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世璧:让更多骨科患者站起来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64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卢世璧院士的采访如约进行了。当天老人家身体很不舒服,每当难受时他闭紧双眼握住两手困难地吞咽。稍微好一点了,他会睁开眼睛用疲倦的目光向你致歉,你能清晰地从中读到老人内心的平静与坦诚。当记者沿用已有的说法,问他是如何能自觉地走上“研究型医生”的道路时,卢世璧的眼中突然精光大盛:“我并不是自觉、自主地走科研的路的。‘研究型医生’是后来的概念,当时我只是个听话的临床医生,听骨科主任陈景云的话。我搞科研的主要方向,都是陈景云决定的。”
  
  医学,积累的是仁术仁心
  
  卢世璧对陈景云记忆不仅仅是“师徒之谊”。
  早在1951年卢世璧进入协和攻读医学生时,他就听说过这位留英两年,归国后任北京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队长,屡立奇功的前辈。不想1958年卢世璧被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工作时,陈景云竟成了他的直接领导。
  卢世璧对陈景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医学上的高瞻远瞩,人品上的宽容淡定。卢世璧开始工作不久,陈景云就让这位年纪不过30来岁的年青医生在人工关节和显微外科(神经修复等)两个领域中挑一个作为研究方向。卢世璧和王继芳选择了研究人工关节。因为国外对华的技术封锁,当时我国在这个被誉为“20世纪骨科三大进展”之一的领域中对关节疾患还是主要采用关节截骨成形术或关节融合等手术方法,术后关节的功能很差。骨科水平整体落后国外40年。卢世璧和王继芳在很少国外学术期刊可看、更无模型样品可参照的情况下,相互替岗,花了9年功夫硬是在业余时间完成了人工关节的自主设计与加工,又花了4年时间完成了固定人工关节的骨水泥的自主研制。一系列政治运动,尤其是文革对陈景云的冲击不可谓不大,但这位曾经在抗美援朝和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荣立大功。著有《创作外科学》和《骨科手术学》等书籍的老主任、老党员,在人们对他痛加批判之后,从地上站起来,理理衣装,依然故我地支持弟子们的科研活动。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当时世界性的骨科难题,国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验,才在1962年有了人工关节加骨水泥固定的较为成熟的实际应用。而美国因为早期骨水泥临应用报告有过死亡的病例,一直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骨水泥的使用慎之又慎。国内卢世璧、王继芳等人与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合作,经过4年的研制和实验研制成国产骨水泥。在动物试验中骨水泥的使用是安全可靠。但能否在临床中应用呢?这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难题。此时陈景云救援又站出来,郑重地向院党委保证:如果自己的弟子们在人工关节的临床手术中出了什么问题,责任完全由他来负。总后勤部在解放军总医院的保证书面前,从战备医疗的高度批准了卢世璧进行国内第一台骨水泥固定人工关节的手术。手术获得成功后,卢世璧对“恩师”陈景云的仁术仁心,有了更深的认识。
  1979年,陈景云在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救治行动前夕突然因病辞世。冲锋在即,卢世璧果断地接过了老主任的学术衣钵,接过了“医乃仁术”的精神旗帜。2008年5•12汶川地震,卢世璧不顾癌症病痛,把妻子范华(2006年5月已经离世)曾经用过的拐杖带在身边,在第一时间作为岁数最大的医疗人员赶赴救援的第一线。灾后一周之内,81岁的卢世璧组织了9个手术小组,使17个手术台24小时连续运转,使300多名重伤员保全了生命……“(去汶川前)我们刚上完坟,这都是小事。要避免更多的亲人离散,我又有那么多地震伤救治经验,又是个骨科医生,责无旁待。”卢世璧的言行,像当年的陈景云一样,感动和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的骨科医生。
  卢世璧在自己长达18年的骨科主任生涯中,下决心要完善人工关节和神经修复技术,同时要为自己科室的医生,寻找新的学科方向。1995年卢世璧因患癌症从手术一线退下来,任解放军总医院的骨科研究所所长,他在把一批又一批新人推向前台的同时,自己在二线把学术关,并为他们承担一切可能的风险和责任。直到今天,他的弟子已经走上军内大医院骨科的重要岗位。他自己也出版了17本专著、培养过25名博士、4名博士后,3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光荣地成为中国解放军总医院7名院士中的一员,但他仍然把陈景荣这个名字藏在内心的最深处。在卢世璧看来,医学,积累的不止是学术,更是仁心。
  医学之路自古多艰难,连唐代的“药王”孙思邈都曾经说过“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但卢世璧更喜欢自己的父亲,中国结核病学先驱卢永春亲手写就的条幅“身只此身要珍重留为国家用,学需便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虽然他没法像父亲那样在北京西山开设平民疗养院,为众多的贫苦百姓(包括抗战时期化名李逸凡太太疗养痊愈的邓颖超)低价、免费义诊,但他正着手把四次参加地震救援的无数宝贵经验总结出来,为世界大震救援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面对一些因为不看好医学研究前途而改行的医学生,他也没法像在协和读书时候的老政委白崇友一样对学生们以身作则,艰苦朴素,把艾思奇的《从猿到人》和毛主席的“老三篇”讲得那么吸引人;没法像父亲那样写出像样的“家训”,但卢世璧仍然没有一天放弃自己的努力,他要让父亲的“医学世家”梦,在中华大地上传得更远、更久。
  
