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在云南文坛,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来自西盟苍茫的阿佤山寨, 带着先人的因子、载着佤山的期盼,他成为了佤族的第一位汉语诗人。有人说,他用诗歌记录了民族的情感史;有人说,他用心灵承载着美与真的舰船;有人说,他的诗质朴清醇,就像阿佤山寨一样的朴素、恬静、悠远;有人说,他洗尽铅华的语言和单纯透明的诗风,让我们看到了一种返回童稚的简单。他是诗与歌的结合,他不但诗写得好,还能歌善舞;他是为诗而生的白鹇鸟,从佤山的村寨小道吟唱到世界级大都市华盛顿,他一路体味着欣喜,迷茫,落寞,平淡,寻找着“返乡”之路,只有家乡那小小的家园才是他不变的心灵归宿;他是那个在“美国国务院的会议室里,用母语朗诵诗歌、用文字表达民族之声的诗人。他孜孜不倦、坚韧不拔;他能诗会赋,被称为“诗歌王子”。他就是聂勒。
记者又一次接到采访任务,但是这次压力空前巨大,因为这次采访的对象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著名诗人聂勒。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1点半,记者特意提前赶到聂勒工作的出版社,谁想聂勒却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聂勒的瞬间,记者忽然觉得很多文章中对聂勒的描述似乎有误,聂勒并没有那么传说中的那么黑。相反,南亚民族特有的古铜色皮肤让聂勒看起来很精神,标志性的披肩卷发也被精悍的短发取而代之了,配上著名诗人、作家于坚在《聂勒与茶》里说的那双“有一种遥远的东西”的大眼睛,还有嘴角随时上扬的弧度,聂勒俨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健康乐观青年。
这位从阿佤山走出来的“王子”很和蔼、很健谈,这让采访变得十分顺利。
佤族王子
佤山烙进灵魂
聂勒的人生经历是一出冲突太多的戏剧,令人充满遐想。
他出生的村落只有20户人家,聂勒童年的家庭极度贫困,然而这倒让他懂得了不读书就只能像祖辈们一样窝在大山里,无法走出峡谷的道理。云南民族大学校友录上说,聂勒六岁时才有第一双鞋,因为太高兴,仅一周时间,他就把新鞋穿烂了。
但是按照某种标准,聂勒确实是一位王子,因为他出生的村庄是由他父亲在部落迁徙过程中一手建立起来的,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聂勒在《我一直在陌生的世界里潜行》对这个村庄曾有过描述,“由于太小,那个神秘的村子从未出现在任何一部我所了解的史书或文字当中,它像是不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这个村子是我父亲在部落迁徙过程中一手建起来的,那时,阿佤山腹地并没有解放,人们还生活在几乎蛮荒的世纪,部分佤族人还在过不停迁徙的生活,也是一种几乎与外面世界完全隔绝的生活,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解放后,人们才慢慢地知道,山外其实还有更大的世界,有与我们不一样的兄弟,还有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就一直当这个小村的村长(如同部落头人),威望远播至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直至离世。后来,父亲还成为这个小村惟一的党员,因此,从小我并不缺少王子贵族般的尊重和爱戴。”
聂勒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如果只听声音,你根本猜不出聂勒来自中国的哪个省市。聂勒自己却谦虚地说:“尽管他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汉语,但是学得并不怎么好,甚至讲话都还饶舌。”聂勒是个坦诚的人,虽然来到都市已经二十多年,但是他身上质朴、率真的少数民族性格仍然保留着。他说,那个时候,汉语对自己而言,除了用来和别人说话之外,就是用来应付学校的考试,至于其它的用途,在他的意识里是不存在的,更别说对语言要求较高的文学创作。聂勒还告诉记者,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很自卑,由于从西盟的佤山第一次来到省城昆明,非常陌生,甚至不敢正眼看别人,尤其是女孩子;他每天都掐着时间去澡堂洗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亚民族与生俱来的黑皮肤让聂勒显得颇为另类。他自己也曾记录过离开故乡以后的心境,“环境改变了,当我从阿佤山腹地走进城市时,我特别显得卑微懦弱,就像丛林中的一只山麂一样,习惯竖起自己的耳朵,面对恐惧,城市于我仿佛布满了陷阱,危机四伏,让我时时捏紧自己的拳头准备战斗。现在想起来,竟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又令人伤感!”自卑、胆怯、沉默寡言等问题“陪伴”聂勒走过了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
