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种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进行有机整合,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为先导,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教研活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内容,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师发展 专业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
我们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种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进行有机整合,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为先导,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教研活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内容,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1.多渠道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师从教底蕴
我们在课改中特别强调教师的实践反思与交流合作,在课改推进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事、专家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实现我们的预想,理论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学校为教师们多渠道地搭建学习的平台,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1.1 请专家讲学,进行专业引领。
为了让教师们树立新课程理念,我们多次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其中,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刘正言教授、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华应龙、俞国娣、姜铭芳等教育专家,结合自己的示范课,为我们做新理念讲座。深入浅出的理念讲解,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们对课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还多次请到市教研院的杨长久主任,高明珠主任,解读新课标,分析新教材,并与一线教师共同备课研讨,使老师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形成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新格局。
1.2 利用内部资源,成立校内讲师团。
“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人生才会成功。”这是每一个二十小学教师的座右铭。我们深知,坚持经常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掌握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信息。为此,我们把学校的领导、教学骨干、学有专长的老师聘为讲师团成员,每年学习一本专著,利用寒暑假时间学习,查阅资料、理解、消化专著,将书中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并力求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化的语言有机融合,精心制作演示文稿在开学前一周,进行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集中学习。至今,这样的讲座已达39人次。教师从这样的集中学习中吸取精华,做到系统提高。到现在,我们已集中学习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新课程深化与反思》《孙双金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微机自编教材》《真善美的丰碑》《用数学文化来润泽数学课堂》等专著。(其中信息技术的培训占用我们每学期初与期末培训时间的一半。四年来,共培训120余个学时。分层次学习我校自编微机培训教材,现已学到了flash 动画制作)这些系统化的学习,使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拥有了更丰厚的底蕴,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3 利用网络优势,搭建学习平台。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开通育龙网服务项目,班班配有数字化高清电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提高,老师们经常在“育龙网”、“新思考网”、“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等多家网站上浏览,查阅,下载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提高,并积极参与网上教研。今年的10月至11月,我校的全体教师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网络展示——说课大赛。从赛前的跟帖,对教案进行修改,到竞赛专帖中浏览全省各地市的选手参赛内容,观看现场说课,聆听专家点评……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我们学校的薛娟老师获得全省说课现场得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专题的网络教研的互动,使二十小的每位教师都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2.多层次同伴互助,引领教师实践新理念
在重视教师培训的同时,我校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学校建立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互助互学,从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2.1 进行学年组开放式备课。
结合我校骨干教师多,组内平行班级多,新调入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开展组内开放式备课,以整合资源,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每一位教师先独立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会学生哪些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在集体备课时间里,由教研组长带领,请每课的中心发言人,说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和教学流程,在此基础上大家就这节课进行研讨,从教材的把握,资源的利用,到教学环节设置、难点的突破都要进行仔细的探讨,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完成教学设计的预案,然后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特点再做相应处理,突出了教师的个性和特色,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风格的教学设计。
2.2 开展学年组课题研究。
为了使教研活动真正解决教师们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教师、学生双赢为目的,我校開展了以学年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各学年根据自己学年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学年的研究课题。各组组长组织学年开展系列研究活动。
