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方式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eabo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当代教育观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中的数学思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其中思维能力的基础就是形象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便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形象思维是建立在表象之上的思维,是眼与手与脑之间的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思维活泼,就要教会学生思考的基本方法,建立有效的表象,那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准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考,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本人就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方式培养研究。
  [关键词]形象思维 数学思维 感知 表象 想象
  一、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形象思维对于人类的发明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进步通常是由认识宇宙的渴望所驱动的。这种探求事物本质、寻根溯源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单纯满足生存需要。从著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开始,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视角,从过去主要以直接感知到的特征上升到對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层次。通过以触觉、嗅觉、色彩、感觉等要素来培养人类的形象思维[2]。包括后来的牛顿发明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等等都是促进我们人类进步的发明。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我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智力开发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2.形象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价值取向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和发展的,这阶段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低年级,虽然在思维中已经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主要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抽象思维仍然占有很大的集体形象性,抽象的过程仍然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儿童自己来说是很必要的,对他们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也是很必要的。
  二、 培养数学形象思维的具体方法
  首先、充分感知,丰富表象,为培养形象思维积累材料,儿童能够敏锐感知鲜明的、富有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善于用形象色彩和声音触发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形象思维要依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必须打好基础,丰富表象材料的积累。
  1.强化感知——形象思维的起点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复合概念。感知是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深入认识事物本质的开端。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说过:“保持和重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奋的程度。”因此,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首先要强化学生的感知。
  小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很多情况下都要经历首次感知过程。如教学中“铅笔有多长”对于1分米的认识。首先必须要学生手中能拿着1分米长的实物来直观感知。其次,还要通过动手比一比,动笔画一画,动脑想一想等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活动来强化对于1分米长度的感知,以及对于2分米,5分米的估量来强化和运用,进而改进直观教学。
  2.注重操作——形象思维的手段
  用七巧板拼正方形,最多的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就动手拼了6中;拼长方形最多的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就动手拼了8种,拼平行四边形最多的一个小朋友一个人动手就拼了9种!
  活动是认识和验证正确与否的基础。实践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不仅把手与眼协同活动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过程,而且又将手与脑密切沟通,把外部活动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如何摆放,如何拆分,如何移动,如何剪拼,如何折叠……都在操作的过程中,使手脑相连,思维贯通,并让思维与动作做到统一。思考也是一种行动,动脑,动手,观察都是“行动”。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取决于通过行动产生了多少模板。脑袋中有多少模板,又决定了我们形象思维的深度和速度。
  3.内化表象——形象思维的关键
  比感知更进一步,内化表象更则是在建立形象思维上取决定性作用。具有直观形象性和初步概括性双重特点。表象是直观感知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没有感知便没有表象,没有表象便没有形象思维的产生,也没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形象思维要通过培养和训练才能得以发展。数学教学中,传统教育对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较重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加强数学教学的直观性
  由于形象思维以知觉、表象为思维的重要材料,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语言作为物质外壳,并在认识中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因此,就要根据教学的特点,从研究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公理等需要出发,运用演示实验、板书、挂图、模型、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直观教学手段和方法,并辅之生动的语言和手势,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
  2.让学生自制模型
  在数学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活动角,平行四边形,圆柱,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几何图形的拆分等等。让学生在自我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让学生自我去探索发现总结每个图形的具体特点,要求学生不要只把思想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可以试着去观察猜测一些未知的东西,自己再加以验证。这种思维在“转化思想”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其他文献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数学教师必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下面就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来谈谈笔者近几年在教学中的体会。 
期刊
[内容摘要]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资源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同时改变着小学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整合下,小学课堂教学给师生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 课堂教学 变革  一、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一)授课方式的变革:⒈网络探究 利自主:由于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资源的普及,学生已经由以前单一地从课本这种传统途
期刊
【摘 要】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作为一种新探索的教学模式,已形成一种可供操作的基本范型或活动框架。它是以人的学习兴趣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它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学生学习个性的解放与发展、对课堂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具备一定内在和外在条件下,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兴趣  一、什么是自主性学习?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中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认知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学习理念和方法。数学的本质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主观建构,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更适宜展开探究性学习。那么,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给学生一个尝试的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学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从
期刊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和原料;探究实验室中制备CO2的装置并利用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 过程和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资料,会利用这些资料设计和改进实验方案,并设计装置进行制取和收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分析、处理信息及探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三、学情分析:高一学生还没有学过有机化学,对氨基酸结构的书写及理解记忆存在一定
期刊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学生怕写作文,无话可写是普遍现象。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谙熟门径,从而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无拘束地写,想怎么写,就写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把作文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表达出来,并做到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写作过程,发挥小组学习的主体作用,
期刊
[内容摘要]充分的课前准备,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品德课的学习和体验。本文从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必要性入手,对课前准备的进行了再认识,明确了课前准备的一般准则,以教师的主导作为课前准备的起点,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品德课前准备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形成了“钻研教材—教学准备—指导学生—课前体验—课前交流”的课前准备流程,促进了学生对品德课学习的兴趣,帮助了学生品德学生从书面向生活化、实践化的转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中间力量,是学校教育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负责的是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没有教育的责任心,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每个班主任都有责任管好自己的班级,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和班主任工作性质所决定的。怎样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班主任呢?本文从了解、关爱学生和班级管理阐述。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社会的动力。而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间力量,是学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