诗歌王子
诗情弛骋耀千古
但是诗改变了这一切,可能是因为与诗有缘的宿命之故,聂勒从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开始练习写诗。凭借着对故乡佤寨、大地和世界万物的深情、拥抱和追寻,在周围人群影响和职业工作的需求下,1996年,聂勒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歌《帆》,这首只有6句的诗歌,经由编辑费嘉在《春城晚报》山茶版上发表后,聂勒暮然发现,他用来写诗的汉字和以前他学的、说的汉字竟然不一样了。就是这么一首简短的诗,开启了聂勒在诗歌写作道路上的信心。从此,聂勒对汉字开始敏感起来,在他的心灵深处,汉字竟开始变得如此美丽、如此奇妙、如此地让人思绪翩翩,如此地张扬和空灵,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诗情已经被点燃。聂勒他喜欢上了诗歌,也就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聂勒后来回忆说,“我常想。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只有在她成为诗歌以后,她的魅力才会显现出来。”
2005年12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骏马奖”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盛会,聂勒荣获了骏马奖。此前,阿佤同胞们听说这个消息,特制了一套“佤族王子”服装千里迢迢地送到昆明,让聂勒穿着登台领奖。在聂勒的佤族同胞看来,这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荣誉,是佤族人民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一种崇敬的体现。生活在缅甸、泰国地区的佤族同胞们也派人前来向他道贺,他们为自己的民族出现这么一个诗人而由衷地高兴和骄傲。
领奖当天,聂勒自信地走上了领奖台,他说,“我感谢诗歌。这是因为我人生的一些机遇是从诗歌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改变了我,让我认清了这个世界,也让我从卑微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我从不用诗人身份来标榜自己,只会用民族和国籍标榜自己。我出生在美丽而包容的国度,我不会忘了,我是中国的佤族诗人。”他还说,“我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一个诗人,任何一个民族诗人都不可能得到像我这样的荣耀,因为我是第一个呀!”聂勒以诗歌的方式感恩祖国、感恩大地、感恩心灵,他的出现,是佤族人们的荣幸,他是佤族的骄傲,是佤族醒目的文化符号。 有人说,在美国国务院的会议室里用母语朗诵诗歌还唱了民歌,聂勒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的确,2009年,聂勒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并进入美国国务院用母语朗诵两首自己的诗,一首《我来到这儿》,一首《赠与》;并唱了一首《月亮升起来》。在回国的飞机上,聂勒想,在那样肃静神圣的地方,别人都用普通话朗诵,惟有他用母语,惟有他唱着歌,也就是说惟有他按照别人的要求用母语和民歌展示了自己,展现了中国诗人形象。这让他感觉真的很幸福!像做了一场梦似的。对于聂勒而言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作为一个文人,聂勒过的是一种让人艳羡的人生:他不算是名校毕业,但他却是这所云南省和国家民委共建省属重点大学的骄傲;他初涉文坛便叱咤风云,成为中国诗坛众所周知的诗人;他的生活,充满诗歌的意境,虽已届不惑之年,他仍旧笔耕不辍;他的工作,与文字有密切的联系。
诗歌存在于每一个民族的生活世界里,她用不同的舌头说话。和聂勒聊天,“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聂勒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的,也是浪漫的,这可能跟聂勒的性格有关,聂勒有自己的追求,他不想随波逐流,附和时代,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可能想象的空间太少,但是很真实。聂勒写的就是对故乡的日常事物真实的描写,诸如:阿佤山大地上一切美好事物,山川河流、牛羊树草,白云、飞鹰,母亲、山岗、木鼓、干栏、水酒、甩发、剽牛、神坛……在他的眼中,佤山的每一寸土地,俯仰皆景,纯洁的自然,恬静的乡村都构成了他笔下优美、朴素、空灵的充满感情的诗句。聂勒也说,“想象或联想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阅读当代诗歌,很多诗歌已完全没有想象,太可笑了,想象就是诗歌的翅膀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曾这样评价聂勒,“我一直默默关注着来自阿佤山的稿件,渴望读到出自佤族新秀之手的作品。