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从而探讨术后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以我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双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术后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对照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死亡率为6%,而实验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死亡率为2%。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由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术后护理;并发症
在临床上,心脏瓣膜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通常在进行的成人心臟病手术中,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在其中占有很大部分的比重。由于上述手术患者多是农村患者,其经济情况比较差,没有及时就诊治疗,致使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1]。如果患者存在多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功能较差,导致其病情更加严重。针对上述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双瓣置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进行治疗,该手术通常是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进行,其实施难度大,而且死亡率较高,因此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分析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从而探讨术后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我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双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术后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双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1岁至42岁内,其平均年龄为(31.8 ± 1.9)岁,该组患者中单纯进行二尖瓣置换患者16例,单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15例,双瓣置换患者19例;而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4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32.2 ± 1.5)岁,该组患者中单纯进行二尖瓣置换患者14例,单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16例,双瓣置换患者20例。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间差异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其具体措施可以概括如下:
(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介绍双瓣置换术的治疗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其治疗效果,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请已经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案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2)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双瓣置换术患者应该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主要包括体温、血压、瞳孔、瞳孔、神智、氧分压以及心率和中心静脉炎等,同时对心排综合征进行正确认识和鉴别,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以及中心静脉压的升高,同时患者肢体冰冷,脉搏微弱、缺氧,并且有烦躁不安的表现。在进行明确诊断后,立即通知当值医生,遵医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包括房颤、室性早搏以及房扑和心动过缓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向医生汇报。
(3)饮食生活的指导:教导患者在术后应该多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但应该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现疲劳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在饮食上禁止使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其对华法林药物抗凝作用的拮抗,在平常饮食中应该以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补充高蛋白食物,保证患者充足营养物质的摄入,加快患者的康复。
1.2.2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使用 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2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 < 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对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12例,包括低心排量综合征9例,心理失常患者8例,肺部炎症患者5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4%,死亡3例,其死亡率为6%,而实验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包括低心排量综合征2例,心理失常患者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死亡1例,其死亡率为2%。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 1 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例) 低心排量综合征(例) 心理失常(例) 肺部炎症(例)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实验组 50 2 2 1 10% 2%
对照组 50 9 8 5 24% 6%
P值 -- < 0.05 < 0.05 < 0.05 < 0.05 <0.05
3.讨论
给予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护理等措施能够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从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3]。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由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立辉,刘宏岩.心脏瓣膜替换术328例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58-159.
[2]郑培秋,覃少洲,陆升.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56例手术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33.
[3]成慧玲.62例双瓣置换病人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3):238-240.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术后护理;并发症
在临床上,心脏瓣膜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畸形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病。通常在进行的成人心臟病手术中,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在其中占有很大部分的比重。由于上述手术患者多是农村患者,其经济情况比较差,没有及时就诊治疗,致使大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1]。如果患者存在多个瓣膜发生病变,心脏功能较差,导致其病情更加严重。针对上述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双瓣置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进行治疗,该手术通常是在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等情况下进行,其实施难度大,而且死亡率较高,因此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对于疾病的治疗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为了分析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从而探讨术后护理措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临床意义和价值,本文以我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双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术后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我院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双瓣置换术进行治疗,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1岁至42岁内,其平均年龄为(31.8 ± 1.9)岁,该组患者中单纯进行二尖瓣置换患者16例,单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15例,双瓣置换患者19例;而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范围在20岁至43岁内,其平均年龄为(32.2 ± 1.5)岁,该组患者中单纯进行二尖瓣置换患者14例,单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患者16例,双瓣置换患者20例。进一步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手术方式间差异性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实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其具体措施可以概括如下:
(1)心理护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给予患者介绍双瓣置换术的治疗方法的优越性以及其治疗效果,在必要情况下可以请已经接受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方案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早日康复。
(2)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护理:双瓣置换术患者应该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主要包括体温、血压、瞳孔、瞳孔、神智、氧分压以及心率和中心静脉炎等,同时对心排综合征进行正确认识和鉴别,其主要表现为患者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以及中心静脉压的升高,同时患者肢体冰冷,脉搏微弱、缺氧,并且有烦躁不安的表现。在进行明确诊断后,立即通知当值医生,遵医给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包括房颤、室性早搏以及房扑和心动过缓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马上向医生汇报。
(3)饮食生活的指导:教导患者在术后应该多进行有规律的运动,但应该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现疲劳和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时在饮食上禁止使用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以免其对华法林药物抗凝作用的拮抗,在平常饮食中应该以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补充高蛋白食物,保证患者充足营养物质的摄入,加快患者的康复。
1.2.2 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分析
使用 SPSS 19.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的相关数据进行2检验统计学分析,如果P < 0.05说明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对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12例,包括低心排量综合征9例,心理失常患者8例,肺部炎症患者5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4%,死亡3例,其死亡率为6%,而实验组中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包括低心排量综合征2例,心理失常患者1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死亡1例,其死亡率为2%。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统计学研究发现,两者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 1 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例) 低心排量综合征(例) 心理失常(例) 肺部炎症(例) 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
实验组 50 2 2 1 10% 2%
对照组 50 9 8 5 24% 6%
P值 -- < 0.05 < 0.05 < 0.05 < 0.05 <0.05
3.讨论
给予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护理等措施能够及早发现,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从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3]。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后患者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及由并发症而引起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立辉,刘宏岩.心脏瓣膜替换术328例治疗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9):158-159.
[2]郑培秋,覃少洲,陆升.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56例手术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33.
[3]成慧玲.62例双瓣置换病人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3):23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