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防城港市为例,对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为我国城市安置小区规划研究提供一些实证资料。
【关键词】城市安置小区 规划设计 研究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城区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农民拆迁安置已成为许多城市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安置小区是失地农民开展城市生活的新家园,在实践和思考中我们回顾和总结一些对安置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粗浅认识。
2 城市安置小区产生的背景
防城港市是1993年设立的地级市,属于北部湾经济区较年轻的新兴城市。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后,重大项目的进驻,城市中心城区的建设,防城港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近几年以来,随着钢铁项目、金川有色金属、核电等重大项目的进驻,工业区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农民拆迁安置项目的推进已成为防城港市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3 各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3.1各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①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
小区位于体育新城北区、规划被通道与黄阁翠苑交叉口东南侧。便利的交通、较为齐全的城市配套以及优良的发展前景使得项目的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小区规模为10公顷,总建筑面积为41.3万㎡。借助自然通风、日照、自然采光等数字模拟技术,小区实现短时间内的住宅性能精细化设计,并综合运动了太能光热、中水回用、人工湿地以及沼气利用等多项节能功能、节水、节材技术,降低小区的资源消耗,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②无锡市新街安置小区
小区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西漳社区,北面以342省道为界,东西面临水,周围有天河住宅小区,天一小学等,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目的为解决342省道拆迁工程安置需要,用地面积约4.42公顷,地面总建筑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32。
③溧阳市长阳安置小区
小區位于燕鸣南路南侧,育才路东侧,原为溧城镇长阳村委用地。规划用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容积率1.97;建筑密度19.8%;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位754个。
3.2借鉴意义
安置小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产物,也是政府最为关注的民心工程。通过以上各城市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城市建设者应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坚持与城市房地产开发小区的统一水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安置小区,且与时俱进,运用环保、低碳、绿色和高效等新理念,确保了安置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北港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北港安置小区位于防城港市工业区组团,总共分为四期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为67公顷。以下以北港一期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北港小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8.1公顷。项目基地北面和西面均为城市市政道路,交通便利,且城市配套设施完善。
4.1设计理念与原则
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提高人居住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并把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居住生活要求相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小区。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具有弹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2总体规划布局
结合城市道路与沿街商业裙房,借鉴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以“类街区”的形式组织社区的各个组团。以一条南北向的景观轴承接南面的三期和北面的四期,以小区的内环轴,衔接各个组团,从而形成“一轴一环一心”的总体布局。
4.3功能分区
一轴:贯穿南北向的空间景观轴,衔接北港安置小区的三、四期。
一环:小区内环组团道路,衔接各个组团。
一心:小区公共活动中心,集中布置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中心绿地,休闲广场,中心绿地,室外活动设施场和等社区生活中心。
4.2交通组织
小区出入口的设置,主要结合用地布局和沿街商业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共设置四个出入口。其中南北面出入口主要作为各组团车行主要进出口,东西面出入口为人车混行的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主要道路分为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道路宽度分别为12米、6米、4.5米。
小区的停车组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南北向的带状生态停车场组织停车,共设置120个停车位;第二部分结合组团绿地、宅间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布置220个生态停车位;合计为340个。
4.3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主要采用“点、线、面”的设计手法,通过中心绿地、景观轴和组团绿地的营造,为安置小区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环境。
景观设计的主要核心为中心绿地,布置下层式休闲表演广场;精心设计供居民休息攀谈的亭子长廊;局部结合绿地设置室外活动设施,为居民创造一个多层次的交往的空间。
绿化的素材选择上,结合滨海城市特点,坚持经济实用,气候适宜的原则,采用乡土花卉和乡土树种,合理搭配,。
4.4公共配套设施
北港安置小区遵循开放性、控制性和统筹协调原则,主要设置有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休闲表演广场,运动场,室外活动器材场,儿童游乐场和的老年人活动场等配套内容。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保证了北港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生活质量,还为安置户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接触、沟通和交往,增进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5 安置小区的思考
安置小区规划应以满足安置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并根据入住人群的生活习性,更好地安排安置住区功能、组织安全便利的交通流线和营造有利于人体交往的生活环境,以适应和引导居民的现代生活。
5.1活力氛围的形成
在规划中将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集中布置的方式,营造活力氛围,注重与广场、绿地等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安置小区的社区中心,创造多样化的交往空间,增强小区的归属感,满足他们精神需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5.2.经济性在总体布局中的体现
安置小区主要由政府资金作为主体的开发建设,使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比如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平衡各种因素和经济的关系、寻求有效利用土地的布局方式以及对小区停车经济的思考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课题。
规划中,因地制宜采用或局部采用,围合式或错位式的布置方式,从而达到有效利用土地、加大住宅间距、改善日照和视野的显著效果。
提倡以地面停车为主,尽量利用退界距离、路边或院落内的绿化空间布置生态停车位来满足小区日益增长的停车的需求。
6结语
综上所述,是从设计师对安置小区的角度,对安置区规划和建设的回顾和思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展,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转化。城市安置小区的建设和发展,给我们规划师,建筑师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议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生活风俗习惯,营造高效、经济、绿色、宜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安置小区,是我们设计师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周俭.住宅区用地规模和规划设计问题探讨.城市规划. 1999.01