聂勒的出现使我为之一振。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质朴清醇,就像阿佤山寨一样的朴素,恬静,悠远。佤族书面文学虽然刚刚翻开第一页,但是和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民族一样,他们同样拥有丰富的民间口传文学。而这一切,几乎都是用诗的语言表述的——民谣、民歌、情歌、创世史诗《司岗里》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的诗歌传统都是久远的。对于作为诗人的聂勒而言,这一切与母亲的乳汁一起,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诗的细胞。所以,他一出现就引其了诗坛的关注。”
这些年来,聂勒对诗歌情有独钟,缘何?海德格尔在对德语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还乡——至亲人》进行阐释时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诗人就是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聂勒的诗歌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他就是一个走在回乡路上的孩子。几乎他所有的诗作都是为了“还乡”,虽然要回到民族文化的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聂勒说,“我是一个将故乡刻在心灵、写入诗句、背进梦乡、含在嘴里的人。”几年后,聂勒回忆在美国的情景,“那一年,当坐在华盛顿豪华的希尔顿花园酒店大堂里写诗歌,我以为我可以离开乡土一段时间了!可那晚我还是回家了,尽管是小小的梦而已,但我知道,梦反映的是一种预示,那就是它告诉你,你的根在哪儿。”他常说,“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在陌生世界寻找秘密的人。我的前方是这个小小的世界,我的后面是我们大大的传统,我以为我必须把自己淹没在大大的传统之中去,返回,我才会找到我的根基。我是一个恋乡之人,在城市生活了二十五年,却很少梦见自己在城市生活,每个梦都是在故乡的山野上度过,每天太阳一落山,我就开始回家了,梦开始了,我就到家了,每夜几乎如此。”原来聂勒这颗属于农牧民族的灵魂也被孤独啃噬着,这个已经在拥挤的城市生活了25年的人,依旧没有在钢筋水泥间觅得自己的心灵空间,也依然不得不在日与夜的交替中伴着人群与嘈杂,于无语中忍受着迷失了“文化身份”的那份揪心的痛苦。回族诗人、骏马文学奖获得者马绍玺在读了聂勒的《心灵牧歌》后指出,“文化还乡 只是诗人的精神之旅,而不能是民族文化的现实追求,否则将会陷入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潭。”
聂勒爱诗,在诗的世界中聂勒很快活。“多少年来,乘着诗歌的翅膀,我几乎去了自己过去从未敢想去的地方,从乡村到城市,从祖国到世界,从人民大会堂到美国国务院,从茅草屋到希尔顿……多少年来,我一直被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包围着。”在他的心中,诗歌是不可能消失的,只要人类还在,只要人类还有幻想,还存在真实、真诚,诗歌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很特殊的纽带,它是一种记录,它是人类心灵最好的慰藉方式,它是一种真实,而人类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真实或真挚的东西。
快乐王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十多年来,聂勒编辑了一百多种书,多次获得过省级、国家级图书奖,并两次被评为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省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成为当时云南省获此荣誉最年轻的人,按理说,聂勒应该很有成就感了,聂勒自己却说没有。而他本人对这些荣誉,也不十分在意。聂勒说,“作为一种工作,作为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谁都有机会获得这些荣誉。”在他看来看,编辑无非就是一种职业,这和他爱不爱这些书没有多大联系,因为它是别人的成果,跟自己的成就感没有丝毫关系。聂勒诚实地打了个比方,“就像一个农民,他要吃饭他才种田种地,即使种了一座山的田地,农民是不会有成就感的。”
最令聂勒心动的还是文学上的荣誉,聂勒的成就感来源于他发表的作品和获奖的作品。在谈及写诗对于自己的意义,聂勒认为那是无可替代的,他认为只有文学是个人的一种创造,是体现个人才华的一种方式。所以,获得《人民日报》的奖,他陶醉了;获得《民族文学》《边疆文学》的奖,他陶醉了;当他的评论获奖,他更陶醉了!但他始终保持着理性和清醒,认为还要攀登,高度是无止境的。
