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企业已进入多品牌经营阶段。例如,海尔集团在冰箱品类上,除了主品牌“海尔”外,还拥有定制家电品牌“统帅”,国际高端家电品牌“卡萨帝” (Casarte),2012年收购得到的新西兰品牌“斐雪派克”(Fisher & Paykel),以及2011年通过并购日本三洋电机而收归旗下的品牌AQUA。还比如,珠江钢琴集团在主业钢琴业务上,除了主品牌“珠江”外,还有专业品牌“京珠”,专业高档品牌“恺撒堡”,以及全资收购的德国钢琴品牌“里特米勒”。这些品牌定位不同,目标市场也不同。这里,我们把一家公司在同一品类上销售的所有品牌称为“品牌组合” (brand portfolio)。品牌组合战略,就是要确定具体的品牌组合结构,以及组合中各品牌的范围、作用与相互关系,其目的是在组合的品牌中,建立协调作用并发挥各自的杠杠力。组合中的品牌,无论是自己开发的,还是通过战略联盟或收购得到的,应该被考虑为一个整体,彼此协同作战,每个品牌都被确定不同的角色,支持并实现企业战略。
企业采取“品牌组合”战略,具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发展壮大市场,几个品牌同时出现有利于市场增长,有利于强调该产品品类的共同优势,有利于达到最佳的市场覆盖范围,因为任何单一品牌都无法独自覆盖整个市场。其次,可以限制竞争对手进行品牌扩张,或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欧洲箱包制造巨头法国大使(Delsey)就以这种方式将新秀丽(Samsonite)逼入绝境。它推出全新品牌Visa,使新秀丽大幅削减其产品价格,也制约新秀丽进入高端市场。通过为不同细分市场提供不同品牌,向整个市场供应完整的产品线,企业可以建立强大的市场进入壁垒。再次,可以保护重要的品牌形象。例如,迪斯尼公司在电影制作业务上同时拥有多个品牌,如博伟、试金石等。这使得公司能够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但不损害迪斯尼广受喜爱的品牌形象。还比如,宝洁公司并不确定其首次推出的液体去污剂产品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将其放在Vizir品牌之下,而不是在市场领导品牌碧浪之下。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品牌组合战略呢?
首先,通过与市场细分联系建立不同品牌的定位。品牌组合的结构反映了企业选择的细分市场类型。例如,欧莱雅公司的市场细分基于经销商渠道,宝洁公司和大众汽车的市场细分基于价格区间。采用各种市场细分方式,可以建立起与各个细分市场对应的品牌群。以基于渠道的细分为例,欧莱雅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只在一类渠道下进行销售。针对高档精品商店和百货商场的品牌有兰蔻、碧欧泉和植村秀等;针对大众渠道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卡尼尔和美宝莲等;针对药房的品牌有理肤泉、薇姿等;针对专业发廊渠道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专业系列、美奇丝(Matrix)、巴黎卡诗(Kerastase)等;自身拥有专卖店的品牌有契尔氏和美体小铺(Body Shop)。这种模式背后的原理是,渠道之间彼此是有冲突的,将不同品牌分配到不同渠道销售,有助于避免争端和价格协调的问题,也有助于使品牌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渠道经销商的需求。此外,基于价格的细分是品牌组合最经典的建立方式。整个大众汽车的品牌组合即是基于价格进行组织,从低端品牌斯柯达、西亚特,到大众品牌本身,再至奥迪,最后是高端品牌宾利等。欧洲顶尖酒店集团雅高(Accor)也是通过推出一系列针对不同价格区间的酒店品牌而取得成功,从价格高低排列分别有:奢侈品牌索菲特,豪华品牌铂尔曼,高端品牌美爵,中端品牌诺富特和美居,经济型品牌宜必思。这些品牌酒店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在基于价格细分的品牌组合中,我们往往把低价定位的品牌称为低端品牌(low-end)或入门级品牌(entry-level),把高价定位的品牌称为高端品牌(high-end)或声望品牌(prestige brand)。
其次,确定组合中不同品牌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优先权。按优先权先后,处于第一位的是战略品牌(strategic brand)。它对于企业具有战略重要性,需要不断发展强大,因而也需要相应的资源配置。战略品牌有三种类型:当前的强力品牌,这种品牌产生可观的销量和利润,但不会成为现金牛的候选状态;未来的强力品牌,即计划在未来产生可观销量和利润的品牌;以及关键品牌,即在未来间接地对销量和市场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对公司愿景或主要业务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处于第二位的是利基品牌(niche brand)。这种品牌是在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不可能成为强力品牌。第三是侧翼品牌(flanker brand)。它是用来抵制竞争对手的品牌。这种品牌建立与竞争品牌更多的相似之处,使得战略品牌保持理想的定位,它们可能实现不了盈利的目标,但可以有效地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威力。最后是现金牛品牌(cash cow brand)。这种品牌立足于核心的细分市场业务,但几乎没有增长潜力,能保持有充足数量的消费者,事实上并无营销支持,但仍保持盈利性。这种品牌不应该再投资,把其产生的现金流用于其他品牌。