五年组做为课改的先行学年,结合省级数学研究课题《促进小学生数学评价的研究》,确定了组内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他们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数学评价方法,如,数学卷后感悟、数学日记、数学作文等,促进了学生数学潜能的发展。今年初,他们学年又确立了《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力求形成初步的数学综合实践领域的教学模式,为以后学年探究提供良好的借鉴。我校通过“一课四讲”活动,有效落实学年组内的这些研究课题。组内确定研究课题后,由一位教师负责准备,大家研讨后确定教学设计。在班级试讲,其他几位教师听,听后评议,修改,再到第二个班,第三个班讲,大家再评,确定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后,组内其他成员也依次进行。在多次的讲、评、议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组内的研究成果。在学期末,进行成果汇报课,以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 2.3 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校本研究必须是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我们切实进行了教师内部的专业课题研究,并使专题研究与常规研究相结合;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专题研讨和现场观摩活动。在学年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题讲座的内容。我校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如: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快乐作文尝试。数学四大领域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等专题。让教师在理论学习,实践验证,理念升华中不断进步与提高,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全体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学校发展的优势资源。为了激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素,为了巩固研究成果,再度创造辉煌,我校开展了特色课评选与展示活动。无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把自己在各级赛课及公开课中得到好评的课申报为特色课。不论年级如何改变,老师都可以跨学年上特色课,随时接受其他教师的咨询。在不断实践及完善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保护资源的目的。
3.多角度反思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像润物春雨那样滋润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并转化成教师行为的动力支撑,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我们开展了三个层次的反思活动。
3.1 自我反思。
我们倡导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教师每節课后对自己本课的成功与再研讨之处进行反思,在教案上写反思小记。每月上交一份最满意的反思,可以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也可以是课上的精彩生成,还可以是根据校领导及同学年老师的建议进行教学后的收获。
3.2 组内反思。
(1)每周一次的学年备课,中心发言人要首先进行说课。其他教师把自己课上的成功之处和组内的老师分享;把自己的困惑和组内的同志共同商讨。在每月的“一课四讲”中,学校不给教师打分,让实验教师充分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寻找感觉,走向成功。
(2)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沙龙式反思,交流当天或近期课堂上的成功与困惑,互相当参谋,集思广益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
3.3 全校定期进行反思交流会。
全体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每学期开展一次反思交流会。期末,老师们在经验交流会上,在开展的反思评价会上,畅所欲言。长期的交流,使老师们在反思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上是几年来,我校探索出的一些适合我们校情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潜能的开发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校本教研,我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级教学能手。在历年的省市评价活动与研讨中,我校参赛的选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校本教研的锤炼,我校80%的老师可以上市级以上的公开课;如今我们的教师已由课改当初的被动执行者逐步转变为主动实施者,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由于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我校被评为省课改实验先进单位,校本教研经验在省课改推进会上交流。我们深知,搞校本教研,必须沉下心做研究,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耐得住枯燥、经得住磨炼。我们会继续在探索内涵式校本教研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反思,成长。
【关键词】校本教研 教师发展 专业引领 同伴互助 自我反思
我们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三种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进行有机整合,以学习课程改革理念为先导,以校本教研活动为依托,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开展了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教研活动,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内容,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1.多渠道提升教育理念,丰富教师从教底蕴
我们在课改中特别强调教师的实践反思与交流合作,在课改推进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事、专家共同分析解决问题。要想真正做到这些,实现我们的预想,理论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学校为教师们多渠道地搭建学习的平台,定期开展学习培训,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1.1 请专家讲学,进行专业引领。
为了让教师们树立新课程理念,我们多次聘请专家来校讲学。其中,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刘正言教授、全国特级教师靳家彦、华应龙、俞国娣、姜铭芳等教育专家,结合自己的示范课,为我们做新理念讲座。深入浅出的理念讲解,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教师们对课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们还多次请到市教研院的杨长久主任,高明珠主任,解读新课标,分析新教材,并与一线教师共同备课研讨,使老师们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形成从封闭走向多元开放的新格局。
1.2 利用内部资源,成立校内讲师团。
“只有学习精彩,人生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人生才会成功。”这是每一个二十小学教师的座右铭。我们深知,坚持经常化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掌握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信息。为此,我们把学校的领导、教学骨干、学有专长的老师聘为讲师团成员,每年学习一本专著,利用寒暑假时间学习,查阅资料、理解、消化专著,将书中的理论进一步丰富,并力求将抽象的理论与形象化的语言有机融合,精心制作演示文稿在开学前一周,进行专题讲座,全体教师集中学习。至今,这样的讲座已达39人次。教师从这样的集中学习中吸取精华,做到系统提高。到现在,我们已集中学习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新课程深化与反思》《孙双金教育思想与经典课堂》《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微机自编教材》《真善美的丰碑》《用数学文化来润泽数学课堂》等专著。(其中信息技术的培训占用我们每学期初与期末培训时间的一半。四年来,共培训120余个学时。分层次学习我校自编微机培训教材,现已学到了flash 动画制作)这些系统化的学习,使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又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拥有了更丰厚的底蕴,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1.3 利用网络优势,搭建学习平台。