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与教材知识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i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考命题,抗战史,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31—03
  
  笔者近日研读《历史教学》2008年第11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众位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对准了教材中的知识霸权现象,对教科书上的陈旧观点进行了重新论证。所谓知识霸权,即认为知识绝对正确、不容怀疑。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主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具有绝对的主观性、相对的客观性、开放性和发展性。任何知识都存在被证伪的可能。假如要对知识进行分类,可以分成已经证伪的知识和尚未证伪的知识。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应该坚持实证和逻辑两大原则,这两大原则在历史学科中体现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随着新史料被发掘不断,史实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对史实的看法也随之不断更新,这应该是史学发展的常态。但是,旧教材,囿于以前陈旧的知识观,把某些知识看作为固定不变的真理,因而知识霸权现象比较严重。随着课改的推进,对知识霸权的批判也不断深入。作为对新课改有着强大反拨作用的高考命题,也自然被赋予了这种新的使命。综观2008年几套高考试卷,这种迹象是很明显的。笔者不揣浅陋,试就这一现象作简单例析,以抛砖引玉。
  
  一、加快命题改革 消解知识霸权
  
  1.如何科学地评价蒋介石
  (2008年广东卷10题)“尽管他衣着简便,不事张扬,但蒋仍表现出一个征服者统领一切的气势,而不是和布尔什维克过于亲密的同志。他谨慎运用各种方式(包括布尔什维克主义)来实现其目标,只要它适合于‘中国是中国人的’口号。”美国《时代》周刊的这段报道,把蒋介石描述成
  A.民族主义者
  B.专制主义者
  C.自由主义者
  D.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题干材料与课本惯常的表述迥然不同。重新梳理教材关于蒋介石的相关表述可以发现,教材上的史料把蒋介石描述成一个十足的阴谋家、屠杀工农群众的残暴的刽子手、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十恶不赦的罪魁。哪种观点值得采信?如何正确评价蒋介石这一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可见,随着新史料的挖掘,课本上的一些表述需要重新审视。
  
  2.废除治外法权价值究竟有多大
  (2008年全国一卷17题)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
  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
  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是抗日战争时期英美在华治外法权被废除一事,人教旧版《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40页的表述为: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等签订协议,宣布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的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被废除,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题干材料和课本表述对这一事件的评价明显不同。课本表述侧重于事件本身的介绍,虽有肯定性的评价,但似乎有轻描淡写之嫌。美国的《时代》周刊是美国政府的喉舌,这么高的评价似乎有力挺国民政府之嫌。强烈的反差不禁令人生疑:废除治外法权价值究竟有多大?
  
  3.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究竟发挥什么作用
  (2008全国二卷39题)(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图略)。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4分)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4分)。
  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6分)。
  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4分)
  (2)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6分)
  翻检旧教材,整个抗战过程中国民政府态度消极、表现被动,在日本灭亡中国的巨大压力和中共的努力下最终走上了抗战道路:在战略防御阶段,由于固守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集团利益,不愿意发动人民,执行片面的抗战路线,丧失失地;战略相持阶段,更是反动透顶,汪伪投降,国民政府掀起反共高潮,做了不少亲者痛仇者快的恶事,导致豫湘桂战役全面失败;战略反攻阶段更是乏善可陈。
  考题援引新材料,给人们呈现的是国民政府光鲜的一面:积极谋求国际援助以实现持久抗战的目的。
  考题和课本相关表述的强烈反差引人深思,新材料的大量引入对课本相关知识的表述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新课改要求历史教育服务人生,在丰富学生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体化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适应这一要求,高考命题改革步履加快,大量援引新史料,创设新情境,置学生于观点各异的历史情境中,让他们科学地运用史学原则进行分析和思考,有效地破除知识霸权的束缚,从而有助于学生批判精神、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提升。
  
  二、反思教材 及时更新观念
  
  高考命题追踪学术前沿,采用新史料入题,取得较好效果,以全国二卷第39题为例,该题既补充了支撑课本观点的史料,进一步突出了全民族抗战这一主题,又修正了教材上的陈旧结论,对教材抑“国”扬“共”的倾向进行了初步矫正。
  抗日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对振奋民族精神具有极大意义,加之近年来加强国共合作促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因此突破党派成见,从全民族抗战这个角度重新审视抗日战争,对国共两党新时期的合作具有重大的价值。
  鉴于此,笔者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对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
  