打开电脑,点入“聂勒”两个字,能看到很多关于聂勒的报道,毫无疑问,聂勒已经是一个文学界的明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他的诗。但是,“诗歌王子”聂勒的歌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因素,有人说,他的歌声有一种磁性,特别性感,他是文学圈子里的快乐王子。2006年11月12日晚,第七次中国作代会的代表联欢晚会刚一开始,聂勒就着急哪里可以报名表演唱歌。同一个代表团的李开义说,“聂勒是一个特别活跃、快乐的诗人。”很遗憾,那天晚上聂勒没能如愿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他乐观地说,“很多人叫我‘快乐王子’,其实我们佤族就是一个快乐的民族。”
采访的时候谈到诗与歌,聂勒认为,自古以来诗和歌总是分不开的,这在聂勒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聂勒爱唱歌,他说,“别人唱歌,来自于兴奋,来自于表演,来自于自信,我唱歌来自于天性,来自于佤族文化的一种天生的环境和本能。在阿佤山,不会唱歌的佤族人会被别人看不起。”在家里,他说佤语,唱佤族民歌;走出家门,他说汉语,还唱佤族民歌。
聂勒的生活很丰富、很精彩,充满诗意与情调。除工作、写诗以外,他还爱好游泳、郊游,有时带女儿写字、画画,有时找文友喝酒、吃饭,总之,聂勒的生活里不能缺少快乐和刺激。
人们喜欢聂勒,喜欢聂勒的诗、喜欢聂勒的歌、喜欢聂勒笔下“还乡”的梦境;人们记住了聂勒,记住了聂勒带来的诗句与歌声、记住了聂勒笔下的高原、记住了聂勒眼中的阿佤山。
从阿佤人的木鼓声中,人们听到了聂勒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从西盟吹来的南风中,人们嗅到聂勒在苍茫的大地上创作的气息;从司岗里的传说中,人们看到聂勒在城市中“返乡”的步伐。他以自己的纯粹,以文字来标示和记载了自己。他将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幻化成诗,谱写成歌。写作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的生活,镌刻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聂勒简历
聂勒,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佤族第一个用汉语写诗的人。1968年生于西盟阿佤山;1991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云南民族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政协委员。
在《人民文学》《人民文学(外文版)》《诗刊》《十月》《中国作家》《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大家》等80多家刊物发表诗歌作品,部分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越南文等外文和藏、维吾尔、蒙古、佤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诗集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作曾获“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滇池文学奖”等。著有诗集《心灵牧歌》《我看见》。2009年10月,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
责任编辑:吴安臣
记者又一次接到采访任务,但是这次压力空前巨大,因为这次采访的对象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著名诗人聂勒。约好的采访时间是下午1点半,记者特意提前赶到聂勒工作的出版社,谁想聂勒却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聂勒的瞬间,记者忽然觉得很多文章中对聂勒的描述似乎有误,聂勒并没有那么传说中的那么黑。相反,南亚民族特有的古铜色皮肤让聂勒看起来很精神,标志性的披肩卷发也被精悍的短发取而代之了,配上著名诗人、作家于坚在《聂勒与茶》里说的那双“有一种遥远的东西”的大眼睛,还有嘴角随时上扬的弧度,聂勒俨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健康乐观青年。
这位从阿佤山走出来的“王子”很和蔼、很健谈,这让采访变得十分顺利。
佤族王子
佤山烙进灵魂
聂勒的人生经历是一出冲突太多的戏剧,令人充满遐想。
他出生的村落只有20户人家,聂勒童年的家庭极度贫困,然而这倒让他懂得了不读书就只能像祖辈们一样窝在大山里,无法走出峡谷的道理。云南民族大学校友录上说,聂勒六岁时才有第一双鞋,因为太高兴,仅一周时间,他就把新鞋穿烂了。
