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特色文化,也是高校师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为广泛的校园文化。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河北省的大中专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来探讨和分析其高校校园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河北高校 传统体育文化 现状 策略
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我国进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省内高校在发展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当前河北省高校内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现状分析
传统体育文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民族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体育文化活动。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民间就具有浓厚的尚武之风,在今天的京津冀都市发展圈中,河北省占有八所城市。而在当前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河北省的杂技和竞技类项目占据了国家总项目的近1/4,远远多于其它省市。这些都决定了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通过对河北省内大中专院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发现,近年来河北省各高校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点,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设立了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者由学生自己组织了相关的传统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这些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做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河北省各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其中一半左右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设立传统的体育项目,而设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高校也主要以中华武术、太极拳和民间舞蹈为教学课程。这就使得课程教学较为单一,学生在学习中并不能深入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不利于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 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引导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在实际的高校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上面。同时还要在保持体育文化原生态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外来文化优势的吸收,以促进各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此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促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淀和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发展中,各高校应注意积极进行体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全校师生创设出崭新的管理环境和良好的管理氛围。在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河北省各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选取学生喜爱且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丰富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邯郸学院将杨式太极拳纳入教学课程并在全校推广普及,河北科技大学师生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创编了秧歌健身操和拉花健身操,使民间艺术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环境氛围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河北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如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场考察或采风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体育活动。此外,还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和文化展板等渠道来向学生展示传统体育,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形成自觉传承和维护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氛围。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河北省各高校应注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全新途径,以促进高效体育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同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规划项目。编号:JYGH2010023。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0(6).
[2] 杨雨龙.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意义[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6).
[3] 丁宝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构[J].学术论坛.2010(9).
[4] 刘雅媚,刘国钊,郭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2(1).
关键词 河北高校 传统体育文化 现状 策略
随着奥运会在我国的成功举办,近年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学校体育作为我国进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在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建设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省内高校在发展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首先对当前河北省高校内部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发展策略。
一、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现状分析
传统体育文化是指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民族在自身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体育文化活动。河北省地理环境优越,自古以来民间就具有浓厚的尚武之风,在今天的京津冀都市发展圈中,河北省占有八所城市。而在当前我国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河北省的杂技和竞技类项目占据了国家总项目的近1/4,远远多于其它省市。这些都决定了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优越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
通过对河北省内大中专院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研究发现,近年来河北省各高校的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地传承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个性特点,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从调查中可以看出,一些高校设立了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或者由学生自己组织了相关的传统体育协会和体育社团,这些都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做用。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河北省各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其中一半左右的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并没有设立传统的体育项目,而设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高校也主要以中华武术、太极拳和民间舞蹈为教学课程。这就使得课程教学较为单一,学生在学习中并不能深入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不利于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 河北省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研究
(一)大力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体育精神文化的引导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在实际的高校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高校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上面。同时还要在保持体育文化原生态的前提下,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外来文化优势的吸收,以促进各高校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此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知识之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促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积淀和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积极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在新时期的体育教学发展中,各高校应注意积极进行体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为全校师生创设出崭新的管理环境和良好的管理氛围。在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河北省各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选取学生喜爱且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丰富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邯郸学院将杨式太极拳纳入教学课程并在全校推广普及,河北科技大学师生根据当地的地域环境和风土人情创编了秧歌健身操和拉花健身操,使民间艺术与现代元素进行有机融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环境氛围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河北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他们的体育文化素养。如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场考察或采风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当地的一些民俗体育活动。此外,还要注重第二课堂的开辟,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和文化展板等渠道来向学生展示传统体育,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形成自觉传承和维护传统体育文化的校园氛围。
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时期,河北省各高校应注意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出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全新途径,以促进高效体育教育与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共同发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规划项目。编号:JYGH2010023。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0(6).
[2] 杨雨龙.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意义[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3(6).
[3] 丁宝玉.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构[J].学术论坛.2010(9).
[4] 刘雅媚,刘国钊,郭强.高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