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你们从长相、身份、工作态度、性格特征及为“我”所做的事情等方面对阿长作一番介绍,并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生:她长得黄胖而矮,是我们家的长工,是“我”的保姆,名字也不是自己的,是一个乡下人。
生:她迷信、粗俗,还特别喜欢唠叨。
生:我有点讨厌她的睡相。她睡觉时总是在床上摆一个“大”字,把“我”挤得难以入睡,侵犯了“我”的睡觉权。(众生笑)
生:我不喜欢她,理由有三个:一是她常喜欢向人们絮叨些什么,引起家中的小风波。二是“我”翻动一下院里的东西,她就要去告状。三是特别迷信。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阿长是保姆,管教“我”是她的职责,她的方法可能不对,但是她的用意是好的。再说她吃福橘的迷信吧,也是希望“我”和自己平安幸福的一种表示,就像我们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会说很多祝福的话一样,这不能说是迷信。
生:她对“我”管教很严,给“我”讲过很多故事,还给“我”买过《山海经》。
师:看书看得很仔细。其中你讲到了买书这一件事,现在买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对阿长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阿长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她买书容易吗?是什么时候给买来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再来议一议。(生默读)
生:阿长买书的原因在于“我”渴慕得到這本书,对这本书念念不忘。
生:阿长与《山海经》本来是毫无关系的,只是因为“我”很想得到它,阿长才说买来送给“我”。但是“我”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关于这本书也只是随口对她说说而已。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阿长买书的细节吧。
(生互相说着,充满欢笑)
生:我真的难以想象她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女人是怎样为“我”购买《山海经》的,因为,书店在哪里她都不知道,可能她到处打听,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书店。而且她还是利用休假的时间去找的,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啊,我觉得她太令人敬佩了。
生:一个长工身份的人,所得的钱一定不多,可是她把“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买书掏的也是自己的钱,长妈妈太无私了。
师:从买书事件中,你们认为阿长怎样?
生:我喜欢阿长。从买《山海经》这件事足以看出她对小主人的热心。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特别是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想,这也许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多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敬意、怀念的主要原因吧!
生:我也喜欢阿长。尽管她出身低微,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尽管她没有文化,不能分辨“规矩”和“道理”的好坏;尽管她青年守寡长年在别人家做工,但是她却有一颗赤诚的心,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体察得细致入微。
生:读前半部分时我不太喜欢她的行为,当读完全文之后十分喜欢她、敬佩她。
师:这个人物身上的确有一些缺点,我也不喜欢她的飞长流短,还有她讲的有关长毛的故事,可以看出她的无知。但是无知不是她的错,这是整个社会的实情。通过对“买《山海经》”的讨论,我们看到了阿长身上爱孩子的慈祥善良的母爱情怀,这种宽厚的情怀令“我”永生难忘,也让我们对她充满敬重。
【赏析】感知文本人物形象,关键在于选点突破。《阿长与〈山海经〉》篇幅较长,文中人物阿长的描写比较复杂。得到《山海经》是鲁迅最为感动、终身不忘的事,他由渴慕《山海经》到被感动,写出这部“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把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引向深化,变成永久的怀念。文章中作者感情变化的转折点就是《山海经》这本书,可以说,写《山海经》的得到,就是颂扬长妈妈的善良、真诚,颂扬她热爱和关心孩子的伟大,那么阿长买《山海经》就是最佳的入口,也是理解阿长这个人物的关键点。在初读文章时,学生往往根据阿长一些表面的缺点看待这一人物,喜欢在长妈妈的一些缺点上争论不休,以致不能正确或全面地理解这个人物。在上述片段中,为了在课堂上扭转这些无益的争论,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正确理解人物形象,执教者另辟蹊径,呈现了这个非常合适的切入口——“阿长买《山海经》”这一主要事件,让同学们仔细阅读“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学生扣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阿长买书的细节。学生认识到阿长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女人,买到《山海经》实属不易,体现了她真诚、淳朴、无私,把别人的快乐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的品格。由于这个“点”选得准、选得妙,学生自说自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建立起了对人物的感情,对人物的理解更全面、深刻了。(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银河实验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师:同学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你们从长相、身份、工作态度、性格特征及为“我”所做的事情等方面对阿长作一番介绍,并说说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生:她长得黄胖而矮,是我们家的长工,是“我”的保姆,名字也不是自己的,是一个乡下人。