企业实施品牌组合战略要牢记关键准则。品牌组合不是单个品牌的简单累积,而应反映市场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品牌组合的总体品牌资产要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任一品牌的存在都不能损害或削弱其他品牌的资产,品牌之间的相互重叠度达到最小,避免相互蚕食的情况。
企业采取“品牌组合”战略,具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发展壮大市场,几个品牌同时出现有利于市场增长,有利于强调该产品品类的共同优势,有利于达到最佳的市场覆盖范围,因为任何单一品牌都无法独自覆盖整个市场。其次,可以限制竞争对手进行品牌扩张,或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欧洲箱包制造巨头法国大使(Delsey)就以这种方式将新秀丽(Samsonite)逼入绝境。它推出全新品牌Visa,使新秀丽大幅削减其产品价格,也制约新秀丽进入高端市场。通过为不同细分市场提供不同品牌,向整个市场供应完整的产品线,企业可以建立强大的市场进入壁垒。再次,可以保护重要的品牌形象。例如,迪斯尼公司在电影制作业务上同时拥有多个品牌,如博伟、试金石等。这使得公司能够制作不同类型的影片,但不损害迪斯尼广受喜爱的品牌形象。还比如,宝洁公司并不确定其首次推出的液体去污剂产品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将其放在Vizir品牌之下,而不是在市场领导品牌碧浪之下。那么,企业如何建立品牌组合战略呢?
首先,通过与市场细分联系建立不同品牌的定位。品牌组合的结构反映了企业选择的细分市场类型。例如,欧莱雅公司的市场细分基于经销商渠道,宝洁公司和大众汽车的市场细分基于价格区间。采用各种市场细分方式,可以建立起与各个细分市场对应的品牌群。以基于渠道的细分为例,欧莱雅公司旗下的所有品牌只在一类渠道下进行销售。针对高档精品商店和百货商场的品牌有兰蔻、碧欧泉和植村秀等;针对大众渠道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卡尼尔和美宝莲等;针对药房的品牌有理肤泉、薇姿等;针对专业发廊渠道的品牌有巴黎欧莱雅专业系列、美奇丝(Matrix)、巴黎卡诗(Kerastase)等;自身拥有专卖店的品牌有契尔氏和美体小铺(Body Shop)。这种模式背后的原理是,渠道之间彼此是有冲突的,将不同品牌分配到不同渠道销售,有助于避免争端和价格协调的问题,也有助于使品牌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渠道经销商的需求。此外,基于价格的细分是品牌组合最经典的建立方式。整个大众汽车的品牌组合即是基于价格进行组织,从低端品牌斯柯达、西亚特,到大众品牌本身,再至奥迪,最后是高端品牌宾利等。欧洲顶尖酒店集团雅高(Accor)也是通过推出一系列针对不同价格区间的酒店品牌而取得成功,从价格高低排列分别有:奢侈品牌索菲特,豪华品牌铂尔曼,高端品牌美爵,中端品牌诺富特和美居,经济型品牌宜必思。这些品牌酒店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在基于价格细分的品牌组合中,我们往往把低价定位的品牌称为低端品牌(low-end)或入门级品牌(entry-level),把高价定位的品牌称为高端品牌(high-end)或声望品牌(prestige brand)。
其次,确定组合中不同品牌的角色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优先权。按优先权先后,处于第一位的是战略品牌(strategic brand)。它对于企业具有战略重要性,需要不断发展强大,因而也需要相应的资源配置。战略品牌有三种类型:当前的强力品牌,这种品牌产生可观的销量和利润,但不会成为现金牛的候选状态;未来的强力品牌,即计划在未来产生可观销量和利润的品牌;以及关键品牌,即在未来间接地对销量和市场地位产生重要影响,对公司愿景或主要业务领域具有关键作用。处于第二位的是利基品牌(niche brand)。这种品牌是在有利可图的利基市场中占有主导地位,但不可能成为强力品牌。第三是侧翼品牌(flanker brand)。它是用来抵制竞争对手的品牌。这种品牌建立与竞争品牌更多的相似之处,使得战略品牌保持理想的定位,它们可能实现不了盈利的目标,但可以有效地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威力。最后是现金牛品牌(cash cow brand)。这种品牌立足于核心的细分市场业务,但几乎没有增长潜力,能保持有充足数量的消费者,事实上并无营销支持,但仍保持盈利性。这种品牌不应该再投资,把其产生的现金流用于其他品牌。
企业实施品牌组合战略要牢记关键准则。品牌组合不是单个品牌的简单累积,而应反映市场主导地位的总体战略;品牌组合的总体品牌资产要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任一品牌的存在都不能损害或削弱其他品牌的资产,品牌之间的相互重叠度达到最小,避免相互蚕食的情况。