但是按照某种标准,聂勒确实是一位王子,因为他出生的村庄是由他父亲在部落迁徙过程中一手建立起来的,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聂勒在《我一直在陌生的世界里潜行》对这个村庄曾有过描述,“由于太小,那个神秘的村子从未出现在任何一部我所了解的史书或文字当中,它像是不曾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样。这个村子是我父亲在部落迁徙过程中一手建起来的,那时,阿佤山腹地并没有解放,人们还生活在几乎蛮荒的世纪,部分佤族人还在过不停迁徙的生活,也是一种几乎与外面世界完全隔绝的生活,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解放后,人们才慢慢地知道,山外其实还有更大的世界,有与我们不一样的兄弟,还有我们的人民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亲就一直当这个小村的村长(如同部落头人),威望远播至方圆几百公里的范围内,直至离世。后来,父亲还成为这个小村惟一的党员,因此,从小我并不缺少王子贵族般的尊重和爱戴。”
聂勒的普通话非常标准,如果只听声音,你根本猜不出聂勒来自中国的哪个省市。聂勒自己却谦虚地说:“尽管他从小学就开始学习汉语,但是学得并不怎么好,甚至讲话都还饶舌。”聂勒是个坦诚的人,虽然来到都市已经二十多年,但是他身上质朴、率真的少数民族性格仍然保留着。他说,那个时候,汉语对自己而言,除了用来和别人说话之外,就是用来应付学校的考试,至于其它的用途,在他的意识里是不存在的,更别说对语言要求较高的文学创作。聂勒还告诉记者,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很自卑,由于从西盟的佤山第一次来到省城昆明,非常陌生,甚至不敢正眼看别人,尤其是女孩子;他每天都掐着时间去澡堂洗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南亚民族与生俱来的黑皮肤让聂勒显得颇为另类。他自己也曾记录过离开故乡以后的心境,“环境改变了,当我从阿佤山腹地走进城市时,我特别显得卑微懦弱,就像丛林中的一只山麂一样,习惯竖起自己的耳朵,面对恐惧,城市于我仿佛布满了陷阱,危机四伏,让我时时捏紧自己的拳头准备战斗。现在想起来,竟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又令人伤感!”自卑、胆怯、沉默寡言等问题“陪伴”聂勒走过了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
诗歌王子
诗情弛骋耀千古
但是诗改变了这一切,可能是因为与诗有缘的宿命之故,聂勒从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开始练习写诗。凭借着对故乡佤寨、大地和世界万物的深情、拥抱和追寻,在周围人群影响和职业工作的需求下,1996年,聂勒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诗歌《帆》,这首只有6句的诗歌,经由编辑费嘉在《春城晚报》山茶版上发表后,聂勒暮然发现,他用来写诗的汉字和以前他学的、说的汉字竟然不一样了。就是这么一首简短的诗,开启了聂勒在诗歌写作道路上的信心。从此,聂勒对汉字开始敏感起来,在他的心灵深处,汉字竟开始变得如此美丽、如此奇妙、如此地让人思绪翩翩,如此地张扬和空灵,这意味着一个人的诗情已经被点燃。聂勒他喜欢上了诗歌,也就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生涯。聂勒后来回忆说,“我常想。任何一种语言文字只有在她成为诗歌以后,她的魅力才会显现出来。”
2005年12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国家民委共同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最高奖“骏马奖”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盛会,聂勒荣获了骏马奖。此前,阿佤同胞们听说这个消息,特制了一套“佤族王子”服装千里迢迢地送到昆明,让聂勒穿着登台领奖。在聂勒的佤族同胞看来,这是一项无比崇高的荣誉,是佤族人民对文学尤其是诗歌的一种崇敬的体现。生活在缅甸、泰国地区的佤族同胞们也派人前来向他道贺,他们为自己的民族出现这么一个诗人而由衷地高兴和骄傲。
领奖当天,聂勒自信地走上了领奖台,他说,“我感谢诗歌。这是因为我人生的一些机遇是从诗歌开始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改变了我,让我认清了这个世界,也让我从卑微中找到真实的自我。我从不用诗人身份来标榜自己,只会用民族和国籍标榜自己。我出生在美丽而包容的国度,我不会忘了,我是中国的佤族诗人。”他还说,“我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一个诗人,任何一个民族诗人都不可能得到像我这样的荣耀,因为我是第一个呀!”聂勒以诗歌的方式感恩祖国、感恩大地、感恩心灵,他的出现,是佤族人们的荣幸,他是佤族的骄傲,是佤族醒目的文化符号。 