生:她迷信、粗俗,还特别喜欢唠叨。
生:我有点讨厌她的睡相。她睡觉时总是在床上摆一个“大”字,把“我”挤得难以入睡,侵犯了“我”的睡觉权。(众生笑)
生:我不喜欢她,理由有三个:一是她常喜欢向人们絮叨些什么,引起家中的小风波。二是“我”翻动一下院里的东西,她就要去告状。三是特别迷信。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阿长是保姆,管教“我”是她的职责,她的方法可能不对,但是她的用意是好的。再说她吃福橘的迷信吧,也是希望“我”和自己平安幸福的一种表示,就像我们现在过年的时候,大家也会说很多祝福的话一样,这不能说是迷信。
生:她对“我”管教很严,给“我”讲过很多故事,还给“我”买过《山海经》。
师:看书看得很仔细。其中你讲到了买书这一件事,现在买书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对阿长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阿长为什么要买这本书,她买书容易吗?是什么时候给买来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再来议一议。(生默读)
生:阿长买书的原因在于“我”渴慕得到這本书,对这本书念念不忘。
生:阿长与《山海经》本来是毫无关系的,只是因为“我”很想得到它,阿长才说买来送给“我”。但是“我”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关于这本书也只是随口对她说说而已。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阿长买书的细节吧。
(生互相说着,充满欢笑)
生:我真的难以想象她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女人是怎样为“我”购买《山海经》的,因为,书店在哪里她都不知道,可能她到处打听,费了不少周折才找到书店。而且她还是利用休假的时间去找的,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啊,我觉得她太令人敬佩了。
生:一个长工身份的人,所得的钱一定不多,可是她把“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买书掏的也是自己的钱,长妈妈太无私了。
师:从买书事件中,你们认为阿长怎样?
生:我喜欢阿长。从买《山海经》这件事足以看出她对小主人的热心。正是这个“偶然”的事件,不仅满足了鲁迅的愿望,同时也激发了他大量买书的热情,特别是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想,这也许正是鲁迅对长妈妈念念不忘,多次在作品中写到她,对她充满了感激、敬意、怀念的主要原因吧!
生:我也喜欢阿长。尽管她出身低微,连名字都不为人所知;尽管她没有文化,不能分辨“规矩”和“道理”的好坏;尽管她青年守寡长年在别人家做工,但是她却有一颗赤诚的心,尤其是对孩子的心理体察得细致入微。
生:读前半部分时我不太喜欢她的行为,当读完全文之后十分喜欢她、敬佩她。
师:这个人物身上的确有一些缺点,我也不喜欢她的飞长流短,还有她讲的有关长毛的故事,可以看出她的无知。但是无知不是她的错,这是整个社会的实情。通过对“买《山海经》”的讨论,我们看到了阿长身上爱孩子的慈祥善良的母爱情怀,这种宽厚的情怀令“我”永生难忘,也让我们对她充满敬重。
【赏析】感知文本人物形象,关键在于选点突破。《阿长与〈山海经〉》篇幅较长,文中人物阿长的描写比较复杂。得到《山海经》是鲁迅最为感动、终身不忘的事,他由渴慕《山海经》到被感动,写出这部“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和影响,把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引向深化,变成永久的怀念。文章中作者感情变化的转折点就是《山海经》这本书,可以说,写《山海经》的得到,就是颂扬长妈妈的善良、真诚,颂扬她热爱和关心孩子的伟大,那么阿长买《山海经》就是最佳的入口,也是理解阿长这个人物的关键点。在初读文章时,学生往往根据阿长一些表面的缺点看待这一人物,喜欢在长妈妈的一些缺点上争论不休,以致不能正确或全面地理解这个人物。在上述片段中,为了在课堂上扭转这些无益的争论,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正确理解人物形象,执教者另辟蹊径,呈现了这个非常合适的切入口——“阿长买《山海经》”这一主要事件,让同学们仔细阅读“买《山海经》”这一部分。学生扣住关键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阿长买书的细节。学生认识到阿长这样一个目不识丁的乡下女人,买到《山海经》实属不易,体现了她真诚、淳朴、无私,把别人的快乐看成是自己的幸福的品格。由于这个“点”选得准、选得妙,学生自说自悟,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建立起了对人物的感情,对人物的理解更全面、深刻了。(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银河实验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