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由此可见,语感的培养是使学生获得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什么是语感呢?王恒俭先生认为:“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那语感如何培养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更新观念,系统教学,重视语感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看书或看题的速度很慢,甚至看完了依旧不知所云、惘然无助,做题速度极慢,语言表达能力也极差。从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缺失,可见学生语感能力的不足。“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给学生教授方法、解答疑难,不应只把时间放在课堂的学习上,光顾眼前的利益或考试,应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出发,培养语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先决条件在于教师在主观上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思想上有了充分的重视,自然会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式各样的训练引导学生重视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感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特别强的,多方式的、良好的示范和展示能够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模仿对象和环境。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按照四个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语感的培养自然贯穿在其中,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定不同的语感培养训练,并致力于形成系统的语感教学模式。
二、立足课堂,创设条件,培养语感
首先,重视听说读写。课堂上的语感训练,简单而言就是听、说、读、写。但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将重点放在课文内容的学习讲解上,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说和写的权利,对听和读的重视远远要高于说和写。可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听和读是基础,说和写是思维的外化。就像种花一样,花儿通过汲取外在的营养成分,并以绽放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只懂得汲取养分,却不懂得开花,那这朵花也不能称之为花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形成语感,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在说和写方面加强训练,让学生把自己积淀下来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外化,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感知和使用能力。
其次,重视联想和想象。朱光潜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欣赏”。通过语言文字组合描绘出来的景象是人联系现实或者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因此,要想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理解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心理,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闭眼想象法,这样可以使想象外化,也有助于培养语感。
最后,重视身教,熏陶感染。一位成功的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讲究言传,也要注重身教。但在这里,我们强调的不是教师在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身教”,而是要求教师在学生语感的培养上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如前所述,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在初接触语言文字之际,教师或家长们能够准确地展示自己的示范作用,并教导孩子们通过实践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如通过讲故事、演讲、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和意蕴,那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要准确得多,也深刻得多。此外,进行一些定时、定量的培训,如课前三分钟、课后小作文、课后小阅读等,也是培养语感的方法之一。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强化语感
首先,激发阅读兴趣。从教以来,接触了不少语文老师,但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的老师不多。一般认为,与其浪费一节课的时间在图书馆让他们看书,不如在课室上一节课,复习书本的知识。其实,只要我们老师上课时多向学生推荐名人名著、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利用第二课堂、甚至一两节课把学生带到图书馆,给机会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并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这就犹如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向这扇门走去。而阅读量得到提升,视野得以开阔,潜移默化中,语感也自然而然地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其次,重视生活体验,将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有效结合。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生活的体验是语感形成的基础,因此,要培养语感,单靠阅读、想象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生活的体验。就像讲《黄河颂》一样,学生如果对歌曲创作的背景一无所知,那么,就算教师的示范豪迈奔放、激动人心,学生还是很难感受到歌曲内在的动人之处的。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写周记,甚至写日记的形式把生活体验展现出来,我手写我感,把生活点滴转化为文字,形成自己独特的、真实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并反过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丰富自己的语感。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强化语感。
总而言之,培养语感,并非教学者一时的冲动行为,而是学生成长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地坚持,它可以帮助学生敏锐地对语言文字做出准确的感知和判断,让学生自由地想象,畅快淋漓地表达自我,这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新观念,系统教学,重视语感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特别是乡镇中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看书或看题的速度很慢,甚至看完了依旧不知所云、惘然无助,做题速度极慢,语言表达能力也极差。从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缺失,可见学生语感能力的不足。“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给学生教授方法、解答疑难,不应只把时间放在课堂的学习上,光顾眼前的利益或考试,应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出发,培养语感。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先决条件在于教师在主观上要重视语感的培养。教师在思想上有了充分的重视,自然会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式各样的训练引导学生重视语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此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语感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特别强的,多方式的、良好的示范和展示能够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模仿对象和环境。而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根据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等,按照四个不同的学段提出不同的阶段目标,语感的培养自然贯穿在其中,因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段设定不同的语感培养训练,并致力于形成系统的语感教学模式。
二、立足课堂,创设条件,培养语感
首先,重视听说读写。课堂上的语感训练,简单而言就是听、说、读、写。但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常常将重点放在课文内容的学习讲解上,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说和写的权利,对听和读的重视远远要高于说和写。可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四者是缺一不可的。听和读是基础,说和写是思维的外化。就像种花一样,花儿通过汲取外在的营养成分,并以绽放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果只懂得汲取养分,却不懂得开花,那这朵花也不能称之为花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言语认知能力和言语审美能力,形成语感,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在说和写方面加强训练,让学生把自己积淀下来的知识得到有效的外化,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感知和使用能力。
其次,重视联想和想象。朱光潜先生说过,“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的欣赏”。通过语言文字组合描绘出来的景象是人联系现实或者通过想象塑造出来的,也就是说,想象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因此,要想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理解艺术创作者的创作心理,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闭眼想象法,这样可以使想象外化,也有助于培养语感。
最后,重视身教,熏陶感染。一位成功的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讲究言传,也要注重身教。但在这里,我们强调的不是教师在道德方面对学生进行“身教”,而是要求教师在学生语感的培养上重视自身的“示范”作用。如前所述,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在初接触语言文字之际,教师或家长们能够准确地展示自己的示范作用,并教导孩子们通过实践去理解文本的内涵,如通过讲故事、演讲、朗诵、课本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和意蕴,那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要准确得多,也深刻得多。此外,进行一些定时、定量的培训,如课前三分钟、课后小作文、课后小阅读等,也是培养语感的方法之一。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感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课外延伸,激发兴趣,强化语感
首先,激发阅读兴趣。从教以来,接触了不少语文老师,但肯把学生带到图书馆的老师不多。一般认为,与其浪费一节课的时间在图书馆让他们看书,不如在课室上一节课,复习书本的知识。其实,只要我们老师上课时多向学生推荐名人名著、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利用第二课堂、甚至一两节课把学生带到图书馆,给机会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并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这就犹如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向这扇门走去。而阅读量得到提升,视野得以开阔,潜移默化中,语感也自然而然地会得到有效的培养。
其次,重视生活体验,将生活体验与心理体验有效结合。叶圣陶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文学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生活的体验是语感形成的基础,因此,要培养语感,单靠阅读、想象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生活的体验。就像讲《黄河颂》一样,学生如果对歌曲创作的背景一无所知,那么,就算教师的示范豪迈奔放、激动人心,学生还是很难感受到歌曲内在的动人之处的。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以写周记,甚至写日记的形式把生活体验展现出来,我手写我感,把生活点滴转化为文字,形成自己独特的、真实的心理感受,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并反过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而丰富自己的语感。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体会,强化语感。
总而言之,培养语感,并非教学者一时的冲动行为,而是学生成长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长期地坚持,它可以帮助学生敏锐地对语言文字做出准确的感知和判断,让学生自由地想象,畅快淋漓地表达自我,这对于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全民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