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的清廉情怀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P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宋史》中的范仲淹、包拯、赵抃、欧阳修传记,在为这些北宋名臣的品格和作为所感动的同时,也生发出一些感触。他们身上所展现出的潜心为民、清正廉洁、正道直行的情怀,值得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借鉴。
  潜心为民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其精华之一。要做到爱天下苍生、爱黎民百姓,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古时官场上的窥觊私利之辈,往往是通过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来中饱私囊,自然与“仁者”无涉。范仲淹等北宋名臣立身行事、从政为官,能以百姓和社稷为重,摒弃私情,秉公执政,正是以“仁者爱人”、忧国忧民为出发点的。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忧一乐、一先一后,道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以黎民百姓忧乐为己忧乐的“仁者”情怀。史载,范仲淹曾资助过许多贫困的文人或下属。他晚年时捐出自己的积蓄,在家乡苏州购置良田千余亩,设立义庄,资助族人尤其是穷苦人家。
  不仅如此,范仲淹的爱民行为还表现在他从政后,对庸官和贪渎者的疾恶如仇。比如,宋仁宗时期,官僚机构臃肿,州县官吏多有不称职者。范仲淹在推行吏治改革时,视各路官吏优劣,迁赏政绩卓著者,降黜贪渎和不称职者。当他“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时,枢密使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言语中,折射出范仲淹心怀天下、为民兴利除弊的风范。
  范仲淹潜心为民,颇有政绩。他在邓州知州任满离去时,百姓沿途数里拦截使者,请求留任范仲淹。他在邠州、庆州任职时,颇得时人称颂。当地汉族、羌族百姓曾为他画像、立生祠,感念他;他去世时,“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包拯生前就已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连孩童、妇女都熟悉他的名字。《宋史·包拯传》载:“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其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为百姓所称颂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崇敬。
  赵抃与同时期的包拯齐名,也是小说、戏剧中清官廉吏形象的原型之一。史载,京师百姓称赵抃为“铁面御史”;他“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州)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他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可见其律己甚严,为民兴利。
  欧阳修在《乞出表》中说:“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他在滁州任上,对政务实行“宽简”(宽容和简化)的政策,办事遵循人情事理,不求博取声誉,只求把事情办好,因而颇受百姓称道。这也是欧阳修从政的风格。有人读他的《醉翁亭记》,从他悠游山水、饮酒作乐的表现,以为他因受贬守滁,处于不问政事的状态。其实不然,欧阳修的“太守之乐”是在“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中,感受到百姓安居乐业和“与民同乐”的满足。
  在中国古代儒学传统中,“与民同乐”是士大夫追求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和抱负。欧阳修的“太守之乐”所折射出的正是心系天下百姓。而赵抃每天晚上虔诚地向上天坦陈自己白天所作所为,亦是源自对社稷、百姓的敬畏。
  正是源于心系天下百姓,范仲淹等北宋名臣把社稷、百姓利益以及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也正是源于心系天下百姓,才使他们对老百姓满怀深情,始终牵念他们,佑护他们,帮助他们。
  清正廉洁
  与历史上的众多清官廉吏一样,范仲淹等北宋名臣以清廉自持,不与世沉浮。据《宋史·范仲淹传》载,范仲淹为官清廉,生活节俭。即使他显贵之后,亦“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他在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要回苏州老家接母亲来广德,因积蓄不多,下属给他筹集了路费,但他不肯收下。他说:“我还有一匹马,你把它卖掉,就有回家的路费了。”此即为范仲淹“卖马接娘”的美谈。
  范仲淹为官后,曾告诫子孙:“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结婚时,他听说儿媳将饰以锦罗帷幔,立即传训其子:“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于是,儿子和媳妇便清简成婚。
  历史上,由于戏剧、小说的传播,包拯已成为古代清官廉吏的代表人物。《宋史·包拯传》载:“(包拯)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包拯曾对子孙“约法三章”:“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据《宋史·赵抃传》载:“(赵抃)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赵抃在任成都知府时,一清如水。他养了一只鹤,常用鹤毛的洁白来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来勉励自己赤心为国。
