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史的精神对话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彭志强近些年一直在尝试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新诗演绎古代历史和文化,2015年以来接连出版的《金沙物语》《草堂物语》《武侯物语》《秋风破》等几部诗集,无不反映着诗人在此方面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前几年诗集《金沙物语》出版后,诗坛就有评价说彭志强的创作使“诗歌又多了一种功能:让过去的历史重新说话”,这是余秀华的评语,很有见地的观点。确切地说,在彭志强这里,过去的历史“重新说话”,用的是新诗这种特定的“说话”方式,并且历史也不是在自说自话,而是与当下现实、当代人进行持续的精神对话。诗人最近创作的《二十四伎乐》,即是他在诗与史之间展开文本交流与精神对话的最新成果。
  诗集《二十四伎乐》由长诗《将军令》、组诗《风吹永陵》和《二十四伎乐》三个部分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诗人分别对蜀皇帝王建传奇一生、中国首个地上皇陵永陵以及唐末五代前蜀宫廷乐舞进行了解密,既展示了古代历史中独具诗性特色的一面,又让人在远逝的过往里窥探到曾经岁月的芳华,咀嚼历史烟云的余韵,并启迪人们用历史来映照当下,从而获得更为丰富而新鲜的现实认知。
  用新诗这种现代文体来演绎古代历史,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新诗的现代性指涉与历史携带的古典性精神特质之间,有着不小的抵牾与隔阂。不过,历史总是多义性的,这意味着历史与现代之间并非势不两立,而是存在着沟通和对话的极大可能。为了成功实现诗与史的精神对话,彭志强合理采用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表达策略,首先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解读古代历史。如述前蜀皇帝王建少时“盗驴”事:“暗疾,来自一次盗驴。/月亮是他的作案工具。//听说有人在白天指鹿为马,/他就偏偏在夜晚读鹿成驴。//贼,这个字,他并不认识,/更离心脏很远。//有黑夜这件宽大的外衣掩护,/顺手牵驴,心虚,却不虚空。//英雄多是自寻出路。/日出之前,他得完成正常的心跳。//因为一日三餐,锅里碗里瓢里/全靠这只驴来拯救失眠的盐。//偷别人的驴,让别人无驴可吃。/他用盐的无辜发明另一个无赖。”(《盗驴》)诗人将王建小时的无赖成性解释成“读鹿成驴”,解释成并不认识“贼”这个字,还说他“偷别人的驴,让别人无驴可吃”,这些都是现代人的机智与幽默在解读历史时的灵活体现,生动折射着诗人审视历史时的现代眼光与思维。在《二十四伎乐》这部诗集里,体现现代人机智与幽默的词汇与诗句比比皆是,几乎可以说,以现代机智和幽默重述古代历史,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彭志强诗歌诗意生成的某种内在机制,这种内在机制,也处处凸显了诗人解读历史时的现代视野、现代眼光和现代思维。
  意大利美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提示我们:当今天的人们重返历史、重读历史的时候,是可以从历史中发现它与当下的对应关系,挖掘出历史素材中潜藏的当代价值的。在古代历史中寻找和发现当代意义,也构成了彭志强在《二十四伎乐》中重释历史、进行诗史对话时的基本着力点和重要思维指向。在《近水》中,诗人写道:“近朱者赤,就在于近。/赤红捷径,是朱砂繁衍的近水。//近墨者黑,也在于近。/黑夜这个大砚台,是墨汁磨出的近水。”这就是对一段史实的感叹,也是对一个成语的现代赋意,同时也警醒人们:要与那些是是非非的东西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就将受其浸染,污毁自身。再如“花蕊夫人在词里开的窟,浮华。/蜜蜂唱戏:王建只是她的一只。//还有更多蜂蝶,停泊/在流水落花处。//陶制井圈和木制亭柱,傻呆不语。/谁去水井捞月,谁就是一口深井。”(《都安井》)“我却还在花蕊夫人的宫词里,掂量徘徊。/像是迷失在宫殿里的吹叶伎,无叶可吹。//一张报纸字立不稳。/半杯茶水渐凉人心。//茶壶打太极。翻滚着一种声音:/花有花的生活,叶有叶的命数。”(《永平堂》)等等,都在历史的述说之外,还能延伸某种弦外之响、言外之意,从而挖掘历史对现实的启迪价值。
