过程中,却问题凸显,流于形式,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合作文化的缺失,为此,针对我校目前集体备课的现状,本文尝试从转变教师观念、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等方面进一步充实、完善集体备课的实施过程,从而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课问题;备课设想  中图分类号:G637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现在的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很有自己的主见。班主任每天要面对的是个性化的学生,很多时候,言说太多,倾听太少,更多时候,喊叫太多,静默太少,各种操心、烦心和累心已成为教师职业的常态。想要打破这种常态,让师生相处和谐,班级管理就必须得力,班主任就必须放低身段,学会倾听班级中每一个孩子的心声。  关键词:倾听;班级管理;助力  中图分
摘 要:俗话说“童言无忌”,指的是幼儿语言的真实性,因为它反映的是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幼儿的语言发展还很不完善,逻辑思维还不够严密。因此,在他们的语言中常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的现象。为此,我们往往会不耐烦听孩子把话说完就打断孩子,甚至因为孩子语言的逻辑性不完整而着急。其实,就在孩子断断续续的话语中,闪烁着孩子无穷的想象和智慧的光芒,以及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摘要:“荒腔走调”的情况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很常见,本文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影响音准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该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音准问题;听觉培养;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3-091-1  在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演唱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音准是演唱歌曲的先决条件,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音准能力才能独立歌唱。但演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