有人说,在美国国务院的会议室里用母语朗诵诗歌还唱了民歌,聂勒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的确,2009年,聂勒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并进入美国国务院用母语朗诵两首自己的诗,一首《我来到这儿》,一首《赠与》;并唱了一首《月亮升起来》。在回国的飞机上,聂勒想,在那样肃静神圣的地方,别人都用普通话朗诵,惟有他用母语,惟有他唱着歌,也就是说惟有他按照别人的要求用母语和民歌展示了自己,展现了中国诗人形象。这让他感觉真的很幸福!像做了一场梦似的。对于聂勒而言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作为一个文人,聂勒过的是一种让人艳羡的人生:他不算是名校毕业,但他却是这所云南省和国家民委共建省属重点大学的骄傲;他初涉文坛便叱咤风云,成为中国诗坛众所周知的诗人;他的生活,充满诗歌的意境,虽已届不惑之年,他仍旧笔耕不辍;他的工作,与文字有密切的联系。
诗歌存在于每一个民族的生活世界里,她用不同的舌头说话。和聂勒聊天,“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聂勒的诗歌基本上都是抒情的,也是浪漫的,这可能跟聂勒的性格有关,聂勒有自己的追求,他不想随波逐流,附和时代,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可能想象的空间太少,但是很真实。聂勒写的就是对故乡的日常事物真实的描写,诸如:阿佤山大地上一切美好事物,山川河流、牛羊树草,白云、飞鹰,母亲、山岗、木鼓、干栏、水酒、甩发、剽牛、神坛……在他的眼中,佤山的每一寸土地,俯仰皆景,纯洁的自然,恬静的乡村都构成了他笔下优美、朴素、空灵的充满感情的诗句。聂勒也说,“想象或联想对一个诗人太重要了,阅读当代诗歌,很多诗歌已完全没有想象,太可笑了,想象就是诗歌的翅膀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作家》主编,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艾克拜尔·米吉提曾这样评价聂勒,“我一直默默关注着来自阿佤山的稿件,渴望读到出自佤族新秀之手的作品。聂勒的出现使我为之一振。他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质朴清醇,就像阿佤山寨一样的朴素,恬静,悠远。佤族书面文学虽然刚刚翻开第一页,但是和任何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民族一样,他们同样拥有丰富的民间口传文学。而这一切,几乎都是用诗的语言表述的——民谣、民歌、情歌、创世史诗《司岗里》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的诗歌传统都是久远的。对于作为诗人的聂勒而言,这一切与母亲的乳汁一起,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诗的细胞。所以,他一出现就引其了诗坛的关注。”
这些年来,聂勒对诗歌情有独钟,缘何?海德格尔在对德语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歌《还乡——至亲人》进行阐释时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诗人就是走在回家路上的孩子。聂勒的诗歌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他就是一个走在回乡路上的孩子。几乎他所有的诗作都是为了“还乡”,虽然要回到民族文化的过去是不可能的,但是聂勒说,“我是一个将故乡刻在心灵、写入诗句、背进梦乡、含在嘴里的人。”几年后,聂勒回忆在美国的情景,“那一年,当坐在华盛顿豪华的希尔顿花园酒店大堂里写诗歌,我以为我可以离开乡土一段时间了!可那晚我还是回家了,尽管是小小的梦而已,但我知道,梦反映的是一种预示,那就是它告诉你,你的根在哪儿。”他常说,“直到今天,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在陌生世界寻找秘密的人。我的前方是这个小小的世界,我的后面是我们大大的传统,我以为我必须把自己淹没在大大的传统之中去,返回,我才会找到我的根基。我是一个恋乡之人,在城市生活了二十五年,却很少梦见自己在城市生活,每个梦都是在故乡的山野上度过,每天太阳一落山,我就开始回家了,梦开始了,我就到家了,每夜几乎如此。”原来聂勒这颗属于农牧民族的灵魂也被孤独啃噬着,这个已经在拥挤的城市生活了25年的人,依旧没有在钢筋水泥间觅得自己的心灵空间,也依然不得不在日与夜的交替中伴着人群与嘈杂,于无语中忍受着迷失了“文化身份”的那份揪心的痛苦。回族诗人、骏马文学奖获得者马绍玺在读了聂勒的《心灵牧歌》后指出,“文化还乡 只是诗人的精神之旅,而不能是民族文化的现实追求,否则将会陷入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泥潭。”