  1.蒋介石是亡国论者还是持久战论者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17页选取材料如下:
  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 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教科书将该史料解读为蒋介石实行了不抵抗政策。但是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是不抵抗呢,还是着眼于持久抗战?若是前者,这则材料似乎有孤证之嫌,且不能排除冯玉祥丑化蒋介石的可能性。若是后者,似乎可以找到较多的佐证材料。
  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在1931年10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此次对日作战,其关系不在战斗之胜负,而在民族精神之消长,与夫国家人格之存亡也。余固深知我国民固有之勇气与决心早已丧失殆尽,徒凭一时之兴奋,不具长期之坚持,非惟于国无益,而且反速其亡。默察熟虑,元可恃也。而余所恃者在我一己之良心与人格,以及革命精神与主义而已。是故余志已决,如果倭寇逼我政府至于绝境,迫我民族至无独立生存之余地,则成败利钝自不暇顾,只有挺然奋起,与之决一死战,恃我一己之牺牲,以表示我国家之人格,以发扬民族之精神。”
  在这里蒋介石表达了对国情时势的看法:仓促应战,自取灭亡,故暂时忍辱负重。如果将两则史料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蒋介石意在批评仓促应战而非实行不抵抗政策。
  随着中日矛盾的尖锐,蒋介石的战略构想也愈益明显。华北事变期间,蒋介石确定对日战争的指导方针为:“一面整备国防,充实军备,至和平绝望时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争取最后胜利。”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1937年8月7日的国防会议上,确立“持久消耗战略”为对日作战的基本战略方针。当时蒋介石分析:日本“海陆军无论在数量上与质量上均大占优势……不但在乡兵员甚多,而且训诫有素,又兵工业发达,装备精良,”而“消耗持久。最适合我之国情,如国土、人口、物资、地形等皆有利于消耗持久”,“我国此次抗战,其要旨在于始终保持我军之战斗力,而尽量消耗敌人力量,使我军达到持久战之目的”,“持久消耗战略”的精髓是“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这些论述与毛泽东1938年发表的《论持久战》极为相似。
  综上所述,把抗日战争时期的蒋介石定性为亡国论者或执行不抵抗政策者似乎缺乏充足的论据。
  
  2.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是消极抗日吗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38页谈到: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这一方针的确定,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这段文字谈到国民政府将政策重心转向对内,抗战比较消极。如果这一估计为真,那么如何解释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未破裂呢?比较稳妥的解释是国民政府加强了反共的同时也积极抗日。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的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会战、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广大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特别是1939年冬季攻势和绥西作战,都是国民党军队主动对日军发起的进攻,先后有10个战区132个师、9个独立旅,共100多万人投入对日作战;仅枣宜会战,先后参战的就有第5战区55个师40万人,抗击了日军第11集团军8个师团10万余人的进攻,接近战略防御阶段四次大会战的规模。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1938年的伤亡数字大体相等。从数据来看,很难得出国民党消极抗战这一结论。
  随着新资料被不断挖掘,我们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刷新,但在备考实践上不可能一一穷尽,比较妥当的方法是加强学生史论结合能力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辨别能力,让学生从史料的具体情况而非课本知识出发来思考问题。
  
  [责任编辑:陶亚敏]
其他文献
[关键词]课堂转型,过程与方法,备课心得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64—02    如今的课改不乏理论,缺少的恰恰是理论如何转化为现实,美好的教育理想如何实现。在今年一次偶然的备课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仅学习知识是如此,课程改革、课堂的转型更需要“躬行”——把新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为己所用。
期刊
[关键词]历史教学,本科生,培养指标,“器”与“道”  [中图分类号]G40-01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57-04    新世纪以来,回归传统,复兴国学,重建人文精神,呼声日蹙。上世纪末跌入边缘处境的现代史学,面临此景,借机转向,在“大众化”的浪潮中,收拾山河,陶铸学子,期于得见往昔盛况之一斑。同昔日相较,传媒时代下的现代高校运作机制、
期刊
1960年9月,柬埔寨“高棉劳动者党”成立,1966年,该党改名为“柬埔寨共产党”,波尔布特当选为总书记。波尔布特多次访问北京,当时的理论权威陈伯达等人给他讲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等理论,康生向他传授铲除内奸的“理论”。“文革”期间,毛泽东接见了他,亲授“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向他推荐姚文元的《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等文章。波尔布特认为,共产主义无论在苏联
期刊
《历史教学(中学版)》是面向全国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刊物,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部CSSCI期刊评价来源期刊;也是每所中学必备的杂志。长期阅读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请您提醒学校阅览室:《历史教学(中学版)》邮发代号6—4。别忘了下一年度的订阅。谢谢。
期刊
[关键词]学术引领,复习课,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45-06  笔者有幸于2017年9月执教了一节高三主题复习课“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内容设计和课堂呈现得到上课学生和观课教师的一致肯定。经年之后,尝试将基于史学閱读和教学立意统摄之下高三主题复习内容设计的基本路径——“学术引领与深入浅出”之思考诉
期刊
[关键词]少数民族,石勒,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52—02    从张元老师的文章中,我们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特别是从《资治通鉴》等历史名著中,寻找历史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学习。针对文章最后“希望大家交流各自的看法”的文章旨趣,我觉得十分亲切,因此,把自己的读后感写下来,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老师读《通鉴》——西晋的最后
期刊
15世纪末至17世纪,欧洲人对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探索是世界近代史早期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有其深刻的背景。总体而言,欧洲人向海洋进发的动机有四个:寻找资源、开辟商路、传播宗教和掠夺资源。  海洋探险的先锋是大西洋沿岸的西欧人,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他们有从海洋和海岛获取资源的传统习惯。从13世纪开始,葡萄牙人就进入大西洋捕鱼和猎杀海豹。中世纪末期,因为过度砍伐森林而造成西欧木材短缺,在这种形势下,
期刊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主义,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54—04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课,在《课标》中属于必修Ⅲ第6个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中的第一目:“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是专题的题目,还是子目的表述,都突出了一个概念一“人文精神”。因此
期刊
从2001年6月算起,初中历史新课程已经实施整整7年了;从2003年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也推广5年了。目前,全国初中都已进入了新课程,高中还没有全部进入。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规定,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
期刊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文化,中国化,民族形式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3-0069-04    在对抗战文化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人们响亮地喊出“世界化”的口号,盛行“世界主义”,向着“世界化”的目标迈进。然而“好景不长”,到抗战时期则不再有“世界化”旗号,代替它的只有“中国化”、“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