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chz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类比是萌发科学猜想和假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推理出他们在其他方面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思维形式,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可以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积极参与的活动,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教学,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
  【关键词】类比法;教学
  1. 类比已有知识 在学习中,巧妙运用已学知识类比,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类比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开拓思路,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学习功率概念时,可以通过学生已有的速度概念形成过程进行类比:要比较运动快慢可用相等时间比路程,也可用相等路程比时间,但在时间和路程都不等时怎样比较快慢?就要看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多少,从而定义了速度。要比较做功快慢可用相等时间比做功多少,也可用做相同的功比较所用的时间,在时间和功的多少都不等时,看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多少而定义了功率。初中物理中壓强、密度等概念均采用了类似比值法定义的。再如:将分子动能和势能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类比;将判断磁场存在的方法与用转换法判断电流的存在方法类比等。通过类比使学生领略“类比”这一科学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探索新旧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而更好解和掌握新知识。
  2. 类比生活体验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类比,活化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生活信息,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把电流与生活中水流比较,从系统结构、能源作用、形成原因、流动方向、强度大小等方面类比,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再如把照相机成像的原理与人的眼睛类比;把声波与学生熟悉的水波和弹簧中产生疏密波类比。这样的类比将抽象知识用形象事物来理解,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遇到新的概念和事物能自主作类比分析,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进行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丰富了学习内容。
  3. 类比其它学科 用学生已学过的其它学科知识进行类比,活化学生头脑贮存的知识信息,使学生能动地认识、理解并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密度公式ρ、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分配规律等公式与函数关系式进行类比找出异同,公式中的R与ρ等,它们反映的都是物体本身的物理属性,与公式中其它物理量无关,类同于数学函数关系式中的常数K。这样类比加深了对物理公式的意义理解,还可避免物理公式数学化。再如把物理图象与数学函数图像类比;凸透镜、凹透镜的外形特点类比于字凸凹形状;量筒、量杯的刻度特点类比于筒中的“同”刻度均匀和杯中的“不”刻度不均匀。这样类比,易于使学理解和掌握知识,逐渐形成知识网络,并能有效探索获取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4. 类比实物模型 把物理知识与实物模型相类比,把抽象事物赋予间接的直观形象,把研究对象具体化,可使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对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对导体是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到难以判断,教学中把磁感线与一根根拉紧的棉线相类比,导体类比于一把刀,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相当于刀子在棉线中运动,只要刀子的运动中能切断棉线,导体就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再如把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与弹簧分子模型类比;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和与人走路的道路长、宽、路面结构材料类比;把气体、液体、固体分子结构和体积、形状与学生放学、课间、上课的三种形态相类比等;这样用具体的、有形的、学生熟知的事物和模型来类比说明哪些抽象、无形的、陌生的事物,通过借助于比较熟悉的事物特征,去理解和掌握另一个有相似性的对象某一特征,为学生知识建构提供支持条件和认知工具与策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理解更深刻,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意识和能力。
  类比法还有发现功能,可使知识条理化,能分清概念和规律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发现新问题,发展新知识。法拉第就是通过了解奥斯特发现电流能产生磁场、磁铁能磁化铁性物质、电和能使导体感应电流,进行逆向思维、类比推理和探索研究,发现了电感应现象。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类比法,既增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调动了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同时,对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的是个性的发展和扬长教育,传统教育的那种“一潭死水”似的课堂,成为桎梏学生个性发展的牢笼。所以,我认为,要激活死水,才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那么,怎样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个性的发展呢?  1. 课前重自主学习 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许多,不只是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有效资源,查资料,收集信息,能动思考,预习新课。学生有了对教学内容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学习过程中就
期刊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历经千百年仍脍炙人口的诗词。在这些诗词中,有很多描写了生物学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笔者广泛阅读前人诗词解析和诗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的相关文献,认并将之自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诗词中体现的生物学现象或蕴含的生物学知识 我国古诗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观察、筛选基础上融入个人的情感而创作出来的,所以,有大量的诗词描写了生物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率低消耗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可以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变“讲堂”为“学堂”;多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积极恰当的教学评价四方面来着手实施。  【关键词】高效低碳;小组自主合作;多媒体;教学评价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
期刊
幼儿园教育过程包含着“教”和“学”两类活动。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调控者,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走向。在备课或活动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经验等来计划活动,制订教案。在教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并根据幼儿的反馈主动调整教的内容、方式,控制活动的进程,引导幼儿向着目标的方向发展,使孩子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孩子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有提高、学有
期刊
“情景教学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之一。在聋哑生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聋哑生实际,结合教学内容,適时地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激发聋哑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激发聋哑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想象力,帮助聋哑生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聋哑生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原因造成的听力和语音障碍,严重影响其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而“情景教学法”能有效的弥补这一不足。下面,笔者结合教
期刊
统编初中地理课本中每一章节后边都有思考和练习题,其内容都抓住了每一章节的要点。通过认真地做思考和练习题,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全面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1)总观全书的思考和练习题,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用图读图方面的思考题;②分析特征方面的思考题;③分析条件和成因的思考题;④比较说明的思考题;⑤叙述性的思考题。  从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不应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应融入各学科组成的大知识之中,所以要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要让学生善于应用数学,会学数学和喜欢数学。”这意味着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要相互开放、相互作用、彼此关联。为此,让数学教学和语文元素有机融合,让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思维方式融入数学学习中,才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向外延伸,从语文学科中汲取数学营养,进行“学科文化濡化”,从而让
期刊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
期刊
音乐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一种美感享受,能给人带来愉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音乐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愉快、自由、和谐的环境。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面带笑容,和风细雨般地上好每堂音乐课,把这种美的学科,通过美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同时,还要在音乐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与大家共享!  1. 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意义 (1)培养创新
期刊
创造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以往一切教学体系的继承与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教学举措。在尊重学生的同时,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发展。把爱生放在第一位,最充分地寻求以创造而不是以记忆与理解来作为教学效果的最终表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从不均衡转向均衡;从易于被分割转向有统领的综合;从目标混沌转向目标清晰,以求在更高的水平上加以有效统摄。语文学科具有思维的特殊功能。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