  骨科科研的自主与转化,重在坚持
  
  卢世璧很怀念自己三四十岁时和同事王继芳(男,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目标明确的业余科研小团队。交替前往宝鸡三线工厂,有时为寻找人工关节原材料金属钛哪怕一天也难吃上一顿饭。分散藏于深山中的三线工厂虽然难找,但厂领导一旦理解了他们的科研意义,最终没有不支持的。整个人工关节的研制,从画草图到样品加工成形,除了医院报销路费、设备费用,他们甚至没跟别人谈过钱。王继芳把当时的科研经验总结为“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至今他谈起那些不怕碰钉子、磨嘴皮子、饿肚子,只靠东奔西走就能让工厂把成箱加工好的原材料送上火车,还附送几大箱边脚料的经历,还是开怀不已。
  卢世璧的感受更直接,下班后他把外国杂志上人工关节的简图拿给自己在北京钢铁学院的中学同学范垂本画工业设计图,自己倒在人家的沙发上就睡着了。醒来一看图画好了。卢世璧就接着与有色金属研究院郭锦芳、王桂生讨论金属钛的性能,然后从最基本的关节力学原理开始,一点点地交流了钛金属关节的生物力学原理。从那时开始,卢世璧就开始详细安排“十二小时临床医疗”以外的全部时间,自己养成了两头学习中间工作的习惯不说,还主动地帮别人“算账”。有一次他找一位副主任医师谈话:“你一周几次出去吃饭啊?”“二三次吧。”“就算二次吧,一周2天,一年就是3个月,3个月的晚上时间全都浪费了,你不觉得可惜吗?”那位副主任医师也吓了一跳,“没想到会浪费这么多时间!”
  技术要自主,时间就是抢回来的。1972年中美建交。1963年首创世界首例断手臂再植成功、被国际医学界称为“世界断肢再植之父的骨科专家陈中伟,作为中国第一个访美代表团成员到美访问回国后,在解放军总医院做学术交流。卢世璧追问他美国骨科界的最新动态。陈中伟教授介绍了周围神经“电缆式缝合”(较粗的神经受损后,用自体较细的皮神经集束移植缝合)。当时卢世璧和自己同事相视一笑:我们并没有落后!国内已经成功了几十例,第一例的操刀人就是卢世璧。
  而且卢世璧的坚持并没有停步,自陈景云对他提出两大科研方向始,二十多年后他带领研究生自主完成了无骨水泥珍珠面钴铬钼人工关节,有些患者二三十年都未松动、脱落!四十年后他率领的团队又攻克了国际性的排异反应难题,首次成功完成异体神经移植向临床应用手术!
  这些成就一次又一次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卢世璧觉得,一切都可以归结于两个字“坚持”,而中国骨科技术的自主与转化,是空前的复杂工程,需要一代又一代医疗工作者持续不断的坚持与努力。看着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的设备日益完善、院里为卢世璧团队的各项研究专设“科研病房”成果日益丰硕,卢世璧的心情略感宽慰。
  解放军总医院在国内“冷冻干燥骨库”的建立上是首倡者,一个志愿捐献者经过冷冻的干燥骨骼,可以在身后为多名患者恢复健康。但全国各地的医疗条件不同,标准很难统一,卢世璧等人经过7年努力,完成了骨库技术标准。提交国家卫生部参致,今年1月国家卫生部终于出台了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81岁的卢世璧在自己坚持的、已获成效的事情后面,又多画了一个对勾。
  