  《二十四伎乐》是对历史的诗意读解,但诗人述说历史时的时间设置,并不是简单的、一维的,不是将时间维度一味局限于古代,而是多维的、立体的,是在古代与现代的双重时间维度中随意穿梭,自由往来。历史与现实由此产生了频繁对话和交互作用,诗歌的意义空间和人文景深也得到了全方位拓展。在我看来,诗人对时间所作的如此设计,是不乏深意的。我们知道,历史总在不断流变,历史剧中的人物也如走马灯般地在不停更换,但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经验、人类被欲望和期待所纠缠的心灵世界,这些总是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一以贯之的。《二十四伎乐》中,诗人有意要在古今交互的双重时间维度中来重述历史,正是为了借助古与今的多把尺子,立体地丈量人类情感的幅域和人类心灵的深广度,有力地塑造人类精神空间。如《琵琶伎》《吹叶伎》《吹笛伎》《吹箫伎》《吹贝伎》等诗,诗人既述这些伎乐工原有的工作情貌,又想象他们曾经的宫廷生活,同时也描绘他们留给今人的历史陈迹,显得格外丰富而立体。在古今的互照与互释之中,借助对古代宫廷的伎乐群像所作的精彩演绎,诗歌对人类情感世界与人类心灵空间加以艺术的呈现。余音绕梁,蕴意深远,给人不尽的咀嚼和回味。

附:彭志强的诗二首


  拍板伎一
  把火还给钻。再钻木,取出宫商角徵羽
  另外五味火。
  重新拍板一场蜀宫夜宴
  得刀削面一样镇定,拍黄瓜一样自若
  讲究酒消失的节奏。
  万马奔腾的蹄印,用来红烧血
  轻轻飘飘的细雨,用来清蒸鱼
  让它们重叠。统一。变幻成上等的国运
  和滚烫的家事。
  我,一个用手调试宫廷欢乐的人
  不敢让歌苦,
  不敢让舞涩。
  任何一个杂音,落下来
  皆是国破家亡。
  木的坦荡终究自燃,击散成灰。
  我的笑脸定然虚构,不来真情。
  木板拍成拍板的名字,是手的决定。
  也只有血性的手,
  才认得出它的悲喜与虚实。
  人未成精,石已成妖,活了一千一百岁
  仍然替代不了
  我跟木有關的木讷。
  吹叶伎
  衔叶一啸。满城银杏树纷纷放下屠刀。
  躺在纸上的字,突然站立起来,
  异常陡峭。
  锁在深宫的寂寞,一一落下来。
  很快被闻声赶来的马蹄,踏破,捣碎。
  一地繁华,从此被碎石拆分。
  石棺之上又裂开新生的灵魂。
  在永陵,前蜀皇帝王建的江山早已崩塌。
  这一次穿堂而过的秋风,只能吹向虚空。
  她的唇语,要用叽叽喳喳的鸟语解释
  不明来路。
  要是停不下来,就让天空也长满雀斑。
  我站在杨柳枝下,白居易的诗歌旁边。
  一个下午,竟然没有一个可靠的古音,
  从嘴唇调出来。
  我的不安,是微弱的光构成的吹叶伎
  被暗室冰冻的口哨,
  越来越模糊的表情。
其他文献
那一年,一个叫王怀凌的汉人陪着一个叫李敬泽的汉人,漫游在胡风浩荡的西海固。后来李敬泽是如此叙述固原的,“如果我是几百年前的将军,我会久久地凝视固原,血与剑与风的固原,马群汹涌的固原,烽燧相望,坚城高垒的固原。在广大的帝国版图上,固原是一个微小的点,但两千年间,任何一个目光锐利的战略家都会一眼盯住这个点。这是帝国的要穴,是我们文明的一处要穴,他无比柔软因而必须坚硬。你的面前是地图,地图上的北方是无边
期刊
把时间分配给一枚硬币  或者不均匀  分配给身体的各个器官  简单的愿望让我  越看  越觉得无懈可击  可是五十年过去了  这么简单的愿望像大地  反复遗忘的一枚词根  准备 用于切割的刀子也  如同一张长满雀斑的脸  谁来告诉我  谁是靠谱的  ——原载《南粤诗刊》2021年3期  推荐语  作者将愿望从简单着笔,并寄托在不起眼的硬币之上,产生一种奇特的意象之境,成为一种精神载体。没有比一枚硬
期刊
