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 反思.”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澜说过:“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何等重要.反思才能产生变革,变革才能带来发展.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回归“我思”,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关键词】教学;反思;数学课堂
一、“教参”作为参考资料,设计出具有自己思想的教学方案
有学者说过“不论教学参考书对文本的讲解多么准确和具体,不论专家和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多么细致和深入,教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这个无法逾越的中介才能具体地进入教学过程”.教参也是一种文本,教师必须对它进行再创造或第二次加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数学过程的驾驭才能游刃有余.
例如,在函数最值问题讲解时,教参要求让学生体会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几何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最值,同时考虑定义域为闭区间的函数在端点处的函数值的大小.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值概念,并且还会与单调性联系起来呢?
我采用的方式是:
第一步:用课件展示气温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并且说出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引出最高、最低气温.再次让学生说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图像上的表现如何——最高点、最低点.从数值对应到函数值从而引出研究课题.
第三步:进一步依次给出闭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有更深的认识,那就是要关注定义域,以及端点,同时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学生可以发现还与对称轴有关,将问题进一步深入.
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方法,巧学活用,超越创新
当前的教学,学别人用课件的多,学开课时“掌声鼓励”的多,学别人小组交流的多,学别人用文化历史渲染人文气息的多,这样的公开课成了“模仿秀”.不是说别人的就不值得学、不应该学,而是要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牺牲自己的个性还是把别人的创造当成是自己创造的燃料.教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教学效果与自己的思考程度、学习态度成正比.
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课,他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他讲的是“参数方程的建立”.一开始建立直角坐标系,他利用学生座位横竖排分别设为x,y轴,学生所处的位置为具体的整数点.“问:(1,2)到原点的距离?(3,3)与刚才这点连线的斜率?(5,4)是否在刚才的直线上?下一位该站起来的是谁?”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顿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紧张度.“有何规律?”从而让学生深入探究,寻找奥妙.“学完了直线你想探究谁了?”“圆!”在成功的喜悦下,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提示:圆可以由什么确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推出圆的参数方程.这时这位教师适時地提出思考方法: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的关键就是找到合理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研究椭圆的参数方程、圆的一般参数方程、物理中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然后,教师归纳曲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定义,让学生思考直线参数方程是否只有唯一的形式,你怎么研究?……一节课在自然学习中结束.通过这节课,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名师丰厚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但是我们可以巧学活用,借鉴他的方法,自己反复实践与不断揣摩,结合自己的学养和智慧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让教师之“我思”与学生之“我思”共存
在课堂上有时教师会剥夺学生的“我思”,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追求答案的标准化,这样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彼此的想法,并期望学生解释与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接受来自同伴与教师的质疑,学生不仅仅汇报自己的答案而是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这样学生内部的思维过程将变成课堂共享的知识,这时教师的“我思”就是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资源,让教学充满智慧.如,在讲评作业时,我采用的方式是:让出错的学生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点评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并且要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最后,再由其他学生互评,并且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得到充分交流.如果碰到大家都不会的问题,我就让大家参与讨论:“你是怎么想的?”同时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这样通过充分利用学生的想法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去探索知识.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四、总结
总之,每一位教师,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入门的新教师,都要学会进行“我思”.即使是一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教学实践后,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兴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都是第一线的“新教师”,老一套的教学思路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所以,“我思”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思”与对话,抓住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用心去探索,用笔去记录,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能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精彩,上课底气越来越足,常教常新,让教师专业成长更快,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反思;数学课堂
一、“教参”作为参考资料,设计出具有自己思想的教学方案
有学者说过“不论教学参考书对文本的讲解多么准确和具体,不论专家和教授对文本的研究和分析多么细致和深入,教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感受理解这个无法逾越的中介才能具体地进入教学过程”.教参也是一种文本,教师必须对它进行再创造或第二次加工,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对数学过程的驾驭才能游刃有余.
例如,在函数最值问题讲解时,教参要求让学生体会函数的最值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几何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研究最值,同时考虑定义域为闭区间的函数在端点处的函数值的大小.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最值概念,并且还会与单调性联系起来呢?
我采用的方式是:
第一步:用课件展示气温变化图,让学生观察,并且说出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引出最高、最低气温.再次让学生说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图像上的表现如何——最高点、最低点.从数值对应到函数值从而引出研究课题.
第三步:进一步依次给出闭区间,让学生对自己的探索有更深的认识,那就是要关注定义域,以及端点,同时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学生可以发现还与对称轴有关,将问题进一步深入.
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方法,巧学活用,超越创新
当前的教学,学别人用课件的多,学开课时“掌声鼓励”的多,学别人小组交流的多,学别人用文化历史渲染人文气息的多,这样的公开课成了“模仿秀”.不是说别人的就不值得学、不应该学,而是要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牺牲自己的个性还是把别人的创造当成是自己创造的燃料.教学是一门老老实实的学问,教学效果与自己的思考程度、学习态度成正比.
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课,他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他讲的是“参数方程的建立”.一开始建立直角坐标系,他利用学生座位横竖排分别设为x,y轴,学生所处的位置为具体的整数点.“问:(1,2)到原点的距离?(3,3)与刚才这点连线的斜率?(5,4)是否在刚才的直线上?下一位该站起来的是谁?”一连串的问题让学生顿时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紧张度.“有何规律?”从而让学生深入探究,寻找奥妙.“学完了直线你想探究谁了?”“圆!”在成功的喜悦下,学生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提示:圆可以由什么确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推出圆的参数方程.这时这位教师适時地提出思考方法:普通方程→参数方程的关键就是找到合理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己研究椭圆的参数方程、圆的一般参数方程、物理中平抛运动的轨迹方程.然后,教师归纳曲线参数方程的一般定义,让学生思考直线参数方程是否只有唯一的形式,你怎么研究?……一节课在自然学习中结束.通过这节课,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名师丰厚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功底.这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但是我们可以巧学活用,借鉴他的方法,自己反复实践与不断揣摩,结合自己的学养和智慧形成自己的风格.
三、让教师之“我思”与学生之“我思”共存
在课堂上有时教师会剥夺学生的“我思”,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追求答案的标准化,这样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彼此的想法,并期望学生解释与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接受来自同伴与教师的质疑,学生不仅仅汇报自己的答案而是参与到课堂的讨论,这样学生内部的思维过程将变成课堂共享的知识,这时教师的“我思”就是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资源,让教学充满智慧.如,在讲评作业时,我采用的方式是:让出错的学生将自己的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然后,让其他学生点评问题在哪里,如何改进,并且要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这么想,最后,再由其他学生互评,并且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得到充分交流.如果碰到大家都不会的问题,我就让大家参与讨论:“你是怎么想的?”同时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这样通过充分利用学生的想法作为课堂动态生成的资源,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去探索知识.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在合作交流的探究氛围中思考、质疑、倾听、表述,他们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四、总结
总之,每一位教师,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入门的新教师,都要学会进行“我思”.即使是一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教学实践后,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兴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着的,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新的教学理念,我们都是第一线的“新教师”,老一套的教学思路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所以,“我思”的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思”与对话,抓住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用心去探索,用笔去记录,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能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精彩,上课底气越来越足,常教常新,让教师专业成长更快,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