  面向未来,成在科研意识
  
  当记者问起解放军总医院骨研所副主任医师、卢世璧的博士生郭全义对导师的印象时,他脱口而出:卢老很严。卢老讨论科研学术问题的严肃劲,让学生们发憷。郭全义说,每次汇报课题时,他们都很紧张,总担心工作中哪怕是一点点的疏漏或不足都会让卢老的“火眼金睛”发现,并被毫不留情地揪出来。“卢老对任何事情的理解都要比我们深得多,我们再努力也是不可能让他全都满意的。”而卢世璧送给学生们最多的,是希莫克拉底的医生誓言:科学是很长的,人生是有限的。
  卢世璧的思路很清楚,他为学生设计领先的论文选题,他全程严格的监督执行,他全方位地启发学生、提炼科研结果,目的只有一个:只有尽可快地让学生们养成触类旁通的科研思维,才能真正帮助下一代成长、成熟起来。“知识是经验的积累,不认真总结每一台手术的经验做1000台手术也不会有学术成就。所以我要保证学生们的每一个科研成果,都信实可靠,他们是未来中国骨科技术不落人后的保证。”
  科研之外,卢世璧倒是个开朗的人。他喜欢招呼学生们溜出去逛街,尝小吃。这时候的卢老有说有笑,甚至还会在学生们有点拘谨时找话题打破沉默,或来点小幽默活跃气氛。有时候,他还会和学生们一起去唱歌,浑厚圆润的男高音让学生们很是佩服。
  卢世璧自己靠工业会议上听到的“记忆合金”信息,就率先在国际上提出用记忆合金完成脊柱矫形的思路,并成功解决了这一“骨科手术皇冠”难题,他希望青年一代走得更远。
  卢世璧的秘书许文静告诉记者,老人虽然已经八十多了,但平时思路敏捷、语速很快,只是身体不舒服了听力就会下降,必须要带助听器。听不清就怕说错,老人要确信了解对方说了什么后再字斟句酌地告诉你。只要还能下地,老人就绝不会因为身体缘故爽了别人的约,这是原则。
其他文献
陈香美的生活节奏好似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除却过渡部分偶然的舒缓,其余时间皆在高亢,激越地行进。人生苦短几十年,她要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发挥最大的生命能量,造福更多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朴素的人生观,促她一刻不停地努力,去攀科学高峰。  关于陈香美,百度百科上简介如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解放军总医院肾病专科医院院长。 担任中
期刊
从北京到马兰村,300公里出头,不远,但并不便捷。68岁的邓小岚,每次先从北京乘火车到定州,再从定州乘班车到阜平县,最后再搭从阜平到马兰的班车,一路颠簸奔向大山深处。从2003年起,邓小岚一来就是八年。   这个叫马兰的小山村,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的西部深山区,曾是《晋察冀日报》机关所在地。当年,邓小岚的父亲邓拓曾任该报的主编。1943年底,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扫荡,19位马兰村乡亲为掩护报社
期刊
山东省济宁市退休老党员谢立亭身患心脏病,让老伴用三轮车带着他宣传服务16年,行程115200里,相当于四个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他的事迹感动了齐鲁人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红色宣传员”。    1995年7月,谢立亭从济宁市市中区委老干部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辛辛苦苦为党工作了一辈子,此刻的他像一头牛,卸了架,也该休息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选择了另一种活法。退休那天的日记,他这样写道:“我的工
期刊
日前,在某图书批发市场看到盗版的《实用钢笔书法自学教材》,这本书自1990年9月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以来,发行量已近千万册。没有想到,一本硬笔书法教材近三十年了还有如此的生命力,让一些非法书商看好其利润空间,真不知道是替该书的主编王宝心先生高兴?还是无奈?    王宝心是诗人,职业书法家,现任北京书画艺术院的院长,但是我和许多人一样,还是喜欢称呼他作王老师。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王
期刊
广大的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区域,相对祖国的东部和中部更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青年知识分子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今年适逢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北京大学积极服务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充分发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也有一大批优秀的北大师生踏上了在西部创
期刊
汪国真,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名字,曾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他的名字曾与诗歌紧密相连,让我们忆及那个传抄诗歌的年代特别的“时尚”。在这个诗歌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时代,汪国真最近在忙些什么?大红大紫之后,是否江郎才尽?  儒雅依然,笑容依然,温和依然。20多年过去了,潜伏已久的汪国真脸上几乎看不出时光留下的印记,他的心也依然年轻。走近汪国真,就像重读一首诗。然而,重“读”汪国真,更像在欣赏一手好书法、一幅好
期刊
桐城,居皖之中。这个素有“文都”美誉的城市有着她骄傲的回忆:“桐城派”曾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纸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典故告诉人们大度做人、克己处事,六尺巷因而天下闻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也是从这里把黄梅戏带到了千家万户。今天,抖落历史封尘的桐城开始演绎新的时代传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富集的文化遗存,让这里成为公认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凭借起步早
期刊
20世纪90年代彩南油田和石西油田的发现,推开了新疆石油管理局大力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勘探的大门。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所有在这里进行过的地震勘探的资料,都被勘探科技人员进行着地毯式地搜索。  1998年1月22日,新疆石油管理局当年油气勘探总体部署出台——“主攻玛湖、莫索湾、莫北、阜东、中拐及齐姆根,目的是寻找有战略意义的出油点,开拓工业评价勘探新领域。”  1998年3月3日,莫北2井喷出油气—
期刊
“今天的知识分子绝不满足于掌握某项技能、某种知识,更要有意识地关心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  ——李重庵    屈指算来,李重庵到兰州已经半个世纪了。“甘肃就是我的第二故乡。”与浓重的甘肃情结相伴的,是李重庵挥之不去的北大之情。两者交织在一起,铺平了李重庵这些年来在一步一步走过的路。    北大教我“认真”    李重庵绝对是以一种极其自豪的姿态走进北大校门的。这种心情在今天也很容易想象出来。 
期刊
2011年6月30日下午15点,“陆地飞行”的京沪高铁列车,让畅行北京上海的时间定格在了五个小时。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一次性投资额最高的工程,所有人都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欢欣鼓舞。  当京沪高铁载着温家宝总理飞驰的时候,京沪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中国铁建第四勘察设计院铁四院副总工程师郭志勇的眼圈微微发红,要知道,为了“等”这趟车,他用了整整21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