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概括”,点石成金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unui_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与作家的自由写作、职业人群的专业写作不同,语文课程意义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简单来说,写作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一、培养学生概括性思维的必要性
  在写作中,教师们常要求学生要突出中心句或中心观点,用尽量简洁明了的词句凸显自己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这就需要用到概括性思维。实际上,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是进行了概括性思维训练的,比如对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的总结,都是概括性思維训练;但是由于教学设计大多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不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因而训练缺乏明确的意识和系统的操作程序,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阅读中的问题时还停留在寻章摘句的层面,不能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条理化的理解和逻辑化的表述,说到底就是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够。
  “新课标”提出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与思维训练有些关系,但主要还是指向问题的处理,而不是处理问题的工具——思维,因而也没有明确对学生思维训练应该落实哪些要求。历年《语文考试说明》中都将能力概括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个能级,其中“综合”应为概括性思维的体现,但表述模糊,具体阐释中多处出现“分析”字样,却没有“概括”一词。诚然,分析是概括的基础,但概括则是分析的目的,理解、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乃至识记,又无不以概括为基础。据教育心理学分析,概括的高度与学习的迁移成正比关系,因此,将概括性思维训练提到写作教学的重要地位是十分必要的。
  二、何为“概括性思维”
  据文兰森、杨宇鹏主编的《思维模块案例导学(初中语文卷)》阐述,所谓思维的概括性,包含有两层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比如,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为一类,称之为“枣树”;把枣树、杨树、银杏、按树等依据其有根、木质茎、叶等共性归在一起,称之为“树”;还可以把树、草、地衣、青苔等归成一类,称之为“植物”,概括出它是由具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一般有叶绿素、以无机物为养料的生物。这种不同层次的概括,不仅扩大了人对事物的认识范围,而且也加深了人对事物本质的了解。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比如,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温度的升降与金属胀缩的关系,认识体温、生物电及血液成分等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等等。这种概括,加深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在关系与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控制与改造。
  三、培养中学生概括性思维的方法
  明确了概括性思维训练的必要性和概括性思维的内涵,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落实训练问题了。笔者在进行了一定时期的教学实践后,认为提升中学生的概括性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常常会提及该文章中心思想,而这一点,与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所要阐述的观点的方式不谋而合。由此,便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文段,挖掘其中心思想,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来培养其概括性思维。笔者在教学中举了《韩非子·难一》中关于“矛”与“盾”的故事,要求学生对其中心思想进行概括: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中心: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局面。)
  从课堂的反馈效果来看,中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但是能够基本达到要求。
  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不论从审题还是进行写作,都需要学生运用概括性思维,先从题目中提炼出内涵,再将此内涵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去论述。而多要求学生进行对文章或文段的中心思想的概括有利于概括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由仿写到原创
  笔者要提及的第二个训练方法,同样也是考试题型中的一种,即仿写题。以“语文是什么”一题为例:
  语文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语文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请运用概括思维仿写文句)
  从题面上看,似乎和概括性思维没有什么很大关联。但仔细挖掘便会发现,范例题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语文丰富多彩的内涵,属于概括性思维。可见在这类型的仿写题中,概括性思维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此,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增加相关题型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仿写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提升概括性思维能力,便可以使得其在日后写原创作文时,更加妙笔生花。
  (三)透过事物本质挖掘内在
  概括性思维的运用除了上述两个常见题型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题型,即原因概括题。概括性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还在于透过事物挖掘其中的本质所在,并用简介凝练的语言叙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发现世界的眼睛,还要有如同显微镜般发现事物本质的能力,并辅之以概括能力,提炼出事物背后的精华所在。因此,概括性思维在日常写作中,尤其是分析事物本质,让文章更有深度一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学生写作教学占据了日常教学的重要位置,而概括性思维的巧妙运用更是使得一篇文章是否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因而笔者认为应该在日后的教学中加强概括性思维的训练,由此使学生的作文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8日起 ,世界首部全手绘油画電影《至爱梵高》在中国公映,通过大银幕上流动的梵高油画笔触,可以让观众一览这位后印象派绘画大师的风采。随着电影的放映,梵高又成为公众讨论的对象。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文森特·梵高是一个带有很多怪癖且死后被封为“天才”的画家,他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生性善良,同情穷人,在生命最后的短短几年中完成了数量庞大且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生前,他的画并不为社会所
期刊
根据人类思维发展规律,初中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发展成熟,但是综观他们的作文会发现写得平淡、乏味、不生动形象。作文是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都离不开思维活动。所以说,作文教学离不开思维训练,尤其是形象思维训练,因为作文的过程就是从思维到形象的过程,只有具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才能写出生动形象、感人的文章。所以让学生了解形象思维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就显得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教学能力的活动;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
期刊
一、前言  幼儿的学前教育受到众多的关注,三岁的孩子会跑会跳,自已能自由行动,也能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并和别人交谈。他们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具备了参加集体生活、进行各种活动的条件。3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父母应及时送孩子进幼儿园,使他们接受初步集体生活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家庭中幼儿的活动虽有父母指导,但绝大部分家庭方法不一定得当,幼儿更多的是自发探索或游戏,而幼儿园中教师会对
期刊
一、作文批改的现状分析  (一)教师批改现状  1.目无学生  就是指教师批改的是学生的作文,而不是学生本人。一句话,教师看见只有作文,没有学生。  2.评价单一,缺乏针对性  在现实的作文评价中,绝大多数都是教师写在作文本上的几句评语,形式单一枯燥。  3.详略情况两极分化  一些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批改非常认真,大到布局谋篇,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可谓是“精批细改”。与之相反,有的教师批改作文时却懒
期刊
为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理清思路,开阔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科学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推动集团教育国际化,12月14日至26日,山东师大基础教育集团首届赴英学习交流培训团对英国进行了学习和参观交流,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1月14日上午9:30,在咨询培训部副部长任丽华带领下,我们带着期许和感恩,踏上了前往伦敦的飞机,开启了一场梦幻的英伦学习之旅。为期十天的英国学习之旅受益匪浅,收获颇
期刊
一、生活是幼儿想象力的源泉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理智活动。”他指出了形象思维发展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性。生活里的形象会反复出现会在人的记忆里产生意象,想象力是在意象基础上发展而来,培养幼儿绘画的想象首先应丰富他们感性经验。首先应多带幼儿去体验大自然的风光。春天的柳枝发芽、河水苏醒,百花齐放,燕子呢喃;夏天河水碧波荡漾,泛舟河上、岸旁垂钓、青蛙高歌;金秋硕果累累,菊花绽放,树
期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新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新课程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中,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做完文艺汇谈工作后,以及对中小学素质的要求提升后,教育教学体系从素质教育开始抓起,特别是小学的基础教育,更应该得到完善,重视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对孩子们的审美教育进行培养与训练,以便更好的面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欣赏。  一、教师对美的欣赏  学生从小学入学后,每个孩子都喜欢拿着笔乱画,对任何事物都会感兴
期刊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自由地发挥,走个性化的道路,让他们的思想不受束缚,放飞他们的思维,以求让他们在写作路上尽情挥洒,开创出繁花各异的写作之路。因而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力求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细化的指导,希望他们能放飞思维,尽情写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分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即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
期刊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的启蒙时期,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个体生命身心发展的最快时期,又是接受培养和教育的最佳时期。就每一个个体来说,儿童阶段受到怎样的影响和教育,可以决定其志向、前途以及品格,即决定他究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一个国家、社会来说,一代儿童的能力和素质,无疑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与命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在理念上产生一种共识:未来的一代不仅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