  欧阳修在《廉耻说》中云:“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若士君子“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不为,则天下岂有不乱,国家岂有不亡者乎。”这是欧阳修为匡正时弊所发出的心声,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欧阳修从政时,操守自持,守廉明耻。他辗转各地为官,“除饮食物外,不曾买一物”。他曾告诫为官的侄子:“于官下宜守廉,不得买官下物”;“如有差使,尽力向前,不得避事。至于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但存心尽公”;要“守廉守贫,慎行刑”。
  史书上记载的这些史实,虽然只是范仲淹等北宋名臣为官生涯中的点滴,却展现了他们清正廉洁的情怀。他们生前身后能得到百姓爱戴和赞誉,也是历史对他们的最高褒奖。
  正道直行
  范仲淹等北宋名臣能做到潜心为民、清正廉洁、兴利除弊,也与其具有正道直行的品格密不可分。
  范仲淹与晏殊同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出自晏殊门下,晏殊曾请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举荐范仲淹任秘阁校理。然而,范仲淹刚进朝廷,就做了一件让晏殊担惊受怕的事——   天圣七年(1029),仁宗皇帝要在冬至节这天率领百官为皇太后祝寿,并行跪拜之礼。此举悖逆皇帝事亲的仪规。然而,大臣们却面面相觑,无人敢言。对此,范仲淹上书,直言此举不当:“天子有事亲之道,无为臣之礼;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若奉亲于内,行家人礼可也。今顾与百官同列,亏君体,损主威,不可为后世法。”
  范仲淹此举,令晏殊深感不安。晏殊指责范仲淹出言无忌,近于沽名钓誉,并会累及他人。对此,范仲淹不以为然。他给晏殊写信坦陈自己的心迹:我一直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行事,忠于朝廷,爱护黎民百姓。故对皇帝的过失,应“有犯无隐,有谏无讪”,即使是冒杀身之祸,也要敢言直谏。“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因“忠直不挠”上书,而被贬黜。
  其实,晏殊也是一代名臣。《宋史·晏殊传》云:“殊性刚简,奉养清俭。”晏殊并不缺乏仁爱、清廉的品质,他对范仲淹亦十分钦佩,但他无法像范仲淹那样忠烈、刚正。
  囿于官位得失,怕触犯权势,不敢秉持正义,这也是那个时代许多官员的通病。亦如欧阳修在《与高司谏书》中所说:“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而范仲淹等北宋名臣能开一代风气,正在于置个人名位安危于度外,秉持正义,敢与奸佞专权之辈作斗争。
  范仲淹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不畏权贵,不怕削职被贬,表现了刚正不阿、威武不屈的精神。他在朝时,曾因与宰相吕夷简、宦官阎文应等权奸作斗争,数次被朝廷贬黜。
  对于范仲淹直言敢谏的精神,时人王得臣在《麈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仁宗朝有内侍怙势作威,倾动中外。文正(范仲淹)时尹京,乃抗疏列其罪。欲上,凡数夕环步于庭,以筹其事。家有藏书,预言兵者悉焚之。戒其子纯佑等曰:‘我今上疏言斥君侧宵人,必得罪以死。我既死,汝辈勿复仕宦,但于坟侧教授为业。’既奏,神文嘉纳,为罢黜内侍。圣贤相遇,千载一时矣。”范仲淹明知上书进谏有危险,仍无所畏惧、知难而进,展现了一种秉持正义、正道直行的无畏勇气。
  欧阳修与范仲淹既是文友、同事,也是范仲淹的支持和追随者。《宋史·欧阳修传》载:“(修)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向仁宗皇帝上“百官图”,揭发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压制贤才,却被吕夷简反咬一口,被诬为“朋党”而被贬黜。其时,欧阳修见义勇为,上书朝廷,为范仲淹辩诬,结果被贬谪夷陵、滁州。
  包拯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已为人所熟知。《宋史·包拯传》云:“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民)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为维护百姓利益,包拯敢与贪官污吏作斗争,这也是他在民间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到赵抃,《宋史·赵抃传》称其“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可见其为官不畏权贵,不徇私情,公正严明。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是一种充满温情、以惠爱为核心的品质。而这种温情和爱民之心,又是以维护天下百姓利益为对象的。这就决定了清官廉吏势必与贪官污吏产生矛盾。因此,要把对“仁者爱人”的追求变为社会政治现实,就必须破除施政中的阻力,勇于为民兴利除弊。
  读范仲淹等北宋名臣的传记,领略其生平和作为,发现他们对百姓、对下属、对有才学和有志节的人,总是那样宽厚仁慈、满腹柔情。而面对权奸之辈,他们又是铁骨铮铮,与之进行坚决斗争。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静心思之,这两个方面其实都是清官廉吏所应具备的品质。