聂勒爱诗,在诗的世界中聂勒很快活。“多少年来,乘着诗歌的翅膀,我几乎去了自己过去从未敢想去的地方,从乡村到城市,从祖国到世界,从人民大会堂到美国国务院,从茅草屋到希尔顿……多少年来,我一直被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包围着。”在他的心中,诗歌是不可能消失的,只要人类还在,只要人类还有幻想,还存在真实、真诚,诗歌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很特殊的纽带,它是一种记录,它是人类心灵最好的慰藉方式,它是一种真实,而人类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真实或真挚的东西。
快乐王子
漫卷诗书喜欲狂
十多年来,聂勒编辑了一百多种书,多次获得过省级、国家级图书奖,并两次被评为云南民族出版社、云南省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成为当时云南省获此荣誉最年轻的人,按理说,聂勒应该很有成就感了,聂勒自己却说没有。而他本人对这些荣誉,也不十分在意。聂勒说,“作为一种工作,作为从事这种工作的人,谁都有机会获得这些荣誉。”在他看来看,编辑无非就是一种职业,这和他爱不爱这些书没有多大联系,因为它是别人的成果,跟自己的成就感没有丝毫关系。聂勒诚实地打了个比方,“就像一个农民,他要吃饭他才种田种地,即使种了一座山的田地,农民是不会有成就感的。”
最令聂勒心动的还是文学上的荣誉,聂勒的成就感来源于他发表的作品和获奖的作品。在谈及写诗对于自己的意义,聂勒认为那是无可替代的,他认为只有文学是个人的一种创造,是体现个人才华的一种方式。所以,获得《人民日报》的奖,他陶醉了;获得《民族文学》《边疆文学》的奖,他陶醉了;当他的评论获奖,他更陶醉了!但他始终保持着理性和清醒,认为还要攀登,高度是无止境的。
打开电脑,点入“聂勒”两个字,能看到很多关于聂勒的报道,毫无疑问,聂勒已经是一个文学界的明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他的诗。但是,“诗歌王子”聂勒的歌也是不容忽略的一个因素,有人说,他的歌声有一种磁性,特别性感,他是文学圈子里的快乐王子。2006年11月12日晚,第七次中国作代会的代表联欢晚会刚一开始,聂勒就着急哪里可以报名表演唱歌。同一个代表团的李开义说,“聂勒是一个特别活跃、快乐的诗人。”很遗憾,那天晚上聂勒没能如愿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他乐观地说,“很多人叫我‘快乐王子’,其实我们佤族就是一个快乐的民族。”
采访的时候谈到诗与歌,聂勒认为,自古以来诗和歌总是分不开的,这在聂勒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聂勒爱唱歌,他说,“别人唱歌,来自于兴奋,来自于表演,来自于自信,我唱歌来自于天性,来自于佤族文化的一种天生的环境和本能。在阿佤山,不会唱歌的佤族人会被别人看不起。”在家里,他说佤语,唱佤族民歌;走出家门,他说汉语,还唱佤族民歌。
聂勒的生活很丰富、很精彩,充满诗意与情调。除工作、写诗以外,他还爱好游泳、郊游,有时带女儿写字、画画,有时找文友喝酒、吃饭,总之,聂勒的生活里不能缺少快乐和刺激。
人们喜欢聂勒,喜欢聂勒的诗、喜欢聂勒的歌、喜欢聂勒笔下“还乡”的梦境;人们记住了聂勒,记住了聂勒带来的诗句与歌声、记住了聂勒笔下的高原、记住了聂勒眼中的阿佤山。
从阿佤人的木鼓声中,人们听到了聂勒来自大山深处的呼唤;从西盟吹来的南风中,人们嗅到聂勒在苍茫的大地上创作的气息;从司岗里的传说中,人们看到聂勒在城市中“返乡”的步伐。他以自己的纯粹,以文字来标示和记载了自己。他将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幻化成诗,谱写成歌。写作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他的生活,镌刻到了他的灵魂深处。
聂勒简历
聂勒,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之一,佤族第一个用汉语写诗的人。1968年生于西盟阿佤山;1991年,毕业于云南民族大学;199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云南民族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政协委员。
在《人民文学》《人民文学(外文版)》《诗刊》《十月》《中国作家》《民族文学》《青年文学》《大家》等80多家刊物发表诗歌作品,部分诗歌作品被翻译成英文、西班牙文、越南文等外文和藏、维吾尔、蒙古、佤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诗集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诗作曾获“边疆文学奖”“云南日报文学奖”“滇池文学奖”等。著有诗集《心灵牧歌》《我看见》。2009年10月,赴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活动。
责任编辑:吴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