张萍.新时期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法制保障,2001.06
徐青.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山西建筑.2009.10
作者简介:陈 冰,女,广西容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工作
【关键词】城市安置小区 规划设计 研究和思考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城区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农民拆迁安置已成为许多城市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安置小区是失地农民开展城市生活的新家园,在实践和思考中我们回顾和总结一些对安置小区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粗浅认识。
2 城市安置小区产生的背景
防城港市是1993年设立的地级市,属于北部湾经济区较年轻的新兴城市。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开发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后,重大项目的进驻,城市中心城区的建设,防城港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近几年以来,随着钢铁项目、金川有色金属、核电等重大项目的进驻,工业区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农民拆迁安置项目的推进已成为防城港市建设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3 各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3.1各城市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①深圳市体育新城安置小区
小区位于体育新城北区、规划被通道与黄阁翠苑交叉口东南侧。便利的交通、较为齐全的城市配套以及优良的发展前景使得项目的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小区规模为10公顷,总建筑面积为41.3万㎡。借助自然通风、日照、自然采光等数字模拟技术,小区实现短时间内的住宅性能精细化设计,并综合运动了太能光热、中水回用、人工湿地以及沼气利用等多项节能功能、节水、节材技术,降低小区的资源消耗,成为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小区。
②无锡市新街安置小区
小区位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西漳社区,北面以342省道为界,东西面临水,周围有天河住宅小区,天一小学等,用地性质为居住用地,目的为解决342省道拆迁工程安置需要,用地面积约4.42公顷,地面总建筑面积约为5.8万平方米,容积率约1.32。
③溧阳市长阳安置小区
小區位于燕鸣南路南侧,育才路东侧,原为溧城镇长阳村委用地。规划用地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容积率1.97;建筑密度19.8%;绿地率30%;机动车停车位754个。
3.2借鉴意义
安置小区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产物,也是政府最为关注的民心工程。通过以上各城市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城市建设者应坚持高标准的原则,坚持与城市房地产开发小区的统一水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安置小区,且与时俱进,运用环保、低碳、绿色和高效等新理念,确保了安置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4 北港安置小区的规划设计
北港安置小区位于防城港市工业区组团,总共分为四期开发建设,总用地面积为67公顷。以下以北港一期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北港小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8.1公顷。项目基地北面和西面均为城市市政道路,交通便利,且城市配套设施完善。
4.1设计理念与原则
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提高人居住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并把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居住生活要求相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住宅小区。
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具有弹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4.2总体规划布局
结合城市道路与沿街商业裙房,借鉴传统城市的空间形态,以“类街区”的形式组织社区的各个组团。以一条南北向的景观轴承接南面的三期和北面的四期,以小区的内环轴,衔接各个组团,从而形成“一轴一环一心”的总体布局。
4.3功能分区
一轴:贯穿南北向的空间景观轴,衔接北港安置小区的三、四期。
一环:小区内环组团道路,衔接各个组团。
一心:小区公共活动中心,集中布置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中心绿地,休闲广场,中心绿地,室外活动设施场和等社区生活中心。
4.2交通组织
小区出入口的设置,主要结合用地布局和沿街商业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共设置四个出入口。其中南北面出入口主要作为各组团车行主要进出口,东西面出入口为人车混行的次要出入口。
小区道路主要道路分为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道路宽度分别为12米、6米、4.5米。
小区的停车组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南北向的带状生态停车场组织停车,共设置120个停车位;第二部分结合组团绿地、宅间绿地和公共活动场地布置220个生态停车位;合计为340个。
4.3景观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主要采用“点、线、面”的设计手法,通过中心绿地、景观轴和组团绿地的营造,为安置小区创造一个感性的、可观可游的环境。
景观设计的主要核心为中心绿地,布置下层式休闲表演广场;精心设计供居民休息攀谈的亭子长廊;局部结合绿地设置室外活动设施,为居民创造一个多层次的交往的空间。
绿化的素材选择上,结合滨海城市特点,坚持经济实用,气候适宜的原则,采用乡土花卉和乡土树种,合理搭配,。
4.4公共配套设施
北港安置小区遵循开放性、控制性和统筹协调原则,主要设置有小区管理服务中心,休闲表演广场,运动场,室外活动器材场,儿童游乐场和的老年人活动场等配套内容。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善,不仅保证了北港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生活质量,还为安置户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交往空间,促进居民之间的接触、沟通和交往,增进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5 安置小区的思考
安置小区规划应以满足安置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目标,并根据入住人群的生活习性,更好地安排安置住区功能、组织安全便利的交通流线和营造有利于人体交往的生活环境,以适应和引导居民的现代生活。
5.1活力氛围的形成
在规划中将商业、文化娱乐、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务设施,以集中布置的方式,营造活力氛围,注重与广场、绿地等环境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安置小区的社区中心,创造多样化的交往空间,增强小区的归属感,满足他们精神需求和对生活的向往。
5.2.经济性在总体布局中的体现
安置小区主要由政府资金作为主体的开发建设,使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比如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要方面。在规划设计中如何平衡各种因素和经济的关系、寻求有效利用土地的布局方式以及对小区停车经济的思考等都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课题。
规划中,因地制宜采用或局部采用,围合式或错位式的布置方式,从而达到有效利用土地、加大住宅间距、改善日照和视野的显著效果。
提倡以地面停车为主,尽量利用退界距离、路边或院落内的绿化空间布置生态停车位来满足小区日益增长的停车的需求。
6结语
综上所述,是从设计师对安置小区的角度,对安置区规划和建设的回顾和思考。在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心城区的不断扩展,意味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农村生活向城市生活的转化。城市安置小区的建设和发展,给我们规划师,建筑师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议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尊重居民的生活风俗习惯,营造高效、经济、绿色、宜居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安置小区,是我们设计师值得深入研究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周俭.住宅区用地规模和规划设计问题探讨.城市规划. 1999.01
张萍.新时期社区建设与城市规划法制保障,2001.06
徐青.浅谈城乡一体化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山西建筑.2009.10
作者简介:陈 冰,女,广西容县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