某种程度上来说,纯以年代来区分某种文学现象是过于简单的,不过我们越发乐于见此:像“90后诗人”“80后诗歌年选”这样的字眼层出不穷。存在即为合理,不过新教材中像“80后青春写作”这样的名词若不做特殊说明是具有干扰性的。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80后大喷发、集中式的写作,90后的写作就过于沉闷与零散化。《人民文學》曾经评论“90后的文学过于乖巧了”,这话很中肯。  如果说80后的文学是通过小说来张扬生命
期刊
它在那里吃草,吃一口  打一个响鼻  肚子痉挛一下  时光让它的牙齿松动  僵硬,冰冷的生活,越来越难以咽下  但不得不咽进食管,腹腔  它不再闪电一样奔跑  它将在安静中度过余生  它噙在眼里的泪滴  滚烫,透明,像一块晶莹的松脂  我仿佛看见多年后的我  于是,我上前摸了摸它  ——原載《鸭绿江·华夏诗歌》2021年3期  推荐语  与其说诗人是在描摹一匹老马,不如说他是在叙述一个人的一生。诗
期刊
散文诗在当下,逐渐摒弃了虚假的抒情和高蹈,语言和语境都趋于关注现实。苏建平就是这样的探索者。在出版散文诗集《一个人的奥义书》之后,他又出版了第二本散文诗集《阿J》。  散文诗集《阿J》,语言具有实验性,诗意深度与灵魂相应,结构和意象都有挖掘性。在文本和语言体系中,既挑战了传统,又融合了传统。读苏建平的散文诗,感觉到他一直走在一条独特的路上,并自觉地走向诗性的终点。他遵循着自己的本质形态和认知诗学,
期刊
“向死而生”是海德格尔对现代人存在和如何存在的一种本质揭示。他认为“死,作为此在的终结存在,存在在这一存在者向其终结的存在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的死亡是必然的、确定的、不可逾越的,它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悬临”。人的存在(此在),一方面是无时无刻地奔向死亡,另一方面则是必然的在死亡到来之前“存在”。人的意义与无意义就产生于死亡之前的存在当中。从字面上看,海德格尔所说的这种向死而生,可能很好理解。如
期刊
现代汉语诗歌诞生已经百年了,它一路走到今天,已得到普遍的认可、接纳,及诸多赞美;但与此同时,它也仍一如既往地被一些人质疑、抵触、不满、批判。质疑新诗产生、存在的合理性者有之,认为诗歌无用者更有之。而在我看来,新诗却是对这些赞美、质疑、抵触、不满、批判等毫不在意、毫不理会的,它一直在走着自己的道路,以后也仍会滔滔向前发展,不可阻挡。它沉稳、自信、坚定、执着,沉着地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并自然而然地闪耀着
期刊
黑暗太深。我担心人们会习惯  暴力,甚至愛上暴力,失去了  那唯一可以依凭的,柔软的心。  ——西渡《杜甫》  敬文东曾在《心性与诗》一文中以西渡的《杜甫》《苏轼》为中心,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诗学问题:“诗人的心性是否必须与诗保持某种同一性?”他从西渡的诗中看到完整、统一的心性,这种心性不再是“现代性的终端产品之一”即“单子式的个人,孤零零的个人”,而是共同体和共通感的重建,“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
期刊
一朵野花  陈梦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作为新月诗人陈梦家最负盛名的作品,《一朵野花》堪称一首中西诗艺的合奏曲,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又嵌入了外国文学元素,具
期刊
诗人汤松波新近出版的诗集《大地星辰》,是一本为民族画像,为时代放歌的精品佳作,让人耳目一新。整部诗集素淡高雅,美观大方,将中国56个民族既配以服饰画像,又辅以各个民族历史、地域、习俗、文化、图腾等方面的注解,这是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深刻的民族文化的心灵抒写,用诗歌来表达56个民族内涵,是中国民族诗歌的盛典。  汤松波注重“境界”的营造。诗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达到了“气韵生动”的目的。所谓“境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