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的特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我校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校园网,开通育龙网服务项目,班班配有数字化高清电视。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学习,业务提高,老师们经常在“育龙网”、“新思考网”、“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等多家网站上浏览,查阅,下载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与提高,并积极参与网上教研。今年的10月至11月,我校的全体教师参加了黑龙江省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网络展示——说课大赛。从赛前的跟帖,对教案进行修改,到竞赛专帖中浏览全省各地市的选手参赛内容,观看现场说课,聆听专家点评……老师们从中受益匪浅。我们学校的薛娟老师获得全省说课现场得分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专题的网络教研的互动,使二十小的每位教师都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成功,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2.多层次同伴互助,引领教师实践新理念
在重视教师培训的同时,我校特别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学校建立对话机制,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互助互学,从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2.1 进行学年组开放式备课。
结合我校骨干教师多,组内平行班级多,新调入教师多的特点我们开展组内开放式备课,以整合资源,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每一位教师先独立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教会学生哪些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在集体备课时间里,由教研组长带领,请每课的中心发言人,说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意图和教学流程,在此基础上大家就这节课进行研讨,从教材的把握,资源的利用,到教学环节设置、难点的突破都要进行仔细的探讨,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完成教学设计的预案,然后每个人依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班学生的特点再做相应处理,突出了教师的个性和特色,形成既有集体智慧,又有个性风格的教学设计。
2.2 开展学年组课题研究。
为了使教研活动真正解决教师们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教师、学生双赢为目的,我校開展了以学年为单位的课题研究。各学年根据自己学年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学年的研究课题。各组组长组织学年开展系列研究活动。
五年组做为课改的先行学年,结合省级数学研究课题《促进小学生数学评价的研究》,确定了组内课题,经过三年的研究,他们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数学评价方法,如,数学卷后感悟、数学日记、数学作文等,促进了学生数学潜能的发展。今年初,他们学年又确立了《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课题,并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步摸索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力求形成初步的数学综合实践领域的教学模式,为以后学年探究提供良好的借鉴。我校通过“一课四讲”活动,有效落实学年组内的这些研究课题。组内确定研究课题后,由一位教师负责准备,大家研讨后确定教学设计。在班级试讲,其他几位教师听,听后评议,修改,再到第二个班,第三个班讲,大家再评,确定方向正确,方法得当后,组内其他成员也依次进行。在多次的讲、评、议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组内的研究成果。在学期末,进行成果汇报课,以检验课题研究的成果。 2.3 开展专题研讨活动。
校本研究必须是教师集体参与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我们切实进行了教师内部的专业课题研究,并使专题研究与常规研究相结合;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专题研讨和现场观摩活动。在学年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专题讲座的内容。我校开展了系列专题研讨活动。如:语文的识字写字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快乐作文尝试。数学四大领域的教学模式,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等专题。让教师在理论学习,实践验证,理念升华中不断进步与提高,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
全体教师的教学经验是学校发展的优势资源。为了激发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因素,为了巩固研究成果,再度创造辉煌,我校开展了特色课评选与展示活动。无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还是老年教师,把自己在各级赛课及公开课中得到好评的课申报为特色课。不论年级如何改变,老师都可以跨学年上特色课,随时接受其他教师的咨询。在不断实践及完善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保护资源的目的。
3.多角度反思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像润物春雨那样滋润每一位教师的心田,并转化成教师行为的动力支撑,使教师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并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我们开展了三个层次的反思活动。
3.1 自我反思。
我们倡导教师的自我反思,要求教师每節课后对自己本课的成功与再研讨之处进行反思,在教案上写反思小记。每月上交一份最满意的反思,可以是教学方式方法上的,也可以是课上的精彩生成,还可以是根据校领导及同学年老师的建议进行教学后的收获。
3.2 组内反思。
(1)每周一次的学年备课,中心发言人要首先进行说课。其他教师把自己课上的成功之处和组内的老师分享;把自己的困惑和组内的同志共同商讨。在每月的“一课四讲”中,学校不给教师打分,让实验教师充分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在尝试中寻找感觉,走向成功。
(2)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沙龙式反思,交流当天或近期课堂上的成功与困惑,互相当参谋,集思广益来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
3.3 全校定期进行反思交流会。
全体教师打破学科界限,每学期开展一次反思交流会。期末,老师们在经验交流会上,在开展的反思评价会上,畅所欲言。长期的交流,使老师们在反思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上是几年来,我校探索出的一些适合我们校情的校本教研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潜能的开发和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校本教研,我校培养出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级教学能手。在历年的省市评价活动与研讨中,我校参赛的选手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经过校本教研的锤炼,我校80%的老师可以上市级以上的公开课;如今我们的教师已由课改当初的被动执行者逐步转变为主动实施者,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由于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我校被评为省课改实验先进单位,校本教研经验在省课改推进会上交流。我们深知,搞校本教研,必须沉下心做研究,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耐得住枯燥、经得住磨炼。我们会继续在探索内涵式校本教研的道路上,不断实践,反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