  由此看来,执政为民谋福祉,不仅应有“仁者爱人”的情怀、清正廉洁的操守,还应有为维护百姓利益而正道直行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借鉴范仲淹等北宋名臣为民、清廉、刚正的精神,并以超越前贤的勇气,自觉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民兴利除弊。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作出贡献。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3年5月2日。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其他文献
通行观点:反腐败要靠有道德的官员,而高薪才能使官员过上“体面”的生活。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是让官员守住“官德”、拒绝诱惑的基础。  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是一对矛盾。古往今来,很多有识之士都注意到官员薪酬与廉洁程度之间具有某种关联。管仲曾言: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托克维尔也曾指出:“在贵族政府,政务工作人员都是富人,他们只贪图权势。在民主政府,国家工作人员都是穷人,他们希望发迹高升。”他认为
期刊
“期间”和“其间”两个词读音相近,字形也相近,但一字之差,区别很大。  “期间”指的是“在某段时间内”。例如:会议期间。而“其间”是“其中”“那中间”的意思,可用于指时间、空间等不同方面。例如:他上了四年大学,其间多次获奖。又如:这段山路很长,其间有几个山洞可以避雨。  此外,“其间”表示的时段可长可短,“期间”表示的时段则不能太短。  就用法而言,“其间”前面不能加修饰语,“期间”前面则必须加表
期刊
唐贞观三年(629),濮州刺史庞相寿犯了贪贿罪,被朝廷“追还解任”,受到免职处分,并追还赃款。不料庞相寿毫无思过之心,为了保住乌纱帽,竟不知羞耻地向唐太宗上书,“自陈幕府之旧”,哀求太宗念在“故旧”的情分上予以宽恕。  原来,李世民当皇帝之前被封为秦王,庞相寿曾在秦王府做过事,是他过去的老部下。照一般世俗眼光看,老部下犯了事,请求老领导老首长照顾一下,开开绿灯,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唐太宗虽然贵为皇帝
期刊
父亲(编者注:指韩复榘,此篇是韩复榘之子回忆其父亲的文章)反对“任人唯亲”及“任用私人”。他面试新人,第一句话就要问:你是怎么来的?在人事任免过程中,他最厌恶投机取巧或托人情、拉关系,一旦发现,永不叙用。  有王某,北京大学毕业,陈调元主鲁时,考取山东候补县长,但尚未发表。等父亲韩复榘主鲁,王某运动国民党要人给父亲写信,请予优先发表。父亲接信大怒,在原信批了“驱逐出境”四字,并说:“这样钻营奔走的
期刊
学习商数(Learning Quotient)指一个人不断在外界环境中获得认知,或者通过逻辑思考获得经验的能力。  学习能力在古代已被重视,孔子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学习能力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成功潜质和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学习商数”很高的人会是一个不断有创新的充满活力和魅力的人,而一个再高明的人,如果到了不能接受外在影响的地步,恐怕也就
期刊
“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明万历八年(1580),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考中状元,大儿子考
期刊
万事催华发!论龚生①、天年竟夭,高名难没。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待洒向、西风残月。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艾灸眉头瓜喷鼻②,今日须难决绝。早患苦、重来千叠。脱屣妻孥非易事③,竟一钱、不值何须说!人世事,几完缺?  【注释】  ① 龚生:即龚胜,汉时人。王莽篡位,召龚为官,龚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九岁。  ②瓜喷鼻:中医治
期刊
有的人擅长于说话,可以在任何场合,嘴里说个不停,真好比悬河之口,滔滔不绝。但是,听完他的说话以后,稍一回想,都不记得他说的是什么了。  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不少。如果你随时留心,到处都可以发现。说这种话的人,有的自鸣得意,并且向别人介绍他的经验说:“我遵守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遗训,非用尽人类最伟大的语言不可。”  你听,这是多么大的口气啊!可是,许多人一听他说话,就讥笑他在作“八股”。我却以为把这种
期刊
听说这个年头儿,在报章杂志上,最流行的是幽默文章。可惜记者是个埋头干实业的人,没有名流学者文人墨客那种闲情逸致,所以简直不懂什么幽默和不幽默。只是记者跑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世面,就拿平时见闻所得,讲几个笑话,替读者们劳作之余,解解闷儿罢。  笑话年年有,今年格外多,不过有许多笑话,是不好随口讲出来的。现在我就讲两个没有多大干系的官场笑话罢。  据说从前长江某省,有一位督军,他虽出身行伍,而目尚识丁
期刊
屈原已经逝去,但作为中华民族之魂,他依然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长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他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那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入到他丰富而曲折、高贵而执着的精神世界。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许可以借用他在《九歌·云中君》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与日月兮齐光。”这句诗本是形容云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